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9400000002

第2章 克己复礼,礼仪是君子雄辩基础(2)

心理实验证明:人们往往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寻求心理相容,不外乎是要寻求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情感体验、共同的目的,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融洽相处。

一个成功的辩手,不仅能以犀利的言辞、缜密的思维、铿锵的语调去征服对方,他们更擅长通过亲切随和的态度,借用共同的话题切入对方的防备圈,引起心理共鸣,让对方觉得我们想法都是一样的,是同盟,从而欣然接受其观点。

1952年,尼克松与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的时候,突然《纽约时报》上登出一篇文章,抨击他在竞选中秘密受贿。

为此,尼克松立即赶往电视台为自己澄清事实。下午六时半,当尼克松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时,所有美国公民都在关注他。尼克松通过电视把自己的财务史全部公开,从自己的家产,一直谈到他的欠债。这在政治史上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举动,紧接着,在说到自己的经济收支情况时,他一五一十把每一分钱的用处都说的仔仔细细——从孩子矫正牙齿到改装锅炉等款项。他还诚实地告诉大家,这次竞选中,确实收到一件礼物,就是得克萨斯州的人送给我孩子的一只小狗。

说完这些,尼克松态度诚恳地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施政纲领、为政原则。

当他讲完走出广播间时,到处都是欢呼声。有许多人通过电话、电报或寄信的方式表示对他的支持。在这次全国瞩目的演讲中,尼克松成功地洗去身上的污名并且获得众人的爱戴。

尼克松的演讲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首先得归功于他演讲中表现出的谦和有礼,面对普通民众,真正做到了放下所有架子,克己复礼。在此基础上,他真诚地表达了自己财务的真实情况,举出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琐碎事件,引起听众共鸣,赢得了他们的信赖,建立起信赖关系后,人们对他最后提出的施政纲领和原则更容易接受和信服。从而获得了演讲的最佳效应。

除此之外,辩手还可以在论辩过程中,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最迫切的需求,有的放矢,并采用适当的方式予以激发和满足,趁机引导对方同意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是通常所说的“虚心恭维话”。

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夺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后仍不满足,每天做着当皇帝的美梦。

一天,袁世凯正在午休。侍婢送来参汤,一不小心摔坏了袁世凯最喜爱的羊脂玉碗,袁世凯气得脸色发紫。

婢女紧张之下,急中生智,连忙跪着哭诉道:“这不是小人的错,小人刚才走进来,看见床上躺着……躺着……。”婢女看似吓得说不出话来。

“混账东西,”袁世凯更加怒不可遏,“俺躺在床上你怕啥?”

“小人看到的不是大总统啊!”侍婢急哭了,闭眼大声道,“是一条五爪大金龙!”

袁世凯一听,心中不由一阵狂喜,以为自己是真龙转世,真的要当皇帝了,高兴之余大大奖赏了婢女。

粗心大意的婢女铸成大祸,在死攸关之际,情急生智,编出“乍见五爪金龙惊落玉碗”的故事。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获得奖赏,究其原因,就在于她终日侍奉袁世凯,太了解他想要当皇帝的心理需求,并借这个故事暗示他是真龙转世,迎合了他心中所想。使袁世凯化盛怒为狂喜,也让自己转危为安。

辩手在使用这种虚心恭维话时要注意三点:其一,要符合情理,不可太夸张;其二,要直接恭维对方,不要借用贬低别人来抬高对方,以免引起误解;其三,恭维的语言要得体、直切要害,并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孔子在教育弟子时提倡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给予不同的建议。

教育如此,辩论也是如此。辩手在与对手沟通时,如果能根据对手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自然事半功倍。这便是因人而异。

