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2500000033

第33章 谢幕的行程(春秋结束)(3)

单纯从思想体系这个角度出发,历史上大凡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总归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架构提供给后人,以供后人居高临下地批而判之。但老奸巨猾的孔子显然早料到这一点,所以他老人家坚定不移地述而不著,导致了后人无法在他那庞大精深的思想迷宫之前卖弄聪明,这一点让许多批评者备感愤怒。

如果我们一定要对孔子说句什么,那就是:这是一位最大程度接近于智慧终极的智者,这种对智慧的接近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是毫无凭据的自以为是,而是他能够征服他那个特定时代的优秀年轻人,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汇聚于他的门下,最终构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庞大政治势力。

细数孔门弟子,好勇斗狠的子路,家财豪富的子贡,温润如玉的南宫适,闻一知十的颜回,既能够纵横疆场又深悟财政法则的冉求,相貌丑陋却最终光大孔子门楣的澹台灭明--甚至连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也拥有着无可争议的辩才,因为问及孔子农耕而被孔子骂为小人的樊迟,他既是战场上的猛将,又是农业方面的专家。简单说,孔子门下随便拿出一个人来,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历史上,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

比如说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公元前484年,孔子只为了保护鲁国不受侵犯,派遣得意弟子子贡出马,结果掀起满天风云,最终是保存了鲁国,削弱了齐国,灭亡了吴国,强大了越国。这种在国际战场上呼风唤雨的本事,足证孔子及弟子所形成的力量,在当时是多么骇人。

孔子的力量,源自他的思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话或许稍嫌夸张,但平心而论,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很难找到在思想智慧方面能与孔子匹敌的人。后世的学者之所以抱怨孔子没有提供一个成型的模子给大家批判,只是因为孔子已经超越了这个无聊的境界。

事实上,孔子是用他一生的坎坷经历,向后世人印证了思想与智慧的价值。要知道,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全无规则可言、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时代--孔子在宋国的先祖孔父嘉,就是因为被华父督觊觎妻子的美色,从而遭到灭门之祸,甚至连宋国国君都因此而丧命--孔子就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手拿竹简书向诸侯们的暴力发起挑战。而最终,那些显赫一时的诸侯君王俱已随风而去,千秋万载,留下来的唯有孔子的不灭之名。

思想与智慧,比暴力更持久,更深入人心。实际上,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这个道理,曾有段时间,孔子周游列国被讥为丧家犬,大家认为孔子的主张是行不通的。但历史的真相是,孔子之所以不肯回归故国,那是因为他要求鲁国的权贵们,必须要在思想与智慧面前低头--就是在他面前低头。最终,鲁国意识到他的价值,"持厚币以迎",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哀公就尊孔子为父。

让权力管你叫爹--孔子是个顽皮的怪老头,他兴致勃勃地拿自己的人生来搞笑,如果你把他的人生看得太过于沉重,这就辜负了孔子的教导。

紫气东来,老子就是这么拽

公元前484年,也就是伍子胥被吴王夫差以谋反之名逼迫自杀的那一年,一个老人骑着青牛西行到了秦国的大散关。守关的关令叫尹喜,他认出了这个老人,就叫道:老聃先生,早晨我见到有紫气东来,就知道有智者要路过这里。早听说你老人家要避世隐居,可否在离开之前,留下几句话给我们?

于是,那位叫老聃的老人,就在大散关执笔写了篇五千字的短文,名字叫《道德经》,然后老人掷笔出关,不知所踪。

这就是老子及其《道德经》的由来。

《道德经》这部书,说的到底是什么?书名就已经全都告诉了我们。

道德经的"道"字,大致可以说是规律的意思,"德"字大致可以说是运行或表现的意思,"经"字可以解释为原理或法则。那么《道德经》的意思就是:规律运行的法则,或是规律表现的法则,或是规律运行的原理--无论什么规律,都是遵循这些法则或原理运行的。

有学者指控,说老子的道学思想找不到个体系,还有人以《道德经》来推断老子的思想,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对强梁世界的一种消极反应,这种推断都不挨边。老子只是说出宇宙自然与社会共有的规律而已,规律就在这里,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什么思想,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都无改规律本身之分毫。

那么,这种永恒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呢?当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藏室吏--这个职位类同于周王室的机要资料管理员,说是图书室管理员也不为错--时孔子曾经到洛阳,去向他询问有关周礼的细节问题。当时老子对孔子说道:你说的那些人,骨头都已经烂掉了,只留下竹简上那些难以辨认的字符。求道之士若是遇到舒展胸臆的大好时机,那就求仁得仁。反之,如果时局不理想,没有这种机会,也没必要刻意勉强。我认为,价值昂贵的珠宝,一定要藏于无人知晓的地方,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可以表现得太过于精明。戒除你的骄傲,化解你的欲望,此二者于你而言,全然无益。

