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3100000846

第846章 朝廷争议论人选

郭业半夜仓促出城,翌日天亮,三人三马已经出了长安郊县,快马加鞭朝着沧州府的方向奔去。

只需赶到沧州府的码头渡口,再坐船乘舟经大运河南下,便可一路到底径直返回扬州。

他策马飞奔风尘仆仆赶着路,浑然不知长安这边所发生之事。

长安,朝堂之上。

大唐帝国每日依循召集的早朝。

今日的早朝进行了大半,缓缓接近尾声,李二陛下因为处理了太多的繁琐事务,已经有些疲累不堪,正准备大手一挥喊出退朝来着。

突然,身着一身紫袍的长孙无忌双手执着象牙笏走出朝班,躬身垂立地站在朝堂中央,恭声喊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象牙笏,即朝笏,约两尺六寸,三品以上大员方有资格配备,主要是用来上朝前记录事情,以免君臣奏对时臣子忘了词儿。通常为玉制,也有象牙制。

李二陛下伸手揉了揉额头,卷袍挥手道:“奏来!”

长孙无忌象征性地看了眼手中的象牙笏,然后高声喊道:“皇上,继原礼部尚书李纲大人致仕乞骸骨也有些日子了,礼部尚书一职至今空悬着。正所谓蛇无头不行,为了礼部四司能够正常运行,为大唐帝国与陛下尽忠分忧,臣请求皇上今日能够将这新任礼部尚书的人选定夺下来。”

“哦?”

李二陛下轻轻拍了下自己的额头,失声笑道:“唉,瞧朕这个记性,爱卿好像已经不知一次提醒过朕了,倒是朕屡屡将此事忘了。对了,上次众爱卿不是联名举荐过河北道清河崔氏的崔鹤年,出任礼部尚书一职吗?怎么样?今日崔鹤年崔卿可来了?”

长孙无忌脸上一喜,心道,看来多日来的举荐,皇上终于点头同意了。

随即,连连点头道:“皇上圣明,您日理万机稍有遗漏,这也实属正常。回禀陛下,崔鹤年今日已经随微臣进宫了,此时就在大殿外候着呢。”

“好,宣他进来吧!”

李二陛下挥了挥衣袖,示意了跟前随侍的董顺一声。

长孙无忌心中狂喜,看来崔鹤年出任礼部尚书一职,算是成了。

李二陛下这番话说完,房玄龄、唐俭、殷天宗等天策府一系重臣纷纷面露喜色,看来这事儿终究还是成了,今后我们在朝堂上的队伍又要壮大了。

董顺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尖声喊道:“陛下有旨,宣清河崔鹤年进殿。”

话音一落,一身文士袍的崔鹤年便出现在了殿门口,步履沉稳地走入殿内,走至长孙无忌所在的位置,冲李二陛下躬身作揖,山呼着万岁。

李二陛下看了崔鹤年一眼,脸上挂着满满笑容,神情煞是平易近人般地说道:“崔卿,朕倒是有些年头没见到你了。好啊,清河崔氏,名门望族,诗礼传家,由你出任礼部尚书一职,朕也放心得很呐!”

说着,李二陛下扭头对着大殿左侧一道帘子后面,问道:“执笔宦官可在?”

一声阴柔恭顺地声音传来:“回圣上,在!”

帘子后头专门有一张书案,坐着一名宦官,专门为皇帝临时拟旨的。

李二陛下嗯了一声,想了一想,缓缓说道:“拟旨,昭告天下,即日起,擢升崔鹤年为……”

“皇上,老臣有事启奏!”

突然,大殿之上一身紫袍的虞世南颤颤巍巍站了出来,打断了李二陛下的传旨。

老虞头不和谐跳出来搀和,顿时惹得李二陛下不由眉头紧皱了起来。

此时,长孙无忌、房玄龄、唐俭等人面露忿忿之色,就连身为当事人的崔鹤年,脸上都挂起了不满,心中更是有了几分不祥之感。

难道,虞世南又要跳脚出来反对了?

