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5400000075

第75章 修大德而后谋大事(2)

双方交战,蜀军首战告捷,生擒了南蛮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嘴里嘟囔着“胜败乃兵家常事”。孔明一笑,将他放了回去。同时找来孟获的副将,说,孟获将这次叛乱的罪责都推卸到了他的头上。

副将听了连声喊冤,扬言要找孟获报仇。孔明于是将这位副将也放了回去。

副将回到营中,一直闷闷不乐。终于有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的屋内,捆绑后送至汉营,孔明用计二次擒得孟获。但孟获仍不服,于是孔明又放了他。

蜀军远道而来,两次抓获敌方首领,又开玩笑一样放走,对此,汉营大将们颇不理解。孔明却自有他的道理,他摇着蒲扇说: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让南蛮真心归顺,以力服人则会后患无穷。

孟获再次回到营中,与弟弟孟优商量对策。孟优献上一计。半夜,孟优带兵到汉营诈降,被孔明一眼识破,于是赏赐了数壶美酒给蛮兵,孟优及属下喝地酩酊大醉。到孟获前来劫寨时,却发现蛮兵烂醉如泥,孟获只能自投罗网,再次被擒。孔明问孟获服不服,孟获仍不甘心,说如果不是自己的弟弟饮酒误事,自己早拿下孔明了。孔明又大度地放走孟获。

孟获回去后,借了10万牌刀獠丁军,来战蜀军。那些牌丁军赤身裸体、披头散发、野人一样冲向蜀寨。孔明却闭门不战,以待时机。

等到孟获军队精疲力尽了,孔明才出奇兵,再次将孟获捉拿。面对依然不服的孟获,孔明第四次宽容了他。

之后,孟获又想尽种种计策,想战胜蜀军,都被孔明识破了。在第五次、第六次被擒拿后,他仍然不服,孔明依然将他放走。直到第七次成功捉拿孟获时,孔明还想再放,可孟获却说什么也不想走了,而是流着泪,心悦诚服地对孔明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回去后,孟获又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蜀军,南中地区重新归属蜀汉。

这样,诸葛亮就运用攻心术,让孟获心服口服,成功平定了南中。

清人赵藩撰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既高度肯定了诸葛亮善于用兵、理政的才华,又从和战、宽严的辩证关系总结了诸葛亮治蜀的经验。

能荐贤,首先要有“伯乐”之才,如不知贤,则不能荐贤,其次要出于公心,不怕所荐之贤超过自己。有些人正是害怕别人居己之上,因而嫉贤妒能,这种人不仅不能荐贤,且往往害贤。故能荐贤者也是贤者。

魏文侯对李克说:“我听你说过这样的话‘家贫时想起贤良的妻子,国家动乱时想起贤能的宰相’,你觉得魏成和翟璜哪个当宰相好呢?”

李克说:“对于臣下,平时要看他亲近的人,富有时看他相交结识的人,有权势时看举荐任用的人,穷困时看他不做什么事情,贫寒时看他不要什么东西。从这五点就能看出谁适合,何必问我呢?”

魏文侯说:“好了,我知道让谁当宰相合适了。”

李克在回来的路上碰见了翟璜,便问:“国君叫你问宰相的事,怎么样了?”

李克说:“是魏成。”

翟璜很不服气,说:“西河的守将吴起是我举荐的,他五战五捷,把强大的秦国赶出了中原;邺那个地方很难治理,是我举荐了西门豹;占领了中山后没有人去守护,我推荐了先生您;他的儿子没有老师,我叫来了屈候鲋。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哪一点不如魏成呢?”

李克告诉翟璜自己是怎么说的,然后说:“你建议主君用我,难道是拉帮结派当大官吗?魏成把他的收入十分之一用在自己家里,十分之九用于国家;他结识了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样很贤能的人,主君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老师看待,而你举荐的人,只能当主君的大臣。

你怎么能跟魏成比呢?”

翟璜听了很惭愧,对李克说:“我是一个有私心的人呀,以后要当您的学生,好好跟先生学习才对呀!”

讲究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早有提倡,而遵守道德的实例,也是屡屡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喜好读书,在礼仪道德方面颇有见地。经常帮助太宗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如有发现不妥之处,能够直言不讳的讲出来,这实在难能可贵。

一次,太宗罢朝回宫,对屡屡犯颜直谏的丞相魏征非常恼怒,愤恨地说,魏征竟敢当着群臣面子驳斥于我,着实可恶,找机会非除掉他不可。长孙皇后问明原委,马上更换朝服,神态恭敬地站于皇帝面前躬身施礼。太宗大惑不解,惊问是何缘故?长孙皇后说,君主圣明,方有骨鲠之臣,这是我朝之大幸,岂敢不施礼恭贺?太宗恍然大悟,遂转怒为喜。