在和人说话打交道的时候,因人而异,通俗来讲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清朝就流传下来这么一则笑话。有一次,一个布政使请巡按喝酒。找了衙门内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官作陪。席间,巡按提到只有一个儿子,不由得黯然神伤。陪酒的小官说道:“子好不在多呀!”巡按闻言,心下舒坦,布政使却叹气道:“唉,我的儿子太多了。”那个小官这时又说:“子好不愁多呀!”不管什么情况,这个小官说得都有理。双方都没得罪。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常常被传统保守的人看成油嘴滑舌的表现。其实,这在日常交谈和论辩中都大有必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背景、遭遇。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对语言的偏好敏感程度也不相同,如果不去了解这些差别,因人而异,很容易得罪了对方而不自知,造成沟通上的误会和失败。有或者说了半天发现对方根本听不懂,只是对牛弹琴。

要做到因人而异要考虑几个方面:性格的差异、性别的差异、职业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文化程度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等。不光是因人而异还有因时而异、因地点而异、因事而异。

作为辩手,既要考虑到时间、场合和论点的差异,也要参考对手的性格爱好、教育背景、沟通目的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某些人可能只用解说大意,对某些人可能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面对不同的人选择最能打动对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便可使其无法抗辩或反对。不懂得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辩手,不管对方是谁,都用同一种方法去说服,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沟通武器,就算他传播的是真理也无法吸引人们去相信。

方法4:态势自然,以行带人

态势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要从形式上使之规范化是不可取的。姿势是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受情绪、感觉、兴趣的支配,是内心的表现,越是自然的动作和姿态越能感染对方的真情实感。

自然与不自然的区别,就像鸟鸣与口技高超者模仿的鸟鸣的区别,前者会让你从内心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后者只会让你觉得新奇有趣。一个人不管他的本身性格是不是活泼讨喜,如果扭捏作态,言行不一,那他一定会招人反感。如果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心中所想,哪怕他不善言辞,都会让人乐意接受。

想要使姿势自然,有一种方法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讲师,想象着自己正在对一班学员作讲解,别人都带着尊重的目光注视着你。

动作和感觉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直接用意志去纠正感觉,也就是间接纠正了动作。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受人尊敬时,会变得勇敢,我们的动作就会利落洒脱。

总的来说,自然的姿势主要遵循四点原则:(1)保持自然的姿势(相信习惯成自然)。(2)姿势不要重复(否则极易令人乏味)。(3)手势要做得大方一些(否则别人会觉得你不自然)。(4)姿势要缓慢优雅(否则让人眼花)。(5)动作幅度不可过大(否则只会分散听众注意力)。

态势语言主要分为手势语和身姿语:

手势语的使用。论辩,尤其是赛场论辩与法庭论辩时,恰当的手势运用能构成论辩者丰富多彩的主体形象,辅助语言,使表达富有感染力。自然而沉稳的手势,可以帮助表达者冷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表达者升华感情;利落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表达者表明心迹。

一、手势语使用原则

使用手势要遵循两点原则。一是做一些开放式的手势,而不要做一些封闭式的手势;二是可以从模仿中学习,以求习惯成自然。

二、手势语使用方法

手的动作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手是第二张脸。手势表达的含义相当丰富,使用手势语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下述四种。

1.指示手势

指示手势用来说明指示的人、事物、方向等,但并不是同一意思只能用一种手势来表达。以最简单的手势示意“我”来说,有人可以以手轻按胸口的,有人可以以食指指鼻子、还有人会以拇指自指等等。

2.象征性手势

象征性手势是用来表达抽象概念,可以配合口语来运用,这样做既能启发听众的思考,又可以引发对方联想。例如表达“我们是走向21世纪的青年,当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我们将和港澳同胞一起创造未来的辉煌和繁荣”时,辩手可以高举双手或单手有力地朝上伸向天空,以象征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3.情意手势

情意手势主要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内心情感。如方纪在《挥手之间》文中描写道:“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他突出描绘了毛主席与延安军民告别时的手势。举手之间,饱含了主席惜别痛离而又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