这番话,老子不止是对孔子说,但唯有孔子,能够听懂。有记载称,老子的学问,是他的老师常枞教导给他的。曾经有一次,常枞突然张开嘴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常枞再问:那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回答:不在了。于是常枞说道:舌以柔则存,齿以刚而折,天下之事的道理,尽在这其中,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的了。

于是老子体悟出柔弱者善存、刚强者易折这个道理。这个道理的推演就是清静无为--恰恰在这一点上,老子经常遭到误解。

有种观点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不要作为的意思。这是生吞活剥了老子原话而产生的错误。无为的原意,是无违,并非是不要作为,而是不要违背规律而强行抬杠,是说要顺应规律的发展来做事,那样才会事半而功倍。

一个典型事例是,自从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以来,两千年来不知有多少自诩高明之士对老子批判指导,但时间的大潮将这些"有为者"统统淘汰,留下来的,是固如磐石的无为经典。

拓展阅读

诸子百家简介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智慧大爆炸。经过两千年专制极权的剿杀,目前只有十一家尚有记录残存:诸子第一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诸子第二家:道家,创始人老子诸子第三家:墨家,创始人墨翟诸子第四家:法家,主要人物李悝诸子第五家:名家,创始人惠施诸子第六家:兵家,创始人孙子诸子第七家:阴阳家,创始人邹衍诸子第八家:纵横家,主要人物苏秦诸子第九家:杂家,主要人物吕不韦诸子第十家:农家,创始人许行诸子第十一家:小说家,主要人物屈原。

墨门巨子大战公输般

春秋年间,智慧爆炸,百家争鸣。诸多学术流派,无不是各立体系,自成一家,奔走于庙堂之上争论不休。但有一家,不和诸流派争论,而是玩真的。

墨家!墨家流派也和孔子一样,有着庞大的门徒,但比孔子更胜一筹的是,墨家的门徒有严密的组织,并分成森严的等级体系。加入这一学派的人,必须要以博爱、和平为宗旨,过着简朴甚至是苦修的生活,学习各种战争技巧,并参加到实际的战斗中去。只不过,墨子讲非攻,墨门信徒只守不攻,不参加任何侵略性战争。

创建了这一奇异门派的墨子,他和孔子关系匪浅。实际上两个人很可能有着共同的血缘,至少他们的先祖,都是由周公旦分封到宋国的微子启。在微子启这株老树上,结出孔子和墨子这两枚味道全然不同的果实,也足以让人惊讶。这只能证明一件事--在殷商王朝覆灭之后,这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族裔,才突然想起他们还秘藏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之本。从此他们改弦易辙潜心教育,这才培育出孔子和墨子这一根藤上的两枚瓜。

比之于孔子,墨子的教义更富传奇性。曾经有一次,楚国得到了科学家公输般的协助,制造了云梯,准备攻取宋国。当时墨子正在鲁国访问,听说了这个消息,他立即从曲阜出发,向现在湖北钟祥西北的楚都进发。

从曲阜到楚都,直线距离是610公里,途中千山万水,百折千回,以最低距离两倍直线来计算,就是1220公里。墨子驾车而行,只用了十天就到了楚都。如此一来他需要每天狂奔120公里,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制止楚王的野心,墨子顾不得逻辑了,反正他狂奔十天,硬是到了楚都,然后点名挑战公输般。

公输般就是传说中的鲁班,他姓公输,名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也是墨子的老对手了,因为墨子也精通木工机械,在此之前,两人已经有过两次交手的记录。

第一次,公输般发明了钩钜,水战时如果敌方弱小,可以把敌人钩过来打;如果敌人强大,又可以把敌人推开,避免挨打。事后公输般向墨子炫耀。不料墨子却说:我也有钩钜,我是用爱来钩住人,用恭敬拒绝人。我的钩钜,未必差于你。这个回答,让公输般感觉很没趣。

又有一次,公输般发明了一只木头鸟儿,可以在天上飞行三天三夜。公输般兴奋地拿给墨子看,不想墨子却冷冰冰地说:弄这没用的东西,还不如制作一支车辖,安装在车轴上,可以载重五十石。你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有个屁用。这又让公输般好不恼火。

同类推荐
  • 苏公子

    苏公子

    落魄的时候当过小二,落跑的时候做过山贼,落难的时候进过邪教……种种逆境,慢慢表现出来的,叫做强大。从今天起,做一个牛逼闪闪的公子。周游大唐,让别人帮我喂马,帮我劈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终日无赖。和每一位红颜说话,告诉她们我的幸福。
  • 金牌小书童

    金牌小书童

    人生百年一场梦,争名逐利红尘中。谁人笑看风云淡?唯我金牌小书童!
  • 热血大秦

    热血大秦

    现代特种兵秦风穿越到了乱世争霸的秦国,并且鬼使神差的救了秦王嬴政,成了秦国的大功臣!什么,立了大功,还要加官进爵?不不不,秦风光棍的拒绝,做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根本不适合他这个懒人,他只想利用现代人的才能做做生意,顺便娶他个三妻四妾暖暖床,白天赚钱赚到手抽筋,晚上睡觉睡到自然醒。可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乱世,站在风口浪尖的他注定是难以置身事外的!既然如此,便血流千万里,仗马统山河!以我大秦之名,杀他个五洲震荡。一切精彩尽在《热血大秦》,本书原名,铁血柔秦
  • 盛世一品

