登陆注册
7432100000011

第11章 战后美国和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简论(2)

美国历史中的“官方历史”因其一元性也受到了攻击。在一些情况下,作者将不和谐的声音结合在文本中,如在Joyce CarolOates的The Turn of the Screw(1972)中,不同声音并行贯穿于文本,故事的描述缠结在一起,但又不一定和谐一致,并且又是詹姆斯·亨利1898年所写故事的翻版。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美国人生活的巨大转变又呼唤人们注意文学的边缘区,注意以前被忽视了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转变是(并将继续是)人口统计方面的:到2050年,美国人口调查预计,亚裔、非裔、西班牙裔、印裔美国人和美国印第安人的人口总数将与欧裔美国人持平。在另一种程度上,这种转变又是文化方面的,受到美国少数民族地位巨大变化的影响。正当“布朗教育董事会讼诉案”、民权运动、1964年《民权条例》和少数民族中产阶级的兴起有助于打破种族隔离并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共有民族文化时,财富分布上的持续不平等和种族歧视的顽固存在又表明了法律在解决种族主义问题方面的局限性。这种追求种族平等的分离进步又反过来导致了身份政治(一种基于在种族、性别、性倾向、民族或宗教方面都求得平等一致观念上的政治)、微观政治(注重地方问题)和“拟一致文化”(一种不可能一致的一致)的兴起。

上述这些变化对后现代主义美国文学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美国文化变得愈发支离破碎,美国文学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事实上,是“官方历史”的失败(breakdown)给其他故事和声音创造了空间。例如,正如Gloria Anzalduas的 Borderlands/ La Frontera(1987)的标题所指的那样,美国文学的新声音有时候把它们自己看作为这个国家地理边缘上的代表。Toni Morrison 的Beloved(1987)通过一个鬼孩子的声音重述了奴隶的历史。ShermanAlexie在其Captivity(1993)中展现了一个当代美国印第安人与曾把印第安人描写为魔鬼的清教主义作家 Mary Rowlandson之间的一席对话。最后一点,新发现的美国文化的异质性也表现在后现代主义叙事模式中,作家们在这种叙事模式中强调了个性与个性接受这种杂交形式和风格之间的复杂性。Richardo CortezCruz的“流行乐文学”短篇小说 Welcome to the Ghetto(1997)将流行音乐、电视、电影和广告的“样品”混为一体。Theresa HakKyung Cha的Dictee(1982)通过运用官方文件、图片和手稿重述了历史。Silko的 Ceremony把小说的形式与Laguna Pueble的圣歌形式结合起来。

后现代主义美国小说的很多特征亦可看作是经济巨大转型影响的结果。随着五、六十年代一直持续增长的经济在随后的数十年中显得步履蹒跚,美国人的生活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的兴起和跨国公司的出现加快了美国经济由以制造业为基础向以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转变,社会学家Daniel Bell把转变后的时期称之为“后工业社会”。这种转变的结果之一就是大量的蓝领工人被取而代之,他们的工作消失了,生活每况愈下或移居海外。结果之二就是呈主流趋势的失意沮丧和与美国梦有关的愤世嫉俗,从1973年起,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不论是白领专业人员还是蓝领工人都心中不安,都有一种报酬递减感,他们不再去追求美国梦式的成功,开始从信息资源中寻求安慰和实现自我的形式。在Coupland赞美诗般的Generation X中,三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为了获得他们彼此在故事中讲到的快乐,交换了他们向上进取的感想,但他们的进取感也只不过是开一个小小的墨西哥旅馆而已。在Bobbie Ann Mason的 Shiloh(1982)中,一位残疾且已失业的卡车司机十分怀旧,梦想建成一座小木屋,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妻子成功的榜样才促使他“重新进取”。

