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3900000026

第26章 特殊双面间谍(1)

“狼穴”中的高手波波夫

波波夫是超级双面间谍,他是南斯拉夫人。1940年2月的一天,正在家中度假的波波夫忽然接到柏林来的一份电报,上面写道:“急需见你,建议2月8日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饭店见面。你的挚友约翰尼·杰伯逊。”波波夫看见电报后便火速赶往约定的地点。

波波夫这个双面间谍表演得很出色,图为波波夫在训练使用德国情报机关提供的机关枪。

约翰尼是波波夫在德国南方布雷斯高的弗赖堡大学结识的挚友。波波夫终于在约定地点见到了好友约翰尼。约翰尼是要策动波波夫当一名纳粹间谍,波波夫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答应了好友的请求,并且觉得此举深合自己的心意。因为他正想借助自己国家的特殊地位(当时南斯拉夫还是与德国亲善的中立国)为反法西斯事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约翰尼取得一致意见后,波波夫直接找到了英国驻巴尔干国家的商务参赞斯德雷克,并对他全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假借某个中立国之名,将5艘商船弄给英国。几天以后,伦敦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并且汇来了购船的钱。两周后,接到通知的约翰尼从柏林带来必要的文件,将德国货船易手他人。

事后,约翰尼对波波夫说:“我是阿勃韦尔(德国军事情报局)的人,上次请你帮助也是上头示意让我这么做的。他对你的行动非常满意,他希望能跟你好好谈谈。”波波夫一听,心里紧张得怦怦乱跳:“你们的头是谁?他为什么选中我?”

“我们的总头叫威尔希姆·卡纳里斯,他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和我们俩很相近。我在他面前极力推荐你,说你是个谍报天才,能派上大用场,于是便让我试一试。结果没想到你干得这么漂亮!我想,你一定对我的建议感兴趣吧?”

波波夫又去找了英国商务参赞,把有关情况向他一一说明。参赞觉得很有意思,要波波夫继续与约翰尼保持联系。“你所需要的情报我会派人送给你的。”参赞说。

过了半个月左右,约翰尼领来一位德国使馆官员,对波波夫介绍道:“这是门津格少校,我的顶头上司。他想跟你聊聊。”接着,门律格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在英国有许多情报人员,其中不少是很精干的。但是,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人,他到处能通行无阻。你的社交关系可以打开许多门路,有些情报不是马路上可以搞到的,你可以帮我们的大忙。同样,我们也会十分慷慨地报答你。

波波夫按照英国方面的授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在第二天大清早跑到英国大使馆通报这个消息。这次与他接触的是英国军事情报第六处(MI6)驻巴尔干的头目,此公化名史巴雷迪斯。听了波波夫的报告后,这位情报官员说道:“你就准备为那些德国人‘效劳’吧。要设法与他们搞好关系,要求他们给你开展工作和作好旅行准备的时间。我的意思是他们有可能派你到伦敦或某个中立国家去。另外我还要告诉你,让他们知道你在伦敦有一个朋友,是位懂行的外交官,他目前急需用钱,而且你认为他可以帮你的忙,通过外交邮袋来传递情报。”

波波夫很快就放风给门津格,约他见面详谈。一见面,门津格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那个当外交官的朋友是谁呀?”

“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此人绝对可靠。”

“那太好了!”门津格一边说着话,一边扳开公文包的锁扣,伸手取出一个金属小瓶,说:“瞧!你把这个东西给你的朋友,这是密写剂。”接着,门津格又吩咐约翰尼负责向他说明如何使用密码、如何接头联系等具体事项。

这次见面结束后,波波夫便作为一名德国间谍展开了自己的“业务”。几星期后,按照约定地点,史巴雷迪斯向他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搜集“海狮行动计划”的所有情报。与史巴雷迪斯谈话以后,波波夫又带他会见了两名新近吸收的情报员,一个是他的哥哥伊沃,另一个是大学同窗尼古拉斯·鲁卡斯。于是,英国在南斯拉夫的情报网壮大起来。