此前虞世南、孔颖达等人屡屡从中作梗,没想到今日皇帝都表态了,他们还不肯放弃。

霎时,整个大殿上,有人面露凝重,有人面露思索,有人面露愤慨,也有人沉默以对不掺合。

唯独一人脸上一直挂着微微淡笑,他便是排在一众武将之首的卫国公李靖。

见着虞世南跳脚出来,李二陛下只得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老虞头的身上,问道:“虞爱卿,你有何事要在这个时候启奏啊?”

虞世南也学着长孙无忌,象征性地看了一眼双手捧着的朝笏,然后喊道:“陛下,老臣觉得有一人也许会更加胜任礼部尚书一职。”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满朝文武中只要不是耳聋眼瞎脑残之辈,都能看出来虞世南的目的,这老头子又要出来给长孙无忌他们打擂台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出来给对方添堵来了。

因为,这事儿皇帝都已经明确表态了,都准备开始拟旨擢升崔鹤年了,他竟然跑出来唱反调。这不是添堵恶心人,是什么?

唰唰唰~

长孙无忌等一干人等脸上顿时大变,特别是身为当事人的崔鹤年,双眼迸火,满脸尽是煞气,恨得将眼前的老虞头给生吞活咽了不可。

不怪崔鹤年怨怒虞世南,这古语有言,挡人升官就是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啊,此仇不共戴天,此仇无法消弭。

长孙无忌按捺着心头的怒火,问道:“虞仆射,莫非你口中这位更加胜任礼部尚书一职的人选,又是郭业郭子仪?”

“咦?你咋知道的?”

虞世南装出一副诧异的模样,瞪大着双眼,一副惊异地口吻喊道:“长孙大人,咱俩可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哇,没错没错,老夫举荐的就是扬州刺史郭业!”

此话一出,别说长孙无忌这边一众人,就连李二陛下都不禁生起气来,暗暗骂道,虞世南莫非老糊涂了?明知道郭业年纪轻资历浅,满朝文武必定会引起反弹,而且朕也是不可能同意郭业出任此职的,他怎么还在这个当口儿提名郭业?

不过他未开口,长孙无忌已经向虞世南发难了:“真是好笑!郭业才多大年纪?虞老大人,都说举贤不避亲,可你这也太过有失偏颇了吧?”

“年轻怎么了?当年楚国甘罗不是十二也拜相了吗?”

虞世南丝毫不怯弱地予以还击道:“至于你说老夫有失偏颇,那就大错特错了。谁不知道长孙大人你与清河崔氏之间的关系,有些东西就没必要摆在桌面上讲了,若往里深究扒拉出来,只会越扒越脏,对不?既然长孙大人如此不必忌讳地为大唐保荐人才,那老夫岂能落于人后?老夫就是觉得郭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像长孙大人认为崔鹤年崔大人是难得的人才一般。”

长孙无忌听着虞世南这番胡搅蛮缠耍无赖的说词,差点气得直跺脚,只得伸手怒指着虞世南,喝道:“你……你这是成心添堵,你这是妒贤嫉能,虞世南!”

身为当事人一直不方便发表意见的崔鹤年也是一阵郁闷和生气,刚才虞世南话里话外都将自己和郭业相提并论,妈的,那不是说在他眼里,郭业和自己没什么两样儿吗?

混账,崔家乃是名门望族,关陇世家,岂是姓郭的一个寒门魄户所能比拟的?

面对着长孙无忌的发货,虞世南好像不屑与之纠缠下去,而是冲着殿上的李二陛下拱手喊道:“皇上,长孙大人有举荐人才之责,老臣也有保荐贤能的义务。我与他都是大唐臣子,分为左右尚书仆射,所以这种事情不能让长孙大人一个人辛苦。”

殿上的李二陛下看着虞世南这番耍宝耍无赖,真是哭笑不得。

他知道虞世南明显就是来给长孙无忌捣乱的,因为自己的心思虞世南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不清楚呢?

很明显,虞世南是在反感长孙无忌拉拢党羽进朝堂,进而担心威胁到士林清流系在朝堂中的话语权。

其实,在李二陛下看来,这又何尝不是虞世南对自己的不满和无奈的反击呢?

