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68800000032

第32章 且向西行避风雨

“西南边军?”顾正阳握着手中的箭矢,不明白这件事为什么会和镇守西南的边军扯上了联系。

叶三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解释到:“我不是说这件事和边军有关系,只是这种箭矢,很可能是来自西南的边军,据我所知,咱们整个大陈,只有位于衡阳的军械制造局才会制作这种箭矢,因为那种水枭正是衡阳的特产,其他地方,是没有用这种羽毛来制作箭羽的。”

南陈一共有四个军械制造局,分别位于南京、江陵、衡阳和绍兴,这四个地方,正好处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各自向周边辐射的军队提供军械。

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和各地手工业发展的差距,这四个军械制造局制造的军械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南京制造局出品的军械,就比较精美和结实一些,而衡阳因为物资匮乏,更多的是就地取材和粗制滥造,军械的整体质量也要差上一截。

就好比这箭矢的尾羽,通常的尾羽都会用鹰羽来制作,次一级的则是鹅毛,而在衡阳,却只能用水枭的羽毛来制作,这种水枭,说白了就像是鹧鸪一样的动物,羽毛的质量其实并不算好。

不过歪打正着,这羽毛上的细微差异,却正好被叶三捕捉到,于是就像是在完全黑暗的迷路中给了顾正阳一道亮光,让他仿佛看到了寻找凶手的方向。

“西南边军?”顾正阳又把这四个字咀嚼了一遍,虽然他不明白射杀顾正宗的箭矢怎么会和西南的边军扯到一起,不过他已经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我要去一趟衡阳。”顾正阳对叶三说:“我要去衡阳军械制造局查一查,看看这支箭的来历。”

“恐怕很难。”叶三老老实实的说到:“光是箭矢的话,每年起码能生产几十万支,十年之内,光是衡阳就最少造了几百万支箭,你想从这几百万支箭里找出某一支的去处,根本就不可能。”

顾正阳摇摇头到:“事在人为,我总要去试试才会甘心。”

叶三没有再劝他,他很清楚,顾正阳和顾正宗是双生兄弟,两人的感情,不是他们这些江湖上的弟兄可以比拟的。

然而叶三不劝,却总还是有人要劝他一劝的。

在听到顾正阳说又要离家出走的时候,冼衣裳一脸哀怨的对他说到:“才回家一天又要走,你难道就不能在家里好好呆几天吗?”

顾正阳摇摇头道:“杀害正宗的凶手一天没找到,我就一天不安心,这件事,我一定要去做。”

冼衣裳撇了撇嘴,她知道,顾正阳决定的事,一千头牛也拉不回来,而且他还打着为顾正宗寻找凶手的大旗,谁也不可能去劝阻他。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顾铭义倒是对这件事颇为赞成,他赞成的原因却并不单纯是想找到杀害儿子的凶手,而是因为最近南京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和顾正阳有很大的关系。

他想让顾正阳出去,纯粹是为了让他去躲灾。

这件和顾正阳扯上干系的事,就是他在秋闱最后一科策论考场上写的那篇文章。

顾正阳的这篇文章,酣畅淋漓的揭露了大地主大贵族们吞并土地,把国家沉重的税赋转嫁到老百姓头上事实,同时也无情的批判了这些大贵族大地主们对国家造成的损害,给国家财政带来的巨大亏空,他甚至在文章里提到,朝廷要想恢复正常的财政收入,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些土地从大地主大贵族们的手中征收回来,让它们成为正常缴纳税赋的土地,不然的话,加再多的税也无法阻止朝廷的财政进一步滑向崩溃。

这些想法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自然是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可是对那些侵吞土地的贵族阶层来说,无疑就是在揭他们的老底,这显然会触怒到那些贵族阶层,让他们对顾正阳产生巨大的憎恨。

可顾正阳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过那么多,在他看来,以他的水平,想从几万人的考生中突围而出,成为秋闱考场的胜利者,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他的文章,注定了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他根本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没有任何顾忌。

