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4800000002

第2章 蕃商东来

公元7世纪,世界的东方照耀着光辉灿烂的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两个强盛的帝国——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互相吸引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频繁交往,促使中西交通进一步开通,东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及其他信奉伊斯兰教的各国人日益增多,中国出现了数以万计的“蕃客”、“蕃商”、“胡贾”。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发展,终于在中华大地上扎下了根,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为中华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

帝国崛起:

唐代(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开疆拓土,励精图治,使唐朝呈现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随着国家的统一,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也适应交换的需要而进一步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出现了强盛的阿拉伯帝国。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社会被称为“蒙昧时期”,属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公元610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570—632)凭借着伊斯兰教的力量,通过23年不懈地努力,终于统一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半岛。继先知穆罕默德后,四大正统哈里发(632—661)继续开疆拓土,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帝国不断向外扩张,征服西亚、北非,终于建立起版图辽阔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食”。伍麦叶王朝(661—750)因崇尚黑色所以被称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750—1258)崇尚白色所以被称为“白衣大食”。

大食是从游牧民族发展起来的,游牧部落历来仰赖商品交换而得到发展,与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商为末、力抑工商的传统政策不同,大食帝国认为经商是崇高的事业,这样,在红海、地中海、印度洋之间的古老商道上,都活跃着阿拉伯商人的身影,他们把阿拉伯半岛的皮革、香料,非洲的黄金、象牙、珠宝,叙利亚的纺织品,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各种各样的华物运到西方和东方。

丝绸之路上的蕃商:

丝绸之路举世闻名,唐时的丝绸之路包括两条线路:一条是陆上丝绸之路,从食经中亚的怛逻斯、碎叶、勃达岭、龟兹、河西走廊,至唐朝都城长安。海上丝绸之路,亦称“香料之路”,从广州出发,经太平洋,穿过马六甲海峡,越过印度洋,至波斯湾,由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口上溯至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八格达。

唐永徽二年(651),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年在位)派遣外交使节到唐朝首都长安,见唐高宗。从此以后,阿拉伯帝国的使节多次遣唐,至贞元十四年(798)的148年间,阿拉伯遣使入唐达39次之多。

公元7世纪60年代,白衣大食(即阿拉伯)征服了呼罗珊(今伊朗)和中亚细亚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大食帝国与唐帝国之间的陆路交通被打开,两个帝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当时许多大食贡使和商人,经由阿富汗、天山南北,由甘肃、青海直抵唐都长安。

唐代时对包括阿拉伯和波斯在内的外商统称为“蕃商”,亦称为“胡商”或“商胡”。当时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来华的商贾数目相当可观,他们主要依靠骆驼驮运货物。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描绘的就是商贾长途跋涉的图景,勾勒出一幅唐代东西陆路交通的画卷。后因唐与吐蕃、契丹、党项等族连年交战,这条路被阻断。

继之而起的是海上交通的繁荣兴旺。唐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海上通道已有了固定的航线。阿拉伯、波斯等国商人多由海路,经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中国。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是当时的国际通商口岸和主要的商业城市,设有市舶司,具有管理海外贸易、税收和外事的性质。当时因商务需要,有大批阿拉伯、波斯人留居于此。

住唐:

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的阿拉伯、波斯等国的穆斯林商人,许多人留居中国不归,谓之“住唐”。因为与通商、通使有关,因而他们的居住地比较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或唐宋之都城。唐时来华的穆斯林多住广州、扬州、海南岛等沿海城市和长安,定居者数以千万计。及至宋代,穆斯林人数大增,居住地也进一步扩大。

由于大食是当时的远洋贸易国家,航程很长,根据唐人贾耽的《广州通海夷道》统计,从广州至大食约需百日左右,加上中途停泊的时间,所需时间更久。阿拉伯、波斯诸国商人来华贸易,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载货运至中国沿海港口。交易之后,往往不能立刻泛舟而去,因为要等候贸易信风扬帆远航。唐宋时已有“诸蕃国之久中国,一岁可以往返,唯大食必二年而后可”的说法。每年五六月,蕃舶借南风北上进入中国沿海港口,至十一月、十二月,则又就北风出港赴南洋。这样第年六月蕃商入华只能暂住至冬季才能离开,一旦错过了冬季信风,就要等至第二年冬季。因此,蕃商来华后暂时居住是不可避免的,故而司空见惯。有些商人为了省去旅途的劳顿与风险,以图交易和经营的方便,索性在中国留居不归。再加上唐宋政府对他们的优待和保护政策,以及中华文明的吸引力,使他们乐而忘返,“愿为唐臣”,“久者或四十余年”不欲归,有的甚至还购置房田,娶妻生子。蕃客娶汉族女子为妻的通婚现象在唐时已十分普遍,以致于唐太宗曾下敕令禁止蕃商携中国妻妾回国。对蕃商入华后娶妻、置田产、营房宅的做法,唐朝政府也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禁止蕃商与华人婚嫁为亲,不得与华人杂居,甚至不允许他们拥有田宅。但是,由于蕃商手中雄厚的财力,这种禁令也是形同虚设,屡禁不止。

