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9300000013

第13章 淡然者常快乐,故不老(1)

人们常常觉得生活给予的不过是紧张与烦躁,悲哀与苦闷,于是人虽不老,心态已然垂老,没有半分热情。禅者知足,既愿意品尝甘甜,也愿意承担苦涩,因为这都是生活的馈赠。唯有明白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才能真正明白何谓年轻,何谓快乐。

1.知足惜福的人生才快乐

如果能平平安安度过一天,就是一种福气。

养老院有个年近百岁的老人,无儿无女,靠着退休金在养老院生活。养老院里的老人大多病体奄奄,闷闷不乐。这位老人却精神矍铄,看上去无忧无虑。

有人问他:“我听说你只是个普通职员,没什么成就。身后没有儿女,也没人孝顺你,你为什么还能这么乐呵?”

老人回答:“各人有各人的追求,我是个没什么特长也没什么野心的人。年轻的时候,我无拘无束,该吃吃,该玩玩,身体强健,性格乐观;成年后我不与人争夺,凡事想得开,心境一直不错;年老了,我没有妻子儿女,无牵无挂,还有这么长的寿命,我怎么会不快乐?”

提到养老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同情。人老了本该在儿女身边颐养天年,有些人却因为无儿无女、儿女太忙或者儿女不孝,不得不住进养老院。想到自己奋斗辛苦一辈子,最后只能坐在养老院的椅子上,看着四面院墙和一群与自己同样白发苍苍的老人,心中的滋味自然不会好受。也有极少数的人看上去怡然自在,就像故事中的那位老人。

一位无牵无挂、在养老院里悠然自得的老人,看上去更像一个禅者。禅者欲求少,年轻的时候享受年轻的乐趣,年老了享受年老的轻松,不汲汲名利,也不灰心丧气,顺其自然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似乎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让他欣慰,给他力量,这样的人生状态让人羡慕不已。其实有这种状态并不难,只要你懂得知足。

知足者惜福,我们常常忘记任何事其实都有“福”的一面,即使是灾祸,也藏着转危为安的机遇;遇到顺境,更值得我们感激。但是,如果贪心不足,整天对现状唉声叹气,认为自己不幸,生活就真的在你灰暗的眼光中变得不幸起来。以不知足的眼光,小事遇到挫折是倒霉,大事遇到挫折是命运,人生下来是为了受苦,再多的成绩也不能让自己开心一笑,这样的人生当然就没有幸福可言,因为你根本没有珍惜。

邓肯与苏珊结婚十年,虽然没有子女,日子却美满幸福。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苏珊被车祸夺去了双腿,从此愁容不展。

为了能让苏珊开心,邓肯想了很多办法。但是,不论是带苏珊外出旅行,还是陪苏珊在家里解闷,苏珊仍然不开心。邓肯请教了很多朋友,终于想到一个办法。

这一天,邓肯将苏珊推进一家小书店,里面有一架架的书,还有煮咖啡和做点心的吧台,七八套喝茶看书的桌椅。邓肯说:“在家里闷着也是闷着,不如你开一个小书吧。我已经雇了人进货和打扫店铺,你每天只要负责做点心、煮咖啡、照看客人。”

有了这个小书吧,苏珊像是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义。她每天很积极地研究如何烤制美味精致的点心,煮香浓的咖啡,也会留意该进一些什么书到店里。邓肯的一些朋友来过店里,对邓肯说:“我为你粗略算了一笔账,你们开这个书吧,每个月都不会赚太多钱。”

“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满足了她的内心需求,只要她每天快乐,就比什么都好。”邓肯这样回答朋友。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命运十分苛刻,生老病死,顺境少逆境多,想要的东西常常得不到,幸福的感觉也总是不长久,更有突如其来的厄运让人饱受折磨。就像故事中的苏珊,原本安乐的女人突然失去双腿,再也不能行走,就算坚强地接受了现状,生活何来快乐?苏珊的答案是积极地努力,寻找自己的意义,满足自己的内心。

