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9800000009

第9章 叶剑英严峻时刻建奇功

"揭竿羊城五十年,风雨齐舟步履艰。川西传讯忠心耿,京华除害一身胆。行若吕端识大事,功成绛侯有愧颜。八秩寿翁犹继志,旗展神州贺新天。"聂荣臻元帅1977年祝贺叶剑英八十华诞的这首诗,高度概括了叶剑英一生中两件最伟大的功绩。其中的"川西传讯",即是指长征途中,叶剑英在四川西部地区挫败野心家、阴谋家张国焘企图危害党和分裂红军的阴谋,为革命立了大功的故事。

那是60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极其惊心动魄的一幕。

1935年6月中旬,担任红一方面军第3军团参谋长的叶剑英,同部队一起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翻过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到达了四川西部懋功县的达维镇。在这里,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与红四方面军一部胜利会师。一是来自江西中央苏区,一是来自川陕苏区。红一方面军已经过了长达8个月的长途行军,同国民党重兵一次次的围追堵截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又同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了顽强抗争。红四方面军也退出川陕苏区近2个月了。劫后相逢,真有说不尽的喜悦,道不完的兴奋。叶剑英看到两军会师后部队战斗情绪高涨,力量大为增强,内心很受鼓舞。他估计,全军在战略上将会很快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然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此时却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已得报,拥有8万多人的中央红军,在通过国民党的几道封锁线后,已损失大半,只剩下不到2万人了,且衣服破烂,装备很差。而他直接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此时却拥有7-8万人,服装、装备都胜过中央红军。在他看来,由于他直接领导的队伍人多枪多,因而整个红军应该由他来领导和指挥。在红军的战略方针问题上,他也与中央严重分歧。为了统一战略方针,中共中央政治局于6月26日在懋功北面的两河口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红军应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创造川陕甘苏区,为此必须坚决反对张国焘所持的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

叶剑英完全拥护两河口会议的决议。他与彭德怀、杨尚昆一起,率领红3军团部队继续北上,准备执行军委确定的红一、四方面军协同作战的松潘战役计划。这期间,叶剑英听说,张国焘一再借口"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公然向党争权。党中央坚决拒绝了张国焘等的无理要求,但为了照顾红军的团结,周恩来让出红军总政治委员一职,于7月18日由张国焘接任。这样,张国焘才勉强同意调四方面军部队北上。

7月21日,中革军委为了统一指挥红一、四方面军部队北上,决定组织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由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兼,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兼参谋长。随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都同叶剑英作了亲切谈话。他们告诉叶剑英,到了总指挥部后,要协助徐向前、陈昌浩指挥好部队,要搞好红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同时,嘱咐他从红军总司令部挑几名得力的参谋和机要干部带去,把总指挥部的参谋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起来。叶剑英按照毛、朱、周的指示,从总司令部挑了李荣、毕占云、吕继熙(吕黎平)、赖光勋、陈茂生等10余名同志,一同从芦花赶到位于毛儿盖的前敌总指挥部。

8月上旬,中革军委决定将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分左、右两路北上。在卓克基及其以南地区的红一方面军的第5、32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9、31、33军为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经阿坝北进。在毛儿盖地区的红一方面军的第1、3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4、30军为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率领,经班佑北上。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右路军为了打开通往陕甘的门户,发起包座战役,歼灭了妄图在包座一带阻击红军的胡宗南部队一个师和一个团。随后,中央和军委机关及前敌总指挥部,到达巴西河畔的潘州(松潘)及其附近的村子驻扎。

这期间,红军左路军从马塘、卓克基一带出发后,经过行军,于8月下旬到达了阿坝地区。按原定计划,左路军应继续北上,在班佑一带与右路军会合。可是,率领左路军的张国焘仍不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在阿坝地区按兵不动。他的内心里,打的还是要南下的算盘。

