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0700000022

第22章 群体心理:理性化的颠覆者

如果回顾一下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说,从19世纪向20世纪转折之际,可以称为这门学科的“轴心时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两种最重要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同时诞生。

第一种心理学即一般人熟知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弗氏为了解释自己在临床经验中观察到的一些病态的精神现象,在概念建构上表现出非凡的创新能力,他发明了好多至今为人熟知的概念:伊德、利比多、无意识、恋母情结、神经机能症(neurosis)等等。他那些惊世骇俗的作品,使心理分析师在现代人的情感危机中几乎可以取代教会牧师的位置。由于这门学问被作者本人和大量弗迷们扩展到领悟人生的各个领域,还催生出一大批品色参差不等、种类繁多的作品。

同弗洛伊德相比,由两位法国人勒庞和塔德开创的“群体心理学”,不但用语朴素,知名度也相对较低。他们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独创一套话语体系,大体上只用常规语言和传统的社会学罗列法,读起来要比弗洛伊德轻松很多,但其弱点在于不能如弗氏学说那样可以给神秘怪异的个性张目,扮演冲决陈规陋习的巨大动力,所以除了一些政客野心家和社会学家对它感兴趣外,一般人好像宁肯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态度。

这两种心理学,其一着眼于个体心理因素与“异常行为”的关联,其二则专注于“正常”个体聚集成群后发生的可怕心理变态。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揭示了人类心理中存在着某些不受理性原则支配的强大因素。这两种心理学一度风行于世,似乎在一夜之间使理性主义的传统科学变成神话,又把往日的神话因素纳入科学解释,由此形成了一股解构18世纪以来欧洲理性主义的强大洪流。

自弗洛伊德的学说问世以来,姑且不论那些只为迎合偷窥癖的三流作品,出于一些更严肃的考虑,用他的心理分析法研究大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如斯大林、希特勒、墨索里尼等人的着作,也一直不绝如缕。其原因我们不难推断,这种人所导致的并不是描述心理变态的小说或绘画,而是改变和毁灭了千百万人的命运。而群体心理学又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只追究上帝或先知,还得问责于信众。要想真正弄明白有关的大事件,只搞心理学的个人问责制是不够的。英雄不但具备独一无二的禀赋,也是由集聚于他身边的人群所造就。这么说吧,不借助于个体心理学,也许不能彻底认清有人为何要杀人如麻;没有群体心理学,则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何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他不但做得正确,而且伟大无比。

记得四年前为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写一篇序言时,在翻查资料上颇费周折。若是当初手头有这本《群氓的时代》,想必会省下不少功夫,甚至可以干脆就不必去写。莫斯科维奇的这本书把勒庞、塔德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细致而系统的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群众心理学理论的全景图。由于大部分内容是以作者在卢万大学的演讲为基础写成,所以读起来也不像理论专着那样枯燥无味。

正如他在导论中所说,自群体心理学诞生一百年来,这门学问所取得的进展十分有限,后来的着述也许少了些粗糙,多了些精致,但无论问题还是答案,依然没有超出勒庞等人建立起来的框架。大体说来,由他们建立的这种理论皆强调心理因素在集体行为的首要作用。与传统的政治或经济学说——不管是左翼的还是资产阶级的——假设相反,他们通过揭示群体对理智的蔑视和对暴力的嗜好,用心理学的事实砸烂了“我们的梦幻工厂”。

在这门学科的建立上,勒庞有着无可动摇的祖师地位。用作者的分类,他就像马克思、孔德、达尔文和施宾格勒一样,属于那种学术体制外的天才,加之其显而易见的右派立场,受到法国学术界的排斥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他身后的寂寞却与他的读者同样引人瞩目:从希特勒、墨索里尼到戴高乐和西奥多·罗斯福,从索雷尔、熊彼得到法兰克福学派和阿伦特,都对他的创见赞赏有加。无论他的着作按学术标准看是多么粗糙,他不但为后来的群体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基本范畴,并且文笔洗练畅达,直抒胸臆,可以给人带来阅读荒诞剧的快感。

在塔德和勒庞之间,因为两人的学说过于相似,曾发生过一场谁是群体心理学首创者的笔墨官司。但是塔德自有他的贡献在,他对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做了更深入的发掘,并对“交流”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充满洞见,当代一些“大众文化”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只是其思想的翻版。他笔下的现代社会的“交流”,同哈贝马斯推崇的“理性交往”相反,只会把孤独状态下的理性人更迅速地改造成智力低下的群体。按他的理解,自从报纸这类媒体普及以来,一个坐在家里读社论时评或广告的人,与中世纪农舍里的村夫已经大不相同,他同千千万万的个人形成了一个“隐形群体”,同属于某个中心,随时能够走上街头。他们或是去看娱乐偶像的演出,或是筑街垒举标语,但原因都是一样的。