人们内心究竟需要什么?在纷纷攘攘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察觉不到。大病之后的人、大灾之后的生还者却能很清楚地告诉你:活着,尽可能让自己快乐,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这个答案与名利无关,与他人无关,只和我们的内心相连。内心是光明的,有困难便可以渡过,内心是阴冷的,处处了无生机。所以,我们希望自己有一颗平静的禅者之心。

修禅的人最懂知足,知足是一种“无求”的状态,“无求”就是满足于现状。知足的心如一潭平静的池水,不一定清澈,却有丰富的内容。世间最难的事就是知足,因为不知足才有了许多烦恼,一旦你学会满足现状,就会很自然地发现万事皆有乐趣。即使是在困境之中,懂得知足的人也会为超越自我而欣喜。

知足的人不易衰老,不易因困境而委顿,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灵泉汩汩,喷涌着智慧与生机。这智慧来自对世情的体察,这生机来自对他人的感恩,自然不会随时日变化,他们的内心永远纯净、年轻。禅心知定,能够保持自己的清净,不被世俗所扰;禅心也知足,能够无愧于心,无求于事,知足常乐。

2.贫富不因物质,而因心态

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最大的差别,只在当事人的心态。

据说,神灵创造世界的时候,想要把快乐作为礼物送给世人。可是神灵认为快乐不应该轻易得到,否则人们就不会珍惜,于是决定将快乐藏在一个地方。

神灵首先想到的是高山,如果把快乐藏在高山上,是不是很不容易被得到?很快,神灵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高山显而易见,每个人都知道。

神灵又想把快乐藏在海里,但是人们一定能够造出舟楫得到;于是神灵又想把快乐埋在土里,但很快他又否定了自己,因为只要挖掘,所有人都能找到。

最后,神灵发现一个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这就是人的心灵。只有将快乐放在人的心里,才最不易被人发觉,因为所有人都想不到,快乐就在自己身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谁不想每天展露笑脸,常常有幸福的感觉?人们殚精竭虑所追求的,不过是成功那一刻的舒心与喜悦。但快乐难得,而且来去匆匆,我们总是想着有没有一个地方埋藏着快乐的秘密,让我们从此不必烦恼。其实,快乐的秘密在每个人心中。

快乐是真正的财富,一个人即使家财万贯,官运亨通,如果他不能让自己开心,生活对他就是一种折磨,这样的人并不富有;相反,那些即使贫穷,却享受着家庭的幸福、拼搏的快感、突破自我的喜悦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前者的人生已经停止,后者的人生却日益扩大,他们有广阔的心灵,一生都不会贫瘠。

修禅者最重视心灵的宝藏,心灵应是宁静的,也应该是生气勃勃的,有不间断的神思与活力,生长着快乐的种子。其实只要善于发掘,我们每个人都能发现很多快乐的种子,有些人有出众的才貌,有些人有良好的品性,有些人有积极的爱好,有些人有执著的事业……所有这些都能让你的心灵茁壮。

一只山鸡正在山里唱歌,有只凤凰飞了过来,山鸡说:“凤凰!停下来歇一歇,给我讲讲扶桑国的事吧!我听说你住在那里!”

凤凰落了下来,说:“扶桑国在东海边,那是一个美丽富庶的国家,也是鸟类的天堂。那里有最好的土地,最温柔的风,最美味的食物,最清澈的泉水,你要是愿意,就和我一起去那里吧。”

“不,”山鸡说,“我只要听一听那里的事,长一点见闻就可以了。”

“难道你不愿意去扶桑国,而要一辈子在这个穷山沟里吗?”凤凰不解他问。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过扶桑国。”山鸡说,“我一路跋涉,去到了那个地方,却发现那里并不适合我,并没有我想要的生活。于是我回到了这里,这里虽然偏僻,却有我的幸福。我请你下来问问扶桑国,只是想知道那里的近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追求不是生命的全部。你的追求未必是他人的追求,你的快乐更不是他人的快乐。子非鱼,不知鱼之乐,不必像故事中的凤凰那样对他人提意见。你要做的是寻找属于你的那一份快乐,你的心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有些人因求之不得而忧郁,他们大多羡慕别人的生活,常常容易否定自我。他们理想的生活常常与物质紧紧相连,在他们看来没有好的物质基础,一切便是枉然。但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能成为大富翁?又有多少富翁真的懂得快乐?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财富能给我们带来好的生存条件;但如果能力不允许,你不能得到想要的财富,生命便没有快乐吗?

