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3100002145

第2145章 永徽纪事之百济悲歌

永徽五年,八月初六,黄山。

此黄山并非“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而是位于百济首都泗沘城东南的一座小山。

这座山虽然既不高也不陡,却是泗沘城东南方向的唯一屏障,算是一个军事要地。

其时,大雨初晴。七色彩虹挂于天空,山间的野花经过雨水冲洗分外妖娆。蝉鸣阵阵,鸟语声声,真是好一派“如诗如画”的好风光!

然而,山顶上的人对这片好风光却视若无睹,每个人都面色阴沉,愁眉不展。

这伙人的为首之人就是百济大将阶伯。

如果说大唐军人的代表人物是秦琼的话,那这个时代百济最杰出的将领就是此人了。

不过,他比秦琼更具悲剧色彩。

无论秦琼对李二陛下有多少不满,但李二陛下总能称得上是一个圣明之主,秦叔宝在他手下建功立业还是没问题的。

阶伯就倒霉多了,摊上扶余璋这么个志大才疏的主公,处处被掣肘,壮志难酬,甚至有段时间被投入了大牢之中。

直到唐军就要兵临城下了,扶余璋才慌里慌张地把他放出来委以重任。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孙吴重生白起再世都无力回天,何况是一个小小的阶伯?

无奈之下,他只能自请领兵五千守黄山,与国共存亡。

要说阶伯的用兵之术还真不赖,把黄山守了滴水不漏。新罗军队连续攻打了三个月都没打下来。

当然,到了这时候,阶伯也支撑不下去了。无它,被围困了这么长时间,百济的军粮已经严重不足。

到了这时候,除了投降,也只剩下决战一途了。

至于突围则完全不在阶伯的考量之内。身后就是国都泗沘城,此时突围与叛国何异?

于是乎,他命全体将士把盔甲缝在衣服上,宣称不打败敌军就不允许脱掉,然后领军出战。

按说阶伯的这个举动与楚霸王的“破釜沉舟”之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运气好的话还真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可惜,天公不作美。百济刚一发动进攻就大雨滂沱。对面新罗的主将金庾信见状大喜,命令投石车向敌军军发射“泥弹”。

这下子百济的将士们可倒了血霉了。“泥弹”混合着雨水黏在他们的盔甲上,陡然令甲胄的力量增加了几倍,别说打胜仗了,正常行动都成问题。

可要脱下盔甲呢?又因为阶伯的“妙计”,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成功。

所以,很快地,百济的军队就大败亏输。

最后阶伯一清点,出征的四千多人,现在只剩下了四百。可以说是十不存一。

想起出发之前的豪言壮语,老头子禁不住悲从中来,眼圈泛红,要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简直要痛哭出声了。

“大帅,胜败乃兵家常事,您还是看开一些地好,不必如介怀。”阶伯的心腹爱将楚英劝慰道。

阶伯叹了口气,道:“唉,你以为我是因为打了败仗而这副模样?咱们以寡敌众,败了实属正常,胜了才令人意外呢。老夫怎么可能那么小心眼?”

“那您是为我百济的国事伤悲?”

“嗨!别做白日梦了,百济现在还有什么国事可言?”

“那您的意思是……”

“老夫是为自己而悲!是为阵亡的百济将士而悲!本来国事如此,咱们大伙轰轰烈烈地战一场,胜了就是救国的英雄。哪怕是败了也足以青史留名。可现在算什么?”

他越说声调越高,道:“咱们成了一个笑话!后世史书上会记载我阶伯不是英勇战死的,而是自己蠢死的!那些将士都是受了我的拖累,憋屈死的!”

“这……”楚英当然也觉得今天这仗打得郁闷败得冤枉,他本来就不擅言辞,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劝解才好,只得转移话题,道:“那咱们今后怎么办?”

阶伯咬了咬牙,道:“今天这场惨败也不是全无好处。起码吃饭的人少了很多。剩下的粮食足够咱们吃上十天半个月的。这几百人出去迎敌必败无疑,那咱们就再为百济坚守十日吧。”

楚英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希望这多出来的十天时间里,形势能有转机……咦?大帅,您听山脚是什么声音?”