与以上两人相比,弗洛伊德只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尾随者,算不得开山之人。《群众心理学与自我分析》一书是弗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勒庞着作的双重刺激下写成,他用“爱欲”和“恋父情结”之类自己特有的概念去解释勒庞,试图把后者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精神分析体系。他在起点上有着与勒庞和塔德截然不同的理论预设,在后两人看来,孤独的个体还算正常而理性,只是到了群体中才会变得扭曲,他则认为个体的心理如果健全,那么到了群体中也没有出毛病的道理。所以他似乎又把群体心理还原为个体心理了。

说起来,在勒庞或弗洛伊德之前,有关群众心理学的思想并非不见于文献史。苏格拉底就是死于被他“说话太有道理”所激怒的雅典民众;马基雅维里在给他的“新君主”献计时也说,人皆善于“忘恩负义、反复无常、装模作样、虚情假意”,所以统治者与其博取众人爱戴,不如令其恐惧更安全。显然,这些话与群体心理学中那些洋洋洒洒的叙述相距不远。17世纪的英国普通法法官会说,他在断案时既不能听命于国王,更不能屈从于下院和民众的意见;美国的联邦党人既知道存天理不能也不必灭人欲的道理,也晓得建立自由政体不能全靠统治者的个人品质和公民美德。他们虽没有明确表述群众心理学的原理,却都暗示着对英雄和民众组织健全社会的深刻怀疑。

但是,近代以前的世界在精神和制度权威的稳定性方面远非今日能比,而动员民众的手段较之现代社会则大为逊色,故历史依然可以主要由帝王将相或宗教先知来书写。从这个角度说,群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是与宣传的技术手段的进展分不开的。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价值世界的认同对象——各种教义——飘忽不定,表现出强烈的时尚化趋势,这就为心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提供了巨大机会。尤其是在失败导致集体恐惧症时,在人们都觉得需要变革而又不知如何变革时,在为生活空虚或认同失败寻找替代品时,我们都会感到迫切需要“魅力领袖”的出现。今天,无论是政客还是广告策划,经销商还是演艺明星,都在揣测群众心理,因为只有群众能为他们提供权力的正当性,提供金钱和名声。对于前一种人,我们在了解了“群众心理”之后,不可不警惕他变成一个事事绕开成规尤其是独立的法律程序,直接发动民众的英雄。至于那些只为个人博取经济利益者,政治运动中的“群众”在他们眼里已然成为马尔库塞笔下不长出息的“消费大众”,所以只要遵守游戏的规矩,学习和运用一下群众心理学,比如找来各路名流充当一时的“消费领袖”,应无大碍。

不过,有一点是这两种人都值得牢记在心的。正如艾略特所说,人这种动物承受真相的能力很有限。遁入虚幻之境是他消除痛苦最有效的心理机制之一,所以他喜欢那些折射出某种集体幻觉的东西。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这种喜爱总是短暂的。韦伯把它视为魅力领袖的事业逃不掉“平庸化”命运的根源;用莫斯科维奇的比喻来说则是,私奔时的激情澎湃,远不如婚姻的恬淡来得长久。

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原载于《南方周末》,2003年8月15日)

同类推荐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走向现代化的行政改革——深圳政府体制创新之路

    走向现代化的行政改革——深圳政府体制创新之路

    本书是深圳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此成果是由深圳行政学院与深圳市编办合作完成的。本书总结了深圳近三年行政改革的新经验;并以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了深圳政府改革的不足或差距;分析了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深圳政府面临的行政改革任务与挑战。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报告,各章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总体上体现了深圳行政改革与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 白宫密谈

    白宫密谈

    以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到1975年的越南战争中,至今尚未公开发布的电话录音为材料,基辛格披露了曾被列为最高级别机密的外交危机背后的秘辛。书中介绍的两大对外政策危机,一次通过谈判成功度过,另一次惨淡收场。他们在应对危机时,决断迅速,依仗的就是手中的电话。赎罪日战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越走越远,披露的细节一点一点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本书收录了大量与之有重大关联的谈话,包括:基辛格与以色列首相戈尔迪.梅厄、以色列驻美大使司马查.蒂尼茨、埃及外长、苏联驻美大使、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其它国家或组织的领导人之间的对谈,当然也包括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之间的谈话。展现了当时中东问题的全貌。
  •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为“初中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丛书”之一。书中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并且这些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热门推荐
  • 时光见证我爱你