修禅的人首先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应是一个快乐者。快乐的人不会去强求,也不会将外物看得比心灵上的享受更重要。快乐不是随心所欲,只是不勉强自己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拿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凡事有缘定,看得开的人就是富有的人,看不开的人只能守着自己狭窄的心灵,不断追问快乐究竟在哪里,而快乐正从他身边无奈地经过。

3.在自己的天地中,寻一份悠然自得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一位得道的禅师预感自己即将圆寂,他想把衣钵传给最优秀的弟子,于是对弟子们说:“现在是夏天,树林里的树木长得茂盛,你们谁能找到最完美的一片绿叶,谁就能继承我的衣钵。”

徒弟们走进树林,各自去寻找完美的叶子。可是每片叶子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形态美。他们逐一比较,看得眼花缭乱,也无法选出最完美的,最后无功而返,对师父说:“师父,世界上有那么多叶子,怎么可能有最完美的一片?请您不要为难我们了。”

这时,一位徒弟回来了,他举着手中的叶片说:“师父,我找到了最完美的一片!”

其他徒弟看那叶子,原来只是极普通的一片。他们开始挑剔这片叶子的毛病,那个徒弟却坚持说:“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完美的一片!”

禅师会然一笑,宣布将自己的衣钵传给这位弟子。

在有智慧的禅师看来,一件事物的价值应由心灵决定,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片叶子,什么也替代不了。同理,对自己满意的人就是最完美的人。这种满意并非自恋,而是不论有优点还是有缺点,自己都能够客观地接受自己,欣赏自己的好处,努力克服不足。这种状态就是心灵的理想状态,这样的人幸福感也最高。

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代表了心灵的健全程度。一个人是否成熟表现在他对抗挫折的能力上、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如果一个人对待挫折总是畏畏缩缩,不敢迈步;对待生活始终牢骚满腹,没有欢喜,这个人既缺乏生存的能力,也缺乏幸福的能力。

想要对生活满足,首先要对自己满意。不要难为自己,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没有人能代替。我们的能力也许不够理想,但好在每天都有进步,好在我们有美丽的梦想,并有实现它的决心,这样的自己值得骄傲。

一条龙遇到了一只青蛙,它们相互吹嘘着自己的生活。

龙说:“我住的地方是广阔的东海,我每天在那里畅快地冲浪。东海的浪涛能有几十米高,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青蛙说:“我的住处是一个池塘,那里清幽宁静,冬天有雪,夏天有莲花,非常适合修身养性!”

龙说:“我每天能在白云上行走,还能降下大雨,我每天都很威风。”

青蛙说:“我每天都在池塘里唱歌,还能在陆地上跳舞,我每天都非常快乐。”

龙和青蛙的对话还在继续,一位禅师听到后说:“龙的生活固然自在,但这只青蛙却更有禅心,他不卑不亢,能对自己满意,就是最大的成熟。”

这是一条龙与一只青蛙的对话,读完之后,我们羡慕的不是那只每天行云布雨、威风八面的龙,却是那只守着一方池塘,每天不是唱歌就是跳舞的青蛙。那种悠然的心态让人向往,以这样的心态生活,定会每一天都有笑容,每一刻都是惬意满足。

对自己满意是自信的表现,不但对自身的素质自信,也对生活的现状自信。日常生活中有理不完的琐事,如果没有一个自信轻松的状态,很容易烦恼缠身,还能谈什么悠然自得。而自信的人面对烦恼总是表现得成熟而且稳重,他们不把小烦恼当一回事,对于大烦恼则会立刻制订根除计划。因为有自信,任何时候他们都能从容。

修禅的人因为内心清净空明,对自己能够有正确的认识,但他们也会对自己有所不满,希望自己更加完美。其实事物都是相对的,完美也是如此,修禅更是如此。不必强求什么,强求就失了本来的韵味;也不必规定什么,规定就失了自在的心态。用最轻松自然的方式审视自我,发掘自己,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片值得欣赏的叶子,因为独特,所以完美。