“万胜!万胜!万胜!”

二人仔细倾听,但听得那声音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直至似山崩,像海啸,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他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绝望之色。

阶伯苦笑一声,道:“看来坚守十日已属痴心妄想,唐军来了!”

“报~”正在这时,有一个小校飞奔而至,道:“启禀大帅,唐军的使者求见。”

阶伯的脸一沉,道:“不见!到了这时候,咱们和大唐还有什么好谈的?老夫誓死不降!”

“慢!”楚英阻止道:“卑职以为,咱们还是见一见唐使为好。”

阶伯眼一瞪,道:“怎么?你怕死?你想投降大唐?哼!老夫真是看错了你!”

楚英赶紧解释道:“当然不是。卑职的意思是,咱们都被困了好几个月了,外面发生了什么,全不知晓。不如暂且与那唐使虚与委蛇几句,也好探听些消息。”

“这……好吧,那就把他带到这里来。”

没用一盏茶的功夫,所谓的唐使就被带了过来。

此人大约二十来岁,身高七尺,膀大腰圆,手长脚长。往脸上看,头似麦斗,眼赛铜铃,二眸子烁烁放光,满脸的威风煞气!

阶伯一见此人,不由得血往上涌气往上撞,浑身都哆嗦。他用手点指此人道:“黑齿常之,是你!你背叛百济投唐了?”

黑齿常之脸上并无任何愧色,道:“不错,某家已经归顺大唐。现在在东华王帐下,为五品的游击将军。”

“好呀!一个五品官就把你收买了?黑齿家世受国恩,你这样做对得起百济吗?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吗?卑鄙!无耻!小人……”

阶伯越说越气,最终把腰刀抽了出来,怒吼道:“我要你得命!”

楚英赶紧把他拦腰抱住,道:“大帅,不可!不可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您不能坏了规矩!”

“什么规矩?我百济都要亡国了,还讲狗屁的规矩?”

楚英道:“您这话可不对。咱们百济的国运即便无可挽回,最后也得争取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声吧?一个黑齿常之算什么?他的死活有什么影响?您今天干了这事儿不是平白给百济抹黑吗?”

“这……”阶伯一跺脚,道:“可老夫就是不甘心!见了这乱臣贼子就心中气血难平。”

黑齿常之的脸上并无丝毫愧色,道:“我投唐可不是没有原因的。大帅暂请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我说完了,您觉得有道理还则罢了,要是您认为没有道理……”

“怎样?”

“只要您亲口说出来,我马上就宣布背叛大唐。这样我就不是唐使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阶伯气呼呼地说道:“你讲!我就不信了,你叛国还叛出道理来了?”

黑齿常之道:“就在五日之前,大唐东华王郭业引军自西而来,兵围泗沘城……”

阶伯赶紧插话道:“怎么可能?西边的唐军不是正和高句丽的大军对峙吗?郭业怎么敢置高句丽的大军于不顾,来攻咱们的都城?”

“因为唐军已经赢了。这些年来,唐军屡次对高句丽进行袭扰,直弄得高句丽国困民穷。此次渊男建虽然又纠集了二十万大军,但将无斗志,军无战心,更关键的是饭也吃不跑。最后终于……”

“怎样?”

“发生了营啸。二十万大军一朝尽丧,渊男建心灰意冷,肉袒出降。高句丽已经亡国了。”

听到这个消息,阶伯心中并没有多少伤感,不仅如此,还有一股莫名的快意充满了他的胸怀--既然百济亡国难以避免,多一个难兄难弟总是好的。

他说道:“高句丽的实力比咱们百济强得多,想不到是他们首先亡国。真是时也运也命也!”

黑齿常之冷笑道:“咱们百济比起人家来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唐军围泗沘城三日之后,百济亡国!”