4.象形手势

象形手势是用来描摹,比划具体事物或人的形貌。我们常在聋哑人交谈中看到这样的手势。象形手势是将语言内容形象化,使对方通过视觉接收信息,在头脑中将具象的信息转化成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

在辩论过程中,根据手的动作范围,一般将手势分为三大区:肩部以上统称上区,大多表示积极、振奋、肯定、强调等意义;肩部至腰部为中区,多用来展现坦诚、冷静、平和、淡定的叙述,说明中性意义;腰部以下为下区,多表示憎恶、鄙视、压抑、否定这类的贬义。此外,手势的方向如向上或向下、向前或向后、向内或向外以及手势的定型、不定型等,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手势语十分丰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出色的辩论者辩手,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将理论付诸于辩论实践。在掌握这些手势所表达的含义的基础上,应该注意根据民族共同理解的意义来选用,并适当体现个性特点。

三、手的摆放位置

在论辩中,一般而言,让双手自然垂直在身体的两边。如果你觉得不自在,也可以根据平时的习惯把它们插在衣袋里,或者放在背后。不要特意把手交叉在胸前,更不可勉强扶在讲桌上,这样就会使你的身体僵硬,无法自由行动。紧张的时候也不能用两手故意去玩弄自己的衣角,那只会显得愚拙。最好是可以忘记双手的存在,不要想着它是否会影响你下一个动作,也不必顾虑听众是否会留意到你手的位置。在情感表达需要的时候,自然地运用双手,或举起或放下,凭心而动。

身姿语的使用。这里的身姿语言,特指一个人的坐姿、站姿和走动的姿势。这些姿势是人们言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这在辩论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身姿语使用基本原则

1.站姿

站姿是演讲的基本身姿之一,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基本平行;另一种是前进式,两脚一前一后,相距适中。两种站姿都要保持肩平、腰直、身正、立稳,身体的重心均衡分布在两脚之间。当然,有时候也会根据表达需要将重心落在前脚,上身可略微前倾,这样可以给人以亲切、进取、伟岸的形象。站立的时候,不要上身后仰、将重心落在后脚,更不要左右摇晃、两腿打颤或流动抖动,以免给人轻率、傲慢或慌张的感觉。

标准的站姿规范如下:(1)挺胸、收腹、抬头、精神饱满,气下沉;(2)两肩自然放松,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脚跟上;(3)脊椎、后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挺起;(4)双腿绷直,稳定重心位置。

在一些正规场合的辩论时,为了充分展示辩手风采,传达情感,最好运用站姿进行。运用站姿有很多好处,首先,挺立的姿势能表现出辩手的朝气蓬勃,精神焕发,以及对辩论的极大热情;其次,站立可以保证共鸣腔的畅通,有利于发声;再次,优美的站姿有利于动作姿态的表达,服饰打扮的展现。

2.坐姿

坐姿是辩论双方最基本的身姿。每一种坐姿都赤裸裸地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因而要特别注意。如抬头、仰身、往后靠在座位上,反映了傲慢不恭的心理;上身稍稍前倾,头部偏向说话者,表示正在洗耳恭听:上身后仰并把脚放在面前的茶几或桌子上,是十分放纵失礼的表现,万不可取;欠身或侧身坐在椅子的一角则表现出听话人的谦恭或拘谨;跷起二郎腿不时晃动的坐姿,表现了听话人心不在焉:听话人不断地变换坐姿流露了疲倦、不耐烦或想发表意见的心态。所以,辩手在论辩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坐姿,通过得体的姿势向众人展现出认真有礼的一面。

3.行姿

行姿是辩论的前奏,稳重自然的行姿能给听众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在行走时要注意:起步时,左脚先迈,在正前方约75厘米处着地,同时身体前移,右脚照此法交替行进;上体要保持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自然垂放,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左右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肘部略微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下侧向内,拇指根部对齐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距离身体约25厘米;手臂向后摆时,应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走速度以每分钟116步到120步为宜。