门津格告诉波波夫即将被派往英国,要求他搜集有关英国的城市地貌、人口分布、政府机构、军事设施等情报。他顿时明白此行的任务是为“海狮行动”提供轰炸目标。半个月后,在罗马维亚芬尼多街的巴黎咖啡馆,波波夫呷着咖啡,等待着与他接头的人。他把一份南斯拉夫的《政治报》打开,把一包“摩拉乏”牌香烟和一盒南斯拉夫火柴放在桌上。(这是事先商量好的接头暗号。)不一会儿,一位教授打扮的人就走到他的近前,和他搭上了话。暗语对上后,两人雇了辆马车向国家公园驶去。

教授在靠近公园的地方停了车,交给他2000美元,并告诉他一会儿有个朋友来见他。果不其然,这位朋友就是约翰尼,他带来了上峰的指示和关于“海狮行动”计划的变动情况。他对波波夫说道:“海狮行动计划暂时搁浅了。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要亲自指挥战鹰狂轰伦敦和英国的港口,因此原定行动不变,希望你能马到功成!你的领导人是卢道维柯·卡斯索夫少校,真名叫欧罗德。他是阿勃韦尔驻里斯本的头目。这是在欧洲最主要的情报站。你可用公用电话和他取得联系,说找卡尔·施米特接电话。然后会暗示你,他很高兴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见到你。”

波波夫搭乘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班机飞往英国首都伦敦。一下班机,MI6处的乔克·堆斯福尔把他接到了萨瓦饭店。在这里,他见到了MI6处BA1科的科长罗伯逊,这个人专门负责编造对付敌人假情报的鉴别工作,工作名称叫“塔尔”。在塔尔的陪同下,波波夫终于踏进了他真正的服务机构——MI6处的大门。这是一套由情报机关租用的舒适的公寓式建筑。在这里,大约有十二三个官员对他轮翻进行了4天严厉的审问,就差对他拷打了。在一切都表明真实可信后,他又被带到一间摆设考究的办公室里,被引荐给一位50来岁、身材瘦弱的权威人士。经介绍,他才知道眼前这位军人就是赫赫有名的MI6处负责人斯图尔特·孟席斯少将。

在稍事休息后,波波夫便在MI6处人员的协助下,进行了大量的“情报搜集工作”:拍了一个伪造飞机场的照片,记录了一些飞机和军舰的数目与型号,描绘了重要地区的地形图……并利用卡斯索夫给的莱卡照相机,拍了许多海军方面的“情报”。就这样,波波夫用密写的方式为卡斯索夫提供了大量的伪情报,并谎称由于情报太多、体积太大、份量太重,不宜邮寄,必须回里斯本当面转交。实际上,这是为尽快地回到德国情报机关,刺探他们的内部组织而设置的一条妙计。

回到德国后,卡斯索夫在一所别墅里对他进行了一番细致且持久的审讯。他对情报的每个细微末节都要追根寻底,从各个不同角度来盘问,以便发现新的动向。

就在这时,英国方面又把嘉黛和狄克发展为双重间谍。与阿勃韦尔经营的其他双重间谍不同。他们分别取了一个代号,叫“胶水”和“气球”。鉴于嘉黛的父亲是个纳粹党党员,所以塑造成出于爱国的动机才为德国充当间谍。她专门利用她的社会关系去搜集政治情报和机密,以及有关新的军事司令员和其它新的任命等情报。狄克打扮成出于贪财的动机,向德国谍报部门频频输送准确的情报。从此波波夫手下有了两名新成员,于是组成了一个小组,英国情报当局取了一个新的代号,叫“三驾马车”。

为了获取德国方面的信任,“三驾马车”制订了一个名叫“迈斯德计划”的洗钱方案。以往阿勃韦尔对“逆用”间谍的情报费总是用外汇支付。按照英国的法律,凡进入英国的外国人,其所带外汇都得换成英镑。换钱时,每张英镑上的顺序号都要记下来。一旦情报小组中的一人被捕,那么从他腰包里的钞票号码上就可以将其他的人一网打尽。为了避免被“发现”的危险,“三驾马车”找到了一个有钱的戏院老板,后者同意由他出面兑现英镑,然后用他帐上别的钱来支付给“三驾马车”。

