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2100000021

第21章 试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语际翻译的信息转换过程(2)

信息传译的最后一步就是发送信息——重新编码,即将译语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并且输出译语信息。这是一个重新组织、综合加工语言信息的过程,也是由内部语言转化成外部语言、将思维中的语言载体通过语符序列输出的过程。在这里,语言发挥的是其表达功能。在发送信息这一步中,译者不仅要将语言信息加工得正确无误,而且还必须使译语符合民族的语言规范。也就是说,原来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使其符合译语表达习惯,从而不给译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例如,把英语句子“It(something)is as significant(to me)asa game of cricket”(这事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译成法语,译文应为“C’est aussi signifcatif que de la course de velo”(这事如同自行车赛一样重要),译成汉语则应说“这事如同吃饭一样重要”。否则,译文就会带“翻译腔”,不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为了准确而有效地发送信息,译者除了考虑文体对应,进行语言上的推敲锤炼,使之表达得准确、流畅并且符合译语规范之外,还需要事先对译文信息接收者进行必要的分析,包括思想信仰、理解能力以及他们对所传信息的可能反应。这是发送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交际性翻译的特点是,必须使译文信息在译文读者身上产生出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产生的那种反应。译者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因此译者动笔翻译之前就需要对所传信息的效果和读者可能产生的反应做出应有的估计。金隄说,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就非常重视接受者:“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为达即所以为信也。”这个“达”字明确表达信息与接受者的关系:信息在接受者能接受的条件下,才谈得上准确不准确。

茅盾等人也很重视信息对接收者的效果问题。他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瞿秋白在1931年说得更全面:“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西方翻译理论界提倡的“等值效应”或“对等概念”实际上也就是指效果对等或反应的基本一致(详见郭建中《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载《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实际上,任何一个作者动笔的时候,心目中都有一群假想的接受者,他不一定想到具体接受者的个人特点,但是对这个群体的共同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思想认识、语言习惯是心中有数的,这个共性的‘数’越清楚,作品的效果就越好。作者对自己作品的预期效果,就是以排除了个性的接受者群为条件作估计的。显然,翻译者也只有以这样的群体为对象来考虑译文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金隄先生的这段话说得十分中肯,译者理应奉行。

信息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反馈(feedback)。译者应该从这个概念中得到启发,多多注意译文接收者的反应。在口语交际中,听众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一般听讲气氛等等,往往能使说话者得到重要的信息反馈。如果发觉听众不理解或不欣赏所讲内容,说话者可以随时调整,以使谈话更能打动听众。在书面语中,要考虑和分析接收者对译文信息可能作出的反应,译者可像作者一样使用:“预先反馈的方法”(“The translator…must besensitive to anticipatory feedback; that is to say,being able toanticipate in advance the likely reaction of the intendedaudience”),充分预测和估计哪些地方可能引起读者不理解或使读者觉得费解,然后作必要的注释和调整。

试论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

翻译的标准是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因而也是译界最有争议的问题。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但始终未能取得统一的意见,迄今仍是众说不同,各执一词。各家提出的翻译标准中影响较大的有: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鲁迅的“信”和“顺”;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音美、意美、形美”;联合国文件翻译的“准确、通顺、易懂”,如此等等。诸家之说都在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反映了翻译的本质和某些规律,但是,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翻译标准。相形之下,其中影响最大的当然要推严复的“信、达、雅”了。严复于1898年在其《天演论》译例言里提出这一观点以后,在译界备受推崇,一直为人们乐于引用为衡量译文的准绳。但其中的“雅”字却屡遭争议,因为它的涵义不像“信”和“达”那样明确。严复的标准虽然影响很大,但也不时受到挑战,没有形成一种能笼罩当世的观点,以至后来又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另外的翻译标准。在以上这些标准的厘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提法各有不同,但其要旨或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如果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表达就是“信息传真”,即译文所传达的信息要基本上与原文一致。

