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8000000006

第6章 灵雀寺的风波

小集是皖西人,从小参加红军。

1932年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平汉路西进,经汉中,再进入四川,在此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他也跟随部队转战至四川。

1935年5月下旬,小集随军长征,被分配到警卫团。他虽然是"红小鬼",但人小意志坚,不管征途多么艰苦,他都咬着牙坚持下来,首长们,红军叔叔、哥哥对他都很喜欢。

1936年2月,小集随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参谋长刘伯承,以及红30军政委李先念撤离四川省天全、芦山、宝兴地区,向道孚、炉霍、甘孜进军。从丹巴向道孚进军的途中,有一座大雪山叫折多山,横亘于途。红军北上必须穿越折多山的主峰---党岭。党岭海拔5000多米,当地藏民说起党岭也谈虎色变,在他们看来,这座空气稀薄,寒风狂暴,雪崩连绵的冰雪世界,是一座神秘、恐怖、随时吞噬行人的鬼门关。当红军向丹巴县藏民请教如何才能安全爬过党岭时,藏民回答说:党岭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只有中午12时可以过,一到下午狂风大作,人到那儿就别想活命。藏民还告诉红军说:现在是严寒季节,你们衣服穿得这么单薄,很难过去啊!红军指战员们明白,党岭山西部就是红军准备北上的休整地,一切粮秣给养全部要在这里筹措,而且还要迎接红2、6军团,共同北上。再大困难,也要闯过这座"鬼门关"。

小集作为先头部队的一名成员,艰难地爬过了党岭山,来到道孚城。这时道孚城几乎是一座"死城",城内街道冷冷清清,家家关门闭户,只有不及回家的鸡犬和野狗满街乱窜。藏民因多年的民族隔阂,加上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欺骗宣传,把红军视为欺压自己的"平番军",所以纷纷逃出道孚城。小集对此已司空见惯,因为每到藏民聚居地,先总是不见人影,后见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正确,藏民又逐渐回来,支持红军。这次他随警卫团向著名的灵雀寺奔去。

灵雀寺是道孚城有名的喇嘛寺院。它依山而筑,金碧耀眼,殿堂连云,有喇嘛800余名。

小集走到大殿内,见有两个光着身子搂着的木雕,和其他菩萨摆在一起,觉得十分丑,也很气愤,就顺手将它摔到地下。这时,警卫团2营营长谭杰也在他的身边。

"好!"谭杰见小集摔下这"丑形象"的木雕很高兴,不觉喊了声"好",以表示对小集举动的支持。

小集得到营长的支持,很高兴,觉得自己摔这"丑雕塑"做得很对。他根本不知道他已违反了党的宗教政策。党的宗教政策主要一点,是信教自由,不强迫人们信奉宗教,也不强迫人们不信奉宗教。这两个光着身子搂着的木雕是喇嘛教的菩萨,因此,和其他菩萨摆在一起。小集和2营长谭杰均不懂喇嘛教,在喇嘛寺把喇嘛信奉的菩萨摔在地下,这就是违反党的宗教政策。

小集和其他战士一样,奉命不但要为先头部队筹粮,而且还要为后续部队筹粮,因为他们爬党岭山时,每人只带三天粮食,到了道孚城,也剩下不多。

征集粮食成了红四方面军当时紧迫的任务。"这么大的寺庙,一定有存粮,我找找看,然后报告领导,让他们设法向喇嘛借。"小集心中想着筹粮的问题。他在长征途上,不知饿了多少次,饥肠辘辘的难受劲,他深有体会。既不要违反民族政策,又不要违反群众纪律,又要保证红军生存和战斗,这对未满18岁的"红小鬼"来说,任务太繁重了。

他找了一遍,没见到粮食。他不信这么大寺庙不储存粮食,就又去找,忽然见一间大房子锁着门。"这房间里,一定有粮食,不然它锁着门干啥?"他想道。

"营长,我们打开锁看看,可能里面有粮食。"小集向营长请示道。

"行,打开看看。"谭杰营长对这间锁着房间,也起了疑心,猜想里头可能有存粮。

于是小集就随手拿来工具,把锁砸开,走进去一看,满屋是书,不见粮食。他们仍不信,又翻箱倒柜地找着,开一柜子,见里面摆着一排排书,就把书全扔在地下,看看里面是否有粮食藏着。于是把书扔得满地、房子陈设也随意移动。结果此房间,除书外,还是书,未见颗粒粮食。他们又退出此房间,再到处找粮食。他们不知,此间房间是藏经阁,是寺庙的神圣之地。

