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0600000006

第6章 精明强干,能力是屹立不倒的资本(2)

不止如此,李鸿章还在奏折中对那些自视清流的士大夫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制外?”

针对反对派“靡费太重”的抨击,李鸿章在全面审视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指出:“国家诸费皆可省,唯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不得强矣。”

李鸿章坦言制造船舰花费甚巨,但认为“为国家筹久远之计,岂不知费巨而效迟哉”,更指出如果现在停办,不但前功尽弃,而且将为外人耻笑,并进一步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李鸿章进一步详细说明船厂创办之初购买机器、修建厂房、培养员工确实花费巨大,然而经过初创阶段后造船越多,每艘船的成本则将越低。这一解释,从现实上给出了无可辩驳的理由。

李鸿章更是大方承认中国在海上仍打不过西方列强,然后以刚结束的普法战争为例,分析了战争中胜负的因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清朝要想战胜西方列强,就要造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而这将需要投入更多经费,而不是减少投入,更不是停止造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李鸿章辩得高明。

当然,李鸿章明白树敌是不好的,所以又说,即便打不过外国,但建造这些船就使他们可能不敢轻举妄动;这些船停建,就会“平日必为外人所轻,临事只有拱手听命,岂强国固本之道哉?”

在这篇奏折中,李鸿章最高明之处在于抓住反对者的要害,为自己在艰难中进行的洋务运动造势。针对反对者反对造船的主要理由是财政经费紧张,李鸿章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办洋务。他指出,船坚炮利后面的支撑是铁与煤,而英国之所以最强大,就因它的铁、煤产量最多。

李鸿章早就想用机器生产各种民用品,但他深知守旧的反对力量太强,因而不敢提、不能提。此时,李鸿章恰好借反对者提出的财政问题来说明只有以机器“求富”才是解决财政的根本办法。

清廷将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等三人的奏折交总理衙门议奏,总理衙门上折完全支持他们的意见。

通过这场辩论,李鸿章从被动转为主动,有理有据,在驳倒反对派的同时,为自己发展洋务铺平了道路。

这时的李鸿章已经不单纯是辩论家了,而应该被称作战略家。正是因为善辩,让李鸿章每每受到政敌攻击的时候,通过有力的反击,把打击降到最小,甚至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4.精明做事,圆滑做人

世上最难看透的是人心和人性,而对人心和人性的准确把握是一个人的判断力的基础。李鸿章对人对事都有准确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既来自其知识储备,同时也因他对人心和人性有深入的了解。

混迹草根的经验让这个江淮书生远离迂腐的思维方式,判断事物总是能看到本质的东西。

李鸿章出身淮上,当时的淮上,是一个尚武中心。那时淮上少年的成年礼,是戴上用染红的棉絮做成的假胡子,然后持刀出门,与伙伴们杀人劫掠。

各村各寨不得不组织武装力量,也就是捻子以自保。据《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一书记载:

一村有捻一村安,一族有捻一族幸。村有捻,外捻不入,曰:某某我们都是混家子。族有捻,则曰:某某叔也,兄也,虽及第之荣不若是其赫赫也。由此,庄有稍悍者,众即怂恿:何不出头混着!既或帮以资粮,纠众而捻矣。捻子、捻党没有统一组织,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各捻组织松散,居则为民,出则成捻,招呼成群,撒手立散。

李鸿章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以铁血法则建立起来的秩序当中,在这种暴力的环境当中,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倾轧甚至打杀,彼此之间钩心斗角、敌对和仇恨,人性的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环境之下,对人心和人性的琢磨,相互之间的算计是生存的基本法则。在这种游戏规则中成长起来的李鸿章自然从骨子里少了一分曾国藩的厚道,而多了一分曾国藩所不具有的精明。这是李鸿章少年经历所给予他的对于生存法则的认知和社会现实的体悟。

如果曾国藩想要重建的是封建社会的大统,李鸿章要的,则是那种最基本的实效,这是李鸿章衡量一切的基本标准。而这是李鸿章基于对人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用利益得失来判断事物,是最直接的,在清末动荡和转型的过程中,同样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接近事实并且切实可行的。比如,在开放通商口岸的问题上,当时清政府和列强为此唇焦舌敝,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而李鸿章的看法显然要豁达得多:“人皆震惊于添口之多……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不得不佩服李鸿章头脑之精明。

也正是在对人性了解基础上形成的判断力,让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以及开办洋务的过程中体现出过人的精明。