9月1日,毛泽东等发电报给张国焘,劝他说:目前情况极有利向前发展。右路军须以主力向前推进,左路军应尽快北上,集中主力从武都、西固、岷州间出击,必能争取伟大胜利。张国焘却于9月3日打电报给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共中央。电报说:"茫茫草地,前进不能,坐待自毙",左路军"决于明晨分三天全部赶回阿坝"。5日,张国焘悍然命令左路军部队停止北上,就地筹粮待命。

叶剑英在前敌指挥部,看到张国焘的电报后,心中十分焦急。他同彭德怀、杨尚昆等人多次商谈,对张国焘拒不执行中央北上命令的行为感到十分气愤。

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巴西、潘州一带,不断给张国焘发电报,晓以大义,陈述利害,耐心等待他率左路军北上。在9月8日给张国焘等人的电报中,恳切而又严肃地指出:左路军如果向南行动,则前途将极端不利,因为地形利于敌封锁不利于我攻击,经济条件绝对不能供养大军,阿坝南至冕宁均为少数民族,北面被敌封锁,无战略退路。"务望兄等熟思审虑,立下决心,在阿坝、卓克基补充粮食后,改道北进。"张国焘收到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电报后,不仅没有丝毫改变态度,反而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共中央,再次表示反对北进,坚持南下,并称"左右两路决不可分开行动"。同时,他背着中央给陈昌浩发出密电,令其率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9月9日这天,是川西北地区的一个阴冷的日子。张国焘的密电发来的时候,前敌总指挥部机关人员正在开会。担任前敌指挥部政委的陈昌浩,思想上倾向张国焘,对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犹豫不决。他上个月刚刚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这段时间特别爱作报告、发指示。此刻,他又正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话。译电员把电报送来,交给坐在陈昌浩旁边的参谋长叶剑英。叶剑英一看电文抬头是给陈昌浩的,当即递给陈。陈昌浩讲话正在兴头上,没顾上看,顺手将电报又交给叶剑英。叶剑英一看电报内容,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张国焘要向中央摊牌了。如果张国焘的阴谋得逞,后果不堪设想。叶剑英觉得事态严重,应当马上报告毛泽东主席。他心里很着急,但表面上仍很沉着,不动身色地把电报装进口袋里,继续坐在会场上。过了一会儿,他才借故离开会场。一出门,立刻疾步如飞,跑到毛泽东的住地,把电报送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看了电报,感到问题严重,情况紧急,神情也变得紧张起来。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

叶剑英对毛泽东说:"主席,这里有危险,不能留了,你赶紧到3军团(即红3军)去吧。"毛泽东说:"好吧。你赶紧先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里来了。但要提高警惕,设法在适当的时候脱险离开。"毛泽东随即将情况向在场的张闻天、秦邦宪等人作了通报。

叶剑英临离开毛泽东住地时,秦邦宪对他说:"老叶,你的处境危险,也要快走啊!"叶剑英说:"我不能先走,如果我一走,恐怕你们都走不了了。"毛泽东默默地注视了叶剑英一会儿,点了点头。