然而问题是,这些标准是定性地提出的,都只提出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平衡标准,因此运用时不免发生困难,使人不易掌握。在翻译中,每一个翻译家在主观上都想使自己的译文达到“求真”“信”“神似”或“化”的要求,但实际的译文达到了什么程度,究竟在何等的程度上译文才能称得上“信”或“神似”,那就不好下结论了。

“根据什么来平衡呢?如果通过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去平衡,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因为,由于两国语言文字的悬殊,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译文与原文的对应性存在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文字形式相似而内容迥异,或者文字形式不同而内容却是一致的。由于这种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所以只从文字上去对比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甚至会陷入循环论证的泥潭。所以,必须从‘文字对比’的圈子里跳出来,另外寻找一个客观的、可靠的平衡标准。”

那么,这个“客观的、可靠的平衡标准”是什么呢?依笔者之见,既然翻译的性质是信息的传递,简言之,即交际,那么其功能就必须对等,因为交际是建立在功能对等的基础上的。功能对等,信息才能传真,译文读者才能获得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感受和反应,信息交流的目的才能达到。所以,从翻译的这种性质和作用来讲,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可谓是一种比较客观可靠的质量平衡标准。实际上,奈达也正是运用现代信息理论和符号学的观点,从语言交际功能出发提出这个标准的。以前他一直用“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有人也译为“灵活对等”)来表述同一概念。在其近著《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他又改称为“功能对等”。在书的序言中他解释说,“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变换的原因主要是“动态对等”常常被误解,致使许多《圣经》译者无意中严重违反了其指导原则,采用“功能对等”这一术语旨在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消除误解。所谓“功能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奈达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中心”。“衡量一个翻译作品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检查译文读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换句话说,要判断某个译作是优还是劣的,是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我们必须以读者的客观反应,而不是以译者本人的主观感觉为衡量标准。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基本相等,那么便可认为是合格的翻译了(adequatetranslation)。

同类推荐
  • 老生常谈集

    老生常谈集

    这是一名在高校工作50年的老教师在其职业生涯最后6年里陆续写下的一批随笔,谈教学、谈科研、谈管理、谈学术经历和生活经历,以及谈业余爱好一美石,是其在完全放松状态下有感而发的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的真实动态;也是一名新中囯培养的老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随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教学科研工作、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世间女子最相思

    世间女子最相思

    古典诗词中涉及春愁闺怨的那一部分,最为唯美感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说不尽细腻柔软的女子心思。《世间女子最相思》精选其中上乘之作,结成春闺二十四章。《世间女子最相思》作者风约湘裙从女子身边之物讲起,结合用典、传奇以及古代习俗,结合诗人、词人的生平,阐述诗词浪漫意境,描绘女子古典之美,诉说凄美的悲欢离合。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青春是一首诗,雅丽奇秀;青春是一个谜,让人永远猜不透,青春是蕴藏于心中的一种信念,她充满着无限的创造力,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她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片绿叶。青春,就意味着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意味着有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勇气。《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讲述青春的自信、美好、青涩、纯真、执著……让行走于青春路上的我们手拥此卷且歌且行吧!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热门推荐
  • 苍生不孤

    苍生不孤

    为为父报仇,他踏上一条强者之路——逆天修道。他逆天修道,一路上不断地拨开一重又一重的云雾谜团,揭开一件又一件的千年秘事……一个神秘的黑色铃铛,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天到底是什么?为何逆?如何逆?自己命中注定,纠缠了十个轮回的伊人,到底是谁?在巅峰一战中,他犹豫了,迷惘了……这天到底是什么?到底是逆还是顺?且看小子莫孤演绎一段传奇——
  • 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幽暝魔君

    幽暝魔君

    人言,游戏如梦幻,然,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梦?而天地,亦不过是一场更大的梦!游戏的法则,法则的双瞳;生死的剑诀,幽暝的面具;绝代的佳人,缠绵的爱情;远古的秘闻,失落的传说……东方玄幻背景,游戏数据流;仙剑模式,单机游戏流;为书荒而写,路过者进来看看,重生,慢热型,拒绝悲剧!
  • 重生末世:神女复仇归来

