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0600000004

第4章 审时度势,才能让自己立于不倒之地(3)

曾国藩之所以派李鸿章去上海主要是看中了上海的富庶,曾国藩希望李鸿章接管上海之后,可以解决湘军军饷捉襟见肘的困境。但这时的李鸿章手下也有数万的淮军需要银子供养,尽管曾国藩天天催促送钱来,但李鸿章还是用“和稀泥”的办法,一边不断跟曾国藩诉苦,一边又想办法送些银子给湘军,好让曾国藩无话可说。

面对已经成为同僚的学生,曾国藩也无可奈何,一方面他需要李鸿章的帮助,另一方面李鸿章的厉害就在于在那种环境下没有人能取代得了他。

李鸿章这种跟曾国藩“亲师生,明算账”的做派,同样让他满足了自身利益。

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但并没有受到嘉奖,朝廷只给曾国藩幕府中的李鸿章、左宗棠升了很高的官,而慈禧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的封号,这个举动充分说明了慈禧对曾国藩的不信任。

慈禧的这种不信任缘自太平天国消灭之后,对清王朝构成威胁的,除了外国列强之外,在国内,就只有一个曾国藩。

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攻下了金陵,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城外被方山的老百姓逮住,曾国藩觉得太平天国与湘军结怨太深,一旦把李秀成解到北京,他势必会反咬自己一口。这样就有可能使湘军陷于众人的猜忌之中,生出无数波澜来。于是,曾国藩很果断地不顾朝廷的命令、同僚的劝说,毅然“先斩后奏”,杀了李秀成,以绝后患。

当时,很多人都劝曾国藩自立,但曾国藩清楚地知道时局对自己极其不利。而最锋利的那把剑就是李鸿章。曾国藩了解李鸿章,如若自己安分守己,李鸿章就永远是他的学生;如果自己拥兵造反,李鸿章很可能与自己反目成仇。面对李鸿章,曾国藩没有把握全身而退,一旦兵败,自己一世英名将毁于一旦。

认清形势的曾国藩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主动向朝廷请旨裁减湘军,朝廷立即就答应了。其实,慈禧固然很重视曾、李两股势力,但是又怕两者实力过强。特别是对于曾国藩,慈禧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因此,她一直采取抑曾扬李的策略。李鸿章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曾、李分野,李鸿章的做法固然有趁火打劫的嫌疑,但在曾国藩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还不如让给学生。另外,这样也替曾国藩解了围,如果这时李鸿章看不清形势,继续跟曾国藩站在一起,那真就成了清政府的心腹大患了。

最重要的一点,李鸿章这次站队,直接给自己带来了青云直上的机会,也让自己暂时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曾国藩对自己不利,朝廷会帮自己说话;如果朝廷对自己不利,曾国藩也不会坐视不理。

关键时刻的划清界限,让李鸿章名利双收。

曾国藩裁减了湘军之后,很快成了“孤家寡人”。而这时候捻军兴起,直接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朝廷下令曾国藩为钦差大臣负责灭捻,而李鸿章接替老师成为两江总督。

此时的曾国藩手中无兵可用,只好借助于李鸿章的淮军,但淮军是李鸿章的私人军队,曾国藩根本指挥不动,他甚至有时候要把自己的命令告诉李鸿章,通过李鸿章的嘴来调动淮军。并且,李鸿章对于曾国藩的河防战略也嗤之以鼻,竟然以“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万里长墙,不意秦始皇于千余年后遇公等为知音”等言语讥讽曾国藩。事实上,李鸿章并不想让自己的淮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送死,更不想让自己的军队成就曾国藩的功业。于是,在用兵上,李鸿章遥控指挥,干扰曾国藩的战术,甚至指使淮军将领以生病为由拒绝出战,这让曾国藩十分光火。

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自然不会成功。好在曾国藩现在已经有功高盖主之嫌,这场功劳让给学生也并无不可,最终李鸿章代替曾国藩成为钦差大臣,曾国藩则回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上,给李鸿章当起了“后勤部长”。