要知道,当初自己可是对老家伙多有保证和允诺,可如今却是让长孙无忌等人逞了威风。

李二陛下看着老虞头和孔颖达一副垂垂老朽的模样,再看士林清流系青黄不接的状况,心中哀叹道,虞卿、孔卿,不是朕不肯帮你啊,是你们士林清流系实在是人才稀缺了,尤其是太缺年纪稳重的中层力量了。仅凭一个处在风口浪尖的郭业,又岂能力挽颓势与长孙无忌等人对抗呢?

想着想着,李二陛下心中对虞世南起了几分怜悯之心,竟然不忍对其苛责起来。

但是这事儿也不能任由虞世南这么捣乱下去,不能就这么干耗着,总得有个结果才是。

突然,他瞥到排在武将之首的李靖,从头到尾不发只言片语,脸上依旧保持着淡淡的笑容。

李二陛下见状,心中笑道,李靖不是一直对郭业都颇为欣赏吗?而且李靖貌似与长孙无忌等人的关系都不错。不如将此事推给李靖这个和事佬,听听他的看法吧!以李靖这种老成持重的性子,肯定与朕是一个看法的。

旋即,李二陛下突然抬手遥指李靖所在的位置,脸上浮笑,声音爽朗地笑问道:“李卿,自打你们班师回朝之后,朕就一直都没听你发表过什么意见。你来说说,崔卿与郭业到底何人更加胜任礼部尚书一职?”

同类推荐
  • 这里曾经是汉朝3

    这里曾经是汉朝3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三部,书中从司马相如出道混世写起,到霍光铲除“奸党”掌权止。刘彻登基以后,雄心勃勃,一扫之前汉朝积弱挨打局面,处心积虑地培育出汉朝一代铁军,对抗匈奴。卫青和霍去病横空出世,扫荡大漠,傲视群雄,威震天下。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后宫巫蛊风波再起,卫子夫失宠,太子刘据地位岌岌可危,一场流血的权位争斗,不可避免的再次上演。
  • 蒙面骑士

    蒙面骑士

    副司令马科斯,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运动——萨帕塔运动的领袖,人称“格瓦拉第二”。本书是由马科斯的公报、信函集结而成,是全球“第一场后现代革命”的重要记录。其行文具有极为典型的后现代文体,睿智和幽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萨拉马戈都盛赞马科斯的文字。
  • 北大学生最关注的100个事件

    北大学生最关注的100个事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了:仓颉造字——告别蒙昧时代,从此跨入文明;禹传位启——“家天下”取代禅让制;武王伐纣——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共和行政——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百家争鸣——“轴心时代”结出的累累硕果;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圈的基石;道家思想——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针的发明——指引人类探索世界;秦灭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专制集权王朝建立;商鞅变法——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焚书坑儒——中国第一场文化浩劫等。
  • 亿亿没想到穿越啦啦啦

    亿亿没想到穿越啦啦啦

    展大鹏:我叫展大鹏,是一名光荣的碉丝,在一次拆迁中被自己的粑粑轰成了渣渣,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古代碉丝……虽然我不是相府嫡女也不是母妃被陷害而死的皇子,不是武林门派大佬的掌上明珠也没有捡到一个稀世珍宝,不会做生意也不懂琴棋书画,不会夜观星相也不懂五行八卦,不懂排兵布阵也不敢上阵杀敌,但是我还是找到了一个适合我的工作……
  •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历史上的皇帝的执政素质、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心理各有不同,但都与国家的兴旺盛衰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历史发展的快慢、进退或兴衰,大清一朝,帝王十二,还历史以真实,增历史以趣味,放宽历史的眼界,品读历史细节,解决现实问题。
热门推荐
  • 有吃货从远方来

    有吃货从远方来

    袁嘟嘟的内心是奔溃的,结个婚被截胡也就算了,吃个甜点不带钱也就算了,但是这个债主阴魂不散是个什么情况?
  • 快穿之女主作死记

    快穿之女主作死记

    月寒知道,漫天星辰总归不属于她……黄色枫树下,她轻捻已经枯黄的叶子,将它撕成碎片,洒落山下,叶子枯了,她,也倦了……为了一个目标,她穿梭在各个位面,为了一个目标,她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可是呀,她也会累的哦!什么时候,她也能有一个肩膀呢……如果有这么一天,她可以找到这么一个能一辈子陪着她的人,不管他爱她与否,她都不会放手的,绝对!【本文作者逗比一枚,而且小毒第一次写快穿文,可能前几章会有点幼稚吧!跪求忍着看下去,小毒保证!到第五章我就会适应了的!本文暂定每天更两章,更新时间都在凌晨么!】
  • 千年的等待