"营长,这里有粮食。"小集惊喜地喊道。

"哪里?"营长高兴地问道。

"这里!"小集指着一个菩萨的肚子里说道。

"我来看看。"只比小集大几岁的谭杰跑过来看。

果然,菩萨的肚子里有粮食。他们挨个看菩萨,果然每位菩萨肚子里都有粮食。原来这里的喇嘛喜欢往菩萨的肚子里装粮食,一则表示对菩萨的敬仰,虔诚,二则,保证菩萨的重心稳定,不易晃动,三则也是藏粮的好去处,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粮库的粮食被人抢去,还有菩萨肚子里的粮食充饥,解决暂时困难。

刘伯承等人也随后来到灵雀寺。他们只见佛前途烟袅袅,灯火闪烁。这时幽深曲折的经堂佛殿沉寂无声。高高的经幡沉沉低垂,佛神或坐或立,或怒目相对,或笑容可掬,或闭目静坐,或侧耳伫立,千姿百态。走到大殿深处,阴气袭人,还给人以恐怖压抑之感。

"这是什么人搞的?"忽然,刘伯承发现地上摔着两个人光着身搂着的菩萨。四川籍的刘伯承,宗教知识是很丰富的,对喇嘛教信仰也很清楚,见菩萨被摔在地下,不知何人所为,就立即问道。

随行人员,不知是谁所为,面面相觑,无从回答。

他们一行走到藏经阁,只见阁门大开,经书抛撒满地,室内陈设凌乱狼藉,刘伯承、陈昌浩等感到吃惊。"这又是谁干的?"刘伯承心中想道。

他们一行人未见一个喇嘛,觉得奇怪。这座宏大的喇嘛寺,足足驻扎数千人不嫌拥挤,竟然找不到一个人。刘伯承等命令随行人员细细搜索。

谭杰率小集等人从寺庙出来,向后山追击逃敌,没有追上,又返回灵雀寺,在伙房里找到一位喇嘛。因语言不通,那位喇嘛怒目相视,谭杰只好命令把他的腰刀取下,押送到刘伯承处。经过通司翻译,知道他是铁棒喇嘛扎西,是灵雀寺的守卫者。扎西怒视刘伯承等。刘伯承向他解释道:"我们不是刘文辉的平番军,我们保护西藏人民,保护寺庙,请转告寺庙大师,叫他们回来,别害怕,我们是解放藏族人民的。"陈昌浩也通过通司,向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扎西听后,态度稍为缓和。

刘伯承命令警卫战士把扎西的腰刀和马匹还给他,请他和寺庙大师联系。扎西拿起腰刀,大踏步向前殿走去。他路经藏经阁,见阁门大开,他走进一看,满地经书,眼睛立即射出怒火,攥着腰刀,嘴里喃喃骂道。扎西继续朝前走,在大殿里他见大佛和菩萨的后腔已被打开,旁边还撒着几颗粮食,一对小佛被丢弃在地。他终于怒火中烧,大吼一声,冲出寺门。通司快步走上去,经了解,才知道扎西原来奉命回庙里看动静,如果认为红军不同平番军,就找红军长官谈判。他回寺庙一看经书满地、佛像倒地,十分生气,要回格达寨喇嘛寺报告逃到那里的灵雀寺的活佛和喇嘛。

谭杰、小集等还不知自己闯了祸,给红军路过道孚造成不良影响。谭杰向刘伯承报告道:"参谋长,喇嘛跑光,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铁棒喇嘛,他现在又跑了,看样子对我们扔了他们的小木雕有意见。"然后把砸开藏经阁,打开大佛后腔找粮食等事,汇报了一下。

刘伯承听完谭杰的报告后,心中明白,他在大殿所见之事,却是红军战士干的。"必须对红军战士进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刘伯承心中想道。

"你们难道没有学习过藏区十要十不要的纪律吗?"刘伯承严肃地说。谭杰自知理亏,但又辩护道:"那叫什么菩萨?丑死了,即使摔破了,也不可惜。当然我违反了纪律,愿意受罚。"小集见营长代自己受过,心中难过,但也不服,他同意营长意见:"那叫什么菩萨?"。经过宗教知识和宗教政策教育,他才知道自己错了,给红军带来麻烦。

