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9400000003

第3章 东汉古墓(1)

我姓拓跋,单名一个孤字。

拓跋,是源自鲜卑族的一个姓氏,相传为黄帝后裔。

我们拓跋家在北魏时期是皇族,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族人分崩离析,颠沛流离。后来我们这一支的先祖也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三门峡的河子村,从此在黄河边上世代居住下来,所以我们对黄河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不知道祖上是什么时候进入黄河捞尸人这个行当的,我只知道黄河捞尸人这门手艺传到我爷爷那代就没有继续传下去。爷爷本来是准备把这门手艺传给我爸爸的,结果我爸在一次出船的时候发生事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留下幼小无知的我,还有我那伤心欲绝的妈妈。爸爸的死带给妈妈沉重的打击,她整日郁郁寡欢,两年以后也撒手人寰,跟随爸爸而去。是爷爷一手将我拉扯大的。因为我没有爸妈,所以爷爷给我改名拓跋孤。

爸爸是爷爷唯一的儿子,爸爸的死也给爷爷带来了强烈的精神打击。从那以后,爷爷就立了一条规矩,拓跋家后人再也不许从事黄河捞尸人这门营生。

从小,爷爷就对我要求甚严,为了培养我坚强的性格,爷爷还送我去嵩山少林学了几年的功夫。大概没有爸妈的孩子懂事都特别早,我很努力地学习,十八岁那年考入了西北一所高等院校。从小的所见所闻让我对稀奇事特别有兴趣,所以我进入了考古专业,师从西北考古界赫赫有名的叶盛教授。

这一天,我们跟随叶盛教授到了郑州。郑州市公安局最近端掉了一个盗墓团伙,在盗墓团伙藏赃物的地方找到了许多东汉时期的器物。经过审讯,得知这些器物是在河南安阳一带的古墓中偷盗出来的。警方对此高度重视,立刻报告上级,上级指示组织了一支省级考古队,要他们对安阳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省级考古队抵达安阳之后,发现这是一个东汉大墓。于是省级考古队立刻联系上了大名鼎鼎的叶教授,希望叶教授能够亲自到现场指挥坐镇。

由于我好学上进,在考古方面又颇有天赋,叶教授对我很是器重,走南闯北都把我带在身边。因此,虽然我才二十几岁,却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考古经验。

除了我之外,叶教授身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女助手——古枚笛。严格说来,古枚笛算是我的师姐。她和我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比我大两届,跟随叶教授的时间更长。古枚笛博学多才,天文地理、生物化学、人文历史她都懂不少,智商奇高。不仅如此,她还会跆拳道,据说已经达到了黑带四段的水平。最令人惊叹的是,古枚笛有着过目不忘的超凡本领,凡是她看过一眼的东西,都会像烙印一样留在她的脑海里,也难怪她能够懂得那么多知识。

我和古枚笛就像叶教授的亲身随从,有叶教授出现的地方,一定有我和古枚笛的存在。

我们在郑州下了火车,跟公安局的专案人员和省级考古队简单见面之后,便驱车赶往安阳。

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接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发现了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还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安丰乡,这里的古墓现场已经用警戒线封锁起来。安丰乡派出所几乎出动了所有警力,派出十多名警察负责保护现场。

到达古墓现场之后,我们和考古队马上展开了考察工作。民警在不远处支起了几顶帐篷,作为考古队的休息室和工作室,各种各样的检测仪器、化学物品被搬入了工作室。

经过测绘,这座古墓呈“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近四十米,宽约为十米,最深处距离地表约有十五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约五十米,西边宽约三十二米,东西长十八米,大墓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米。

以这座古墓的规模来看,墓主人应该是东汉时期的达官贵族。只可惜这座古墓多次被盗,也不知道古墓里面还有没有留下一些有价值的物件。

经过考古队的努力发掘,直到黄昏时分,古墓中间的那条斜坡被挖掘了出来。这条斜坡在学术上称作“墓道”,也就是通往墓室的道路。

墓道用长方形青砖铺就,纵放平铺错缝叠砌,很有东汉时期的特点。墓道两边的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壁画,壁画的内容全是婀娜多姿的古代美女。左右两边的墙上各有六幅美女壁画,加起来共有十二幅。每幅壁画上面的女子形态各不相同,有的拿着洞箫,有的抱着琵琶,还有的弹着古筝,一派宫廷奏乐之境。那些壁画原本都是彩绘,由于常年受地气侵蚀,大部分色彩都已经剥落脱离,露出黄褐色的土坯,显得没有那么华贵了。

墓道的尽头横亘着一块巨大沉重的条石,把墓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条石上面雕刻着一条三爪飞龙,龙身涂抹着金漆,彰显出一种华丽高贵的王者之气。

对于这样的条石,我们叫它“断龙石”。断龙石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墓门,简单来讲,它就像现代社会所用的防盗门。断龙石非常沉重,单纯靠外力的作用很难移开,这样也就防止了古墓被盗。