4.享受当下,才算拥有

体悟到每一天都是生命最好的一刻,才能算是了解人生。

一个渔夫在海里捕鱼,几天没有收获,终于在回航的时候用网捕到了一条小鱼。网里的小鱼苦苦哀求渔夫说:“我的年纪还小,还没有长成大鱼,还有很多想要去经历的事。如果你愿意放了我,等再过几年,等我长成大鱼,我一定会主动来找你,到时候任你处置。”

渔夫说:“我也有几天没有吃东西,如果我不能及时得到食物,几年后,我已经成了一堆白骨,你又去哪里找我呢?人不会为了没有希望的机会抛弃现在的利益。”说着,农夫收了网,将小鱼捞了上来。

天真的小鱼希望渔夫给它几年自由的时间,却忘记聪明人都知道“当下”的重要,比起空头支票,眼前的利益才最需要把握,没有眼前,何来未来?人们追求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虚无缥缈只适合那些空想主义者,而且所有人都知道,空想主义者最不济事。

人们看重当下,因为昨日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过往的欢乐泪水都已经成为回忆,可以珍惜,但不必迷恋;明日还未到来,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尚在孕育之中,还没能被我们掌握。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有今天,能够改变的只有当下,能够争取的也只有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没有当下就是轻视过去。当下的美好能让过去的伤口抹平,当下的努力能将过去的辉煌延续,不论过去是喜是悲,重视当下是对过去最好的交代。没有当下就没有未来。如果没有今日的积累,就没有明日的成就,没有今日的忍耐,就没有明日的壮大……一个人只有把握住当下的时光,才能算是把握了自己的人生。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田野上,有两条小河流。它们灌溉着东西两边的土地,使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人们很尊敬地将两条小河称为“母亲河”。

日子久了,一条小河开始不满足目前的生活,它说:“我们的生活真没意思,每天都在这偏僻的村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难道你不想出去看看吗?”

另一条小河说:“做什么事都不能好高骛远,我们现在不是滋润着一方土地,养活着一方百姓,这不是最好的生活吗?你为什么非要出去?”可惜它的劝告没什么效果,那条小河义无反顾地冲向远方,再也看不到了。

很多年后,留在原地的小河听到了出走小河的消息,它进了沙漠,终于干涸。因为它的离开,东边的土地不再肥沃,人们只好迁到西边,并拓宽了河道,让小河更加宽阔。西边的小河叹息道:“有追求是好事,但是,做好眼前的事不是更重要吗?每天看着劳作的男人、织布做饭的女人,还有那些快乐的孩子,不就是最好的事?”

同类推荐
  • 为人处事心理学全集

    为人处事心理学全集

    心理学对一个人的心情、感情、性情、习惯都有重要影响,有时还是决定性的影响。本书将用简明通俗的概念、严谨丰富的研究成果告诉你,这些与你为人处世密切相关的因素怎样决定着你的生活。
  • 领导用人36计(精装)

    领导用人36计(精装)

    无须质疑,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一个基本问题驾驭下属。无论是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还是指挥作战等,都是在驾驭下属。
  •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以前是耕耘的时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100件事不难做,就怕你不知道自己该做哪100件事。求职创业、心灵修养、工作生活、形象塑造、社会交往……是不是已经充斥着你的头脑?给你提点100件事,让你青春无悔,获得人生的大丰收!
  • 有理说得清

    有理说得清

    本书从有理说不清的原因说起,帮你找寻各种有理说不清的障碍及克服办法,教你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说理才能被人接受的方法,让你知道遇什么人说什么理的技巧。
  •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本书收录的都是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励志小故事,每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段名人的人生片段细节浓缩了生命的真谛。这些名人的小故事正是一缕温情的阳光,将照耀人性的每一个角落,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将打开成功的通道,是一位心心相印的朋友,将和青少年一起提升人生的境界。
热门推荐
  • 天啊,我成神了