和而不同,这让李鸿章从与曾国藩的博弈中获益良多。在朝堂之外,他有恩师曾国藩的鼎力支持;在朝堂内,为了借其压制曾国藩,朝廷更是不遗余力地扶持他。有如此两处强援,李鸿章左依右靠,自然不会倒。

6.官场自保的秘诀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造反是一件危险的事。在封建社会,不仅造反的行为很危险,即便有这样的想法,说不定也会遭到镇压。

晚清的政坛上,李鸿章一直受到重用,但是慈禧还在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这三位晚清时代的重臣之中,玩弄政治平衡术。慈禧的手段是狠辣的,一旦察觉臣子的势力威胁到自己的政治权力,就会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恭亲王。当恭亲王自以为功高盖主而扬扬自得时,慈禧毫不犹豫地收拾了自己的第一个合作者,一个曾经亲密的盟友,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

李鸿章想不被收拾,就要老老实实做好“奴才”。

自组建淮军担任江苏巡抚开始,李鸿章就一直手握重兵。无论是在胆略上,还是资历上,他都要比朝廷诸多权贵强很多,但李鸿章几乎从不对朝廷说不,在官场生涯中,李鸿章一直忠心耿耿,从未违反过朝廷的有关授意和对朝廷表现过一丝不恭。

很多好事者都做过这样的设想:在后曾国藩时代,作为清朝最有实力的李鸿章,假如他代清自立,中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在历史上,李鸿章至少有三次机会面对这个问题。

第一次是曾经的洋枪队统领戈登提出来的。1880年,大清国与俄国关系危急,戈登这时候正好去天津拜访李鸿章。当李鸿章向戈登问询对于时局看法时,戈登说:“中国今日如此情形,终不可以立于往后之世界,除非君自取之,握全权以大加整顿耳。君如有意,仆当执鞭效犬马之劳。”李鸿章沉默半晌,然后说:“那当然很好,但是,你知道,我从未背叛过朝廷。”接着,李鸿章又说:“另外,那是不会成功的,我会掉脑袋的。”

如果此对话属实的话,说明李鸿章对这个问题是有过考虑的。此时的李鸿章如日中天,如果要自立,这无疑是最佳的时机了。李鸿章的沉默是有理由的,像曾国藩那样宽宏大量的人,李鸿章都不愿居于其下,自然更不愿屈居于“妇人孺子”之下,跟一帮满清权贵来回倾轧。

更何况,李鸿章还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这时李鸿章不愿自立,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认为:“那是不会成功的,我会掉脑袋的。”

“那是不会成功的”,说明李鸿章对自己还有清朝的实力是有清晰的认识的。那些认为李鸿章代清自立轻而易举的人,是太轻视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的实力了。表面上看来,李鸿章呼风唤雨,好像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推翻清政府是举手之劳,其实不然。

中国的中央集权在明清时候发展到极致,尽管李鸿章权倾朝野,也拥有广泛的权力网和关系网,但是,李鸿章从未把握过中心大权,他一直在军机处之外,甚至在洋务运动时期也与总理衙门大臣职务无缘,即使在极盛时期也只不过是京城所在的直隶省的总督。最重要的,李鸿章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他所需要的财政和其他资源,经常有赖于他管辖之外的省份。

李鸿章是中国五千年官场、权术、人际关系文化的集大成者,但他深知自己的影响力及个人实力,比起刚刚攻下南京时的曾国藩是不如的,连鼎盛时期的曾国藩都不敢自立,更何况自己了。

李鸿章的选择,是基于对自身力量和全局的考虑基础之上的明智选择。

第二次,就是孙文给李鸿章的上书了。

1894年6月,甲午战争前夕,孙文曾到达北洋大臣李鸿章驻地天津,向李鸿章递交了一份《上李傅相书》。在这份《上李傅相书》中,孙文大胆地向李鸿章提出了“取而代之”的建议。孙文这次上书的结果是,李鸿章安排其幕僚给孙文弄了一张护照,让他“先游历泰西各国,学习农务,艺成然后返中国”。

