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3700000051

第51章 (4)

欢欢见他们都怀疑她会办个体,就一本正经地对王干人说,王主任,这退了休,耍倒起好是好,时间长久了也觉得莫得多大的趣味了,还不如找点事情做,有了点事情做呢说不定还要安然一点哩。不过哩,做点事哩,也不一定要办个体,只是你大主任给了这么多优惠的条件,对谁都会有诱惑的,你有这样的一番好意,再不领这个情,还真对不起你哟。

王干人见她来了真格的,显得有些意想不到,不禁再次把询问的目光投向天祥。

天祥仍然未动声色,他对政策放开有自己的理解。几十年来,政策多次放开过,但每放开一次,就会来一次大的整顿,整顿过后,不但会回归原处,往往方方面面还会卡得更紧。这样反复折腾,人们的承受能力已经很有限了。这一次会不会又是以前那样呢。他仍然顾虑重重。不过一见满街繁荣的景象,他就心里痒痒,就有些按捺不住。他尽管没有欢欢那么急切,但还是要下决心试试。他的动机也和她大致一样,认为退了休,本应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清清闲闲地过日子,但是太闲了,日子也难得打发,找点事情做做,反而会更加充实些。

天祥十五岁开始学做小生意,当了好几年的货郎,后来又在中坝场正正经经地做了十多年的生意,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尽管三十多年没再搞过商业,但要真正做点小本生意应该说没多大的问题。再则,欢欢经营小商店四十多年,在职时连年都是经营能手,商店交给她来做再放心不过了。他自己则主要是管管进货,做些搬出搬进的体力活。门面房是现成的,腾空了,整一整就可以用了。

天祥想好了,还是走原来的老路,就经营烟酒糖茶油盐酱醋糕点干杂之类的东西,花不了多少本钱,即使再遇到政策整顿,非要停业了,剩余的东西也容易处理,即使要没收充公,也造不成多大的损失,凭自己目前的经济收入也赔得起的。

想好了,就该行动,但真正行动起来就不那么简单。腾房子,整理门面,需要劳力,他们就没有。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放开,轻易找不到劳力,没有办法,天祥只得求助于原手工管理联合社的那些穷哥儿们。这些人虽然年龄也都大了些,但他们的子女中就有许多人仍然在从事体力劳动,他只是一开口,他们中的人相互间一串,出力气的,出技术的,一下子就来了许多人。旧桌子、烂板凳没处堆放了,都塞了灶肚子当了柴火。屋子长期没人住,地镇的楼板早被耗子啃穿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窟窿。木匠师傅把小窟窿扩大,再重新补上。大家把旧楼板洗干净,再用红色的油漆漆了一遍,四面的墙壁也用白石灰粉刷一新。

一套二的两间门面,在众人的努力下,几天的时间就打造得漂漂亮亮了。没有现成的货柜,木匠师傅建议就在墙壁上想办法,干脆就把货架直接做在墙壁上,除了豆油醋盐巴之类体重的货物,其它货物都上架,这样店铺里就显得很是宽敞,顾客还可以直接到店铺里的货架上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

殊不知,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经营者和顾客的距离,同时顾客不但有了近距离接触商品的机会,更有了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提高了顾客在买卖关系中的自主地位,在当时无意之间成了一项小小的改革措施。

开始,人们只见从他们店里出来的人,并不见店门口有多少人,就是逢场天也看不到多么热闹的场面,同行中不少人还笑话他们不会做生意,有的人认为他们做生意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不在乎赚不赚钱,只有货站的发货员清楚他们的进货量比其他个体户的进货量都大得多,周转也最快。

一段时间里,一些人好奇,便三三两两到他们店子来逛逛,顺便考察考察。这些人似乎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城里其它店铺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纷纷撤除了货柜,使多少年来一贯制的柜台经营模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王干人一直很关注他们这个店,少不了常来转一转,看一看。他见欢欢把个店铺打理得清清爽爽,有条有理,就当着几个正在挑选商品的顾客夸奖道,嫂子,不愧是行家里手啊,把个店啦打理得亮亮堂堂的,完完全全是一个模范店哩。