叶剑英立即返回前敌总指挥部,当他走进会场的时候,会议还没有开完。他又坐到原来的位置上。此时,他的注意力早已不在会场,而是在紧张地思考:如何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顺利离开这一地区?怎样将军委直属队机关和人员带出去?会议好不容易结束了。叶剑英回到住地,经过再三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带走直属队的办法。他首先找到徐向前,对他说:"总指挥,张总政委几次来电要南下,我们应该积极准备。首先是粮食准备。先发个通知给各直属队,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打粮去。限十天之内把粮食准备好。"徐向前听了,说:"好!"叶剑英于是写了个通知,准备发给各伙食单位。通知上要求次日凌晨两点,各单位组织人员出发,找地方去打粮。通知写好后,叶剑英又拿给陈昌浩看。陈昌浩说:"对嘛,要南下,应该先准备粮食。"叶剑英随即召集在军委直属队的有关负责人员开会。到会的有李维汉、杨尚昆、李克农、萧向荣等。他对大家说:"现在情况很紧急,中央和毛主席他们已撤到3军团去了。我们确定明天凌晨二时出发,以打粮名义赶到3军团去。"叶剑英请大家当场对表,然后继续说:"大家要按规定的时间行动,早一分钟晚一分钟都不行。同时,要严格注意保密。"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即分头作出发准备。叶剑英留下杨尚昆,问他:"还有什么没考虑到的事情?"杨尚昆说:"住在这一带的直属队机关和人员,都可以通知到。问题是刘志坚他们那几十个人,到包座30军慰问演出去了,怎么办?百把里路,一下子也赶不回来。"叶剑英想了想,说:"我给刘志坚发个电报,让他们见电立即返回,这样,明天凌晨说不定能赶到。"叶剑英的意见,得到杨尚昆赞同。他随即又与杨尚昆约定,次日凌晨2时在附近的一个小磨坊会齐,一起赶往红3军。

同杨尚昆分手后,叶剑英来到作战科,找作战科副科长吕继熙,要出了当时惟一的一份十万分之一的甘肃地图,带回住地,放进了自己的小藤箱里。

待一切部署完毕,天已黑了很久了。叶剑英回到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喇嘛庙休息的时候,在那里同住的徐向前、陈昌浩等人已经入睡。

这是一座空旷的大殿。正面墙上,贴着一张很大的神像,前面摆着一张小小的供桌。四周墙壁上,或贴或挂着各种各样画在布上纸上的神像,微风从门外吹进,有的在轻轻地飘动。供桌上,放着一盏小马灯,发出微弱的、淡淡的光亮。叶剑英上床躺下后,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他不停地看表,总嫌时间过得太慢。好不容易到了下半夜一点半钟,他悄悄起床,披上大衣,从床下小藤箱里取出那份甘肃地图。然后,轻轻地往外走。到了门口,他故意大声问站岗的士兵:"卫兵,你看到打粮的队伍出发了没有?""没有看到。""怎么搞的!时间到了,还不出发!"叶剑英故作生气地骂了一声。

叶剑英先到了萧向荣那里,萧向荣也刚起来。叶剑英把地图交给他,对他说:"赶紧藏起来带好,全军就这一份,这可是要命的东西,千万不能丢了!""参座放心,我绝不会丢失!"萧向荣回答说。

这时,叶剑英一摸身上,忽然发现手枪忘了带,便要回去取。萧向荣劝他:"你不要回去了,回去危险!"叶剑英说:"不要紧的,我是公开出来的,出来检查打粮的队伍。"叶剑英返回喇嘛庙,马灯依然在供桌上闪着微光。他赶快从自己睡觉的床头拿了左轮手枪,转身急促往外走。到大门口时,又推了推睡在门边绰号叫"死卵"的警卫员范希贤。由于范希贤睡得太死,一下没有叫醒。叶剑英担心惊动旁人,便径直迈出了大门。

夜漫漫,山巍巍,天空乌云密布,大地寒气袭人。夜幕中的巴西河,发出沉重的、均匀的呼吸声,缓缓地向东流去。叶剑英来到架在一条溪流上的水磨坊附近,杨尚昆已在那里等他。两人会合后,急忙向前赶路。不一会儿,追上了直属队的部分同志。大家见参谋长和主任来了,高兴地开玩笑说:"你们开小差跑出来了。"叶剑英风趣地说:"不,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同志们小声说着话,继续往前赶路。走了几个小时,到了一个交叉路口,碰到了正焦急等待他们的张闻天、秦邦宪。他俩高兴地向叶剑英问候。同志们也七嘴八舌地交谈起来。忽然,秦邦宪提醒说:"老叶,你还不快走,人家恨死你了,说不定会追来找你的麻烦!"叶剑英一听,立即加速步伐,继续赶路了。果然,叶剑英走后不久,秦邦宪他们忽然听到队伍后面一阵吵嚷声,回头一看,闯来了一队手持驳壳枪的人。他们大声喝问:"叶剑英在哪里?""你们找他干什么?"秦邦宪等人问道。