当叶教授看见这块断龙石的时候,激动得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凡是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龙和凤这样的神兽图案只有皇族才配拥有。也就是说,这座安阳古墓的墓主人是地位极高的皇亲国戚。

考古队来不及休息,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这座古墓。要想打开墓门,首先就要移开那块足足有好几吨重的断龙石。有人提出用定点爆破的法子在断龙石上炸一个窟窿,不过这个法子被叶教授给否决了。叶教授想要完好地保存那块断龙石,于是他命人调来了一台大吊车。人们将钢绳固定在断龙石上,随着大吊车将断龙石缓缓吊上地面,墓门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考古队队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古墓的发掘行动中,忘记了饥饿和疲惫。工地上生起了篝火,打亮了探照灯,把整片墓地照耀得如同白昼。

我们跟着叶教授来到墓门前面,墓门是两扇合并在一起的石门,石门上面雕刻着祥云,挂着两个云纹石环,显得古朴庄严。

我们合力推开石门,然后退到边上,等到外面的新鲜空气灌满墓室,我们才点着火把走了进去。由于古墓是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的空气千百年来都无法流通,在细菌的作用下,很容易变成致病的有毒气体。一旦吸入这种有毒气体,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还可能发生病变和死亡。

石门的后面是古墓的前室,面积差不多有两百平方米。

前室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些已经褪色的壁画,壁画的内容几乎全是征战的场景。叶教授分析古墓的主人很可能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大将军。

除了壁画以外,前室的中央还放着一架华盖马车,两匹石头雕刻的白马拉着一架雍容华贵的马车。白马雕刻得栩栩如生,马蹄飞扬,蹄下踩着流云,就像在天上飞奔。

后面的马车却是木头做的,车把上有两个明显的凹坑,以前这里应该镶嵌着宝石之类的东西,后来肯定遭到盗墓贼的洗劫,车把上面的宝石被挖走了,只剩下两个丑陋的凹坑,但车轱辘上的鎏金线条还在。只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木头马车终究还是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不少木头已经发黑腐朽,到处都是裂痕。

马车上面的华盖用黄布绸缎制成,华盖边缘悬挂着银色的小铃铛,造型别致。而在华盖的正上方,用金丝绣了一幅“一龙双凤”的图案。

在华盖马车的左右两边,分别立着一尊与真人同样高度的护卫石俑。石俑手握佩刀,虎目圆睁,显得威风凛凛。

叶教授摸着下巴,喃喃自语道:“在东汉时期能够驾乘如此奢华的华盖马车,这个墓主人很可能是帝王级别的人物!”

对于考古人员来说,能够发掘一座帝王陵寝是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帝王陵寝里面藏着很多有价值的珍宝,更因为帝王是一个朝代的象征,发掘帝王陵寝对于历史学等各方面的研究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在得到这座古墓很有可能是帝王陵寝这个信息之后,所有的考古队队员再次燃起了激情,大家发誓,就算一连几天不眠不休也要完成这次的考古工作。

我们举着火把走进后室,后室是主墓室。说实话,主墓室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奢华,甚至可以说,主墓室比前室还要简陋。主墓室的面积足足有四百平方米,一般来说,拥有如此规模墓地的墓主人,他的陵寝应该是十分奢华的,但是在这间墓室里面,唯一能够看见的只有三口青铜棺椁,孤零零地横置在墓室中央。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究竟主墓室本就如此简陋,还是被盗墓贼洗劫之后变成这样,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在墓室的东北角,我们发现了几个连在一起的盗洞,就像悬挂在墓室顶上的马蜂窝。那些盗洞有些很平整,有些很粗糙,看样子这里从古至今来了好几批盗墓贼,这些盗墓贼的本事也是有高有低的。

叶教授叹息着说:“这么好的一座古墓,就被这些盗墓贼给毁了,真是可惜了!大家分头找找,看还能不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陪葬品。”

很快,考古队队员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去侧室里面寻找有价值的物件。按照古代的墓葬风格,侧室通常是用来放置陪葬品的地方,所以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侧室里面,但愿能找到一些对考古研究有价值的东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考古队队员们不辞劳苦的工作,大量古文物源源不断地从侧室里挖掘出来,送回地面的工作室。

这些古文物里面有很多残缺的石碑和石牌,大概当初那些盗墓贼认为这些破烂石头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所以并没有盗走,这给我们的考古工作留下了一线希望。

“拓跋孤,你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你看你的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要不你去眯会儿?”古枚笛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

我打了个哈欠,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胳膊,“我把最后这块石牌清理出来就去休息!”