欢欢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和他说话,哎呀,大主任,没得啥呢,一辈子吃这碗饭,只要你不笑话就得啦。你看这铺子里哩又堆又摞的,没得个坐的地方,还不如去屋里,这会儿他们都在哩。说话间就为他打开了店铺通往院子的后门。

老太爷在呀,我就去屋里,不影响你做生意了。王干人一步跨出后门,就到了院子里。他前脚着地,就扯着干嗓子喊,老太爷,拿啥子好茶招待老弟啊。

秀秀听出来是王干人,马上从屋子里迎出来,热情地招呼他,是王主任啦,快请屋里坐,屋里坐。

天祥放下手中的书,摘下老花镜,站起身来,迎接王干人,老弟,大驾光临,快请坐,快请坐。

王干人在小茶几旁坐下,顺手拿起茶几上的书,随便翻了翻,恭维道,老太爷,好兴致啊,还念外国书哩。

哪还有啥心思念书哟,只是这会儿没得事,随便翻一翻,打发时间而已,喝茶,新鲜的毛峰,清香扑鼻,喝起来口感也还可以,等会儿带点回去,杨家岭干儿子昨天才送来的。天祥神态很是得意,示意王干人喝茶。

王干人当然晓得天祥的干儿子董和生,六个娃娃已经有一个考起了师范,一个考起了中专,不但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脱了农皮,而且生活费学费全都不用交,给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其他四个有的在读初中,有的在读小学,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没一个稍稍逊色的,脱农皮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这在当时的清水河还没有第二家,其社会影响之大,比当年杨开明从一个农民不几日就当上了县农业局长有过之而无不及。清水河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没几个晓得当今县长是何方人氏并不为怪,但不晓得董和生和他已经脱了农皮的两个娃娃就一定觉得很奇怪了。

中小学生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要像董菁菁姐姐那样好好学习,做一个国家有用的人才那样豪气十足的句子,学生家长教育娃娃也少不了要举一举菁菁这样的例子,念书嘛就得像别个董菁菁,你看看,别个家里成分那么高,杨家岭的条件那么艰苦,兄弟姊妹又那么多,就靠刻苦努力,硬是凭自己的本事脱了农皮,端上了铁饭碗,再也不会像她爹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刨食,天天送太阳过山了,多有出息啊。

话又说回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一个地主子女的子女,别说凭自己的聪明才智,靠读书走出农村,就是基本的生存环境也难得保障。随着生产经营政策的放开,其它各方面的政策也相应地放开了,高考制度的恢复,董和生才会有今天的名声,他的子女也才会有展露才华的机会。

天祥也给了董和生莫大的帮助和支持。菁菁上初中时,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他们两口子能够把一家八口人的嘴巴糊上,能让六个大大小小的娃娃吃饱肚子,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他们从内心讲也希望娃娃多读点书,娃娃在村里念小学,吃住都在家里,两口子努点力倒还应付得过,上初中要到乡上,吃住都得花钱,他们再怎么努力都无能为力了。不仅如此,菁菁被县中录取了,他们既没有想到,也觉得压力更大。

菁菁成绩优秀,学校并没有因为地主家庭成分取消她上学的资格,菁菁得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带着五个弟弟几乎疯了一个下午。她一声号令,先将几个弟弟招集在一起,面向着她,整好队排成一排,这才郑重其事地宣读录取通知书。

最高指示,教育要革命,录取通知书,董菁菁同学,经贫下中农推荐,你已经被我校录取为一九七八届初级中学新生,青益中学校,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宣读完毕,她一只手高高地举着录取通知书,领着五个弟弟疯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最小的弟弟喊肚子痛这才停下来。董和生夫妇心里也特别高兴,晚上特地做了一顿好吃的,表示了对菁菁的祝贺,同时对几个小的也是一种激励。

可是,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只筹齐了学费,生活费则不晓得在哪里去找,一分钱真是要难倒英雄汉了。就在火烧眉毛的紧要时刻,干爹天祥给他们家来信了,要他带着菁菁务必在八月二十日前到县城去一趟,有重要事情商量。接信后的第二天,董和生带着菁菁天不亮就风急火燎地向县城赶去。

