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9500000002

第2章 旅行的路上,再学一门手艺(1)

有趣指数:★★★★☆

出镜人物1:郑永骏,厨师、旅游卫视《谁借我厨房》外景主持人

带把菜刀上路,借个厨房旅行

想看什么,就第一时间去看;想学什么,就第一时间去学;想做什么,就第一时间去做。把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变成现实,对我来说人生就没有遗憾了。14岁拿起厨刀,用行走提高厨艺,借过158个厨房,拜访过96位师傅,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做菜。22岁开始环球旅行,徒步、搭车、骑马、骑摩托,用厨艺换食宿,去过23个国家,126个城市,现在在中国继续学艺,继续旅行。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想做什么就竭尽全力去做。不要让现实的麻烦扰乱了你的美梦,比如说,去巴西开个烧烤摊儿……

——郑永骏

初次见到郑永骏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位摇滚歌手,一头非洲风的披肩发,有时扎着小辫子,包着时尚头巾。其实他是一位厨师,在北京开着一家自己的餐厅。但他更爱的是旅行和冒险,一般的旅行者出去都要带上帐篷、水、食物之类的必备东西,但郑永骏的行李永远是那么简单,一把菜刀、几本菜谱,他的旅行方式是以厨艺换免费搭车和食宿。

每到一个地方, 郑永骏都会去逛当地的菜市场,看有什么特殊的原料,向本地人打听有什么当地特色菜,谁做这些菜做得好,继而找上门去,请求跟进厨房学习,作为交换,他也会奉上几道自己的拿手菜。他把这种做法称作“借厨房”。

通过“借厨房”,郑永骏走过了北美洲、澳洲、东南亚,他的下一站是欧洲。

拿起菜刀,是恋爱的感觉

郑永骏是出生在加拿大的混血儿,父亲是祖籍广东潮州的越南人,母亲是有华人血统的老挝人。小时候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因为父母工作繁忙,郑永骏作为家里的长子打小就跟母亲学习做饭、买菜。

母亲是一个非常会做菜的人,做菜的时候又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淘米水的水温她都会很在意。“人家买菜十分钟,我妈要花一个多小时。她对买菜很讲究,总会告诉我这个怎么选,那个怎么挑。”14岁,妈妈把郑永骏送到美国一个亲戚开的中餐厅打工,从做服务生开始,到洗菜、切菜的厨工,厨艺基本功就在那里练成的。

回到加拿大,他对厨艺的兴趣已经日渐浓厚。对于做菜的热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只有谈恋爱才能找到相同的感觉。大学时如愿进入加拿大L.C.大学读法式料理专业,他白天上课,晚上到各个餐厅去打工,和形形色色的厨师交朋友。

有一天,他偶遇加拿大名厨Susur Lee,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位名厨讲起他青年时候学艺的故事,他告诉郑永骏,要成为大厨,就不能光从书本上学习,要多出去走走,到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菜系风格,然后把这些变为自己的经验,用不一样的方式创新出风格。

那一刻,郑永骏少年时看过《丁丁历险记》后渴望周游世界的梦复活了。他决定出去旅行,找寻自己的厨师故事。作为环球远行的第一站,没有精挑细选,也没有考量餐饮文化,一觉醒来,他便飞赴澳大利亚,身边陪伴的只有一只几十斤的大包,里面的主角不是日常用品,而是重达6公斤的一套菜刀,几公斤的菜谱和一块滑板。他觉得有了这三件宝,走遍天下都不怕。

宝贝虽好,但也常给他带来麻烦。在旅行中,一位长发飘飘、身背刀具的男人总会让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将他视为“危险”,而他的菜刀则成为火车站被扣品中的常客。每次坐火车,郑永骏都要煞费苦心地去解释,说服工作人员放行。虽然辛苦,但从悉尼到东北部的Cairns城,郑永骏品尝到了澳洲的特色饮食——袋鼠肉和鳄鱼肉,这让他无比兴奋。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食物的性味和营养成分,他经常逛当地的市场,与小贩聊植物的种植特点与营养成分。一次,他还特地来到一家橘园打工,帮助农民种橘子,熟知了栽培特点和食物属性后,他得出了当地食物最佳的烹饪方案。

谁借我厨房

有一天,郑永骏在途中遇到同样旅行的雕木头的手工艺人,他们到处拜师访友,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就直接去,找当地的木雕师傅,看师傅愿不愿意让他们留下来,不用给他们钱,就让他们在那里吃住,一起做东西。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离开,再去找另外一个地方。