同类推荐
  • 饭局

    饭局

    这是一场关于饭局的阴谋。一切起始于饭局,又终结于饭局。滇西阿佤族女大学生司小吟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辽安市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仉笑非,并认其为义父。毕业后司小吟来到辽安,在仉笑非安排的饭局上认识了年轻剧作家秋未寒,而秋未寒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辽安市市委书记古明帆的得意弟子。
  • 谁摸了我一下

    谁摸了我一下

    赶尸是湘西的一种古老神秘的巫术。赶尸人之所以昼伏夜出,很可能就是为了保守这个机密。赶尸队伍在黑糊糊的山路上行走。赶尸队伍一直在朝前走,爬过一个坡又一个坡。这时候,堂屋里的灯亮起来。这里竟然没有电,点的是一盏茶油灯。
  •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悬疑大师带给你的诡异吸引力,将你难以抗拒。希区柯克、埃德加·艾伦·坡、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十余位世界著名悬疑大师悉数登场。《夜莺山庄》、《午夜追踪》、《十五个杀人的医生》等几十篇跌宕起伏的悬疑作品跃然纸上。赶快打开这本书,考验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与大师们展开一次真正的智慧大比拼。
  • 天王鼎

    天王鼎

    三千年前,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将纣王逼上了自焚的绝路。商朝灭亡后,东征在外的商军青铜军团“九夷之师”既没有回师复辟,也未被周军消灭,就像一缕水汽,在历史的荒漠中蒸发得无影无踪……民国时期,为了寻找这个失踪的军闭,考古学家容光斗和弟子韩奇北上西伯利亚,东渡墨西哥湾,最后在南太平洋无名荒岛的土人祭坛上,发现了一个刻有“天王”铭文的商代宝鼎……新世纪到来,容光斗唯一的孙女容妤承担起了寻找祖父下落的使命。她连逼带骗,将青年探险家卢筝等人拉进了搜寻队。于是,一群乌台之众踏上了征程,一路上怪事迭出。一场大风暴后,大家终于找到了容光斗的遗踪……
  • 蝴蝶杯

    蝴蝶杯

    《蝴蝶杯》十回,系明清人情小说,佚撰者。全书叙明万历朝江夏知县田云山之子田玉川与渔家女胡凤莲恋爱婚姻事。系底本系《储仁逊抄本小说十五种》抄录,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话本十四种》抄本,一函共12册。《蝴蝶杯》系一册抄小说一种,入藏年代不详。
热门推荐
  • 末世之乡

    末世之乡

    一个吊丝青年,在末世中挣扎而活,人品爆发获得了变异,从而发生了。。。。。
  • 银灰色的死

    银灰色的死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 吴世勋,祝永不见

    吴世勋,祝永不见

    「勿入!作者已弃坑」不要进,此书过于玛丽苏!请移至筱筱第二坑《EXO之凤凰涅槃重生》蟹蟹~
  • 宅女来家教

    宅女来家教

    传说中的宅女,两点一线,学校、家的生活,除此之外哪儿也不回去,就算外出买东西也不会超过十分钟。天煞的!花了十分钟出去买个东西就被车撞了!恩?哇靠!真的穿越了?太赚了!什么!我是复仇者的BOSS?别逼我……
  • 超灵九天

    超灵九天

    冰冻三尺,非一日这里的主角将演绎出一个被看不起的少年如何历经磨练走向强者之路
  • 《十魅惑天》

    《十魅惑天》

    一个在神兽之列的九尾狐之子的乱世修行,当然,这个九尾狐有点痞,当然,这个九尾狐有点色,当然,他也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为了他这个理想,他父亲曾语重心长的告诉他,“千万别招惹女人”他也曾经想过不在招惹女人了,但,妖精姐姐,僵皇妹妹,巫族公主,龙族龙女,麒麟小妹,白玉虎族族长,凤凰族长之女,……………等等美女接踵而来。对了,还有有异界篇哦!
  • 胖妞逆袭手册

    胖妞逆袭手册

    京城第一跋扈小侯爷和励志胖妞的故事。李桓煜的世界里除了胖妞,再无其他,什么功名利禄,还比不上小芸的一个微笑。胖妞,我只心悦你。
  • 罪爱黑帮酷总裁

    罪爱黑帮酷总裁

    她,米希雅,《黑帮》里那个深爱着男主的痴情女子,为了近距离看着他,想方设法来到他的住所;为了跟他有共同的话题,她迫使自己爱上网络游戏;为了爱他,她一直在等,尽管知道他的心里早已爱着另一个人……曾经,她是多么在乎他,现在,她依然那么在乎他,她遵守着自己的承诺,可是,何止等了十年,她等了一辈子,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
  • 国师大人请滚开

    国师大人请滚开

    一朝穿越,遇上腹黑国师,路秋离被黑哭了,“国师大人!你能有点节操嘛!!”国师大人回眸一笑“乖徒儿,为师有没有节操你不是最清楚吗~”路秋离顿时泪了!神啊,来道雷劈死他这个不要脸的吧(┯_┯)
  • 民间鬼故

    民间鬼故

    现代改革了所有,封建制度彻底尘封,轮为了故事。中日战争结束再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华民国改立为中华共和国后,血腥的战争到此终结,一切故事都在这个时代讲述。我相信世界上有鬼,现代人说封建迷信,呵呵,我的前辈还有你们的前辈以前都是封建社会的人,他们见过的和我们见过的,是你所说的科学为真还是他们所说的故事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