不久,德国准备对英国进行毒气战。波波夫通过“气球”送给德国情报机构一个情报,说明英国已对毒气战作好了一切准备,从而使德军完全打消了发动毒气战的念头。同时,“三驾马车”还喂给敌人许多政治情报,这些情报对战争没有直接影响,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威望。大部分通过“胶水”送过去的政治情报在反对最高统帅部的心理战中起了作用,“马基雅维里计划”就是其中一例。

英国海军想让德国人对东海岸的水雷区产生一个错觉,“三驾马车”的任务是把虚构的布雷图送给德国人。为此,“三驾马车”设计了一场戏:有一个叫伊文·蒙太古的英国海军参谋总部人员,因为是犹太人,因此对德国人要打赢那场战争怕得要死。他听了许多关于集中营的可怕的故事,如把人放进烤箱里烤死等等。因此他希望从德国人那里得到某种人生保险。达斯科乘机和此人结成了好友,并请求他把那些绝密的海防图设法送给德国人。

于是,有关英国海军的水雷布置图就这样到了“三驾马车”手里,而德国情报部门对此一直深信不疑,把它作为绝密情报呈送给元首,使希特勒打消了从东海岸进攻英国的想法。

波波夫的假情报使德国人混淆视听,加重了战争失败的心理压力;同时使德国军队在西线保持最大的数量,从而减轻苏联前线的压力。在“斯塔基行动”中,波波夫向德国情报机关提供了的情报,使其相信在加来港地区正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这就诱使德国空军进行侦察,并把轰炸机群引诱到英国皇家空军的后院,使之处于易受攻击的境地。

波波夫向德国提供了一个伪造的海图行动,即“马基雅维里计划”。他把伪造文件和书信放到一个英国军官的死尸上,然后让这具死尸随着海浪冲到西班牙海岸去,表面上看来这像是一次飞机失事。死尸上的文件中有关于向希腊进攻的绝密宗卷。而同时,波波夫又在向德国人的报告中说有许多英美军人应召在苏格兰接受跳伞训练以及英国方面对最近的一起飞机失事事件顾忌重重等消息,使德国人开始相信盟军进攻希腊的结论。柏林当局立即派增援部队去希腊,向撒丁岛派了增援部队,潜水艇也奉命开往克里特。结果,西西里的防御力量削弱了,使巴顿将军得以兵不血刃地冲进巴勒莫城。

盟军同意波波夫策划的用飞机失事来向纳粹传递假情报的方案。图为波波夫穿军装的得意神情。

有一天下午,波波夫去要活动经费,并抱怨说给自己的钱太少了。卡斯索夫见状连忙解释道:“请相信我,我们已尽了全力。为什么我们没有给你们更多的钱呢?原因是我们把一大笔钱给了我们的一个情报员,这个人出身清贫、地位低微,但他向阿勃韦尔提供了难以相信的重要情报。”波波夫问是什么情报。上司告诉他有军事的、政治的、甚至有德黑兰会议记录和盟军将要进行的一次大型两栖登陆的准备性消息。波波夫故意说自己不相信,因为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不可能搞到这些,他必须是一个地位很高的人。

卡斯索夫说:“我告诉你吧,事实上他是你的同乡,离杜布罗夫尼克不远。”

波波夫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英国军情六处。他们从各方面推测认为,此人很可能是阿尔巴尼亚人,因为杜布罗夫尼克离阿尔巴尼亚边境最近。MI6立即开始对所有能接触德黑兰会议记录的人员进行了排队摸底。很快,范围就缩小到英国驻安卡拉大使的一个阿尔巴尼亚籍的随从身上,此人的化名叫“西塞罗”,最终挖出了这个非常阴险的间谍。