    盛世一品

    那一年,他被家族抛弃流落街头,受尽人间冷暖;那一年,他受贵人提携踏足官场,一路阴谋诡计;他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不想篡改历史,我只想史上留名!
  • 印度社会述论

    印度社会述论

    本书是系统阐述印度古代-当代社会演变、社会各领域状况的专著。书中对于各方关注的十分复杂的印度的文化、宗教、民族、种姓、语言、人口、阶级、溅民等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深入剖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神婆:她从末世来

    重生之神婆:她从末世来

    这是一个末世女带着异能重生到和平时代山村小女孩身上的故事,也是一个少女以相术与按摩技术医人名声在外的故事,更是一个少女白手起家,在商业界拥有花界女王的故事。
  • 钩弋夫人麑尘传

    钩弋夫人麑尘传

    那是一个帝国最为昌盛的时代,他是一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他一生爱过无数个女人,而她,则是他最后的爱与迷恋。她,就是钩弋夫人赵麑尘。他们的爱恨痴缠,尽在幽怨深远的未央宫中。一个士大夫的女儿如何博得武帝瞩目,进得深宫。在处心积虑的后宫生活中,她如何由纯爱少女一步步在未央宫中生存下去。她身怀绝技却从不恃宠而骄,她是汉武帝最后的爱人,宠冠后宫。她的运命到底如何?一切尽在《钩弋夫人麑尘传》……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口才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口才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说话,通过举例分析来教大家在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 一舞春秋

    一舞春秋

    后人赞他,提精兵三万,则中国莫能与之争。他的一生,总结下来就以下几点:来到一个适合他的地方,交到一个帮助他成功的朋友,遇到一个肯用他的君主,训练了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打了一场令无数人赞赏不已的战役,写下一部流芳百世的兵书,得到一个令无数后人向往的结局。他改变了当时几百年来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模式,把战争提高到艺术的层次,直接推动历史的车轮,使中国超越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他帮助原本贫弱的吴国,在群雄争霸的年代夺得霸主地位。他就是一代兵圣——孙武。且看一个游荡在江南地区的贫困士子如何在战乱不止,礼乐蹦坏的纷争时代,逐渐成长为令无数后人敬仰膜拜的兵圣。
  • 我的世界之逗比的生活

    我的世界之逗比的生活

    这本书呢,其实就讲的是一个叫盛书涵的人类莫名其妙的跑到了一个叫我的世界的游戏里开始了他的逗比生活的故事,mc是主线来的。。。。。。前期写得不太好,新人发文,请谅解(后期可能掺杂一些无限流,当然,也有一定的二次元乱入进来……就这样)催更用的作者qq:2351433105,要加的话请备注读者,蟹蟹~
  • 萃魂

    萃魂

    人的魂魄是个巨大的宝库,所为玄学只为修三魂,炼七魄,魂魄淬体。龙雨虽为先天显魂者,但只有一魂,看他如何突破禁锢,成为无上存在。
  • tfboys之因为爱

    tfboys之因为爱

    这本书,是由俩个作者写的。主编不是经常更,副主编会经常更的,因为这本小说原本就是副主编写的,主编只是帮忙而已。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 极品谪仙猪八戒

    极品谪仙猪八戒

    净坛使者猪八戒记吃不记打,偷看嫦娥洗澡再次被贬下凡间!这次不是投胎做猪,却带着西方佛祖和天庭玉帝两位大哥的终极任务!历经九世轮回,转世至1998年的西安!平静的世界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中学、大学、待业、工作一路癫狂!异能、隐修、异族、人类十足混乱!谈情、说爱、学业、事业百折不挠!*这是一部成长史,你会看到你那已经或者终将失去的青春……起点朋友1群:224163308(都是书友和笔友,大家交个朋友)
  • 狂倾天下

    狂倾天下

    “为了她,即便是负了天下又如何?”“好,但愿你不会后悔。”--“你当真可以为她而死?”“即使是魂飞魄散。”--或许可以三妻四妾;或许可以登上九五之尊;或许可以潇洒快活一生....可是遇到了她一切都变了,也许是命中注定。为她可以放弃一切,可以不计后果的付出...
  • 式神纪

    式神纪

    我醒来的时候,太阳才刚落下,满地的烟尘似乎散发着无尽的嘲笑,我弹了弹身上的灰,看着还在冒着滚滚青烟的祭坛,我知道,我又失败了。唉,召个式神怎么就这么难?常听别的阴阳师说某某某又召出了一个强力的SR级式神,技能如何如何棒,成长如何如何强,再看看我,连N级式神都没有。是的,我就是被称为阴阳师里的废柴,安赫时代的耻辱,阴阳师-湫。哦,暂时其实还不能称我为,阴阳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