与经济一样,美国人生活中的地理在战后时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五、六十年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引起的。郊区化是美国战后早些时期的主要特征,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美国郊区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加速发展,因为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形成(这一点尤为突出),加上传真机和回呼机,所有这一切都使城市居民离开了他们以前曾形成“社区”的城镇,分散住在郊区。199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美国人口中的大多数已首次居住在郊区和“边缘城市”。“边缘城市”这个词是建筑理论家Joel Garreall新造的,用来指围绕高技术工业区而形成的新型郊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衰落和与此衰落相互联系的有关现代社区的看法就成为后现代主义美国小说的永恒主题。有关荒芜城市的种种启示录式的观点出现在Samuel R.Delaney、KathyAcker和 William Gibson等这样一些作家的作品中。William T.Vollmann在 The Rainbow Stories(1989)中就表示了对一个城市的看法,即对旧金山在其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压力下的看法。Maxine Hong Kingston在 Tripmaster Monkey(1987)中则对同一城市表达了较为乐观的看法,说的是在类似矛盾状态中该城市的繁荣。与此同时,其他作家还探讨了发生在郊区和乡村的变革。例如,Truman Capote在其In Cold Blond(1965)中多次表现了美国传统农场田园生活和宽阔高速公路方面的深刻变化。Don Delillo的 White Noise就是对环绕市郊商店区和超级市场的社区新风俗习惯、新的精神风貌的真实解剖。

在科技发展方面,恐怕没有任何东西能像电视那样最能说明后现代主义时期是如何加速了社会变革的步伐。据 A.C.Neisenand Co.的统计,实际上每个美国家庭至少有一台电视机,每户人家平均每天收听广播近7小时。就印刷业以后的各种通信技术而言,电视对其观众的影响是矛盾的。当大量观众聚在电视前观看肯尼迪总统的葬礼或宇宙飞船在月球着陆的情景时,电视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国家感或国际社会感。然而,与此同时,电视在把美国民众划分为越来越小的“目标”听众和市场,甚至在一家人共享同一台电视机时却削弱了这种社团感,因为它使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

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电视都改变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由于结合了电影的回复或复原艺术,电视影响了文学,使得文学也在尽力适应视觉形式。在美国将越来越多的节目通过卫星传播到全世界的同时,美国人也被编织到这个特殊的“地球村”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革命和战争的形象直接进入我们的居室,深在肺腑,这对我们的先辈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观看得多了,我们也就会用不同的眼光去看。CurtisWhite不无感触地说,他在围绕60年代一个几乎被人们忘记的情节剧的某一个插曲构思一个短篇小说时,电视在构成我们的感觉方式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探索精神的新闻媒体理论家MarshallMcluhan在60年指出,电视在将空间和时间折迭成无缝的经验“镶嵌图”方面具有特别的效果。其他理论家探讨了形象是如何战胜“镜头社会”(法国理论家 Gug Deberd 用语)中的现实的。Donald Barthelme在把电视语言溶入小说语言时,举例证明了许多作家已用电视展现了那种既矛盾又共生的关系:一旦顺从了电视节目天衣无缝的镶嵌图,他就会同时掌握电视赋予他向传统叙事形式挑战的主动权。通过运用电视语言(如Mark Leyner)或者实际上通过运用屏幕本身的形象(如Laurie Anderson在 Storiesfrom the Nerve Bible的作法,1994),后现代主义作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美学,它既不与电视媒体分离,又不完全与之一致。

当代作家对计算机热潮和因特网的快速兴起会有何反应,这仍然是一允许争论的问题。到1997年为止,当还不算太多的美国人拥有计算机或进入全球网络时,这些技术的内涵意义仍然是重大的。举例来说,电脑文本的出现给作者提供了一种电子创作形式,这种形式注重读者的参与,给读者以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印刷装订本不易企及的。全球网上游戏的流行和在网上改变性别、种族和民族做法的盛行表明,全球网络的重要吸引力就是能给人们提供一个逃避或至少临时重新界定其个性身份的机会。总的说来,电脑和其他通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日益增强的作用明显地将后现代主义划定为一个文学时期。后现代主义美国小说的许多最熟悉的特征——支离破碎的叙事形式、大量成语的变异“样品”、迷恋主观性和对自我与社区相互作用的永久关心——均可看作是对战后美国机器在增强、分裂乃至改变人际关系方面的反应。每次,当一句话被传输到电话的话筒或一个想法被变成光亮闪闪的电脑视屏上的明亮字符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有多少思维和言语行为已与我们躯体本身分离,这使我们既惊异不定又思昔怀旧。

参考文献

[1]Gerh,P,F.G.Leebron & A.Levy.Postmodern American Fiction,A NortonAnthology[C].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Inc,1998 .

[2]Kershner,R.B.The Twentieth Century Novel:An Introduction [M].NewYork:Bedford Books,1997 .

[3]Kennedy,X.J.& D.Gioia.An Introduction to Fiction[M].Longman,1998.