"先把他打死再说!"那几个人气势汹汹地说。

秦邦宪等人见来者不善,巧妙地回答他们:"叶剑英还在后面,没跟上来呢。"那几个人于是又向回找去了。

拂晓时分,走得满头大汗的叶剑英、杨尚昆等人,终于赶上了红3军机关。毛泽东见叶剑英赶上来了,高兴地说:"哎呀,你可来了,好,好!我们真为你担心哪!""谢谢主席关心,我很平安。"叶剑英笑着说。

同志们围上叶剑英,关切地问长问短。热闹了一会儿,队伍继续向甘肃的俄界方向进发。

9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在北上途中发出《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提出张国焘坚持南下,"对红军是没有出路的,南下是绝路";号召党和红军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区。同时,分别给张国焘和陈昌浩、徐向前发出电报。在给张国焘的电报中,严正指出:"阅致徐、陈调右路军南下电令,中央认为完全不适宜的。中央现在恳切的指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才是出路,向南则敌情、地形、居民、给养都对我极端不利,将使红军陷于空前未有之困难环境。中央认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该改变,左路军应立即北上"。中央在给陈昌浩、徐向前的电报中,指令其指挥4军、30军,于日内尾1军、3军之后前进,并强调指出,由于张国焘不能实行总政治委员之责任,违背中央战略方针,中央特直接指令前敌指挥员及其政委,并责成实现之。

然而,身为右路军政委的陈昌浩,完全站在张国焘一边,根本不听中央的指令,甚至要照张国焘的密电行事,准备派出部队去追击中央。在这种情况下,徐向前站出来,制止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从而避免了两支主力红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

9月11日,叶剑英和大家到达甘肃南部的俄界。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举行扩大会议,讨论与张国焘的斗争和今后的战略方针问题。叶剑英出席了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批判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反对北上战略方针、退却逃跑及军阀主义的严重错误,号召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作坚决的斗争。

俄界会议后,叶剑英同红1、3军部队一起,在党中央的直接率领下,继续向北前进。

一场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机终于度过去了。叶剑英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英勇机智,及时揭露张国焘的阴谋,挽救了党和红军。他的这一光辉业绩,将永垂史册。

同类推荐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换个方式好好爱

    换个方式好好爱

    本书收录了60封写给男人与女人的私密信件,揭开关于男女那些无法启齿的私密小事。内容包括:“寻爱:好男人都死哪儿去了”“再爱: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错爱:投之以暧昧,报之以快刀”“深爱:谁的生命不是一个奇迹”等。
  • 两极

    两极

    两极之道,一极为人,一极或神或魔,全只凭一念之间。这是一个现代的故事,这是一个在都市钢铁森林中的武者的故事。
  • 兽女天下魅本轻

    兽女天下魅本轻

    她本是异世兽王之女,却因遭人迫害,流落地球。但金鳞又怎会是池中之物,在这里,她照样是一方传奇!战神小队队长,华夏的守护神!但她终究不属于这里,在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后,腥风血雨又会是怎样的风景。且看她如何异世回归,书写属于她的不朽神话,夺回属于她的不败神位!
  • 火影之木叶虫师

    火影之木叶虫师

    仓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昆虫学博士,一次意外,被剧毒蜘蛛咬伤,意识穿越到了火影忍者的世界,成为了油女一族的成员,和纲手等人同一时期。利用自己的昆虫学知培养忍虫进行战斗,蝴蝶,毒蝎,甚至蚂蚁都是他的战斗伙伴,木叶虫师之名响彻忍界。仓岚:大蛇丸,虽然你叛逃了,但我仍然视你为知己,毕竟在这个世界里,唯一讲科学的人就只剩下你和我了。大蛇丸:……仓岚:昆虫是我们的好朋友,人类的生存生活都离不开昆虫的帮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所以我们应该善待昆虫。泷隐村:这就是你来抢七尾的理由?忍术?看是你结印,还是我的音速忍蜂更快。尾兽?食尾虫们的食物而已。体术?被我的咒术蜈蚣咬后,残疾人都能用八门遁甲。
  •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本书从多角度分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包括“面子哲学”、“关系哲学”、“权力哲学”等等,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学会更多处世原则,明了更多是非观念。
  • 拴住多金首席