这一时期的李鸿章面对这样的建议,不过是博君一笑耳。此时的李鸿章,即便有自立的心思,也没有了自立的锐气了。

第三次则是1901年。当义和团运动无法控制、八国联军群起进攻北京之时,西太后急诏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北上议和。梁启超到了广州,拜会了李鸿章,为李鸿章定下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拥两广自立旗帜鲜明地恢复汉族统治,建立新政体;中策为起兵广东,北上剿拳勤王;下策就是奉诏入京议和了。

这个时候,李鸿章是对那个腐朽的朝廷彻底地失望了。这个腐朽的朝廷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内忧外患,苟延残喘,牺牲人民,绥靖洋人,让李鸿章本人受够了窝囊气。但说到自立,此时的李鸿章更不会这么做。

此时,李鸿章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已经不可能作为起义的领袖,更何况,李鸿章不得不考虑名节的问题。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李鸿章对局势的不明了。在同时代的官僚当中,李鸿章算是一个前卫的人,但他对于当时中国何去何从,还是不清楚的。他知道一定要改革,所以他暗中支持维新派,但他也知道当时维新派的主张不切实际,所以,希望他们能“来日方长”。

李鸿章是明智的,他知道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认识的局限,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而这些都是他无法突破的。

李鸿章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李鸿章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只会是浅层次上的追求,他追求实业的兴趣远大于政治,因为囿于各种局限,他知道自己在政治上无能为力。

李鸿章清楚,他就是一个过渡者。

这种定位,让他既能自立于当朝,也足以彪炳后世了。

李鸿章放弃拥兵自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李鸿章是在清朝选拔出来的,他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观念,即便他有自立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思想上无法突破的障碍决定了他从一而终的宿命。

李鸿章不以身犯险,这种谨慎和从一而终的忠诚,最终保证了他虽然在政治生涯中遭逢无数次低谷,但一直没有彻底倒下。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潜伏,在特殊战线

    潜伏,在特殊战线

    这是真实的人,这是真实的事;这是在旧中国上流社会声名显赫、能量巨大的一群人;这是在冷酷无情血雨腥风的世界,执着坚韧默默用信念支撑行动的一群人,邵飘萍、杨度、盒山、胡愈之、王昆仑、阎宝航、卢绪章、沙千里、翦伯赞、华克之……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作为刘家老三的刘邦,从小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但历史证明,这位有着“流氓”称呼的则老三,最终却荣登天子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身份登上帝位的帝王。刘老三的一生充满太多的传奇,他的事迹即使在今天也能给予人们以启迪。像其他志得意满的人物一般,功成名就的刘老三衣锦还乡之时,以一曲《大风歌》,显露了自己的得意与感慨,正如歌中所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胡雪岩

    胡雪岩

    走近《胡雪岩》,你将会了解,胡雪岩是怎样从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成为一名历史上如此为后人所看重的巨贾。阅读《胡雪岩》,你将会领略到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商业智慧与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方式,并体会到其中前无古人的气势。翻过《胡雪岩》,你将会懂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又应该怎样去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热门推荐
  • 倾世狐后

    倾世狐后

    她是青丘之国的帝姬,为历劫而入凡尘,却不知最终是她的劫,还是他的劫。待历劫归来,她情丝已断,故人再见,执剑相向,再不复当初。“情似生死,噬魂入骨。”有人在她耳畔轻声说道,她拈花一笑,情这个东西,是什么?却忘了,弱水三千丈,她毅然决然不回头,只为换一人现世安稳。他是六界的异类,被排挤,被放逐,最幸运的不过是遇见了她。“你们干什么?慕荭俏,你那一巴掌若是落下来的话,你信不信,他日我若强大,定毁你凤墟山千年根基,灭你凤墟万众弟子!”万丈昆仑,他杀红了眼,剑指众人:“昆仑?那是什么地方?别说什么忘恩负义,更何况,昆仑众多弟子,都不及我晚妆一根头发!”
  • 小小的她:呆萌女孩爱上他

