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8500000013

第13章 称汗后金(4)

努尔哈赤病故时,有望问鼎的力量除皇太极外,还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代善。

代善被废去太子之位后,权势仍仅次于汗父努尔哈赤,仍以大贝勒的身份统理军国大政,仍为正红、镶红两旗旗主,仍有能征善战、统兵辖民的十数子侄。

其二是多尔衮三兄弟。

多尔衮三兄弟的生母是努尔哈赤晚年宠爱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子以母贵,他们的地位急遽上升。

从废黜太子盟誓时诸贝勒的誓词中可见,年方十四岁、八岁、六岁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已进入八和硕额真之列。努尔哈赤共有十六个儿子,进入八和硕额真的,除侄辈阿敏、济尔哈朗,孙辈岳托外,代善为第一个大福晋佟佳氏所生,莽古尔泰、德格类为第二个大福晋富察氏所生,皇太极为努尔哈赤称之为"爱妻"的叶赫那拉氏所生,再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为第三个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所生。其他八子(长子褚英已死,十六子费扬古尚未出生)以及数量更多的侄辈中,尽管不乏年高资深、战功卓著的人,也并未立为和硕额真。

努尔哈赤给予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极其罕见的殊恩:使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辖有汗父自领的正黄、镶黄二旗和十五牛录,并许诺再赐一旗,使其全都成为"全旗之主"。这一许诺虽因努尔哈赤故去未能实现,但多尔衮三兄弟即使现有的二旗六十牛录的实力,也已超过了三大贝勒,与大贝勒代善并驾齐驱。

后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在距盛京(沈阳)四十里的叆鸡堡去世。初更时分,努尔哈赤灵柩被群臣轮班抬回盛京,运入汗宫。

这是漫长死寂、杀机四伏的一个夜晚。各种力量都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密谋、交易。人心惶惶,不知鹿死谁手。

卯时(大约清晨六点),正在雷霆万钧的紧张气氛中,代善突然戏剧性地宣布:"议立皇太极为汗。"

局势豁然明朗。

《清太宗实录》对此有如下记载:

丙寅年,八月十一日,太祖崩。有大贝勒之子姚托贝勒、查哈量贝勒相议,告其父大贝勒曰:"国不可一日无君,此大事,易早定。今皇太极贝勒才德冠世,深得人心,众皆悦服,即可即立大位。"大贝勒云:"吾亦思及于此,汝等之言,正合我意。"遂与二子姚托贝勒、查哈量贝勒计议已定,书之于纸。此日,诸贝勒大臣聚于公殿,出其拥戴皇太极贝勒之议,以示阿敏贝勒、莽古儿泰贝勒及诸贝子阿布泰、得格垒、迹儿哈朗(济尔哈朗)、阿吉格(阿济格)、多儿哄(多尔衮)、多躲(多铎)、都都、芍托(硕托)、和格等。皆喜曰:"善。"议遂定,立皇太极贝勒即位。

实力雄厚的代善为什么要将汗位让给皇太极?清前期历史专家周远廉等先生的分析值得参考。

第一,代善清楚当时政局内外交困的险恶。内部,阿敏素有野心;莽古尔泰桀骜不驯;多尔衮三兄弟,阿济格刚强好斗,多尔衮、多铎不会甘为人下。特别是皇太极胸怀大志,羽翼已成,与自己实力相当,日后两强相争,必有一伤,代善没有把握伤的不是自己,而汗父努尔哈赤确定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更可能限制自己的行动。外部,由于兵败宁远、汗父努尔哈赤晚年压迫汉民等弊政,后金军民士气低落,降金汉官多怀二心,汉民大量逃亡,激烈反抗,后金百业凋敝、粮食奇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明朝袁崇焕却乘胜备战,欲图反击,收回失地。蒙古林丹汗及朝鲜也更加向明朝靠拢,欲图夹击后金助明反攻。从国家、从大局出发,代善能力不如皇太极,从宫廷斗争看,只有代善宽容,绝无皇太极谦让。代善继位,必成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势;皇太极继位,代善却可与皇太极联合起来,两股最大的实力合为一处,足以镇住内外局势。

第二,代善长子岳托、三子萨哈连给代善很大影响。这二人是后金军政要人,均聪睿过人,善于从大局出发,考虑处理军政要事,历来是其父的重要参谋。这二人与皇太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岳托,在重大问题上经常与皇太极一致行动。代善被废去太子之位后,岳托进一步靠近皇太极,成为其争位的重要伙伴,并曾因此遭到努尔哈赤的训斥与惩罚。岳托、萨哈连的建议,促使代善下了决心。

而皇太极得知此讯后的第一个反应,或所作的第一件事,是率领诸贝勒一起赶赴大福晋阿巴亥所居之处,以先父"遗命",逼其自尽殉葬。

实录有载:

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幼子多儿哄(多尔衮)、多躲(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不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

卯时到辰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

太阳升起来了。被阴谋充斥的长夜隐没在夺目的阳光之中,而那阳光却没有、也无法驱散历史上的疑雾。

后金,乃至清朝,除阿巴亥外,并无大福晋或正宫皇后以身殉葬的习俗和事例。

满族并无妻妾为夫殉葬的习俗。偶尔有之,也只是小妾殉夫。努尔哈赤十六个妻子,殉葬的只有阿巴亥等三人,其他十一人皆没有从殉。

努尔哈赤并无可能"遗命"阿巴亥殉葬。

努尔哈赤重情。重爱情,重亲情。

富察氏"欺夫"事发之后,他悲愤异常,认为非杀不可,但又说:"若念此罪而杀,则吾爱如心肝之子,将何等悲泣……杀大福晋何为?彼诸幼子生病,尚需看护服侍。吾不与彼共处,将其休离罢。"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所钟爱,没有过失;她的两个幼子多尔衮、多铎,均只是十来岁的幼童,丧父若再失母,在豪横兄长的欺凌下,在残酷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将面临何等险恶的处境!

努尔哈赤怎么可能"遗命"阿巴亥殉葬!

即有"遗命",努尔哈赤于盛京之外疗养、病危、病逝,又有什么时机将遗命口授或送达诸贝勒大臣呢?更何况努尔哈赤八月初七病危之时,曾遣人召阿巴亥往迎,二人会于浑河,朝夕相处了四天之久,为何不亲谕并对其爱如心肝之幼子作必要的安排?纵使努尔哈赤意欲保密,"夙有机变"、聪明过人的阿巴亥又怎么可能毫无觉察、毫无思想准备,在皇太极等诸贝勒迫令生殉时束手无策?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场早有蓄谋的逼宫政变。阿巴亥成了这场政变,或者说成了争位之战的牺牲品。皇太极参与了阴谋。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他是策划这场阴谋的核心人物。

皇太极曾与阿巴亥联手击败了富察氏,排除了代善。

作为交换条件,阿巴亥登上了大福晋的宝座,她的三个儿子跻身于八大贝勒之列。

六年中,她发展得过快过强。她三个儿子的实力已超过了包括皇太极本人在内的三大贝勒;她身为后金国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且年富力强,精明机敏,胸怀大志。她知晓后金军国的核心机密,知晓皇太极乃至努尔哈赤的隐秘。努尔哈赤死后,她必然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完全可能以努尔哈赤"遗命"的名义,按她自己的意志左右政局。她成了最严重的隐患、最危险的政敌。

阿巴亥只能死。

迫死阿巴亥的前提条件,是皇太极与代善的联合。

以代善为首的诸贝勒本即不满于阿巴亥的得宠与多尔衮兄弟的迅速兴起。他们出生入死数十年,多数当不上旗主贝勒,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年方十四、八、六岁就被封为和硕额真,不久,阿济格、多铎又各主一旗,其时多铎才十岁。多尔衮也领十五牛录,汗父并许以一旗。在此基础上,代善倒向皇太极,得到了诸贝勒的拥护。

代善倒向皇太极,固然有他从国家大局考虑的因素:唯皇太极堪当此任。但后来的事态表明,他同皇太极也有交易,也暗中达成了某种默契。

后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九月一日,皇太极正式举行即位大典。典礼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皇太极与诸贝勒盟誓告天。

首先,皇太极与诸贝勒共誓,以"诸兄弟子侄共议皇太极承父基业"昭告天地。接着,皇太极自誓,强调是"兄弟子侄共推我为君",保证"敬兄长,爱子弟",否则"天地见谴,夺予寿命"。然后,是三大贝勒率诸贝勒立誓、三大贝勒和诸贝勒分别立誓。誓词中,以代善为首的三大贝勒,从八大贝勒中突出出来,与汗并驾齐驱,而多尔衮等贝勒则降居为受三大贝勒管辖、支配的行列,并发誓不得"背父兄而阴媚乎上","行谗间于汗、贝勒之间"。

盟誓完毕,皇太极竟亲自率诸贝勒向三大贝勒行三拜礼,不以臣礼相待。

可以看到,皇太极即位,除其他因素外,于代善集团的利益非但丝毫无损,反而大有益处。换句话说,皇太极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以某种条件作为交换,争取到了代善集团的支援。

阿巴亥必然死。与阿巴亥一同殉死的,还有太子被废一案中的活跃人物小福晋代音察。

以上当然是后话。

实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政权建设各种措施的历程中,有一个接一个的疑案、谜案、血案、惨案:舒尔哈齐囚死、褚英伏诛、富察氏休弃、太子被废、阿巴亥生殉。