美女双料间谍

玛塔·哈丽的美貌曾让人百看不厌,但谁能想到如此美丽的女子竟是个双面间谍。

一战期间,玛塔·哈丽是巴黎红得发紫的脱衣舞女,但更是一位周旋在法、德两国之间的“美女双料间谍”,跻身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超级间谍”之列!然而,法国反间谍部门却指控哈丽用“枕边风”帮德国人窃取情报,并给法国带来巨大损失,造成5万名士兵身亡!1917年10月15日,她被以“叛国罪”的名义处死在巴黎郊外。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1986年之后,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对这段历史提出全新解释,并于日前抖出“绝对内幕”——他的外曾祖父便是当年负责审理哈丽“间谍叛国”案的主审法官埃尔·波查顿!由于老婆婚后“红杏出墙”,在波查顿眼里女人一下子全成了“祸水”,作为当时混迹巴黎社交圈的“花蝴蝶”哈丽,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波查顿的“报复首选”!

于是哈丽曾经为法国方面贡献众多德军情报的事实被刻意忽略,一纸判决令将她推上了刑场:一来为众多阵亡法军士兵报了“国仇”,二来也为法官波查顿报了对女人的“家恨”。

玛塔·哈丽原名叫玛嘉蕾莎·吉尔特鲁伊达·泽利,出生在距离荷兰北部莱瓦顿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她父亲是位荷兰农场主,母亲是个印度尼西亚爪哇人。东西方混血的泽利,既有光洁的皮肤又有一头东方人的黑发。然而童年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欢乐的记忆,父亲在破产之后便与母亲离婚,小泽利跟了父亲生活。

随着一天天长大,泽利出落得楚楚动人,既有东方的神秘风韵,又不乏白种女人傲人的身材。报上的一则征婚启事成就了她生命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婚姻,丈夫是一名曾经离异的军官。泽利嫁进门后才发现,原来丈夫时常酗酒,并在酒后殴打她,更不幸的是他们的儿子由于中毒意外身亡。后来,泽利与丈夫离婚并争取女儿的监护权,可是不依不饶的前夫竟然不服法庭判决私下绑架了孩子。

1904年,孤身一人的泽利不名一文地来到了花都巴黎。为了生计,她不惜在一位巴黎剧院经理面前表演起了脱衣艳舞。在那个年头,很少有人敢表演如此大胆出位,剧院经理立即被她这种“带有神秘东方气息的婆罗门艺术”给震住了,当即拍板将她录用,并且还给她起了个艺名——“玛塔·哈丽”,意即“马来人的太阳”。成了职业舞娘的哈丽从此越跳越红,成了当时巴黎红得发紫的舞星。1905年的《巴黎人报》如此评价道:“只要她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便如痴如狂。”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统帅部的军官巴龙·冯·米尔巴赫在看到哈丽为几个工业巨头作即兴表演时,感到这是一块难觅的间谍好料。于是,“惜材心急”的他派人私下出价2万法郎诱她下水。一直以来,历史上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天资聪颖过人的玛塔·哈丽很快将她的“表演”天才运用到间谍这一新行当里,利用自己无坚不摧的“强大武器”——柔顺的躯体,从那些贪图欢乐、迷恋女色的大臣、将军的口中源源不断地套取情报。可是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经考证后却认为,哈丽虽然收下了那2万法郎,也曾多次引诱法国高级军官上床,可是从未向德军出卖过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同类推荐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 长歌李存勖

    长歌李存勖

    本书是一本李存勖生平的传记,关于历史上的李存勖,生命虽短,却蕴藏深厚而多元——既有辉煌,也有龌龊,既有慈爱,也有暴戾……就说对待人才,他能杀害郭崇韬,在此之前,却又言听计从;对女人,他想占有,多多益善,却不管或许也管不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刘彩珠……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热门推荐
  • 一代宗师之武学系统