李鸿章在率领淮军与洋人军队打交道以及对付太平军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对英法军舰的参观更是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日诫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而能战之”。

李鸿章是一个有了认识就必定要付诸实践的人,表现之一是开始在淮军中推广使用西洋兵器,首先是洋枪,随即是劈山炮、火炮等。此外,李鸿章还大胆聘请洋人做教练,大大提升了淮军的战斗力。

在这个过程中,李鸿章并没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上,把握趋势,逐步推进。而且,李鸿章在这个过程中,抓住了整个洋务的关键——人。

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并不仅限于枪炮的威力,他对于西方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李鸿章先是设厂仿造,在他看来,只有自己掌握了制造之法,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实力。但是在设厂仿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也就是说要先有制造机器的机器,然后另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

李鸿章是实干家,既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于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南京设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械制造局。不久,李鸿章更是仿照京师同文馆在上海开办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并派遣幼童留学生。

李鸿章的这些行为,抓住了事情的核心,准确判断出事情的走向,并且推动着事情向前发展。

李鸿章不激进,也不保守,他讲究实效,不仅仅是当下的实效,更注重未来的实效。因为李鸿章知道,只有现实的利益最有说服力,所以,李鸿章在整个洋务运动中,没有片面地停留在“求强”的层次,而是在“求强”的同时开始“求富”。

李鸿章的精明,集中体现在其对待孙文的态度上。孙文给李鸿章上书,当时的孙文自然还稍显稚嫩,但李鸿章安排其幕僚给孙文弄了一张护照,让他“先游历泰西各国,学习农务,艺成然后返中国”,这就耐人寻味了。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从推进幼童留学到保护革命的种子,从办洋务到建海军,李鸿章就像一个民族希望火苗的保护者。

李鸿章对当时的世界总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这是其浸淫官场多年的结果,也是其对事对人深入思考后的结论。

李鸿章过人的精明,让他做事的时候自然多了几分成功的机会,而对人性的准确把握,又让李鸿章在与人的相处中油滑老练,主动远离不必要的麻烦。

李鸿章比他周围的人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更多地经历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对世界和人生,李鸿章总能站在高于别人的地方,所以,他对那个时代,就有更清楚的了解。这也让他在晚清政坛跌跌撞撞,但一直不倒。

5.犀利的文笔,官场成功的利器

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前,李鸿章是个文人,一个彻头彻尾的文人。

李鸿章有才气,喜欢卖弄。安徽籍工部侍郎吕贤基的奏折,大抵由他代写。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很快就攻下了安徽安庆。李鸿章在京城听到太平天国已经打到自己家乡这个消息,就去找吕贤基,要求吕贤基上奏朝廷,希望皇帝不要坐视不理。吕贤基立即吩咐李鸿章替他写奏折。李鸿章很快就把奏折写好,吕贤基立马就上报给了朝廷。咸丰此时正在物色人选去安徽平乱,接到吕贤基的奏报后大喜,感觉奏报上的内容正是自己内心所想的,于是,立即派吕贤基去安徽平叛。

但吕贤基没想过领兵打仗的事,上疏不过是感一己之慨,没想到这次奏折把自己送到了前线。在心理不平衡之余,断然上疏推荐李鸿章回乡练乡勇,咸丰帝当然应允。就这样,李鸿章的一封奏折,一下子把他从翰林院带到了前线。

一封奏折改变了李鸿章和吕贤基的命运,即便这次是属于“无心插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李鸿章在文笔上确实是不错的。

李鸿章的文笔真正发挥威力还是在他到了曾国藩幕府之后。

在曾国藩的幕府中,李鸿章的才干得到了包括曾国藩在内的湘军将领的一致认同。在为曾国藩当谋士并掌管文案的那段时间里,无论是奏稿还是批示,李鸿章都写得条理清楚,严丝合缝。李鸿章在此期间为曾国藩写过几个好奏折,其中一封是曾国藩几次战败后,给朝廷上了一封奏折,给自己请罪,说自己“屡战屡败”。写完之后,交给李鸿章看,李鸿章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结果,朝廷不仅没有怪罪曾国藩,而且还大大地表彰了曾国藩一番。曾国藩感叹李鸿章有过人之处:“将来建树非凡,或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在所有为曾国藩写过的奏折中最有名的,是后来被称为晚清第一奏折的《参翁同书片》。