郑永骏被这种传统的修炼手艺的方式触动,觉得自己可以用类似的方式锻炼厨艺。事实上,踏上旅程后,他发现“厨师”是颇受欢迎的旅伴,也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工作的人。在路上,只要他说自己是厨师,便很容易搭到顺风车。人们也愿意留宿他,因为郑永骏会帮他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只要在旁边打打帮手买菜洗碗就行。

以厨艺换免费搭车和食宿,郑永骏很享受这种旅行方式。他跟众多背包客相同的是:以能省则省的原则,不仅要游历更多的地方,还要拥有深度的旅行体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行囊里装着秘制的调料和刀具,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像那些木雕手艺人一样,想方设法走进当地人家的厨房,学到主人的独门好菜。作为交换,他也会奉上几道自己的拿手菜。他把这种做法称作“借厨房”。

通过“借厨房”,郑永骏走过澳洲,又来到自己的故乡东南亚,一路走过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中国等地。他遇见过很有经验的老厨师,对他倾囊相授;也遇见过热情的旅游同好,和他一起寻访美食。

为了学习如何灌制腊肠,他曾千里跋涉,来到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制作腊肠的老师傅告诉他,腊肠虽然普通,但想要做得好吃,不仅材料要精挑细选,对刀工、填装、风干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用细致的刀工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均匀切碎,灌进最新鲜的肠衣,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调味。

类似这样看着简单的食物,制作过程都是很严格的,“错一点点都会影响口感”,这个远道而来的小伙子深有感触。

当然,也有不愿意分享独家秘方、要求郑永骏离开自己厨房的厨师,遇到这种情况,郑永骏往往会仔细品尝这些厨师的菜品,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出一些制作手法。

几年下来,他收获多多。他在老挝学会了竹筒菜,在越南海边亲自下海捞过扇贝和龙虾,在西藏品尝过酥油茶和牦牛肉干,还亲眼看过天葬。

每一个地方,他都会收获不同的阅历、厨艺,交到不同的朋友。

后来他最大的爱好跳巴西战舞就是在路上学到的。有一次,他约了一位重要的朋友交流厨艺,但朋友失约了,郑永骏心中失落烦闷,便来到附近的健身房,见到了起源于南美巴西一带的Capoeira舞蹈,其舞中带打、打中有智的独特形式深深吸引了他。

自幼学过太极拳、空手道的他立刻对这一运动燃起了极大的热情,他将巴西战舞如研习厨艺般勤学苦练,探究舞蹈的起源文化,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经从学生晋升为舞蹈老师。如今,巴西战舞已经融入郑永骏的血液,无法割舍。不管多忙,他都坚持每周4次,每次2-3个小时的练习。他谈起战舞,眼睛里闪现着火花:“每当听到奏响的音乐,我的细胞都会雀跃不已,是它让我快速从低谷中获得力量。”

在中国圆梦

很早之前郑永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高档厨师,然后在中国开一家餐厅,让父母不再劳累。

在郑永骏的印象中,中国的阿姨对于打开自己的厨房还是很热情的。来到广西的时候,每天早晨,郑永骏都要去菜市场转转,看看各个摊位上热闹非凡的景象。切肉的师傅刀法又狠又准,砸白果壳的大叔力道精准,杀鱼的大妈身手麻利,这一切都让人惊叹不已。而且,他们几乎都能言善道且热情善良,在得知郑永骏的来意之后,便不断为他推荐各种各样的当地食材和菜式。并且郑永骏不费吹灰之力地找到了此行的第一个老师——刘阿姨。她是地地道道的桂林人,这一天正准备买白果给刚生了宝宝的女儿做一道猪肚白果汤。在征得家人同意之后,她就答应了郑永骏第二天上门学艺的请求。

这正是郑永骏所期待的旅行:在最当令的季节,到最盛放的产地,从街边市集到田间地头,不仅去挖掘当地食材的原味记忆,更要寻找平凡食物背后的有趣细节和故事。他的这种旅行理念让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制片人很赞赏,在一次偶遇之后,他获得了主持《谁借我厨房》的机会。自节目播出以来,郑永骏有了不少的关注者,网友留言说:“看你的《谁借我厨房》,我感到整个大自然都是你的!”像这样被郑永骏精彩、猎奇的旅行生活和对美食的饱满热情所感染的粉丝比比皆是。

在北京,郑永骏圆了自己开餐厅的梦。每当旅行回来,郑永骏就把沿途学会的美食放入菜单。于是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就集中在了这百十平方米的餐厅中,中国的、外国的、各个肤色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再加上餐厅共有四个房间,郑永骏便把这个自己厨师生涯中第一间餐厅命名为“肆角餐吧”。正如当初Susur Lee大厨对他的建议一样,经过了大量借厨学艺之旅,加之吸收、融合、创新,郑永骏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创造出了蕴含多元文化的美食佳酿。

除了做节目,开餐厅,郑永骏他一直在和几个朋友计划拍一部美食纪录片,找几只队伍沿三条丝绸之路的路线,从中国走到意大利,拍下一路的饮食变化,试着追溯意大利面、比萨等食物的起源,找寻中意两国美食之间的联系。

看着仍然在路上奔波探索不知疲倦的郑永骏,有人问:“你什么时候愿意真正安定下来呢?”

