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8500000009

第9章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留美幼童

李鸿章本人是以科举起家的官僚,然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他开始转而赞赏西方的教育制度,认为要想把洋务推进到“富强相因”的层次上,必须培养出精通西方科学的各类专门人才,要么在国内设立洋学堂,聘请外国教师传授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要么选派中国学生出国留学。

1863年,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奏,请求清廷批准选派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李鸿章在奏折中大声疾呼:选派留学生,培养人才,实在是中国自强的根本。

清廷诏准。很快,一套完整的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实施方案出台:

1.设“幼童出洋肄业局”即预备学校,对学生进行出国前的培训。“肄业局”下设监督二人,由翰林出身的陈兰彬担任正监督,容闳任副监督。李鸿章选择陈兰彬是因为他“老成,谨慎,品行端正,中学根底深”,一方面可以保证留学生在美国的中文学习,防止派往美国的幼童丢弃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一方面,可用陈兰彬的翰林招牌抵挡朝中顽固派的阻力。

2.选拔一百二十名候选幼童,分四批出国,每批三十人,每年遣送一批。

3.学生出身须清白,年龄最小不得低于十二岁,最大不得超过二十岁。

4.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须签署志愿书,声明自愿送子弟赴美留学十五年,不得中途退学或加入外国籍。此十五年内,学生死亡或发生事故政府概不负责。

5.学生以学习西学为主,但仍配备中国教师教习中学。学习期间,一切费用由政府承担。学生学成后不准自谋职业,听候政府调用。

当时的人多以参加科举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升官发财为正途,对于到外洋学些洋学问则嗤之以鼻。免费学习十五年,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再说,谁也舍不得把自己的骨肉置于“虎狼”之地。这样一份留学计划,应该说考虑得较为完备,可是在19世纪70年代,它的实行仍然受到各种阻力。来自朝中顽固派的阻力自不待言,老百姓也多持怀疑态度。但几经波折第一批三十名幼童还是于1872年8月11日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李鸿章等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经过容闳的精心安排,第一批留学幼童起初大都被安排在新英格兰的一些家庭中,让他们与美国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同时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孩子毕竟是孩子,第一批留学幼童脑子里的中外区别没有那么深,他们说英语、吃西餐,很快融入了美国家庭之中。但寄居不是长久之计,1874年,李鸿章授权容闳在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的柯林斯街兴建一座房屋,作为“幼童出洋肄业局”的驻美总部。房子很快修起来,而且条件不错,学习、休息、洗澡的地方一应俱全,幼童们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家。

1873年6月,第二批留学生由黄胜率领赴美。

1874年9月,第三批留学生由祁兆熙率领赴美。

1875年10月,第四批留学生由邝其照率领赴美。

在李鸿章的主持下,一百二十名留学生按原计划全部派到美国。

正副监督

从到处充满个性压抑、纲常伦理的中国社会,一下子进入自由开放的美国,留学幼童们就像从笼中放出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呼吸着异国的新鲜空气。并不像李鸿章等大臣们想象的那么困难,留学幼童很快适应了国外的生活环境。他们和美国学生一起打球、做体操,有些还成了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十几岁正是思想最为活跃、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事实上这也是李鸿章和容闳将留学幼童的年龄规定在十二到二十岁之间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生们陆续从中学毕业,他们大多按照李鸿章的要求,选择了各类工科专业学习。而多年的国外生活使他们转变了许多,中西文化的冲突和斗争也在他们身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的留学生喜欢教堂中那种安宁神圣的气氛,随着所在的美国家庭去教堂做礼拜,为基督教义所感染,加入了基督教;有的学生厌恶样式繁琐陈旧的长袍马褂,穿起了西服、系上了领带,要求在体育活动时能和美国孩子一样穿上运动衣,甚至偷偷剪了辫子;有的学生受西方较为平等的礼节影响,提出见到长官时不再下跪磕头,改为鞠躬或别的表示尊敬的方式;更有许多学生希望在安排课程时,多上一点科技课,少上一点没有实际用处的封建伦理课,在科技之外,他们更喜欢读些西方的哲学、历史、小说、诗歌等书,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薄伽丘的《十日谈》都是留学生们喜爱的作品。正如《纽约时报》所报道的:“中国的学生们,除去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外,同时受到美国政治及基督教的影响,这是可以意料中的事情。如果认为这些聪明的幼童,仅仅由工程、数学、科学的领域中已得到满足,而他们对美国政治及社会的影响无动于衷,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实际上,留学生这些变化和爱国并不矛盾,他们只不过是想改变一些中国文化中陈腐的、压抑的东西,想多见一点世面,多接受一些其他种类的知识和文化,这些都是极正常、无可厚非的。