刘伯承命令战士们将摔倒的木雕摆回原处,将经书重新整理好放回原来的地方,对寺里的粮食一粒也不准动。

后来,经过红军细致的工作,逃到格达寨的灵雀寺的喇嘛同意与红军谈判,并要红军派代表前往。

刘伯承等经过反复考虑,决定由谭杰率一连警卫战士保护川陕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余洪远赴格达寨谈判。小集也随警卫连前往。他心中不好受,觉得由于自己对宗教知识太缺乏做了违反红军纪律的事,连累谭杰营长挨批评。

格达寨喇嘛寺,是当地各个大坝子的要冲,又是北上必经之地,是藏族上层武装头领、大土司、喇嘛和大小活佛聚首之地。灵雀寺的大喇嘛、道孚的土司,一些青壮年藏民因为对红军政策不理解也逃到这里。余洪远到达格达寨,表面上,喇嘛、土司们迎接他的礼仪很隆重,实际上由于他们对红军当平番军看待,他们在喇嘛寺内设有埋伏,以待时机,消灭来谈判的红军。余洪远等镇定地进入寨内的喇嘛寺,并向他们宣传红军的性质和宗旨,说明经过道孚的目的,希望在此筹集军粮和顺利过境。当通司正将余洪远的话翻译一半之际,有位土司突然放下脸来,大吼道:"红军还是平番军,和刘文辉的平番军一路货色。你们既然保护宗教,为什么砸烂我们的菩萨?为什么撕毁我们的经书?""今天专门为此事,带领我们的警卫营长来登门谢罪的"余洪远镇定自如的答道。

"由于我的过失,违反了红军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冒犯了神灵,毁弃了经书,特来向你们赔礼道歉!"谭杰离开座位立于众喇嘛、众土司面前,举手行礼,表示歉意的说道。"现在已将经书原样封存,菩萨已经扶起,摆在原位,灵雀寺一切财产已经完整地保护好了,请你们检查。"说完谭杰坐回原位。

谁知那位土司不等通司翻译完,立即怒气冲冲拔起腰刀,直朝谭杰走来。席间剑拔弩张,站在营长后面的小集紧握枪把,余洪远也把手移向藏在腰间的"快慢机",以防"事变"。

"红军保护藏民的宗教自由和藏民的风俗习惯,为藏民谋求解放,你们必须和我们红军齐心合作!"谭杰从容地说道,毫无惧色。

各土司、各喇嘛见谭杰这么年轻就当营长,相当于藏军一个代本的长官,已经很吃惊,今见他面对土司的无礼和腰刀,仍然坚定而又从容,更加佩服其大智大勇。

"红军将遵守一切规定的政策,尊重你们,你们也不得侵犯红军!"余洪远立即上前说道。

通司把谭营长、余副主席的话一一翻译过去,可那土司仍然步步进逼。

"不得无礼!这是仁义之师,不是平番军,是藏人的朋友和兄弟,还不放下武器!"一个洪亮的嗓门大声吼道。

大家都往声音之处望去,只见一位披着黄色袈裟的白发活佛从外面走进来。正当千钧一发之际,吼声使全场僧俗人等一时敛声屏气。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好人,是他们把我从刘文辉的平番军中救出来。他们尊佛护法,敬礼真神,还赠马礼送我回格达寨,我上次给你们讲的仁义之师,就是红军。"白发活佛站在众人之间说道。

这位白发活佛就是国民党政府派来进驻格达寨喇嘛庙的。他走到半路,被刘文辉的部队所俘,是红军救了他,并礼送他回到格达寨。

经白发活佛一说,紧张气氛立即缓和下来,那位土司立即插刀拱手为礼,表示谢罪。于是谈判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并举行真诚的联欢活动。

小集看到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威力,也为自己违反红军纪律感到内疚。灵雀庙的风波,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教育。

红军正确地解决灵雀寺风波,按计划急速行进,沿途尽量和当地土司、喇嘛采用和平谈判,并以实际行动,体现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军势如破竹,很快到达炉霍。依靠党的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藏民、喇嘛帮助下,筹集大量粮食、衣服、药品等物品为红军北上打下物质基础。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本书总共五章: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孔氏行辈与家谱、祭孔子文、黄河三峡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总体规划设计简介等。
  • 科学巨人——牛顿

    科学巨人——牛顿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热门推荐
  • 燕市货声

    燕市货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原来一我直在爱着你

    原来一我直在爱着你

    南宫雪羽,精灵国的公主,蓝羽集团总裁的妹妹,身份高贵、倾国倾城的她爱上同样身份高贵、英俊非凡的他,这两个同样傲娇的人和精灵,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女主非小白。
  • 女人口才全攻略