“等我有了女朋友,也许就不一样啦,留在哪里做什么,我会让她选择。”他笑着说。

出镜人物2:嘎马和阿静,大学生

旅访归来,手工花开

两个女孩的偶遇

嘎马,爱读书,爱徒步旅行,从浙大英语系辗转到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超级折腾的一枚女纸,捡过垃圾,呆过画室,玩过傻瓜机,迷过动画片,做过画集,办过豆瓣同城,未曾中断地间歇性发呆。

当然,从小到大,嘎马还有一个一直戒不掉的瘾,那就是做手工。一张白纸在灵巧的剪刀下,三下两下就变成美轮美奂的剪纸,在小学教室里,看着老师表演这一幕,感觉是多么的神奇!后来自己也迷上了“造物”的快乐,痴心一直未改,在大学的时候,还和好朋友专门开了一个手作店。

阿静同样喜爱手工,在华中科技大学学管理和经济的她兴趣爱好广得过分,有像女生一样学舞蹈、古筝、钢琴,也会像男生一样打篮球、踢足球、熬夜看球赛;会背上包跑到火车站买张看得顺眼的票就去旅行,会在考试前一天还去看五月天的演唱会,处在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实在是朵奇葩。她最喜一个人背包流浪,寻找一切温暖美好的东西和不期而至的相遇。

在2012年的一个春天,两个女孩在旅途中不约而同地停在了北京旧鼓楼大街,住了同一家青年旅舍。几句闲聊已是相见恨晚。她们聊到了旅途中的趣事,见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还有对手工的共同热爱。

嘎马说,还记不记得小学时的劳技课,一个透明塑料袋装着一堆简单的材料,打开它,你便能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做出属于自己的手工品,还记得当时做过草编杯垫,竹马人偶,小木盒,甚至包饺子削苹果也是那时学会的。小小年纪老师就引领我们体会了“造物”的快乐,你还记得当时那饱满的成就感和对自己亲手做的东西的珍爱吗?

同类推荐
  • 展现你的气质

    展现你的气质

    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在显示着我们的气质。所以要展示我们的气质就要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具体行为上下功夫,改掉坏习惯、坏作风以及消极的心态,将我们自信、乐观、豁达、敬业、幽默、干练、诚信等等好的品格融于工作、生活、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具体行为之中,展示给公众、朋友、家庭、单位……。如此,我们就成了一个具有美好气质的人!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各种行为,通过各种让人们称道的行为,将美好的气质展示在各种人群前、各种场合中。
  • 积极进取的人生

    积极进取的人生

    人生在世、哪一个不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如愿。其实,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异就是心态,很大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结果。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顾多,但决定因素仍是心态。只要调理好心态,就能促进其他因素的好转。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归功于他个人的专业知识,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也许这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信条,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显示。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力要素中,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人脉资源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能成就大业者,一定要拥有广阔而实用的人脉。
  • 装傻的艺术—一本让你看起来无

    装傻的艺术—一本让你看起来无

    人生难得糊涂,乐在装傻,贵在不要太较真。装傻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做到把握装傻的度,不要装得让人厌恶,更不要故作傻态。装傻的路数固然不同,心态也不一致,装傻最要紧的是拿捏好分寸,以自己特有的大智慧去拥有人生,以自己固有的方法去展开生命,这就是装傻的智慧精义。
  • 我怎么没想到

    我怎么没想到

    各种各样的“没想到”以千姿百态现身于我们的生活中,让人惊诧不已,使人防不胜防。本书汇集了这些“没想到”,让人从中得到警示,助你职场成功。
热门推荐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当代的企业文化,大多渗透“狼性”的文化。每一个企业都想打造具备“狼性”素质的员工和团队,进而依靠狼性的敏锐嗅觉、果敢、拼搏的精神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大展拳脚。企业的发展如此,个人的进步也是如此,一个人要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就必须向狼学习,学习狼的各种优秀素质,打造自己的过硬技能,以不屈不挠的意志、永不言败的心态、团结合作的精神、感恩社会的思想,挑战环境、挑战困难、挑战自己、挑战他人,把握机遇,应对未来。
  • 莫麟传奇I四大古国