    千年的等待

    洛萱,21世纪的大二女生,主修生物科学,喜欢读书,喜欢音乐,喜欢历史,也喜欢挑战更多新鲜事物。
  • 百战天帝

    百战天帝

    混沌大陆,亿万生灵以武为尊,帝国霸权以武昌盛。一个重获新生的少年脑藏天帝骸骨,身怀至高炼器秘术自偏僻小镇走出,手持神锤征战至高无上的天帝宝座。一念,天地变色!一意,血洒苍穹!一锤,定鼎混沌!
  • 万兵之主

    万兵之主

    铸无上神器,成万兵之主,闯无尽仙路,屠叱咤神魔,游神州五岳,渡九幽黄泉,只为那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伊人依旧。巅峰碰撞,兵主沉浮,扼绝世天才,挑道门至尊,破上古奇阵,灭托天巨妖,拳断江河,掌覆乾坤。★★★★★★★★★★★★★★★★★★★★★★★★★★★★★★★★★★★★★★★新书上传,最重要的是收藏与推荐,谢谢大家!
  • 帝君夺爱:妖妃太无情

    帝君夺爱:妖妃太无情

    我本无心,却因你而动了情--她本是杀手,一次意外令她灵魂穿越,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而她的身份,竟然是一朵花?她无奈接受这事实,好在这朵花的来头不小,省了她不少麻烦,可是为何会有这么一朵妖孽总爱打破她的平静?片段一:“你没事别总来招惹我。”她冷眼看着受了重伤的男人,语气淡漠。“呵呵……”男人捂着血流不止的腹部,看着眼前一脸警惕的女子,笑的邪肆:“宝贝,你舍不得我死,不是吗?”说罢,不等女子反应,一双染血的手臂将她拽入怀里,不顾伤口再次撕裂,霸道的吻随之落下……片段二:“你带着致命的毒,为何还要如此折磨我?”她挣扎未果,无力地倒在男人怀里,失去神志。一抹心疼染上男人嗜血的眸,看着怀中染血的娇躯,他轻柔的将她抱紧,一口叹息自他口中吐出,他无奈:我怎舍得折磨你?我要的,不过是你的心……*花会枯萎,爱永不凋零--她说:既然逃不掉,那么请用心疼爱,因为你下的毒,我戒不掉了……他笑:宝贝,既然中了我的毒,那就乖一点,因为你受伤,我会心疼……-她的逃避,他的紧追不舍,她的淡漠,他的霸道。他以情为毒,以心为锁,一步一步占有她的心,她的人。这一生,你注定会是我的人。这是他的自信,也是他的用心。***情已动,你,便是我的劫。让我们一起用心,让我们相守一生。这辈子,我的心只为你跳动
  • 只要有你就好

    只要有你就好

    单细胞宅女吴念舒与邻家冷漠上司余谨会在工作中、生活中发生些什么令人感到无奈的事情呢?单细胞少女吴念舒在感叹人生,观赏雨后景象的同时看到了对面楼层的余谨,对那个冷漠的男人来说,吴念舒是个容易短路的白痴青年,而在吴念舒这个宅女的眼中,余谨就是一个恐龙一般的存在,不过不干她事就是了。但是为什么,在几个月的接触中,吴念舒这个宅女会突然对恐龙感到好奇以及容易心跳呢?这是好感还是什么?《只要有你就好》悄悄来袭!
  • 九荒仙门

    九荒仙门

    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渔村少年灵根被夺,却意外解开沉睡多年的封印,从此一飞冲天。踏九荒,斗佛门,闯冥狱,登天藤。如果天道容不下我,那我就统御仙门,执掌乾坤,成为那万仙之主。
  • 冰儿驾到

    冰儿驾到

    一次误会结怨,冰儿为了报复,悄悄地潜伏到了他的身边,从此,平静的生活掀起巨浪……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