可他却没想到,这篇文章被礼部尚书卢靖忠送到了太师司马承祯那里,随后又在司马承祯的授意下,被送进了宫中。

司马承祯把这篇文章送进宫的原因,其实就是想试探一下看起来似乎已经完全沦为昏君的延平帝。

十五年前,延平初登帝位,意气风发,心怀大志,一门心思想要整顿朝纲,独揽大权,然而他没料到,百官的抵抗来的如此凶猛,皇权和仕权的争夺来的如此激烈,最后百官甚至说动了他的母后澹氏,让他遭受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溃败。

至此以后,延平帝便退居深宫,终日饮酒作乐,纸醉金迷,看上去似乎已经完全被那场争斗给击败了,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壮志。

可司马承祯一直很警惕,他知道延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场败仗虽然很惨,却还不足以使他从此心灰意冷,他这样做,肯定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只要时机一到,他还会恢复成那个权力心极重的延平,重振皇权,一直都是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一个魔鬼。

然而十五年来,延平帝始终未曾再踏足朝堂一步,始终过着他酒池肉林的生活,很多人都以为他已经放弃了,被击倒了,人们渐渐失去了警惕心,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官位和权力争夺,那个当年曾让百官心惊肉跳的延平,已经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司马承祯知道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延平就像是一只把自己潜伏进阴影的老虎,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让他再没有掣肘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在皇太后澹氏的身上。

十五年前那场大朝争,延平背倚着无上的皇权,一开始几乎压得百官喘不过气来,代表世家和门阀势力的百官们之所以会获胜,只是因为一个人,皇太后澹氏!

澹氏是延平的生母,从大义上死死的压制着延平,而她同时也是一个权力欲望极重的女人,延平想要独揽大权,势必触犯到了她的利益,这导致她在随后的争斗中倒向了百官这一边,司马承祯巧妙的抓住这个机会,联合澹氏一起痛击延平,这才取得了这场艰难的惨胜。

然而十五年过去了,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因为澹氏老了。

虽然从年纪上来说,澹氏比司马承祯还要年轻好几岁,可女人一到了风烛残年的年龄,想的就比男人更加复杂。

澹氏开始考虑其她的身后事来。

为了避免死后受到冷落甚至报复,澹氏开始努力修复起了她和延平的关系,上次的北伐,就是她向延平示弱的一步棋子。

身为一个有野心的帝王,澹氏当然知道延平的喜好,在夺回皇权之外,他更想看到的恐怕就是开疆拓土,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帝王,所以在上一次听说梁人和西凉打起来之后,澹氏就授意司马承祯出兵北伐,好让延平帝舒心一下。

然而澹氏却没想到,十五万大军差点儿在江北全军覆没,这让她讨好延平的计策几乎失效,因此她也把这笔账算到了司马承祯的头上,两人的联盟之间渐渐开始产生了裂纹。

司马承祯敏锐的察觉到太后澹氏这次恐怕不会在站在自己这边了,所以他对延平帝的动向更加关注起来,把顾正阳的文章送进宫,就是他试探延平的第一步,他要看看延平会对这篇文章做出什么反应,然后来揣测延平的心思。

司马承祯的试探很成功,延平帝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据说把所有陪他玩乐的宫女和嫔妃都赶出了房间,然后独自一人在房中一看就是好几个时辰。

此后,延平帝把他的心腹太监总管刘御纵叫到了房间,两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大半个晚上,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再然后,这篇文章突然就开始在南京城里流传开来,并且以一种瘟疫般的速度迅速散播到四面八方,仿佛是一夜之间,连江陵城的乡下农民都知道了它的内容。

随之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议论声,这议论声,有来自老百姓的,也有来自达官贵族的,而且毫无疑问,这两种人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