    小小的她:呆萌女孩爱上他

    【全本免费】呆萌如她:咦,好像跟别人交往好好哟!腹黑如他:某呆萌说道“你什么时候办好结婚证的!”“就前两天,不嫁都不行了。”可结婚证是你的吗?
  • 轮回掌门

    轮回掌门

    你是否曾经幻想过人类可能只是这大千寰宇中的一段高智能程序?就如同一款二次元游戏中的NPC,所有的一举一动,都本能的按照程序员所设计来行动!倘若你已经觉醒,发现真相便是如此,整个世界都是虚假的伪装,那你会如何向命运进行讨伐?本文讲述的便是一个二次元中的小人物,不断努力,挣扎,从而突破到三次元世界的故事!
  • 帝爵枭宠:娇妻乖乖的

    帝爵枭宠:娇妻乖乖的

    “你叫封帝爵?”“你知道我属什么吗?”“虎!”“笨!十二属‘象’,十二属‘象’,今天是我十二岁生日,当然是属象的啦!”“封帝爵……“封帝爵……”“封帝爵……”安城只有一个人敢直呼爵少的大名,那就是不知道什么来头的安一诺。“封帝爵,我说我肚子怎么这么大,原来全是你搞的鬼!”“老婆,不是谁都能一次下俩儿蛋的,这说明你老公有本事。”“……”简介无能,宠文看过来!
  • 绝美公主遇上腹黑恶少

    绝美公主遇上腹黑恶少

    她冷漠无情,她性格泼辣,她温柔体贴,真不知道她们怎么就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如一座冰山,从不接近女生,他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快,是典型的花心大萝卜,他的一个微笑都让女生晕倒,这三个人不知道是怎样成为一生一世的兄弟。在这6个人中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男女主角身心干净,请大家放心观看,如有不懂,请加作者QQ号:2783457082
  • 转身神尊

    转身神尊

    一次意外,让主角龙天佑穿越到了修真大陆,此时的修真大陆正值西方异界的入侵,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掌控整个世界,主角初来驾到,他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他究竟能不能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生存下来,成为世界的王者?龙天佑与遇到了怎么样的巨大阴谋?让我们一起来体验龙天佑的经历与遭遇。
  • 民间灵异事件

    民间灵异事件

    来自民间的灵异事件。有人说这个世界有鬼,也有人这个世界没有鬼。那么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呢?没有人知道。
  • 笑傲之武侠系统

    笑傲之武侠系统

    江湖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华山高根明一个原著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当一个现代灵魂穿越后,并且随身携带武侠系统,从此打怪,做任务,升级,学技能,种田,一系列好处随之而来!左冷禅道:高根明正是我嵩山克星方证狰狞道:高少侠忠肝义胆,可惜助纣为虐东方不败道:当年若不是少侠援手,东方早死于潞东七虎之手,可是你却不该伤害莲弟。高明道:我只是想壮大华山派,顺便虐虐人,下几个副本,淘换点宝贝罢了。本书基本尊重原著,适当加入些原创剧情,但肯定无那个东方情节,以俺的节操保证如果本书还看的过去,诸位看官,请为俺推荐几票哇!!!
  • 我的变异同桌

    我的变异同桌

    金发碧眼的女子一撩长发,风情万种的看着眼前的女孩,“你说世界上有没有强到变态的人!"女孩低头,绞着手指,唯唯诺诺的回答道:“有。”“呵,那你说说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变······变异人。”“你在给我讲笑话么,变异人,你见过么!”“嗯,我同桌就是。”
  • 烈焰燃烧的承诺

    烈焰燃烧的承诺

    那年,我还是一只不经世事的九尾狐。逃开管家的保护,遇到了天劫,因而遇到了你、害了你、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