蕃客在华定居逾数十年,有的凭借着雄厚的财力,购置田宅,建家室,繁衍子嗣,世代相袭,这些蕃客的后裔在宋代被称之为“土生蕃客”、“三世蕃客”、“五世蕃客”。这些土生蕃客仍承袭家业,以经商贸易为主。宋代对土生蕃客的政策与来华蕃客的政策是一样的,相受同样的待遇。他们可往他州进行贸易活动,但须经过市舶司的允许,经过勘验核实,发给他们通关的凭证方可进行贸易。

蕃坊:

侨居于长安、广州、扬州、泉州各通商口岸的穆斯林商人日益增加,他们在各城市中聚居一处,称为“蕃坊”。进入两宋后,一方面由于海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蕃商、蕃客比唐代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原先居住在中国的蕃客繁衍后代越来越多,以致出现了“土生蕃客”和“五世蕃客”,因此,蕃商聚居区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

唐宋时期的蕃坊体制、职能基本相似,即开展宗教活动、规范同类习俗、解决同类民事纠纷、维护同类利益等。

蕃坊中有“蕃坊长”,其职责是管理番坊事务,设立的管理机构叫“蕃长司”。担任番坊长的人大都是当地管理伊斯兰教务的筛海(教长)和管理民事的“嘎锥”(宗教法官),他们根据《古兰经》、圣训行事,依其本国俗法处理民事诉讼等事宜,成为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领导者和穆斯林间争议的裁决者。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招徕海外商船来华通商贸易的责任。中国政府通过蕃长招引海外商旅来华贸易,以增加朝廷市舶收入,运进宫廷及市场所需要的各国货物。蕃坊中还设有礼拜寺,供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现存于广州、泉州、西安、太原等地的清真古寺即始建于唐代,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蕃坊中对蕃客子弟施行的教育多在清真寺内进行,多教授学生朗读《古兰经》,学习书法、语法、历史、算学和诗词等。

蕃客墓:

蕃客即在华长期定居,自然就有生老病死之事。于是在蕃客取聚居的城市周围就有为客死他乡的外侨民修建的墓地,以掩埋尸骨,告慰亲人。在今广东省广州市桂花岗,有一座伊斯兰教的清真先贤古墓,传说此墓是为早期来华传教的大贤阿布·宛葛素逝世后修建的。此后又有许多穆斯林蕃客归真后葬于此,从而形成了一个穆斯林蕃客的公墓。另外,泉州东门外圣慕村的灵山,也有一座伊斯兰教圣墓,其周围也有数以百计的古墓,是为元代以前在泉州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公共墓地。此外,扬州、海南亦有多处阿拉伯人墓地。

同类推荐
  • 团队制胜:打造高效能团队的关键力量

    团队制胜:打造高效能团队的关键力量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组建一支高效团队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硬仗。是领导的首要任务。能否让队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是衡量这场人才之仗胜负的关键。《团队制胜:打造高效能团队的力量》为您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驾护航。
  •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无论何地,安全第一。安全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里。对于安全生产,企业能做到就是从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在生产中的执行力度。要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要让安全知识普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大家,让我们携手前行,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与责任。
  • 经纪人及其管理

    经纪人及其管理

    《经纪人及其管理》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市场经济与经纪人、经纪人概述、现代经纪人的自我修养和运作技巧、经纪业务基础、现货商品市场经纪人、期货市场经纪人等。
  •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面对大洋彼岸的危机,世界的每个公民都处在风暴的中心。要安全地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天”,我们应该如可应对?作者给出的“方剂”是:竖立信心,回归节俭,转“危”为“机”。
  • 广告人手记

    广告人手记

    本书是中国大陆广告界第一本实战书,于1996年出版发行,一时洛阳纸贵,风靡全国。迄今为止,本书先后重印37次,对中国广告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广告人的必读圣经”。
热门推荐
  • 浑浊

    浑浊

    本书搬家了,改到《九幽邪皇》中去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不够格的男人

    不够格的男人

    回到了七年前,进入虚拟世界,他企图找出这一切的解释。他是有着拥有可能性资格的男人,不过现在,他还不够格。
  • 骨仙人

    骨仙人

    一千年前,天武大陆被一位残暴强者统治,从此人就过着奴隶的生活,直到五百年前在人皇的带领下聚集了火,风,水,光,地,日,雷,暗八大宝体,终于打败了残暴的强者。人们才得到休养生息。
  • 乾隆书院三剑客

