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10日21时,在浙江萧山县城东北面3公里的稻田里,一架标有国民党空军机徽的C-46大型侦察机在燃烧,机上3名驾驶员和9名准备空投特务全部毙命。这是人民空军在年内第三次夜间击落窜犯大陆的国民党空军飞机。
这天,浙江沿海上空,整天乌云密布,直到傍晚云层才渐渐地散开,化成一簇簇大小不等的云团。幽暗的天空中,从云团的缝隙里可以看见几颗透亮的小星星。今晚,担任战斗值班的是师领航主任张滋。这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任王海大队副大队长、击落击伤敌机两架的二等人民功臣,有着极强的敌情观念和丰富的战斗经验。自从蒋介石集团逃到台湾后,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几乎没有停止过对大陆的窜犯、骚扰,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常常利用夜间天气不好时派飞机侦察或空投特务。接班后,张滋便干脆利索地做好起飞的各项准备。
“嘀铃铃,嘀铃铃……”张滋抓起听筒,“大型机1架,窜犯大陆,部队进入一等战斗准备。”上级指挥所发出敌情通报。张滋迅速着好飞行装具,向起飞线跑去,跨进了飞机座舱。他刚向指挥员报告准备完毕。耳机里就传来了要他起飞截击敌机的命令。随着马达的轰鸣,张滋驾着战鹰,插入昏暗的天空。飞机穿过一片薄云,高度3000米,以780公里的时速,径直向战区飞去……战区上空,云团一个挨着一个。飞机在云上飞行,犹如一叶扁舟搏击着汹涌起伏的波涛,从云团间的空隙中偶尔可以看见地面上的点点灯火。突然,无线电里传来了地面指挥所提示的敌情:“敌大型机1架,高度3000米,航向360度,速度300”,并要求他降低高度至2700米。张滋完全理解地面指挥所的意图:在夜间低空条件下作战,降低飞行高度,可以利用天幕作背景,便于搜索敌机。空战中,谁先发现对方,谁就拥有了攻击的主动权,那怕快一秒、半秒也好!他微微推下机头。当高度表的指针移到2800米的刻度上时,飞机钻进了一片云团之中,座舱四周一下变得一片漆黑。
这时只能靠机上的仪表飞行。“不行,这样下去很不利于尽早发现敌机”。他一边想,一边果断地决定拉起机头,使飞机重新进入云上。同时,他向地面指挥员报告了空中的情况和自己的意图。
飞机在高速运动,张滋在地面指挥所的引导下,已经转弯绕到敌机后面40公里左右的地方,迅速向敌机抵进。这时,耳机里又响起了地面指挥员的声音,告诉张滋敌机位置在他正前方10公里。10公里,在飞行中是多么近的一段距离啊!张滋边回答边瞅了一下时速表,荧光闪烁的表盘上,指针指在750公里的刻度上。
此时敌机的时速,根据地面指挥所的通报是300公里,速度差太大。张滋立即收油门,减小飞行速度。“04,敌机在你正前方6公里。”“04,敌机在你正前方4公里。”……随着指挥所的连续通报,张滋一面保持好飞机平飞状态,一面聚精会神地观察四周情况: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团黑云,黑云旁边有一颗小星在闪闪发光,左后方,从薄云中透出了不太明亮的弦月。突然,张滋又发现一个亮点。他一面监视这个闪耀的小亮点,一面又寻找刚才作为固定目标的那颗小星。只见那颗小星还在原来的地方闪闪发光,那么眼前的亮点无疑是敌机。
于是张滋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亮点。亮点,愈来愈近,愈来愈亮,愈来愈大,愈来愈红。渐渐地这一个红点,分成了4个红点,并且还可以看出红点的两边各有一道模糊的阴影。张滋的判断被证实了:是敌机!4个红点是飞机4个排气管排出的火苗,红点两边的阴影是机翼!张滋立即向地面指挥员报告:“铜川,04发现敌机,发现敌机,请求攻击!”“可以攻击!”张滋听到指挥员准许攻击的命令后,迅速抵近敌机,并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炮响敌机落。他稳稳地将自己的飞机把住,将瞄准具光环对准4个红点的中心,当光环里敌机两翼的投影伸展到刻度之外的一瞬间,在300米的近距离上,张滋屏住呼吸,迅速按动了炮钮。“咚咚咚……”炮弹带着红色的曳光,连续不断地射向敌机。骤然间,曳光弹强烈的光亮,刺激着张滋的眼睛,看不到目标了,他松开手停止了射击。但他脑海里立刻升起了一个疑问:究竟打上敌机没有?
敌机是否被击落?……受强光刺激的双眼,接着察看夜空,周围显得更黑、更暗。过了一会儿,眼前恍恍惚惚有一支火苗,越来越长。他看清了,那是敌机左翼根部在燃烧。庞大的机身,倾斜着往地面坠去。张滋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喊:“打下了,打下了!”
燃烧着的敌机掉到云下,在云层下面透上来一片红光。但张滋并不松懈,也跟着敌机降到云下,盘旋着监视敌机。只听得轰隆一声,敌机在低空爆炸,分裂成3团火球,滚落下去。张滋这才把空中情况报告给地面指挥员并请求返航。这时,他听到了部队首长的声音:
“04,你看清楚没有?敌机是不是真的摔下来了!”张滋驾机又在敌机坠落的上空盘旋一圈,只见坠落在地面上的敌机还在燃烧。他肯定地回答:“是摔下去了!”
这一段紧张的空战过程,叙述起来很长,但从张滋发现亮点,肯定是敌机,直到击落敌机,总共才只有30秒的时间。张滋刻苦磨练出来的优良的战斗作风和精湛的军事技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张滋接到返航的命令后,朝着机场径直飞去。他望望那颗作为固定目标的星星,望望那些云缝中偶露的星星,它们仿佛都在向他眨着眼睛微笑,祝贺他打了一个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