    女人口才全攻略

    本书从女性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深入阐释如何练就金口才,并为女性提供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说话技巧,从而帮助女性朋友们赢得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 春秋一夜鱼龙舞

    春秋一夜鱼龙舞

    仅仅三天,元灵现世的勿离就带着虞貂闯上了琢玉楼,化身螭吻的勿离势不可挡,龙族的强大血统在勿离身上丝毫未减,甚至犹有过之,毕竟这是整个蟠龙世家万年来唯一一条雷火青龙。那一日,雷火炼空,日月潜形,青龙在云雾中隐现,瀛洲人只道是风云突变,有龙族现身。
  • 有一种花叫不谢

    有一种花叫不谢

    眼睛也许会衰老,泪水却永远年轻。走在每一份爱的情怀里,发现爱,品味爱,播撒爱,便自然会拥有永不凋谢的美丽……“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生活是一本厚厚的长卷,美丽、芬芳的花在竞相绽开,一朵又一朵,岁月一样恒久、绵长,童话一样神奇、美好。因慧心的倾听,世界会变得辽远而宽阔,生活会变得摇曳多姿,生命会变得充盈而厚重,人生会变得充实而幸福。
  • 日落萧木

    日落萧木

    雪沉花落,问君归,归人不归。凄凄惨惨戚戚,惨惨凄凄惨惨……岁月流走,二十八年,沧海一粟。泪影婆娑不过是流水之戏。她泪没黄泉路,情丝难断。他潸然泪下,打湿她的轮回路。枫熙攘,青丝长。曲中人儿泪忧肠。风轻扬,水幽长。人生不过逢戏一场。如果岁月静好,水划过指尖。长箫不嘶吟,轻琴不缭乱。谁的心沉睡在混沌之中?日落萧木,繁华落尽烟归尘……“师傅,这琴怎么有裂痕?”“那是个傻瓜的心。”
  • 嫡兄承孕

    嫡兄承孕

    作者只是搬文的。安阳元卓,天下第一富商的嫡子,十四岁掌管家业,眼盲,心明,对亲弟暗生情愫。安阳元拓,庶子,十二岁从军,八年奋斗从一个小兵爬上将位,为人果断,阴狠,断情绝爱不对任何人动情,因为这是那个人教给他的,他亦要把自己身上的一切还给他……分别再聚首,囚禁事件之后,元卓得到了短暂的光明,却发现自己的腹中多了些东西,怅然若失,原来于世不容的不仅是他的感情,还有他的身体。婴孩呱呱坠地,他再次归来,带来了另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家破人亡,元卓身上所有的光环,顷刻之间陨灭,飘泊江湖,受尽欺凌,原本以为会这样离开人世,却被他所救,这再次的相遇,让两人之间的纠葛,重新连在一起,再难断……
  • 莞归

    莞归

    莞归,莞莞来归····前世,因为单纯,因为愚蠢,因为善良,因为背叛,最终落得个死不瞑目的结果·····重活一生,我发誓绝不单纯,不再愚蠢,也绝不容许背叛。只为了夺回属于我的幸福,夺回我的一切。重活一世的胡莞莞,原以为可以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可是却无奈的发现这一世自己连前世仇人的面都没有见到,却又被今生的大嫂,逼得离家,逃跑,又被恶霸逼得再次逃跑最后被卖……故人,仇人,皇亲贵胄,权谋之臣一个个视她如同草芥,迫不得已一步步卷入一个又一个阴谋诡计,一次又一次惨遭折磨和抛弃……身如浮萍,又恰逢乱世,何处才是她的家……何人又才是她的归宿?(后面待续)
  • 西凉

    西凉

    十七岁的夏晚歌遇到陆西凉,天时、地利、人合、躲都躲不掉,所以她顺应天意接收了他。然后,在少年轻狂,艳衣怒马的青春年月里,他们相杀相爱,一路欢歌,直将年华从满枝花桠唱到满地落黄。一场盛大青春的华丽剧演中,所有人哭过笑过,爱过恨过,一切平静之后,青春哪去了?
  • 剩女的梦幻庄园

    剩女的梦幻庄园

    跨过三十岁的大关,孟真童鞋成为一枚金光闪闪的剩女爱情的不顺,事业的一事无成让她对生活近乎麻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城市的边缘得到一栋农家小院母亲留给她的玉镯也给她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剩女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咱也去种地,咱也去养狗,让平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女猪比较宅,胸无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