    乾隆书院三剑客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90后的小说,讲述一群90后天才高中生的奇妙人生,在他们中有海归的顶级黑客、华东六省一市最强的武术天才和立志将来当金牌狗仔的小吃货,正所谓年少轻狂,快乐时光。
  • 走过城里城外

    走过城里城外

    姚小遥继被订婚之后,又被离婚了,只是这一次闹得比较大,在法庭上被羞辱的一幕,一直激励着姚小遥不断成长,如今有了美满的生活,和令人羡慕的爱人,结果前夫又阴魂不散的找来了,原来是因为。。。。。。已完本作品《燕京纪事》、《庶女凤华》、《书香》,坑品有保障,新书上传,诸位多多捧场,撒花!
  • 终结昏暗

    终结昏暗

    2059年的一天,人们不知道的生物体在首都----孤星城出现,它有着魔法,它在首都发射了一枚不知道是什么的毒雾,除了费力罗古山其它地方满18岁的人都死了,人们就开始害怕这个生物体,阿尔曼罗便开始向它们进攻。十天后,人们研究了这个生物体,发现它的心脏有着无比强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可以用在武器上,不久,“魔器”诞生了,人们也发现这个不明生物体的名字叫----“零幽”
  • 庶女二嫁

    庶女二嫁

    国际名医洛芊芊穿越了,穿成了,名门里死了娘亲,又被夫家休回府中的庶女弃妇!嫡母下毒,长姐想要毁她的容,妹妹勾搭她的前夫……寒如冰潭的太傅之府,她怎能求得一处安身之所?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大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真真是古人诚不我欺啊!好吧!任你毒我,害我,损我,毁我,全力伤我!我必诱你,骗你,诈你,胜你,通通还你!她一无娘亲,二无男人,三无靠山!简直就是三无保证伪劣产品,不过没关系,她这不是刚来嘛,总有一天,管他三无还是各种无,她通通都给搞到手!且看她今生如何复立乾坤,惊起万丈波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没后悔爱过你

    从没后悔爱过你

    本故事主要讲的是女主角小的时候被人欺负,男主角挺身而出救了女主角,那年她们都是11岁。20岁那年男主角出国留学前夕,女主角和男主角意外发生关系(女主角自己设计的),女主角替男主角生了一个女儿,但男主角并不知道。女主角23岁那年去美国找男主角(男主角的母亲求女主角去的),虽然女主角找到了男主角,但男主角的眼睛却瞎了,女主角怕伤害男主角的自尊,所以答应男主角的母亲不告诉男主角她是谁,半年之后女主角得知她的女儿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并不是真的),就拜托同在美国的知己好友季艳茹帮忙照顾男主角,在回国之后才知道自己又怀上了男主角的孩子(其实之前就知道),女儿病好生完儿子以是一年后的事情了,当女主角回到美国之后,看到的却是男主角和季艳茹的婚礼。而本故事却是从女主角31岁这年开始的,男主角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并没有和季艳茹结婚,但中间还是发生了好多事情(这里暂时先保密),反正最后男主角和女主角是在一起的。我怕大家看书的时候会感觉混乱,所以在这儿在单独介绍一下男女主角的名字。女主角小时候的名字叫尹倩,23岁在男主角身边时叫哑妹(男主角爱的是哑妹),因为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爱的人结婚,太受刺激一度萎靡不振甚至想要自杀,但被于宛平救起,从此改名尹思琪。男主角小的时候叫卢晨,至于他是怎么变成徐飞腾的书中自有交代。本故事是以郑宁(于宛平的独生子)卖公司拉开序幕的,是以尹思琪在短短几日遇到一连串反常的事情开始的,其实这都是徐飞腾做的,他的目的是想重新赢回真爱的心,但尹思琪已不是当年的尹思琪,徐飞腾想要赢回尹思琪的心,那可不太容易。尹思琪不愿意和徐飞腾再续前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徐飞腾的母亲,因为当年真正拆散卢晨和哑妹的罪魁祸首就是徐飞腾的母亲。尹思琪的亲生母亲和徐家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简介就写到这里了,这只是200章之前的故事,200章之后故事将会发生大逆转,谢谢收看。求点评、求荷包、求订阅、求.............................................
  • 和珅传

    和珅传

    他堪称世界第一大贪官,他贪污的财产竟相当于乾隆朝十余年的国库收入;他的私生活比皇帝还要奢侈、糜烂;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有些“不明不白”;他与刘墉、纪晓岚斗得死去活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本书将为您一一道来。
  • 遇见你的时候,下雪了

    遇见你的时候,下雪了

    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孩,为了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有的人天生就是这样,不是经历什么童年创伤,没有什么王子灰姑娘存在,她,就是这么自私。灰姑娘的幸福只存在童话里,好命的女主角小说里才会有。如果说,真有童话故事的话,那她就是不被爱的女二号,完美,美丽,却不被男主所爱。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