    一代宗师之武学系统

    一代杀手带着武学系统穿越了。这是百家齐鸣,万花竞放的盛世,有才子,有佳人,谈笑欢醉,对酒当歌。这也是粉饰太平,暗潮汹涌的时代,步步危机,绝境处,寻逢生。已经失去了一身杀手本领的张正则,无奈只能倚靠武学系统在这个世界踏出一条路。但是这个坑爹的系统却是以功德换武学。望着那九阳神功,独孤九剑,凌波微步,六脉神剑……百家武学而不可得,张正则仰天长叹:“前世为杀手,已满是恶孽,何来功德?”武学系统曰:“行善,积德。”且看一介退役杀手在异界成为“张大善人”,从此笑傲江湖。PS:此书有些慢热,试着读一刻钟,后面一路爽,大家放心收藏。
  • 创世纪之湮灭神魔

    创世纪之湮灭神魔

    光明神庭统治下的诸神大陆繁华背后的暗涛汹涌被命运拴在一起的四个少年权利的游戏中谁将沉沦?谁又将崛起?纠缠在一起的爱恨情仇究竟谁对谁错?豪门世子的几度浮沉贫民少年的借势崛起你会喜欢哪一个呢绝对你想不到的结局你猜不到的故事!!!
  • 遗忘旅程

    遗忘旅程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当我失去你的时候,我的天空仿佛失去了颜色!有人说,想要忘记旧爱,就把你们曾经走过的地方再走一遍,抹掉关于他的一切!我们去过哪里?埃及,风化的金字塔,白沙的世界,荒凉而神秘!再去一次,我想它还是一样。我们还去过哪里?三亚,热浪,腥咸的海风,没有你,风一样自由!对了!我们还去过一个地方!那里山明水秀,居住着古老而神秘的苗族!好吧!就去那里,我去那里收回关于你的一切!遗忘,如果真的需要一段旅程,我会往前走,去收回我们的旧时光!
  • 造化仙源

    造化仙源

    持画笔!画天下!一笔一造化……一介书生,机缘巧合步入修者世界,却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看他在此界搅动风云,踏天而行。不想,天地藏有大迷,为何天降巨山,为何圣者尽损?持笔走天下,一笔破苍穹!!!
  • 诸世之轮

    诸世之轮

    时光转,岁月流逝,彼之时,霎那花开。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旅途,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从出发到终点。暮璃宣,日轮的神明,追求故老的起源,追寻至高的规则,为了自己的意志,直到自己的终点。我赞美,我称颂,亿万世间,唯吾永恒。我追寻,我追逐,尘世吾爱,诸世无疆。找寻最后之墟,追求超脱之世,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的轮回,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我来了,我去了,我还在,我不在。你好,我的爱人···
  • 回未来

    回未来

    小江波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对事只有三分热,之后虽然还偶尔去后山的山洞玩,却再也没有挖过,那洞里的宝藏了。历史的大齿轮从这里才开始悄悄的转动!
  • 师兄日记之一个学长的救赎

    师兄日记之一个学长的救赎

    有个朋友总说我不正经,于是,我决定以不正经的口吻来写部小说,好让该朋友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不正经。可当我开始着笔时才发现一切并没我想的那么容易,由此可见,我其实是个非常正经的人,只是偶尔有点不靠谱而已。但这次写作计划我已经向那朋友透露了,怎么办?幸好,在这千钧一根毛的时刻,文子郁出现了,他说:“那有什么?赶上这么流氓的一个时代,你要不以流氓的心态和行为来要求自己,你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活在这世上!”——呼!主人公有了,就以文子郁为原型,来说说他和他的混蛋生活!——“我用最真挚的青春那么热切的投奔生活,然而生活却把我变成了一个混蛋!”
  • 混在盘龙的日子

    混在盘龙的日子

    穿越到盘龙世界,截胡乌特雷德的机缘,成为新的毁灭主宰!
  • 野蛮生长

    野蛮生长

    冯仑代表作,写透民营企业20年创业史、心灵史,分享人生感悟三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他所创办的万通公司也伴随着其他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 小佛

    小佛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四十年代,苏州女老板的女儿周素绢从一个家境一般、生病辍学的中学生,追求学业、爱情、事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和民国某市长张子怡的儿子张一平的曲折婚姻。婚后,周素绢开厂创业的故事。他们和其他共产党员一起历经抗战、解放战争,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统治下,坚持暗中帮助共产党,毅然为我敌后游击队送情报,最后两人走上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