《参翁同书片》写于清同治元年正月初十(1862年2月上旬)。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吃苦能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有限的环境中养成宽大的胸怀。人活着就应该吃些苦,相信那些会吃苦的人才能懂得珍惜,才会懂得知足,才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看清人生的更大目标,追逐更远的风景。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够坚持吃苦,自然就会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因为“上帝”长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会公正而又公平地善待每个人的。
  • 生存故事——50位农民工访谈实录

    生存故事——50位农民工访谈实录

    本书通过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的同学们对50位农民工的访谈。试图以白描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下他们的奋斗历程,他们的生存境况,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其挣扎,他们在打工过程中的血泪、辛酸、无祭、牵挂、希望、坚持、爱。这些来自田野的调查报告具有原生态的资料意义。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热门推荐
  • 魔皇记

    魔皇记

    一名少年带着一条瘦狗,一本天书,踏上了旅程这里有生性桀骜不驯,却屈辱为奴的仙修这里有被历史掩埋,却依旧傲骨铮铮的人修这里有被世俗不容,却依然我行我素的魔修既然仙神都不容我,那么,我便成魔吧……
  • 我的人生故事

    我的人生故事

    本书以自传体文学的体式,对一位幼时与光明、声音隔绝的女孩学会说话、读大学的经历进行记述,是这位作家、教育家的青年生活回顾。
  • 穿越深宫:冷面王爷魔女妃

    穿越深宫:冷面王爷魔女妃

    从第一次被慕雅言狠狠的摆了一道后,叶景之就知道,这辈子就栽在这个小女人手里了,别看她每天都是一副无害的样子。穿越,重生,慕雅言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原因就是好人通常都不会长命,但是和某只腹黑的狐狸一比她觉得自己挺善良的,简直就是天使,殊不知这只是她个人的看法。“启禀世子……”侍卫战战兢兢的说,“世子妃要出门。”“嗯,让流影跟着。”“流……流影大人还在茅房,已经两个时辰没有出来了…”侍卫小心翼翼的说。“那叫流叶去。”“流叶大人,突然浑身奇痒无比,去了后院的树林,也有两个时辰了。”侍卫擦了擦头上的冷汗。男人嘴角一抽:“汐瞳和汐凝呢?”“两位大人在自己房里昏睡不醒……”
  • 仙遨苍穹

    仙遨苍穹

    修真者的一生,看似离奇,实则处处都在挣扎。从一个凡人到,成为一个修真之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本书记录了一个修真者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在一次次在挣扎中蜕变的过程。
  •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培养体魄健康、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的亿万青少年。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参照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通俗读物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一书,希望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天使的微笑,恶魔的泪

    天使的微笑,恶魔的泪

    故事从公元8301年开始。距今遥远的六千多年后的未来世界,地球遭遇被海水覆盖的命运,人类面临灭亡危机。据二十年前的灭世论说:月亮变红,星星消失,海水上升,人类灭亡。二十年后,美丽冷漠的年轻助教司珞安被授予秘密任务,然而,展现在她眼前的灭世主,却是个美丽妖娆的黑发少年!少年在冰中沉睡,少年即将在未来觉醒!对于地球与人类,这样的一个少年,究竟是善良的天使,还是带着毁灭而来的恶魔?
  • 求不到的始终

    求不到的始终

    为了女孩不切实际的梦,他创造了一个个天方夜谭的神话,从一个小混混一路走到现在。最终成了这座群里之城的暗影。看上去无所不有,但内心满是无法愈合的缺口。
  • 借天记

    借天记

    振臂一呼,群花护拥向天借力,展无穷威能修真路途举步维艰,看主角一路化险为夷登上顶峰
  • 走西口

    走西口

    那一天,惊惶失措的鲁小红敲开石老大的屋子,求他救她,他没答应。鲁小红失踪后,石老大却开始了寻找之旅,浮出水面的凶手竟指向他的儿子。
  • 凰的诱惑

    凰的诱惑

    一次神秘的艳遇,一个不期而遇的绝世美人儿,他不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充满了诱惑的陷阱,它是一杯美味的毒酒,就像饮鸩止渴那样,明知有毒却又欲罢不能。她带着一腔仇恨,精心设置了一个局,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机会到来的时机,意外出现的变故让人措手不及。在另一个不期而遇的世界里,恩怨交织,爱恨情仇,终于,当仇恨消融的瞬间她漠然发现,他,一个她曾经恨到骨髓的家伙,却一直都是她内心深处最最倾心最眷顾的人。仇恨是如何消失的?在另一个世界上演了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爱与恨?欢迎走进,这个丰富而神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