努尔哈赤重复走着历史上无数君主的路,毅然、慨然、坦然地踏着亲仇敌友的尸骨和血迹,建构、发展、加固了女真人--满民族的后金国。

同类推荐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 为什么是毛泽东

    为什么是毛泽东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最终中国的领袖会是他,而不是有钱有枪的蒋介石,也不是那些拥有更高学历、更大声望的人,比如周恩来,比如陈独秀。历史无法重演,伟人更加无法复制,但我们仍不会放弃学习他,研究他,因为哪怕我们从他身上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就足以让我们游刃于战场、商场、名利场。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也许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点。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3岁回国跟李开复一起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热门推荐
  • 穿越公主之身

    穿越公主之身

    穿越女意外穿越古代,各种帅哥求包养,求追求!但,唯一就是生命存在危险。公司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命,而在这里,不仅说话做事要小心,甚至还有要你去杀人的时候。来到这里,该如何生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护甜心之唯恋梦谭

    守护甜心之唯恋梦谭

    唯梦党快来,几梦党慎入,因为几梦会吐血的
  • 系统批发商

    系统批发商

    王晓电脑坏了,在电脑城附近的地摊上随便买了个系统盘,却发现,这个盘里面有无数个“系统”,神马球王系统、明星系统、科技系统、武侠系统、魔法系统等等应有尽有,不过悲催的是,这些系统他却自己无法使用,只能批发给别人。组11个球王拯救中国足球?奥运会中国包揽所有奖牌?让土肥圆成大明星?带领中国工业和科技称霸世界?改变中国平行世界历史?……只要你能想到的,我通通用系统帮你实现。
  • 天龙异界传

    天龙异界传

    又一次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陈翰真的有点莫名其妙了。唯一庆幸的是这一次除了自己,还带来了上一个世界的兄弟:萧峰,虚竹,段誉。用武侠的世界观颠覆魔法世界,让斗气走下神坛,创立魔法世界中独一无二的武侠体系!做整个大陆的独一无二!作品QQ群:274659505
  • 我是癞蛤蟆:苦难中逆袭

    我是癞蛤蟆:苦难中逆袭

    从出生那一刻起,我的人生就写满了惨字。从小没娘,爹是个傻子,家徒四壁,债台高筑。村里的孩子欺负我,学校的老师同学欺负我,社会上的青年欺负我,甚至连老师都欺负我。我本都已经绝望,要被绝望击倒,我那傻子爹却拖着残缺的身体笑呵呵地告诉我:给我站直喽!别趴下!
  • 狼前遇

    狼前遇

    我,骉子,南下了,海水忒咸,北上大草原,唯有骏马蓝天,终归回了郎前峪,生在这里死在这里,梦见山水柏油路和娘。嗨,内谁,就是你,人生如戏,鬼才是主角,落幕未见分晓,卸了妆你也好看,管他什么校服旗袍,穿着舒服扔掉了痛心。
  • 狱天狂徒

    狱天狂徒

    生于混沌,始于九幽,万界破灭,成就诸天。…………林毅是一个有着异于常人故事的凡人。当他的人生陷入空洞,莫名其妙的东西进入了他的生活。也许这个世界很平凡,可是有他的存在,世界就不会永远平凡。
  • 校园恋情之不离不弃

    校园恋情之不离不弃

    美丽冰冷的校花爱上了冷酷的校草是一对欢喜冤家校草的未婚妻的百般刁难女二调皮可爱萌妹型爱上了风流倜傥的男二,男主的家庭背景:名门望族,父亲在他初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的母亲爱上来了一个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家里很穷可是很有教养也很有才华,母亲知道后在家任劳任怨可是父亲老是挑刺,父亲要离婚,最后母亲犯心脏病死了,男主恨死了自己的继母和父亲认为是他们害死了母亲,男主和女主是欢喜冤家,男主爱上了女主可是女主恨死了男主,最后女主的身份曝光了,女主也知道了男主的秘密..................
  • 红色名媛:章含之

    红色名媛:章含之

    章含之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新中国建立初期,青年时代的章含之沐浴着党的阳光不断成长。她先是作为高等学校的外语老师从事新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继而,作为毛泽东的英文教师,在毛泽东的提携下开始其外交生涯。章含之的一生,经历了上海十里洋场的变化,也有在大家庭孤寂落寞的凄凉;随父迁居北京,章含之的中学大学时代深深烙上了新中国火热生活的印记。
  • 银血戒

    银血戒

    曼珠华是黑暗教堂的圣女。她在年少时的发小陷入了一次灾难。作为曼珠华世上唯一的朋友,成煜不想让她陷入这次危险的政治利益之中。他舍弃了自己的生命,选择了让曼珠华活下来。但是,她注定了要陪伴他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