“啥?百济也亡国了?”尽管早就想到了这个结果,阶伯还是心里一紧,恨声道:“泗沘城城防坚固,怎么可能三天都守不了?是你!肯定是你背叛了国主,打开了城门!”

“这个责任我可承担不起。”黑齿常之一撇嘴道:“这么说吧,泗沘城之所以这么快就入了唐军之手,的确是有人出卖。但那出卖之人却不是某家。”

阶伯道:“到底是谁?”

黑齿常之伸出了两根手指,道:“有两个人出卖了泗沘城。其一为武王扶余璋,其二为沙宅皇后。”

阶伯的眼睛瞪得老大,道:“那怎么可能?”

黑齿常之道:“在大唐东华王的挑拨下,这对夫妻早已貌合神离。咱们百济之难,王与后不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唐军兵临城下之时,他们竟然分别向东华王投降!说出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话听到这里,阶伯已经信了个八九分,怀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武王和东华王仇深似海,他怎么就有信心让东华王饶过他?”

黑齿常之脸现悲愤之色,道:“您要想明白,是东华王抢了武王的女人而不是相反。对于东华王来说,他们二人之间只有公仇而无私怨。”

“但这公仇也不小呀,咱们百济可是和扶桑一起坑了大唐五万水军。”

“大唐天子最好面子,武王的姿态放低一点,未必就不能蒙混过关。所以,事情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让东华王放他一码。为此,国主想了一个好办法。”

“什么办法?”

“他说……说……”黑齿常之艰难地道:“说愿意把沙宅王妃献给东华王!”

阶伯闻听此言都为扶余璋害臊,道:“这……这真是岂有此理!不就是死吗?有什么好怕的?扶余璋真是把咱们百济的脸面丢尽了!”

黑齿常之道:“这还不是最丢脸的呢?不仅如此,沙宅王后自己也表示愿荐枕席!”

“我……”听了这话,阶伯直气得肝儿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黑齿常之趁热打铁,继续道:“您说咱们的国主和王后都是这个德性,我为什么不投靠大唐?跟着这样的主公,难道不丢人吗?”

楚英道:“我明白了。黑齿将军投唐的确是情有可原。那您今天来的意思是……”

“秦王素知阶伯元帅忠义,特派某家前来劝降。大帅,现在百济已经亡国,您的坚守没有任何意义。现在投降,没人会说您不忠。再说了,您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这些兄弟考虑不是?”

楚英被他说得颇为动心,道:“大帅,您看……”

阶伯沉吟良久,最终长叹一声道:“黑齿将军说得不错,现在坚守并无意义。楚英你带着手下的兄弟降唐吧。”

“那您呢?”

阶伯道:“扶余璋无耻,却不代表百济建国以来的众位君王不是英雄。现在百济亡国了,如果没有一个够份量的人殉葬,那也太难看了。老夫不才,就担了这个差事吧。”

……

……

当夜晚间阶伯自刎而亡,剩余的百济将士在楚英的带领下归降大唐。

百济正式纳入了大唐的版图之内。

同类推荐
  • 帝国启示录: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

    帝国启示录: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

    有关秦帝国诞生的基础,以及它的鼎盛和消亡,公认的说法是自商鞅变法后,处于战国时期的弱国——秦,逐渐从弱小走向强大,直到消灭其他六国,统一了华夏大地。史书上还说,商鞅变法导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结构的改变。然而这“改变”之中内在的联系,却没有尽然。对于史书里刻板、僵硬、符号化的述说,我始终难以理解透彻,所以读起那段历史也就不得其法,总觉得其中有些奥妙没有品透。待到自己的阅历和社会知识日渐丰厚,再回过头来看那段历史不禁豁然开朗。
  • 世界历史速读

    世界历史速读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历史的理想工具书。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和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世界历史,在主线叙述的基础上配以“大事年表”、“主要人物”、“重大成就”等辅助栏目,将人类历史上的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一目了然,方便阅读、理解与记忆。同时,全文配入编者精心挑选的与文字内容相契合又自成体系的精美图片,使读者多层面地快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版式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在注重视觉美感的同时大大丰富版面信息量,使读者感受到世界历史的广博性和震撼力。多种视觉要素的结合使历史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陪伴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
  • 噬血之手