不巧的是,当天天祥到外面开会还没有回来,问干妈秀秀,她并不晓得是啥事。他们父女俩就只得在干妈家住下来,等了两天,天祥才回来。

吃晚饭时,天祥对菁菁能够上初中表示祝贺,他告诉他们父女,菁菁上学的事不用愁,九月份来上学就是了,上学的时候吃住都在干爷爷干婆婆家里,由干婆婆照管她的生活。

当时,立玉立人都先后当兵去了,天祥家里就只有他们夫妇俩,而他经常要外出开会,下乡指导工作,菁菁寄读在家里,还可以给干婆婆作作伴儿。就家里的经济条件看,他们供一个中学生读书,完全不成什么问题。

当年在杨家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天祥和李书记都得到过董和生夫妇悉心的照顾。他们下山后,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少不了给带点东西上山,那只算是一些礼尚往来的事情。在那个年代,除了天灾人祸,娃娃读书就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事了,现在菁菁上中学了,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董和生正为娃娃读书的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听干爹如此说来,真是感动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就拉着女儿菁菁双双跪在了干爹干妈面前。

天祥赶紧拉起父女俩,这才告诉他们,李书记一直都关心着菁菁读书的事情,这次能够录取到青益中学读书,就是他直接给学校打的招呼。

董和生父女俩这才弄明白,按一般情况,菁菁尽管学习成绩优秀,即使能够上初中,也只能在黄土乡戴帽初中班上学,被录取到县中学读书完全是因为有李书记和干爹的关照。

按李书记和干爹的意思,菁菁学习成绩优秀,读了初中应该继续读高中,然后再考大学,但董和生考虑娃娃多,一个上了学,另一个又会跟着来,大的还没读完中学,小的早已上了小学,六个娃娃都该上学,供不过来,还不如读中专和师范,先解决饭碗的问题。不得已,菁菁和她的大弟弟读了初中,先后考取了师范和中专,不曾想会在清水河产生如此轰动的社会效益。

茶,确实是好茶,两叶一心,手工制作,一绺一绺的,看起来就可心。泡茶有茶道,太讲究了,普通百姓没几个人懂得起。天祥把茶叶放入茶碗里,先冲少许开水,待茶叶几乎都散开了,轻轻荡一荡茶碗,再倒掉水,他叫洗茶。洗茶后,再续上开水。这样泡出来的茶第一口就很上味。

王干人双手接过茶碗,眼睛眯成一条缝,将鼻子凑上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感叹道,好茶,真香啊,真香。

王主任,你们慢慢喝茶,中午就在我们这儿将就一下。秀秀热情地邀请王干人。

桃桃还是那样,热情洋溢地和王干人打着招呼,我说王大主任,你可有些日子没来耍了哟,还想听你再给我们宣讲宣讲你那些政策哩,今天就在这儿吃午饭,下午继续讲讲呀。说完就挽着秀秀一同出门去了。

王干人晃了晃他那只特别干瘦的手,客气道,不用,不用,我的好嫂嫂哩,那怎么好意思哟。

没啥不好意思的。咱哥们有些时候没聚一聚了,趁今天有空,喝上两盅。天祥很高兴有人陪他喝酒。

晓得你老人家现在是大忙人哩,跑买卖三天两头都难得落窝了,城里的个体户没得哪个比得了你,早就是几个万元户了。王干人夸天祥生意做得好。不过哩,做生意一旦上了手,哪做得完喽,我看你哩,还是悠着点儿,莫把身体给搞垮了,像你这样的人,享福的日子还长得很哟。

做啥子生意哟,不瞒你老弟说,我做的是甩手掌柜,只是苦了他欢妈一个人,她要是不想做了,我倒真不想干了呢。天祥说的倒是实话,做了几年生意,钱确实赚了一点,时下最光荣的莫过于万元户,他们第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是万元户了。政策进一步放开了,进货渠道更广了,生意做得相对更大了,赚的钱当然就更多了些,一年一个万元户已经不在话下。特别是承欢和承志联手在中坝场搞了一个大型批发商场后,他就到他们那儿去进货,虽然增加了些运输成本,但比较起来,利润空间更大了,赚的钱当然也就更多了。