    重生末世:神女复仇归来

    妖星乱世,末世来临!卜卦中所说:她就是那个妖星!在她重生到蔚蓝星球中一位卑微的少女身时,命运齿轮已在流转,是灭世还是救世?前世爱人,今世的敌人,发生什么事,致使他们兵戎相见。为何在今世她爱上一个最大的从古至今最大魔尊……或许是上天给予的磨难,一场场阴谋再次袭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他人的步步精密的设计,又或者是前世阴谋的升华!看卑微的少女如何华丽变身,如何成长、强大……上宫诛邪“我曾以为在我的心挖走后,我就是这世界最无情、最冷血的人了,可是我遇到了你”无修“原来你不是我要灭的首要敌人,反而是我这辈子最想珍惜的”施寻清“夢漓,对不起……”本故事纯属虚构
  • 强袭风暴

    强袭风暴

    众生相生,众生相死,存在的是那轮回的盘子。万事方来,万事方去,带不走的是沉淀在心中的记忆。在这机甲纵横的时代,一位仙侠世界穿越过来,却失去修行能力的人能够做什么?是低调,还是高调;是创建一个国度,还是充当游侠英雄?当一个个阴谋想他袭来的时候,他又能做什么?是直面面对,还是猥琐反击;是斗争到底,还是退而再战。当一波波美女扑面而来的时候,他又会做什么?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白林站在花丛中犹豫了。
  • 网游日常大乌龙

    网游日常大乌龙

    讲的是一群无厘头的少年少女们在获得了网游里各种职业的技能后,在现实世界里搅风搅雨,再穿越到各种异界里横行霸道,闹出各种乌龙的搞笑故事。故事较为无厘头,掺杂网游、都市、修真、探险、穿越等众多元素……
  • 为了妹子我说不定可以成为救世主

    为了妹子我说不定可以成为救世主

    在某个平行宇宙里,世界的终焉即将来到。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把无辜的我扯进来。世界末日什么的我不想管啊,可,可是,把娇媚可人的妹子牵涉进来就不对了,妹子就是正义你们不知道吗,为了妹子说不定我也可以拯救世界啊!
  • 鬼存在的理由

    鬼存在的理由

    他叫李由,大家都叫他由子,是一个夜间鬼事电台主播,白天睡觉,晚上上班,过着鬼都不如的生活,他的听众有可能不全都是人,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群体在聆听,等着他去解决一些不为人知的……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那天由子去面试讲起.....欢迎加入我的书友群,和我一起讨论鬼事电台的那些故事,群聊号码:690661338,我在这里等你哦~
  • 霸爱成瘾之风的信仰

    霸爱成瘾之风的信仰

    从一见钟情到政治婚姻,所有的一切都是男人下的圈套,他以为稳胜的棋局却不料女人竟然如此难以控制,跟大家闺秀一点关系都沾不上边。当极品高富帅碰上极品白富美,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而他的绝情严重伤害了她的心,时隔两年,当她再出现时却已是别人的女人,她当他是透明的,他的心被狠狠揉碎。他发誓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让你重新回到我身边,因为你只能是我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剑外传之龙溟列传

    仙剑外传之龙溟列传

    1)本文是在不改变原著剧情的基础上对仙五、仙四后面的以及仙六前面的故事进行扩充;2)承接本人第一部小说《无剑之无》的剧情,时间发生在仙五结束的五年后3)虽说是《龙溟列传》,但有时会因为剧情需要,变成南宫煌列传、姜世离列传、红姬列传、龙幽列传、柳梦璃列传等等;4)继承且仅继承仙剑小说魔界八国部分概念(不用复习,文中会有详解),记住,只是部分概念;5)本文对原著剧情的三点小补充:①仙五结束后龙溟寂灭重生,重生的背后其实有个大新闻,日后再说;②龙幽没有进入魔界,是小蛮的爸爸COS龙幽在结局CG上演了一出别离戏;③所以说龙幽、小姜、小蛮都被留在了人界,雨柔也在五年后被李忆如用圣灵诀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