    莫麟传奇I四大古国

    孤儿莫麟为了救同班同学伢伢不甚被博物馆内的麒麟人砸中,获得天选者芯片。处于假死的他被送入F基地,恰好被方砖博士发现。发现莫麟是天选者的方砖博士会有怎样的动作?成为天选者后的孤儿莫麟又将面对怎样的冒险和挑战?期待《莫麟传奇》为我们一一揭晓。这是一个奇幻冒险的世界!
  • 哑舍:南宫翎

    哑舍:南宫翎

    (本书为同人剧本,纯属娱乐,历史如有偏差,请不要介意)南宫翎,倚铜铃,青鱼跃......它们在岁月中浸染了成千上百年,每一件都有它的故事。来到了哑舍,就请静声,嘘......
  • 昨夜小楼又清风

    昨夜小楼又清风

    若我为一池清水,我依然会无条件信仰我的爱情。然而,我却是那深潭中的沼泽,我无法信奉我的爱情,只能游戏在不同的恋情之中......
  • 吃出大神

    吃出大神

    世人皆知貔貅爱吞天地宝物,只进不出,却不知貔貅吞噬能力远不止如此,当吞噬能力遇到神秘系统,加上一个“小气贪吃”的主角时,金银财宝,我的!凶兽异族,我的!灵药仙丹,我的!你想打我?信不信我把你也吃掉。。。
  • 莫欢歌

    莫欢歌

    她是海底集万千宠爱的第一公主,却无意邂逅了他,便注定痛苦一生。失了最亲人,朋友!几经感情的煎熬,最后却换来他的唾弃,输的一塌糊涂!她仰天大笑:“世间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一生只爱一人,可我起码在爱你的时候一心一意,你便是这样对我的,那这份爱,又有何用!”最后后悔的他,纵然挽留,可支离破碎的心还能拼凑得成原状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探墓风云

    探墓风云

    段家在中原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靠盗墓起家,做生意后,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段家大少爷段逸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颇有些玩世不恭,一直以来对祖辈盗墓的经历神往不已,但段家决心远离盗墓,从不允许他接触任何跟古墓有关的事物。段逸的爷爷被人尊称为段老爷子,年轻时在浙东古墓曾被守墓的和尚所救,并赠予一串奇楠念珠作为报答。四十多年过去,奇楠念珠突然被寄了回来,段老爷子立即意识到是有人故意要引自己去浙东古墓。段逸决定代爷爷去浙东寻救和尚,但段老爷子的条件就是决不能下墓。一心寻求刺激的段逸满口答应,但是不安分的他真的会遵守对爷爷的承诺吗?
  • 皇后的全盛时代

    皇后的全盛时代

    呃,皇上,虽然你不幸生在了女尊国度,地位稍微低下了那么一点点;而我呢,不幸成为了你家皇后,地位稍微高尚了那么一点点。但是请相信,改革一定会成功的,到时咱俩换换工作,成不成?
  • 最强基因战士

    最强基因战士

    地球公元3000年,千年前的波及全世界的核战造成了大量人类死亡,却有一小部分被辐射变异,基因完全被改变,这类人被称之为基因战士,不仅仅寿命增加,而且会产生各种能力,高级的基因战士就是移山倒海也不是不可能。而地球穷尽人力物力终于研究出了迄今为止地球最为高端的药水---基因药水,从而使地球上的基因战士数量激增,一个卑微的矿工,在挖紫晶矿的时候,无意中得到了一块上品紫晶石,而紫晶石是基因战士回复能量的珍贵矿石,矿工获得了最为珍贵的紫级药水的奖励,不过,在拿到紫级药水的时候,矿工项天却发现,这不是紫级药水,而是一种粉色药水,跟紫色颜色相近故而工作人员也没有发现,随即,一场惊天动地的异变开始了。。。。。。(跪求崛起)您的轻轻一个点击就会给作者无穷动力甚至可以改变作者,本书的缺陷还请提出,本书只会越写越好,多谢大家支持。
  • 异种与起源

    异种与起源

    陈十三本来只是在边疆驻守的边防战士,他十分的平凡,他本以为自己就这样简单的度过这一生了,大半的青春岁月也都与这荒山野岭为伴。直到有一天,他和班长刘富贵还有同班的何旭去了附近的馒头山,可没想到在馒头他们遇到了一件十分诡异的事件,班长他死了,陈十三也被开除了军队,而何旭也不知去向。陈十三他万念俱灰的离开了部队,但在后来他惊恐的发现,他身上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一切的真相又是如何,这里面又究竟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惊天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