    天啊,我成神了

    张春生,一名普通农民工,一次抓鬼经历使他的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鬼献宝却将他引上修真之路。收黄妖,斩淫蛇,除鬼婴,初现伏魔本色。总理为其主婚,世界任其遨游,尽显王者风采。且看,他如何笑傲都市,屹立在荣誉与辉煌的巅峰!扫忍者,灭教廷!华夏修真,之世界最强!
  • 傻瓜没关系

    傻瓜没关系

    “哎哎哎肖肖你看那紫色校服的男生帅不”“你说谁呢夏未薇”“校草大人求放过民女白送你”花痴蠢丫头误打误撞遇到霸道校草,结果悲惨被签上终身无自由的奴隶条约。哎呦喂纯丫头你肿么辣么倒霉拟,不过遇到这么帅的男神九从了吧
  • 绝域轮回

    绝域轮回

    想要突破自己的他一次次尝试,终究得以重生,却只是个刚出娘胎的婴孩,父母被杀,家族被灭,他该何去何从,且看他如何一步步高升,成就霸业,直捣至尊元界!
  • 飘过半个地球的追寻

    飘过半个地球的追寻

    《玩股堂:飘过半个地球的追寻》是作者根据自己从日本到美国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为半自传体小说。其内容富有浪漫的异国情调,讲述了真实感人的生活经历。同时,深刻发掘人性,让人感慨万千。同时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深思。另外,结合小说本身的情节,理论和实际生活遥相呼映,让读者学习“心”的修行,从而改变命运,心想事成。
  •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下)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下)

    他,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渴盼的天赋;拥有这人世界无数人所梦想的实力;也曾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权力。但是他并不快乐,天赋、实力、权力都是他的累赘。他所做的虽是被无数人艳羡的事,但并不是他所想做的。可为了这个世界所有被欺压被奴役的种族,他除了挥舞手中的剑,还能做些什么?
  • 阴阳先生之闹鬼宿舍

    阴阳先生之闹鬼宿舍

    基本上来这个学校的人都会说一句,嘘,不要说话,这宿舍有鬼!赶紧跑啊……
  • 名侦探柯南之重生的天使

    名侦探柯南之重生的天使

    当潘多拉之心显现之时,她所以的记忆一一苏醒,身份也既将暴露,天使和恶魔,现在和过去,琉璃般的心,神秘的身份,还有什么秘密。。。。
  • 重生之霸道王爷的绝宠毒妃

    重生之霸道王爷的绝宠毒妃

    前世,她是人人唾弃的天下第一淫妇,背负骂名,被心爱之人亲手推下地狱,不想上天垂帘,再许她一世。天下第一淫妇已死,楚染姝这个侯府的天下第一浪荡女却成了后起之秀!庶母夺她性命,她就巧计让她生不如死!姐妹害她失贞,她就让她们先成了破鞋!不想再次遇见前世负心人,这一次她绝不会手软!欠命!人来还!情债!虐心来还!神挡杀神,遇佛杀佛!一路爽哉、快哉!不想身边却多了一只恶狼,什么?居然扬言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也要逮她进洞房?笑话!某腹黑女手握断子绝孙散奸笑着混进厨房,不想身后某狼直接将其推倒之:染姝,难道你不在乎我们婚后的房中之乐吗?
  • 前亭

    前亭

    陌上开花,把酒言欢。初学初写,感谢赐教。
  • 破灭仙君

    破灭仙君

    这个世界——没有亘古长存的日月,只有镇守一界的三只烈日金乌和一只眼中蓄泪的冰凤。这个世界——凡人修炼,需经凡体、点睛、神游、融魂、太虚、登仙六境洗礼,与天地诞生之虚灵结合,显无上神通。天地五界,万族林立,人族自上古强者辈出,震慑百族,锋芒一时无二!上古湮灭,人族偏安一隅,妄谈修仙,殊不知仙才是最大的敌人!人界一方小国楚国第一修仙门派天台城一夜覆灭,城主之子暗夜遁逃,追击中肉身被毁,无奈夺舍一十岁死童木晗锋,后偶得天地灵宝公道尺,尺内藏有“堂庭”“不周”二山,妙用无穷,从此叱咤五界,力敌真仙。且看一代破灭仙君如何振兴人族,对抗天庭,著不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