行走过程中,头要正,颈要直,挺胸收腹,目视前方,不要东张西望、摇头晃脑、含胸弓背;脚尖要对正前方,不要迈“八”字步;举止要端庄大方,不要勾肩搭背,也不要背手、插手、袖手;走路要带有鲜明的节奏感,不要拖泥带水。男性走路以大步为佳,女性走路以步碎为美。

二、身姿语在不同表达环境下的使用

1.谈话时的体姿语言

我们在谈话过程中多半选择坐姿。有的人喜欢坐在人群中间,有的喜欢坐在会场的角落,有的喜欢坐在听众的外围。在众多方式中,最好选择正对着听众,身体要自然端正,切不可斜靠着椅子,或者盘腿,或者把手臂搁在椅背上。轻率的动作会让听众觉得受到了你的轻视,继而对你产生负面评价。

2.演说/论辩时的体姿语言

演说(包括论辩)多半选择站姿。脚是人体的底盘,应当站直站稳。切忌抓耳挠腮,故作怪样,也不要维持单一的姿势。合适的站姿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平分式”,就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平分在两只脚上,脚尖朝前;二是“稍息式”,即一脚稍前,一脚稍后,重心主要压在后脚上,这样在长时间的演讲中,两脚可以轮流休息,减轻疲劳。

在论辩过程中,如果你盲目走动只会泄露你的紧张情绪,场面呈现混乱,给对手可乘之机。因此,在说话或者论辩开始之前,你要观察座位摆放。然后在辩论表达过程,有目的地在不同的地方走动,使每个人和你的距离保持相同,体现你对每一位听众的热情,增加与听众的亲近感。

走动可以达到三种效果:一是接近听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讨论中;二是使每个听众和你保持相等的距离,增加你的亲切感;三是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强调重点,改变节奏或情绪。

同类推荐
  •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将工作做到位的人,往往是最充实的,最具影响力的,在老板心中最具分量的,也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本书全面剖析了一些职场人工作不能做到位的原因、表现,并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将工作做到位的高效执行者,给每一个力争上进、渴望辉煌的职场人士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有主见,不被他人所役使;学会做自己的伯乐;不耍小聪明;适度伪装,办事别让人看出老底;能方能圆,通融达变;小心谨慎驶得万年船;广结人缘,编织关系网;巧借外力少吃亏,办事也需别人帮;防算计,与小人斗智斗勇;美言美词,公关办事顺风顺水;基本礼仪不能忘,有“礼”走遍天下。
  • 唤醒心中的巨人

    唤醒心中的巨人

    《唤醒心中的巨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潜藏着这种“炸药”——你内心无穷的创造力。数个世纪以来,其威力让那些善用它的人步入成功,也使那些企图滥用它的人走向毁灭。当你挖掘并利用体内的TNT时,一定要小心翼翼,为潜意识里的第一次爆炸做好准备,用它轰走你的错误思想,打开一条改变你、完善你整个生命历程的崭新通道!用它来移除你停滞不前、恐惧、疑虑、担忧、紧张、灰心、憎恨、贪婪、偏见的高山。不过提醒你,当你靠近它、捧起它时,一定要拿好,并且只能用它去干好事。世上之所以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关键在于,前者能发现并善用自己的这种内在威力,而后者未能发现或善加利用。
  • 激励人生的每一分钟

    激励人生的每一分钟

    你想成为一名金领吗?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金领也要以同样的方法来获取。为什么对金领来说,拥有财富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对我们来说,永远是一个梦?金领的学识、品德、精神、作风,都不是不可以学到手的,甚至是可以超过的。目前,白领与蓝领的界线在逐步缩小,一个更高的阶层——金领阶层已经形成。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去开拓自己的事业生涯呢?
  • 提升工作职位有方法