    拴住多金首席

    听过继承财产,继承事业,继承房产,但是没听过继承情妇。她明里是他大学校友,背地里却是他父亲的情妇;父亲死后任何话语都没留下,白纸黑字点明要他继承情妇。一纸遗书,一个登堂入室的情妇,一场寻找遗书的争夺战。看着她偶尔露出的是忧伤,他心里跟着不快乐,看着她束手无策,他却在设计她之后又将她解救出来,看着他被其他女人侮辱,她没反应,他却肺都气炸了。总总的行为都让人以为他爱她,但是他该恨她才对,为什么要怜惜这个狠狠伤害他的女人,他是疯了吗?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从倡导湖南维新到领导自立军起义,他的一生也是轰轰烈烈,可赞可叹的。唐才常与谭嗣同都是湖南浏阳人,两人以推动湖南维新而名重一时,被人尊称为“浏阳二杰”,唐比谭小2岁,两人不仅志趣相投,就连脾气都差不多,都是铁打的硬汉。谭嗣同在北京就义时高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令人回肠荡气。唐才常死于武昌,临死留下绝命诗:“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洒荒丘。”追随谭嗣同亡魂西去,实现了两人生前“生同志,死同烈”的誓言。他们都是为了挽救中国免遭帝国主义亡国灭种而英勇牺牲的爱国志士,是无数先烈中的一员,他们不屈不挠追求救国真理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 穿越到Minecraft的世界

    穿越到Minecraft的世界

    我是新人,第一次发小说,可能不怎么更,请谅解。我只是学生,还是即将升到初中,所以大家···不求推荐神马滴,只求看看,加入书架,谢谢。如果有兴趣加我的QQ一起玩Minecraft哦~
  • 女儿国之女王诞生传

    女儿国之女王诞生传

    传女巫山有一个能实现愿望的女巫,世人为得偿所愿,千里寻踪,女巫以猫观人,得其愿者必将献出交换条件。她用20年的年华跟女巫做交换,16岁入宫为婢,因其面貌丑陋不堪,调遣至火房,受人唾弃,遭人欺凌,巧用心智得皇后重用,暗藏心机,她的心愿到底是什么?揭开面纱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机密……无名丑女如何重生成为女儿国一代呼风唤雨腹黑女王.后文片段“蓉——蓉,是你吗?”声音有些低沉,他躺在床榻,已经三天了,他终于等到她来了!纱曼外面的黑影一直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可看的出那人儿是悲伤的,不停的擦拭着脸颊。她是在为自己难过吗?可那人儿为何不进来,他想要见她,他伸出一只手,喉咙火辣辣的刺得很疼,“蓉——蓉,来朕这里!”那人儿哭的弓起了背,手里的锦帕被咬成了一团。“别怕!你来!只要你来,朕就不怪你了,不让你陪葬!进来!”他手伸的老长示意她进来,语气里满是呵护。那人儿声嘶力竭,哭喊了一声,仔细听来只能模模糊糊辨出:“皇——上!”二字。“蓉——蓉,朕就在这里,你来!怎会是你?她呢?她去哪里了?”“是臣妾!那里没有别人!皇上,臣妾也想自己是她,这样你见了必然会高兴些。”
  • 易先生我们可不可以走一生

    易先生我们可不可以走一生

    易烊千玺,一个已经深入骨髓的名字。多年之后我又问起,你还好吗,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