有当初党校那段经历作感情基础,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有说不完的事儿,但绕来绕去,最终还是回到了做生意的话题上。王干人有意无意地告诉天祥,现在的政策确实放得很开了,原来铁板一块的农副产品收购现在也放开了。

天祥好像不经意地问,开到啥程度了,总不至于允许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吧。

王干人有些奇怪地看着天祥夸赞道,噫,我说老兄,一辈子吃政策饭的是不一样哟,一说一个准,就是农副产品放开收购的政策。当年,你老兄靠政策几年时间就赚了个盆溢钵满,靠政策你五万元就承包到了种植园的二十亩橘园,看来这回靠政策你老兄恐怕又要在清水河放一颗新的卫星了。这个农副产品放开收购的政策,你老兄是从广播里听到的,还是从报纸上看到的。

天祥反问王干人,广播里啥时播的,报纸上好久登的。他知道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从来都是铁板一块,如果国家把这一块政策放开了,有关农业的政策就可以说全部都放开了。

王干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儿,有些歉意地说,老太爷,对不起,你看我这叫啥子记性哟。我确实搞忘了,农副产品放开收购的政策是前几天才传达下来的。上面的政策放是放开了,但也是有条件的,还要控制规模,要限制产品种类的,不是哪个想收购就收购,想收购啥就收购啥的。

天祥指着王干人的鼻子调侃道,我说嘛,还广播报纸呢,你就给我懵嘛。他了解王干人的脾气,急不得的,一急了就会拼命地辩解,越辩解会越着急,特别好玩,就故意逗趣道,政策确实越来越好了,可有了好政策不宣传就是贪污。毛主席早就说了,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哟。

王干人真有点急了,一只干柴棍式的手不停地在头上舞动着,极力辩解,哪敢贪污,哪里犯罪哟。这政策来了,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晓得你对政策最敏感,吃得最透。我扯起个喉咙在大街上喊是宣传,对你说了,不也是在宣传吗。你老兄大帽子哟满天飞,这再好的茶哩哪个还喝得下去哟。说完,就要走人。

天祥不禁大笑道,你看你看,招不住了吧。招不住就想跑哇,也太不那个了嘛,坐,坐下继续宣传宣传。边说边拉住王干人坐了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安慰的口气对他说,茶的味儿都还没喝出来哩,跑啥呢跑。

王干人坐在那里,显得有些不自在,自言自语地自我解嘲,你老兄又不是不晓得,那二年把人给整怕了,真的是整怕了的,啥都得了,就怕上纲上线,只要一上纲上线,这人的心里就发毛哩,哪还坐得下去哟。

天祥一脸的认真,向王干人身边侧了侧身子,故作关切地问他,我的大主任不要紧吧,不要紧吧。

同类推荐
  • 龙少女之断代史

    龙少女之断代史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即见君子,云胡不喜?他说:如果可以,我宁愿你从未遇到过我!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话,是她宿命的结局。从赵灵儿,到褒姒,再到庄姬,美到绝色而独立,艳至红颜成祸水,轮回的悲剧,历史已然定格,而她,仍是心有不甘。因此,今生的她,宁愿做一只妖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化身于人间,让魂魄离散,回归前世,且续今生。
  • 牛顿的新装

    牛顿的新装

    一本权威的《西方哲学史》,谈到一套密传哲学……一枚17世纪的德国古银币,牵扯出一个数百年的地下迷城……这个西方传说已久的“可能世界”,竟然隐藏在东方消逝已久的“楼兰古国”寝宫之下。300年来,这个世界为生存发展沿暗河迁徙数千公里。里面的人不说话,不争吵,不梦想,不烦恼,不哭泣,他们唯一做的事:就是计算!他们为什么要孤守桃源离群独处,为什么如此憎恨牛顿的理论,为什么把《周易》原本奉为圣经,为什么把古银币作为他们的图腾,为什么把计算作为唯一存在……345年后,他们回来了,他们想做什么……
  • 村庄的河流