长孙皇后地位显赫,但从不假公济私,多次阻止太宗用其亲属担任要职。她不仅自己生活俭朴,并常以此来教育晚辈,她曾针对太子的浮躁,进行教育说,贵为太子,应当忧虑自己有无德操功名,能否承担大业,绝不能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除此之外,长孙皇后对普通宫人也关怀备至。有时,太宗气有不顺,常无理训斥他们,皇后便站出来为宫人伸张正义,使皇宫之中无有滥施处罚之事。为此,长孙皇后的优美高尚的品德,赢得满朝人员的赞誉。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过去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也是开国元勋之一,李世民执掌朝政后,并任命他为宰相。这是朝内权利的最重要职务,有自由出入皇宫的权利。长孙皇后听说后,坚决不同意。

太宗问她这是为何?她说,我已成为皇后,尊贵到了极点,实在不愿意家中亲属也来占据朝廷。汉代吕氏、霍氏乱政的历史,应当引为深刻的教训,真诚希望圣明的唐朝不要用我的兄长长孙无忌作为宰相。

太宗听后,虽然同意,但并未采纳她的意见,终于任用长孙无忌做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于是,长孙皇后又私下让兄长无忌一再去请求辞官,太宗没办法只好应允,改任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见皇帝终于同意了自己的意见,长孙皇后非常高兴。后来,皇后终因为国事操劳过度,身染重病,但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国家大业,叮嘱太宗去奢任贤,勿宠外戚,简办丧事。待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非常伤心,经常长叹说,从此“失一良佐”矣!

尉迟恭是唐朝的大将,他辅助李世民打下江山,战功卓着。有一天,唐太宗对尉迟恭说:“我把女儿嫁给你,你愿意吗?”尉迟恭则说:

“我的妻子虽然才不着,貌不美,但我们是夫妻,有夫妻之情。我曾记得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富贵而不弃妻,这才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很羡慕这样做的人。我希望您收回成命,不要这样考虑了。

唐太宗听后,认为他说得对,便停止了要收尉迟恭为婿的想法。

为官者,应秉持仁德,做到内心真正的仁,就会有很多人向你靠拢,被你所“感染”,周围的人会在你仁德力量的感召下,相处得更加和谐,更加的信任你,听从你的施令,服从你的指挥。

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骁勇善战,为人清正廉洁,常把自己得到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

他一生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却没有剩余的财物,而且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虽然他的子孙和其他人都向他学习射箭的技艺,但都不及李广。

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闭居时也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打仗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愿意听从他的指挥,甘愿为他而效力。

孔子从思想和道德修养的角度,称颂先古盛德名君尧舜,给大众指出了修心养德的楷模。“天道之大,无为而成。唯尧则之以治天下,故民无得而名焉。”盛德如尧舜者,品行高洁,巍巍乎,受万民之敬仰。恭敬礼让,以天下为重,其仁德不假掩饰的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纷繁的世事中,君子应时刻严于律己,以法纪和自制力约束自我。且不可视小德而不修,见善小而不为。修养自我心性,不沽名钓誉,不自我吹嘘。默默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尊重他人,不谋他人之政,安分守己,各负其责。若身事其职,就要兢兢业业,戒骄戒躁。不要对举手之劳的小事,唯恐别人不知,处心积虑,大肆宣扬,“当仁不让”地占有。拥有如此强的虚荣心是无法修养仁德的,缺失了为人最根本的仁德,也将得不到别人的敬重。在打造人脉关系就是打造自己成功基石的今天,这样的人必然会被他人和社会所抛弃。

古今成大事者,必具备宽宏的气度。朱子说:“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容天下之大,必先有容人之量。欲行千里,必先积跬步。不主观揣测别人的动机,也不轻信他人的闲言碎语,平静而宽和的面对生活和他人,用宽广的胸怀和坚毅的品德去追求成功。君子修身之要,为政之本就在于:“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神情端庄,内心平和,态度谦恭,言语中肯。在举手投足间,就能流露出个人的修养和人格魅力,从他身上能透出强烈的仁义感召力,这样的人很快就能与人建立信任和友谊,取得事业的成功。

同类推荐
  • 悟道

    悟道

    本书是采撷星云大师的禅心禅话,锤炼成一本智慧的结集,希望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垦一块天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是一本系统阐述有若千年法脉传承的钟吕丹道实修入门的专著。全书秉承师传风格,体现真修实炼。书中介绍了钟吕丹道的渊源和传承,论述了悟道心法和入门体系,详解了核心功法和辅助功法,方便读者理解和研习丹道养生。
  •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本书以生动诙谐的文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全书共分四辑:《人心不古,巫风日下》--巫术片,皇上你爹贵姓--宗教与社会篇,《人鬼情未了》——鬼怪篇和《我和神仙姐姐有个约会》——神仙篇。作者认为,隐藏在正统宗教之下的日常民间信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书中附有100多幅插图,形象的展示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心灵的健康对一个人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中给心灵放假并放下“包袱”至关重要。本书带领读者共同悟证人生真谛。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热门推荐
  • 小齐新传