老百姓自然是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义愤填膺,因为见识少,过去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明白大地主大贵族们吞并土地和自己有什么联系,然而他们现在知道了,土地越少,压在他们头上的税赋就越多,这些年来朝廷的税收越来越重,根源就在于那些地主老爷们吞并了太多的土地,而他们又不用交税,于是税赋全都转嫁到了自己头上。

老百姓对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怨声载道,整个陈朝,从南到北,渐渐开始响起了呼吁朝廷整顿土地兼并的呼声,就连那些学生仕子中的热血之辈,也跟着发出了愤怒的呐喊。

而相对的,那些大地主大贵族却对这篇文章充满了愤恨,他们自然不会承认朝廷的财政越来越困难是和他们大量兼并土地有关系,他们认为写这篇文章的人根本是心怀叵测,他的目的就是想挑动民间对贵族的不满,目标直指造反!

身为掌控朝政的贵族阶层,这些人和那些无权无势的平头老百姓可不同,他们的愤怒可以用一种很直接的形式来宣泄,那就是把写这篇文章的人抓出来,砍掉他的脑袋!

可百官的愤怒在司马承祯这里被堵住了,司马承祯已经知道了他想知道的结果,并不在意写这篇文章的考生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他想对付的从来不是顾正阳,而且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他也很赞同顾正阳的观点,这些腐朽堕落的贵族,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前进的累赘,是时候该整顿一下他们了。

在司马承祯那里讨不到结果,贵族们自然就把怒气转移到了写出这篇文章的考生身上,当有人曝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顾正阳时,百官们的怒气立刻就找到了宣泄的出口,顾正阳虽然不在朝中,可他老子在呀!

这就是为什么顾铭义想要顾正阳出去避避风头的缘故,他虽然没说,可这些日子以来,他在朝廷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巨大,连他这样的身份都险些承受不住,他实在不想自己的最后一个儿子,也折在了这场巨大的风浪之中。

同类推荐
  •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三国这点事儿,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涉及到两国邦交、上层意识形态;往小了说,则与人际关系、个人修养挂上钩。大人物读三国,爱放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激扬文字;小辈读三国,爱在个体现象中探讨简单的厚黑之术。“全民读史”一夜之间成为潮流话题,“三国事”更是成为最通俗的大众研究话题。原因无他,三国充满了人情练达、权谋角力,中国人又热衷“与人斗”,“三国事”简直就是一部葵花宝典。于是我们在各大书店的陈列架上看到各种有关解读趣说三国的读物层出不穷,在机场候机大厅中听到各位大师名家将“三国事”很专业地安插到人生规划的每个阶段。但,当历史走下神坛,很可能就变成一种扯淡。扯淡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扯淡的历史需要忏悔。
  • 清末重建中华

    清末重建中华

    H市三流大学学生林雨翔,遭遇“七十码”车祸惨剧之后,意外重生,回到清末乱世,本是小兵一名,却发现自己重生神力,既是乱世,亦是可以大展宏图的好机会,林雨翔参与到这个民族自救的时代,利用自己的现代眼光,重建一个中华,真正的为中华崛起而奋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洋为中用,自力更新,抗击列强,重振中华国威!期间的民族情,兄弟情,儿女情,战争与感情的恰当结合,神秘宗教能力交错,展现大时代的激情!敬请关注《清末重建中华》,本人QQ九六九六三六八三四QQ群交流一一七六八九九五一
  • 十六局

    十六局

    一朝风云起,一局定天下。少年穿越进一片崭新的世界,大陆诸侯纷争,作为第一个王朝皇子的他,誓要打败宿命中的对手,一统大陆。我要赢得这十六局。为梦想!为复仇!为命运!一切,都是因为生存!
  • 重生之颠覆大宋

    重生之颠覆大宋

    穿越了,成了太子,可惜却是亡国太子……想要江湖,有。盖世神功,有。绝世美女,自然也有!
  • 靖康志

    靖康志

    北宋之末,靖康之初;六贼乱政,金兵围城。世祖初立,李纲请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难道,我们只能在虚幻中演绎辉煌?难道,曾经的屈辱是上天注定的宿命?想知道,一个具备了现代思想的皇帝,对于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想知道,当历史还原的刹那,现代文明是否会变成风中摇摆的枯叶?让我们的目光回到东京汴梁——那个曾经代表了中华文明颠峰的城市;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靖康元年——书中故事缘起的瞬间!
热门推荐
  • 王俊凯花开彼年爱成殇