    村庄的河流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底牌

    底牌

    周仓县人事局会议上,县纪委副书记突然驾到,带走副局长周继光,次日办公室主任“跳楼”,另一副局长杨利民的孩子失踪,公安局领导亲自调查。事情稍有眉目,人事局却遭到打砸,局长临场消失,副局长杨利民临危受命,似乎化解了冲突,岂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周仓县官场更大阴谋正氤氲开来……
  • 喜鹊窝

    喜鹊窝

    “常言道做女人难,其实最难的是做乡下女人。种地,浇园,洗衣,做饭……当今许多小说都在渲染着人性的回归直至性本能的本真,叫人们很容易开卷便捕捉到人物的性感与浪漫,然而《喜鹊窝》中很难挑出几个这样的字眼,这便是那个年代农村的大多数年轻女性的本真面貌。她们在贫穷中坚守着贞操,在挣扎中追寻着希望。《喜鹊窝》从一个小原点出发,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部分画面,反映出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来,供人们回味、思索和探求。“
热门推荐
  • 倾国记

    倾国记

    他是年轻俊美的君王,冷口冷面。“臣妾是谁?”“朕捡来的。”捡来的,果真如此吗?当跋扈的皇后、心怀鬼胎的宫妃、玩世不恭的异族王子,战功赫赫的皇弟,在她疑云密布的人生中粉墨登场,真相也在有意无意间慢慢靠近。一次刺杀,让她想起所有的前尘往事。我和你,究竟,谁是谁的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九灵劫

    第九灵劫

    讲述了一个宅男穿越到异世界,搜集九灵剑然后日天,饿不,是无敌的故事。
  • 友情树

    友情树

    赵琳诺,林韶言——这两个女孩儿在出生那年就定下了不可磨灭的缘分,注定要做一生一世的姐妹。可世事难料,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曾料到会出现这样一个人,勾起了她们之间的矛盾.......
  • 枭王

    枭王

    骁悍雄杰之人,犹言雄长,魁首,多指强横而有野心之人争为枭雄!枭雄之道,可以成王!屠戮天下?又有何妨!我欲绝唱古今,誓为枭王!成就我等霸业,千古不朽,万古不灭!
  • 乱天人

    乱天人

    顺天为凡,逆天为仙;世人皆想逆天成仙,我却偏偏顺天做人;成仙难,做人更难;那就让我这一介凡夫俗子;踏着众生尸骨,饮着万物心血;成就我自己的乱天霸业。
  • 统御苍天

    统御苍天

    大地魔源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五生筋脉成就长生不死之尊。炼狱少年被赦流入民间,龙游浅水亦能舞动乾坤,来日一飞冲天之际,众界臣服。他渡七千余劫,六电之气翼其真,万物资始,乃一统天下,唯我称帝!
  • 错乱

    错乱

    主人公梦楠是个全职家庭主妇,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是某天下午因为一件怪事,生活的舵开始扭转了方向,渐渐把她拖入深渊。她最终是否可以成功逃脱这无形的黑爪,战胜自己,重新回归到生活吗?
  • 人类纪年

    人类纪年

    人类在经过漫长发展后,终于走上了银河系的舞台,在几百年的探索时光中,却没有发现一个智慧生命,直到一个突然造访的外星种族,却拉开了数十年战争的序幕。人类在这一场浩劫中,何去何从?(PS:我想写一个太空歌剧般的人类之梦,但可能笔力有限,望大家多多批评,这本书没有机甲,没有异能,修炼。可能会有人不喜欢的。)
  • 创建我的世界

    创建我的世界

    打得过,姐姐妹妹上,打不过,咱跑起来,你有你的无敌风骚一时,我有我无双传奇,不服?来追我呀!累不死你丫的。不打?好说,金币留下,我姐姐要了,宝贝留下,我妹子要了。和我没有关系?行啊,你们继续,咱看戏,来,上薯片鸡爪,看电视剧走起……
  • 美女的护航高手

    美女的护航高手

    普通少年秦翼处在人生最低低谷之际,偶得神秘灵石,于是便开启逆袭之路,脚踩各路纨绔,手拥各色美女。神器在手,天下我有;美女同修,永世不朽。2015,美女的护航高手在路上,你值得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