    噬血之手

    龙脊,一位特种兵王,受首长命令,到太平洋去某一岛屿上,去寻找从太空掉下来的飞行器残骸,不小心被噬血石吞噬了全部精血,窝囊死去,灵魂意外的附身到抗战时期一个封建思想比较隆重的一个家族子弟身上。前世死的太窝囊了,龙脊决定要在这一世活出个样子来。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将自己一身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敌人闻风丧胆。
  • 棘没铜驼

    棘没铜驼

    战乱常始于安定,盛极必衰应天理伦常。王朝的野心在安逸的土壤中滋生,战乱的烈火终将烧尽沧海良田。乱世出暴民,时势造英雄。看家国动荡纷乱,问谁能横刀立马。少年战疆场,热血染长缨。谁知闺阁梦,难耐江山色。
  • 龙起南洋

    龙起南洋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在西方的入侵下开始沉沦!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鸦片掠夺了国人的财富,神州蒙尘!机械、冶金双料博士龙宇飞回到晚清,崛起于南洋,推翻满清,搭上殖民扩张的末班车,实现民族复兴!龙起南洋,纵横四海,终结风帆时代!新书《铁血强国》正式上传,书友们多多支持啊!
热门推荐
  • 弹道神游

    弹道神游

    身为天才学生的李铭驹误入歧途因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在游戏中李铭驹亦要像在学校考试中独霸一方、所向无敌。在升学初二的前一晚,李铭驹无故的穿越到了他认识了两年的泰坦城。在这里,学习等于战争······
  • 神之帝皇

    神之帝皇

    这是一个由仙盟统治下的世界,所有功法,法宝,丹药全部都由仙盟垄断管理,所有未经仙盟准许而成修仙者的,必遭屠戮。血残阳由地球穿越而来,因灵根太差而不被允许修仙,心有不甘的不顾仙盟禁令,自行修炼成仙,自此踏上了一条与整个世界为敌的杀戮之路。斩妖,除魔,诛仙,屠神,血染残阳红。QQ群177439561,偶有福利哟
  • 销售离不开心理学

    销售离不开心理学

    本书是利用心理学战术化解销售难题的经典读本,为读者揭示销售的秘密,帮助您取得成功。
  • 夜半鬼谈会

    夜半鬼谈会

    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已关门闭户的时候在山中的墓地里有这样一群野鬼聚在一起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夜半鬼谈会
  • 心语雪恋之我为篮球狂

    心语雪恋之我为篮球狂

    倩魂销尽夕阳前,断肠人去自经年。旧游时节好花天,谁道飘零不可怜!冷月玲为了最初自己喜欢的人刘宗杰,个性坚强的她多次屈服于郑欢的魔手下,从此三人因篮球结下一段缘。演绎了一段史上最深情而复杂的恋爱,开始了泪与笑的呼吸!
  • 夜神佣兵

    夜神佣兵

    该书是一本以佣兵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也有不少和军方合作的地方。这也是作者写的第一本书,请大家多多关照!
  • 存复斋文集

    存复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灯光下的黎明

    灯光下的黎明

    他被她抛下只剩沉默,她被他惦记好久、好深。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带着你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笑。
  • 天降刁蛮女

    天降刁蛮女

    依家集团天才大小姐不幸穿越,摇身一变成为端云国依家小姐,没承想,自己竟处处不待见,遭受冷眼!原来,是这小姐好吃懒做、刁蛮任性、蛇蝎心肠,处处刁难人,惹人厌恶。无奈,只好顶着这么个烂壳子金盆洗手,重新做人。实践了一番后,才知道,顶着这名声,做好事别人都处处防着,救人别人都甘愿等死。心里那个委屈啊!待洗干净名声之后,各国战争不断,背后风起云涌,又得辛苦提防着了!(剧情有很大改变,请重新看过)
  • King Henry V

    King Henry 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