然而这些“意料中的事情”统统被监督陈兰彬视为大逆不道。他一方面用各种纪律约束和惩罚留学生;一方面不断向总理衙门告黑状,说留学生们在美国如何离经叛道、贪图享乐,副监督容闳如何崇洋媚外,对学生不加管束,放任其堕落等。

容闳只能在暗地里帮助和支持留学生的合理行为。例如,在第二批留学生中,有一个叫容揆的,凭着出色的成绩考上了哈佛大学,即使在美国学生中这也是值得骄傲的。可因为剪了辫子,陈兰彬便取消了他的公费留学资格,勒令他终止学业回国接受处分。容闳知道为中国培养这样一个人才不容易,暗中帮助容揆留下,自己掏钱资助他攻读大学。

陈兰彬向总理衙门告状的同时,容闳也多次写信给李鸿章,为自己和留学生们辩护。李鸿章支持容闳的观点,写信安慰他说:学生大部分生于广东,年纪轻轻就出洋,沾染上一些洋习气是难免的,我和你一样认为不必深责他们。但是出于对朝中顽固势力的妥协,李鸿章始终没有大张旗鼓地公开支持容闳,在肄业局三次人事变动中,容闳一直只任副监督,最终导致留学计划一步步走向破产。

1873年,李鸿章命陈兰彬和容闳分别前往古巴调查华工问题。陈兰彬完成任务后藉回国休假之机又到总理衙门告状,坚决要求辞职,推荐区谔良任监督。清廷认为是陈、容二人权力之争,将二人全都调离肄业局,改派陈兰彬为驻美公使、容闳为副公使。容闳立即写信给李鸿章求助。李鸿章深知留学生事业除了容闳以外,无人能够胜任,撤换容闳等于断送这项事业。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容闳得以继续以副公使的身份兼任留学生副监督,区谔良为正监督。

新监督翰林院庶吉士区谔良走马上任后,下榻豪华宾馆,带着一大家子妻妾儿女饱览美国湖光山色,对于留学生的事情不闻不问。而后便找个借口回国了。清政府派容曾祥接任这一职位。不久,容曾祥“丁忧”辞职,陈兰彬推荐吴子登为监督。

吴子登一到美国就对留学生严加训斥,甚至棒打留学生。留学生习惯了美国的自由平等,哪里受得了他的淫威,吴子登越是打,留学生就越不服、更为憎恨他。吴子登索性给总理衙门频繁写信,建议将留学生全部撤回。一时间,朝内外的守旧势力群起反对留学生事业,就连原本极力赞成派遣留学生的奕訢也开始动摇了。只有李鸿章还坚持认为留学生既然已经花钱送了出去,就一定要完成学业,半途而废最不可取。

1881年,一批留学生就要面临高中毕业,容闳按照李鸿章的要求向美国国务院提出申请,希望输送一批优秀的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的西点军校和海军军校学习。但美国国务院的回答是:“军事学校一律不接受中国学生。”容闳写信给李鸿章,认为这种作法有违《蒲安臣条约》,李鸿章表示无可奈何。

美国军校拒收中国学生之后,吴子登藉此再次兴风作浪,要求全部撤回留学生。总理衙门就此征求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认为:第一,许多留学生已经进入大学深造,有望成材,中断学业十分可惜;第二,国家为派留学生费掉了几十万两银子,一旦付诸东流,也有伤国体;第三,无端地撤回留学生,会使美国政府惊疑,影响两国关系。但李鸿章毕竟不太了解留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如此之多的反对,他在奏折中提出,应当对留学生区别好坏,部分撤回。看得出,李鸿章虽然站在了容闳的一边,却没有据理力争。

最终,奕訢的一道奏折对留学生归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说留学生“没有精通人家的技能,先已染上了种种恶习,即使竭力整顿防范也难以周到,应当立即将留学生事务所撤销,撤回留学生。”就这样,李鸿章、容闳苦心经营的事业毁于一旦。留学生恋恋不舍放弃了在美国未完成的学业,回到了国内。

回国之后

1881年秋,容闳作为驻美副公使任期已满,回北京述职。他先到天津拜访了李鸿章。二人相见,谈起关于留学生的事,许多疑团才得以冰释。以下是容闳自传中的有关记载:

去北京以前,我在天津拜谒了李鸿章,他提起召回学生一事。使我大为惊讶的是,他问我为什么把学生召回来。由于我不确切知道他此话的用意何在,便说陈兰彬接到敕令,令其撤销驻洋肄业局,既然皇帝陛下谕旨如此,而且陈兰彬和吴子登也都赞成,假如我独自出面反对执行朝廷命令,岂不成了叛逆,首级难保?但是他说,他内心是赞成他们留在美国继续学习的,我应当阻止他们回来。我的回答是,我怎么能在四万五千里之外了解阁下的内心活动呢?特别是他也曾说过最好让这些学生回国。假如他事先写信通知我,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都不要撤销肄业局,我就会明白怎样做。既然没有信给我,当然除了执行命令之外,别无其他办法。“好啦”,他以稍微带怒气的口吻说,“我已经知道造成这次危害的主使人了”。可巧,吴子登这时候也在天津,他刚由北京回来,写信来请我和他会面。出于礼貌,我前去拜访他。他对我说,他在北京没有受到礼遇,当他去拜谒李鸿章的时候,李的态度很严厉,第二次再去晋见时,竟吃了闭门羹。看上去他已积忧成疾,神情沮丧。自从我们这次会面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

就这样,吴子登成为李鸿章对顽固势力发泄怨气的牺牲品,从此从官场上消失了。

派遣留学生计划不幸夭折了,但李鸿章等人为求富求强所作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这些留洋的“幼童”,经历了诸多风雨已经成熟起来,通过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优劣异同,他们更明白自强的重要性,也用自身的行动证实了这一点。

据统计,这些留学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业者三十人,包括六名工程师和三名铁路局长。其中邝荣光是开平煤矿的采矿工程师,他参与了许多煤矿的勘测,并发现了湘潭煤矿。他还绘制了《直隶省地质图》和《直隶省矿产图》,这是中国最早的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地质图。詹天佑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唐津铁路的修建过程中,跨度305米的滦河大桥成为一大难题。英、日、德等国的工程师多次修筑此桥失败后,宣布中国人绝对没有能力修建起这座桥。詹天佑应聘负责滦河大桥的设计工作。他通过实地勘查,总结外国工程师的经验教训,钻研国内外先进的桥梁技术,成功地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詹天佑还主持修建了难度极大的京张铁路,这条铁路途经许多高山峻岭、河沟险滩,尤其是居庸关、八达岭一带坡度陡峭。詹天佑创造性地发明了“人”字形结构铁路,在八达岭一段,用两台大马力机车,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稳妥地解决了坡度太陡的问题。这条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节约经费二十八万两银子,有力地回击了外国人“建造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的谬论。詹天佑本人也被英国工程师协会选举为会员。

从事教育事业者五人,有两人做了大学校长。其中唐国安在担任清华学堂校长后,深感西学的重要,全力支持青年赴美留学,为清末大批学生出国求学作出了贡献。

从事外交、行政工作者二十四人,包括十二名领事、代办,两名外交次长、公使,一名外交总长(梁敦彦),一名内阁总理(唐绍仪)。其中吴仲贤任墨西哥代办时,有一百零八名华工因公死亡得不到赔偿,吴仲贤据理力争、多方奔走,为死亡华工讨回抚恤金,维护了在外华工的利益。梁丕旭是清末外交界知名人士,他陪同醇亲王载沣赴德国访问时,德皇威廉二世想趁机侮辱中国,要求载沣行下跪磕头礼。梁丕旭毫不退让,几经争取,终于迫使德国皇帝同意改为鞠躬礼。

服务海军者二十人,他们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留学生们英勇参战,他们不但知识全面、技术精湛,而且作战勇敢,丝毫没有像保守派们所传言的放荡浮躁。二十人中十四人当上海军将领,其中吴应科升至舰队司令、徐振鹏官至海军次长,而杨兆楠、黄季良、薛有福、邝咏钟、陈金揆、沉寿昌、黄祖莲等为国捐躯。中日战争之后,大批留学生被派往国外学习,中国终于睁开了沉睡的眼睛。

同类推荐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一辈子多长?一百年够长了。它代表什么?100乘以52周,等于5200周。再乘以一周7天,等于36400天。或者接近90万小时。成功人生是需要策划的,一个懵懵懂懂的人,他始终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那么长久以来所做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不能选