    时光见证我爱你

    “慕慕,慕慕。我在天涯海角,你快来找我。”井尘浚兴奋的声音从电话的一头传到另一头。慕思铃愣了一下却是冷淡的回答“不,三亚太远了不去。”眉眼里的玩笑却藏不住。井尘浚鼓了股脸“没,没有在三亚啦,只是在一块刻着天涯海角的石头旁边。”然后把听筒对着大海。“你听还有海浪声。”“……”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嘛。天涯海角真是只是一块刻着字的石头好吧。
  • 奋斗少年求仙记

    奋斗少年求仙记

    “您好!请问咱们道观里有长生不老的法门吗?”“什么?没有啊!那算了,再见!”“不好意思!这位师傅,我问一下,咱们庙里有长生不老的法门吗?”“没有啊!什么……导人向善……不用了,我不学!”“你好啊,问一下,咱们妖怪洞里有长生不老的法门么?哎…..你抓我干嘛!救命啊!妖怪吃人了啊!”“这位老师,听说你是咱们国家最有学问的人,你知道哪有长生不老的法门吗?”“你骂谁!你才神经病!哼!”唉,世界之大,哪里有长生不老的法门呢!一个名叫张准的少年,一心想长生不老的故事。一个天地之初,凡人求仙的狗血剧情。
  • 惊奇先生

    惊奇先生

    一次机缘巧合,我跟随一位道家大师,学习流失已久的道法,从此将要面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凶神恶煞,斗降头师?抓女鬼?除猪妖?斗黑白无常?闯阎王殿?与千年狐妖百年之后纠葛?这一世我经历太多了。求码子的动力。每天十张推荐票,多加两更,不要担心存稿不多,我担心你推荐票不够。
  • 新茶花

    新茶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痴女怕恶郎

    痴女怕恶郎

    她是人人怀疑的野种,自小被欺,还是他人口中的疯女。却于一场突如灾祸中,遭遇了能治她的恶人。只是疯不疯,恶非恶,无言的关注,在转身之后给予的眸光中,不觉的倾心,来自“谁对我好谁便好”的单纯。身世揭晓之后,初生的情愫也面临了抉择。人间风波恶,唯有你手,执我走四方。
  • 一眼三千年

    一眼三千年

    一年前,国家二号的孙子萧潇被人陷害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没人知道他其实是去了一个广袤无边,仙神林立,妖魔横行的幻宇世界。一年年后,萧潇已经在那个幻宇世界度过了漫长的三千年,带着一身神秘莫测,通天动地的能力,他又重新回来了。
  • 末世重生之源的大逆袭

    末世重生之源的大逆袭

    这个是讲凯源的小说,有千宏剧情,不喜勿喷。当然,作者大大是很纯洁【邪恶】的,会有一些肉肉片段,不喜欢请自动跳过,最后,祝读者们猴年吉祥!万事如意!
  • 古尘三神录

    古尘三神录

    日月同天,血星群聚。古尘界天数大变,谁能在这个时代强势崛起。一个惊天阴谋从水面浮出,一股腥风暴雨要席卷而来,一场毁灭灾难会风起云涌。斗群妖,灭万魔,封天神。整个古尘界为之颤抖!
  • 爱情只是一场游戏

    爱情只是一场游戏

    如果问爱情值多少钱?那很多恋爱中的痴情男女都会回答无价吧!但是对于她来说,爱情可以换来金钱、车子、房子。她的职业就是每天游走在所谓的爱情世界里,让那些猎物爱上自己,然后用各种手段赚取食物。一旦确定目标就从来没有失手过。她沉醉在自己的游戏里.......当她飞上了枝头,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凤凰,她骄傲,自信。却输在爱情这场游戏里。当有一天她想要放弃这场游戏的时候,却没有人给她机会。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爱上了她的猎物。
  • 重生之嫡女归来

    重生之嫡女归来

    她是相府嫡女,大婚前夕却被至亲至爱之人所害,香消玉殒!机缘之下,浴火重生!这一世,她要掀翻前世的命运,活的恣意洒脱!奸人迷惑?那她将计就计!生母被害?害人者拿命来偿!这一世,她要比五毒更毒!比恶妇还恶!比奸商还奸!这一世,她本无情无欲,奈何,一个转身,却发现再也逃不脱身后男人的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