同类推荐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是作者韦白所著的诗集。诗歌的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冲击力。让我们感慨万分。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食衣住行,各有门道,中国五千年礼仪制度传承下来,攒下不少花活儿。汪朗检索自己的知识库,引经据典,《衣食大义》集成数十篇关于食衣住行的散文随笔,趣谈先人们的文化和智慧,重拾远逝的礼仪风俗,让色彩斑斓的民族传统文化再现灵光。
热门推荐
  • 执念歌喉:娇俏女孩平凡心

    执念歌喉:娇俏女孩平凡心

    月诺嗓子很好听,却怎么也唱不出有情感的歌曲,直到她终于有了能唱出情感的歌曲。却到了一个以歌曲为力量的世界。“你本是这世界的人。”
  • 落雨之夜

    落雨之夜

    落下的雨,溅起的水,不同的东西,却总有人混为一谈。同样的东西,不同品质的东西,终究是不同的。可是,总会有一方会因为别人的语言和目光想取代对方……而后果,却无人知道。相遇时美好,不代表以后的美好;以后的丑陋,也不代表最后的丑陋。可是,唯有真正体味,才能看见心之所想,看到最后。云遮住了月,并非坏事,反而给他添加了朦胧美。有时候,眼睛所见也并非真实。(不定时会修改前面章节,所以可以再次翻阅哦~)
  • 梦巅峰

    梦巅峰

    集天地之力,捕风集雨,化雷电之威,悟死生轮回,撼万物法则,以血化墨,以地为纸,自成封印,于魔一战,终站巅峰,梦回青山,亦幻亦真。梦中一语,终成现实,不死的士兵,千年后的战神,封印千年后谁共千秋?
  • 贝壳ⅱ

    贝壳ⅱ

    《贝壳Ⅱ》是续写任心瑶《贝壳》的一部长篇校园青春类小说,增加更多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以更多的故事来讲述了进入高二文科实验班的林贝壳,继续面临着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困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又不失幽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阶段教育体制内和体制外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
  • 我是妖孽我怕谁

    我是妖孽我怕谁

    一场车祸,两人互换的灵魂!她成了腹黑皇上的妃子,一穿越便遇到他和某女子上演限制级画面,仓皇离开,她手腕却被紧紧扣住,“我、我!”“别告诉我你未成年!”,我已经等了你四年,谢谢你的提醒,25岁是真的可以登记结婚了!我等了四年的小新娘!你逃不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夜神途

    九夜神途

    世界是不公平的。七年前,云般若被母亲毁掉灵根,她说,非凡是错。七年后,云般若被人陷害而死,他们却说,平凡是罪。重生后的云般若踏上修行之路,他想飞往天河的彼岸,问问母亲为什么,他更想走到神途的尽头,求世间的一份公平。遥远的神途谁又能与他相依相伴?也许是那命中注定的紫衣神女,或是那条与他灵魂相连的白龙,亦或是那等待千年的红粉骷髅……
  • 黑道公主的护花使者

    黑道公主的护花使者

    男孩对女孩说:“长大后你要当我新娘哦”女孩点点头,可是几年后女孩失去了父亲,失去了记忆,她发誓一定要杀了那个人。十年后她变成冰山美女,他变成专情美男。在复仇之路上女孩从没有想过会心动,但是她心动了。爱心的种子一点点发芽,她能不能发现他对自己的真心呢.......
  • 废材逆天:魔尊大人追妻难

    废材逆天:魔尊大人追妻难

    她,是来自现代的杀手之王——蝶影。她,是懦弱的丞相嫡女——凤倾寒。当她取代了她,又会发生什么?当她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又会怎样?
  • 离家惊魂记

    离家惊魂记

    一位孩子因为妈妈总是让他学习,他无法忍受而离家出走,发生的趣事、惊魂的事情。
  • 我的蜗牛壳王子

    我的蜗牛壳王子

    蜗牛无论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但无论别人怎么嘲笑,它总会一步一步执着的、坚强的往上爬。因为它知道只要不放弃,就一定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可就算是这样的它,也会有受伤的时候。每当这时它总会躲到壳里疗伤,再重新努力的爬。但若蜗牛没了壳呢?云尚学院的乐灵儿就是这样的一只无壳蜗牛。那这只灵儿蜗牛是会就这样勇往直前,还是找个壳再前进?而现下壳似乎又有两个。是安着天使翅膀,刻着楚陌泽三大字的美型外壳。还是长着恶魔羽翼,雕着墨谨轩大名的酷气外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