    花千骨之不能选

    想恋不可说,真情不能选。我不曾信正,不曾信邪,小骨只相信你!白子画,你我今世无缘,来生再见!
  • 等你到彼岸花开

    等你到彼岸花开

    相传,彼岸花,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而妖艳似火一般的曼珠沙华旁,站着肆意张扬却妩媚更盛的女子。见她伸手折下一枝花,映在似雪无暇的手上,火一般更加热烈的盛开,似乎要把生命全部献祭给眼前这位尊贵的主人,只期盼女子能看自己一眼。可女子清冷的魅眸却只是看黑暗深处,半晌,连曼珠沙华都无法比拟的妖媚笑容绽开,轻启朱唇:你终于回来了……
  • 校草大人别来无恙

    校草大人别来无恙

    (LYY殇部落)谁的青春不荒芜,每个人的青春注定是不同的…她在经历过亲情的背叛打击后,为了报仇。她改名换姓,女扮男装。成为世界上第一横跨黑白两道的杀手至尊。一人白手起家创造了站在世界顶层的COS集团…也许有很多人羡慕她,但谁能理解她一人心里的伤痛。直到他出现了,他就站在她的身边,陪她一起面对困难。她女伴男装混进了学院,他也陪伴她进入学院。游戏开始!“曾今背叛过我的狗,记住,我还活着,总有一天,我会一刀一刀的还回去,哦,应该是百倍千倍的……”
  • 创新版独孤求败

    创新版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的一生传奇故事系列:看主角如何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无师自通自创种种武学理念,兼容出一套破尽天下武学的独孤九剑,横行武林界成为一代剑魔,又如何摆脱尘世间的生老病死,剑破虚空成为一代剑修者,开创出一条异于剑仙修炼体系的剑魔大道。正所谓前有剑仙传说,后有剑魔神话,仙魔争锋孰强弱?
  • 辰光满满亦是你

    辰光满满亦是你

    十年前的那场车祸使她的人生陷入黑暗的低谷,她是人人口中的灾星,他却视她如珍宝。每当她出事时,他总能第一时出现。历经多事,她早已百无禁忌,可每站在他面前,就像被撕下面具的小丑,总是那么不堪一击。他对人一向冰冷,可唯独她,总是不禁流露温情。他是她过不去的劫,可她何尝不是他的劫?“你还是当初那个她吗?”“安亦辰,现在已不是当初了。”长达15年的爱恋该何去何从。
  • 腹黑总裁被离婚

    腹黑总裁被离婚

    总裁,少夫人出现在机场……沐雨醒来时躺在一张大床上,“这是哪里,好熟悉啊,不会是……啊,救命啊,谁来救我”……没想到,五年后还是回到了这里……
  • 月兮九歌

    月兮九歌

    一轮明月,寄托谁的情怀?斑驳历史,勾勒谁的沧桑?在奔波中探寻答案的人们,是否还会守护那心中的一片净土?无论身在何处,抬头望月,那是属于自己的心境。这是一部历史,是一部相对于未来的历史。把握不好现在,未来也会成为过去。喧嚣的世界,唯有一轮皓月,照千秋。
  • 产前产后宜与忌实用宝典

    产前产后宜与忌实用宝典

    本书内容详实、科学、实用,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准父母们以提醒和建议。全方位呵护您产前产后生活的每一天!翻开本书,也许您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甚至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青云志之凡瑶

    青云志之凡瑶

    十年守候,碧瑶落泪苏醒。“小凡,你瘦了。”碧瑶用手抚摸着他的脸,“碧瑶,为了你一切都值得。”张小凡笑了,“这衣服好看吗?”碧瑶的视线落在了他衣服上,“挺好的。”碧瑶有些不大喜欢他这个样子。“当初那个问题,现在你答应我吗?”张小凡拉起碧瑶的手,“你说什么,我都答应你。”我加入鬼王宗,也只是为了复活你。现在你回来了,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我们没有什么正与恶之分了。”银铃又响了,“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张小凡把碧瑶拥入怀里。
  • 神仙的疯狂事

    神仙的疯狂事

    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天帝,挥挥手就让它做了天庭的——月老可是天帝大哥,您老给我个月老当当又有什么用。好吧,谈判无效,可咱是月老!掌管神与人的姻缘,嘿嘿......“不好了,玉帝不知发生什么事要执意娶凡间一位男子做妃子!”“太好了,天帝要撤销那个月老的职位!”纳尼!等等!我这职位正爽着呢,说停职就停职?不干。坚决抗议。但这不是问题,天帝大哥你不要解我的衣服好嘛。不就是抗议吗!我错了!!!是你让我从魔变成了佛,又为何亲手把我推入无间的地狱,受烈火焚身的痛苦!我发誓永远不会对你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