    王俊凯花开彼年爱成殇

    人们都说:“四叶草遥望幸福,薰衣草等待爱情。”我们都曾拥有过美好的爱情,可为什么只能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回忆?曾经的你给了我最美好的回忆,也是你,给了我最痛苦的回忆。一句“我们分手吧,”真的是那么容易伤人吗?
  • 穿越之异世寻爱

    穿越之异世寻爱

    她是一名普通的胖子,一朝穿越,她成了文武双全的将军府大小姐。只是,老天,为什么还是胖子!谁说胖子没人爱的,她才不信,文采武功信手拈来,哼,看她如何在异世寻觅真爱,携手江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想境界的崩坏旅程

    幻想境界的崩坏旅程

    颠倒妄想,如恒河沙一心不动,吾以观复
  • 麒麟王第一部:鹿鸣传说

    麒麟王第一部:鹿鸣传说

    麒麟小子李天麒从小热爱麒麟舞,非常崇拜麒麟王,他有一个梦想:成为中国舞麒麟大赛冠军,为了这个梦想,他一直在“鹿鸣门派”学习。眼看地区比赛就要开始,天麒身边却出现了一只神奇的小黄鹿,并声称自己就是麒麟王,为寻找瑞角来到这个世界。小黄鹿的出现打破了天麒平静的生活。在红花女的指引下,为拯救古老族落鹿鸣城,天麒随小黄鹿来到另一个国度,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与麒麟王并肩作战对抗黑势力,并开始认识到真正的麒麟精神。
  • 神龙传说之龙族崛起

    神龙传说之龙族崛起

    孤傲天地,一是成才,白天黑夜,为我主宰小辰来了,大杀特杀所向披靡
  • 暴风里的雪

    暴风里的雪

    一个善良的女人,从一开始的单纯,因为世俗的眼光,变成一位随性的女人,成为男人的玩弄品,最后成为杀人魔……
  • 胡闹王妃惹爱怜

    胡闹王妃惹爱怜

    一次意外的穿越,成就了她怎样的一段奇缘……他,赫连萧寒,一个臭名昭著的王爷;他,赫连逸轩,一个温文尔雅的皇帝;还有他……洛轩,龙飞,路晨,这么多男人为了她,到底付出了什么,而她,董颜,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
  • 豪门兴衰

    豪门兴衰

    香港的商业文明是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与东方古老商业伦理结合的产物,香港商业肌体中中西两股血脉交替博弈,共同推动商业历程的演进。百年来,一些行业日落西山,一些行业几度春秋,一些行业风头正盛……其中沉淀了太多的故事。没有永远的繁荣,也不存在永恒的萧条,商业成败的秘密蕴藏其中。本书通过邵逸夫、李嘉诚、包玉刚、何鸿燊、霍英东、马应彪等香港商业巨头及他们的家族的兴衰故事,探寻几代香港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传承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客观的角度梳理这些企业家的兴衰成败,试图展现香港商业环境对企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揭开华人企业创建、兴盛到衰落的秘密。
  • 绝色惊华:蛇蝎世子妃

    绝色惊华:蛇蝎世子妃

    大靖国风流成性的容世子大婚,新娘挺着大肚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咬唇低语:“夫君,我有了,孩子不是你的。”她敛起眸中狡黠,只等对方一怒休妻!满座皆惊,高堂之上假寐的男子霍然睁开双目,邪肆霸道的眸子里闪过一抹精光:“嗯,娶一送一,爷赚了。”
  • 暗夜江湖

    暗夜江湖

    一场二十五年前江湖旧事的余波,由四个年青人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