    小齐新传

    超级妹控,为了复活妹妹,不惜利用家族,利用国家,利用世界,结果功败垂成,自己也差点魂飞魄散,却来到了异世界
  • 为爱重生之新生代老板娘

    为爱重生之新生代老板娘

    她,上一辈子,与世无争,爱他如痴,生儿育女,无怨无悔,是一个挂牌老板娘。无意间发现他早已与人生下孩子,所谓的爱恋不过是一场闹剧。可怜上天厚爱,她重生化蝶。怎能让歹人再次得逞?怎能让他再次践踏?爱的人这一辈子不能再受煎熬,遭磨难,她只有应身而上,力挽狂澜。如何能够理清这中间缠绕的种种纠纷,如何能够应对背后那人设下的种种陷阱,如何能够在拨开云雾之后,与所爱之人携手奋进,且看她如何在重生之后驰骋商界,恣意行为,藐视男权,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深谋远虑、管控大局的新生代老板娘。
  • 魔法之迹

    魔法之迹

    起始人依佳死后,称为魔王的肖奇让依佳的妹妹依晴去寻找一本古老法书里的七个失去记忆的孩纸,这几个孩纸和各自不同的“王”有联系。同时,七个孩纸也开始苏醒,被累倒的依晴偶然发现,魔王大人肖奇居然也是她需要找的人?!?当集结了七个孩纸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这个故事里的主角有许多个、、他们每个人有不同的故事,但是永远不会偏离这一条主线。
  • 穿越之是妖孽王爷的冷俊王妃

    穿越之是妖孽王爷的冷俊王妃

    她是南宫雪,丞相的嫡女,丞相对她十分关爱,可继母对她更是十分‘‘关心’’。。。。。。。。。。身为庶出的妹妹要夺走她的一切。。。。。。。。。。。。‘‘笑话,我南宫雪何时怕过他人,亲爱的,等着我的反击吧,哼哼’’我轻笑‘‘王妃,复仇也要叫你的相公呀,不然我就看好戏吧’’北冥俊
  • 总裁小跟班

    总裁小跟班

    穿越到异界,变身总裁小跟班,本想着混吃等喝过日子,顺便泡泡公司里的妹子。结果,却卷入到了家族利益的争夺战当中。自由散漫不代表游手好闲,危急时刻依旧能挺身而出。强者终究是强者,即便是小跟班,也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 是爱是习惯

    是爱是习惯

    女主李逍遥,男主刘佳洋,青梅竹马,俩人从小到老的点点滴滴。分分合合,他们的故事就像自由空间的两条线,没有永久的分离也不会永恒的厮守。一个人无论怎样都不能走完和另一个人的所有交集。Whoeveryouare.但是,当你对某件事或物的欲望特别强烈时,大自然的某种力会默契地拉近你与之的距离。
  • 如此生活三十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如此生活三十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自从上次写东西被认可之后,就把我很小的梦想重新唤醒。发现我还能写点东西。2012年做过一个电台节目专栏《如此生活三十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书,把记录日常作为一种习惯,把涂写周遭变成一纸文字。水平有限,看官轻喷。把我们的故事写成文字,供热爱或憎恨生活的人消磨时光。或许每一篇的人物都叫张小程,张小城,或者张小橙,他们或许就是你我他。
  • 寻爱之雨过天晴

    寻爱之雨过天晴

    她有父母却爹不疼娘不爱,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她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爱她的人相伴到老,可是命运却总喜欢跟她开玩笑······到底谁是她的真爱?她是不是真的注定孤独到老?
  • 争仙

    争仙

    争则有,不争则无,与世无争是为废物,三千大道争三千,方可为仙。
  • 燃烧的百合

    燃烧的百合

    嘉懿,一个特别喜欢百合的离异女子。婚姻生活的不幸并没有影响到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个如百合般美丽的女子在现实生活里遭遇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楚岳阳,一个在成熟与孩子气间徘徊着的魅力男子。然而楚岳阳有家、有情人,他带给嘉懿的,比爱更多的却是痛苦,内心如百合般纯净的嘉懿将如何选择?如何面对楚岳阳?而一直陪伴在嘉懿身边,默默地爱着她的欧阳敬哲,嘉懿最终以什么方式来终结?嘉懿,这朵燃烧着的百合,能带给我们什么?哀惋?同情?嘉懿能否用她的方式,唤醒我们沉睡的爱情?我们能否思考,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