    提升工作职位有方法

    本书共十章,分别从洞悉职场规则、与上司融洽相处、与同事和睦相处、管理好下属、做好本职工作等十个方面,讲解了“怎样才能提升工作职位”这一主题。
热门推荐
  • 魔都诡话

    魔都诡话

    逝去的灵魂,面对活着的恋人,何所是从?家庭的压力,遭遇内心的自由,如何抉择?感情的执着,碰撞欲念的放纵,投身何处?徘徊于生与死的界线,辗转于爱与恨的边缘。得道与得情,成仙与成亲,这是个问题。这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他们都是男人……
  • 给忘我工作者的健康枕边书

    给忘我工作者的健康枕边书

    本书将提供上班族全新的健康视野,如何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与它好好相处,让上班成为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
  • 甜蜜哈密

    甜蜜哈密

    为了传承哈密绿洲的甜蜜传统,弘扬哈密盆地的甜蜜之风,歌颂哈密各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甜蜜新生活,繁荣东天山文化,我们特编辑出版《甜蜜哈密》一书。文稿共收录各类书籍、报刊公开发表的有关甜蜜哈密的散文、特写五十三篇,歌颂哈密甜蜜生活的诗歌辞赋二十六首。选文和诗歌除几首古诗外,绝大部分皆为当代作者的作品,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哈密作者的作品。愿此本集子为哈密的甜蜜事业、甜蜜生活增光添彩!
  • 青梅竹马:我们分手吧

    青梅竹马:我们分手吧

    自从发现自己是孤儿,莫璃就冷默了,不说话、不交谈,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冰凉,“你不要再这样了好不好,这样的你…很讨厌”“那又如何?讨厌又如何?喜欢又如何?那不过是一个人的主观思想罢了”……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书,如果写的不够好可以提出来哦!
  • 一个蓝色,一个俊凯

    一个蓝色,一个俊凯

    在你心灵的窗口,他留了封信,你不知道是谁寄的,但你嗅到了淡淡的薄荷香味,你知道,是他,寄的时间,是他离开的那天,原来你这么糊涂,以为他不要你了,可他却在用他的行动向你证明,你选择他,不会错.。。简单明目的几个字“十年之约,再回首,你是否记得我?”傻瓜,我当然记得你,毕竟这里,全是你.。。
  • 末世机缘:天启

    末世机缘:天启

    宇宙永恒,天地长存,在一个个时代的崛起落幕,一颗存在于宇宙角落的星球——地球,迎来了一场灾难,也将造就一位将要改变世界的存在,他在生死抉择之间一步步成长,只为……
  •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本书将以现代人的视角全面演绎仓央嘉措短暂却又多彩的一生,全书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丽的情郎。该部分主要以散文的形式来解析仓央嘉措的情诗,通过对其诗歌的理解,来展现仓央嘉措多情多才的一面。第二部分:住在布达拉宫。我是这雪域之王,该部分以传记体的形式阐述其作为达赖喇嘛的生平。
  • 拒绝重生

    拒绝重生

    如果有一天,她的人生可以重新来过……如果有一天,她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命运……如果有一天……可是,没有如果。她也得不到重生……------------------------------------------感谢陆陆提供的封面o(∩_∩)o
  • 药王传人在都市

    药王传人在都市

    一本《药王册》让孙易的人生不再平凡!采药治病,山林寻宝,财源滚滚而来!杀奸除恶,结交权贵,身份飞黄腾达!他一脸无害,却没人敢轻易招惹,他救人无数,却也杀人不眨眼!繁华都市,且看一代药王纵横无双,享受完美人生!
  • 末日尸妹

    末日尸妹

    末日来袭,人类被冥气熏染。皆变成僵尸,丧尸,木乃伊,吸血鬼等不死亡灵生物。苏小小拥有混沌之体,成为尸族异类。她的职责是守护唯一幸存的人类——唐三,直到三阳开泰,唐三重启生门。唐三是个好色之徒,谁能知道,他朝三暮四的背后,藏着对苏小小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