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4600000004

第4章 非走不可的弯路(3)

曾有个老牧师四十年来按照上帝的指示照顾着教区所有的人,无论是他的同行还是被他照顾的人都认为他是圣人,他本人也有这种自信。有一天,天降暴雨,持续了一个月,水位涨高,老牧师只好爬上屋顶。这时,有人划船过来,对他说:“神父,我来解救你。”牧师看了一眼拯救者,说:“四十年来,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从来没有假日。我对上帝的信奉简直可以用偏执来形容。上帝肯定也知道我的坚贞,所以他会来救我的。”两天后,水位把老牧师逼到了教堂的塔顶,但他默念上帝的英名,始终乐观向上。这时,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喊他:“神父,我来解救你。”老牧师摇头,说:“上帝会来解救我。”但上帝的真身没来,几个小时后,老牧师被淹死了。在天堂,他见到上帝,很是气愤,质问上帝为什么不去解救他。上帝大喊冤枉,说,我给你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啊!

你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什么?也许你看到了机会。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老牧师对上帝偏执信奉的情感使他拒绝了活命的机会。

(第三节)选择太多,就和弯路有了约定

【幼少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王阳明】

1

儒家巅峰级人物黄宗羲后来对王阳明创建心学之前的经历说了一句似褒却不恭敬的话:“王文成(阳明)可谓善变者也。”他的学生湛甘泉把王阳明的“善变”方式概括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教。的确,王阳明前半生的精神艳遇五彩纷呈。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年轻时也不肯老老实实吃苦耐劳的专钻一门。用民间的说法就是,想起一出是一出,这就是穷折腾,心理学家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欲望,我们的人生就是通过无数次选择来到达终点的。糟糕的是,选择越多,离心灵就越远,弯路就越长。

王阳明五岁时开口说话,就已对儒家经典倒背如流,虽然谈不上有独到见解,但至少他不讨厌儒家思想。

八岁时,他突然对神仙之术产生狂热兴趣。

十二岁到北京游览民族英雄于谦的庙时又突然被于谦所吸引,转而跑到居庸关外去军事冒险。回到北京后热情洋溢地写了一篇《平安策》,希望老爹能把它交给皇帝。

十三岁时,老娘去世,王阳明对生死有了翻天覆地的看法。他逐渐感觉到人生如此可厌,好不容易来到人世,却只是短暂的几十年,如果命运不公,十几年甚至是几年就终结了。这一负面情绪又让他重新拾起了神仙之术。如你所知,对神仙之术的饥渴让他跟一位老道士过了洞房花烛夜。

十八岁时遇到大儒娄谅,再度燃起他对儒家圣人的火焰,但经过格竹子事件后,他认为朱熹的“格物”是错的,又因为科考失败,逼着他放弃了圣人之学,选择了辞章(写文章诗歌)。二十一岁国考失败,跑回老家搞了个龙泉山诗社,二十五岁国考又失败,他迅疾放弃了辞章又回到骑射(军事)上来。

二十七岁,也就是中进士的前一年,他看到了朱熹给南宋三任皇帝赵惇(宋光宗)的上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王阳明大梦方醒,再度回到儒学这座大山前。不过,他很快就被朱熹的“格物”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不得不悲叹一声:看来圣人之路还真不是我走的,于是,又回到了神仙之术上了。

二十八岁,王阳明终于考中进士,这种选择性的焦虑才因为工作的原因暂时得到缓解。

多年以后,王阳明总结这段“选择”性焦虑症时说,自己沉溺于邪僻中达二十年。但在当时,他没有这样的觉悟。每一次的选择都带着英雄气概和百死不回的意志,可当他放弃时又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放弃辞章之学,他说是虚文;放弃骑射兵法,他说英雄无用武之地;放弃道佛之术,他说道、特别是佛有违人性。

关于这后一件,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三十二岁那年,王阳明在杭州闭关修炼,突然开悟,跑到虎跑寺“指点”一个和尚放弃佛门,当时他看到和尚闭眼闭嘴,突然就大喝:“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一喝,很内行。老和尚被王阳明震得开了眼,也开了口。

王阳明问他,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和尚回答:“母亲还在。”

王阳明问:“想念她吗?”

和尚感叹:“不能不想念。”

王阳明如同一位精神导师一样对和尚说,那就去你母亲身边思念吧。第二天,和尚跟佛祖一刀两断。

2

在反复无常的选择中,王阳明得到了什么呢?或者说,如王阳明这样智慧过人的人在多种选择上是否有成就呢?

先看他的辞章之学,王阳明在龙泉山诗社时,他的一位忘年诗友魏翰常和王阳明登山,两人一面登山,一面做诗。诗句仿佛是地上的石子,每次都被王阳明收了最好的去。魏瀚老脸挂不住,碍于老脸,也只能勉强地挂着。他对王阳明说:“你的诗才太高,我只好甘拜下风,退避数舍。”

后来王阳明到建设部(工部)实习,经常和京城文化圈的人混在一起。当时文化圈里的很多牛人都是王阳明的好朋友,比如当时号称“十才子”的顶尖人物李梦阳、乔宇、何景明、徐桢卿等,随便拎出来一个,那就是万人敬仰的畅销诗作家。这些人对王阳明在文章诗歌上的评价特别高,大学士李梦阳说王阳明是不世出的才人之一。但遗憾的是,王阳明为了在辞章上有所成就,几乎呕心沥血,高强度的学习与写作使他的肺病经常发作,才而立之年,就已有了下半生的光景了。即使是超级理性的人也很难做出评价,王阳明对辞章之学的沉溺是对还是错。

再看他军事方面的成就。年少时写就的《平安策》在他父亲眼中只不过是书生的意气用事,在当时,让王阳明引以为傲的可能就是他对《武经七书》的评价。《武经七书》是宋人编辑的一套军事丛书,共为七本:《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高宗)曾指定《武经七书》为选拔将领考试的必读书,所以,这套书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王阳明对《三略》的评价只有五个字:了然心目矣。这是最投机取巧的“化约法”,什么都没说,却自认为什么都说了。比如有人评价《红楼梦》就一个字:好。怎么好,却没有说。而对《六韬》,他的评语是:这是讲“阴谋”的书,不足挂齿。这是把个人情感投射到了事物上,几乎是审美法了。王阳明后来羽扇轻挥的让江西土匪灰飞烟灭,让宁王束手就擒的军事才能,实在跟他在这一时期的军事成就无法牵上关系。

最后看他的道佛成就。不得不提的是,王阳明选择道佛是很大程度上的不得已。他二十一岁时感染肺病,二十七岁复发,三十一岁加重而因此辞职。在他后半生,多达十余次因为肺病而请假,所以学习道佛养生之术,并且指出,能让身体好就是仙人,能不被尘世所累就是佛祖。从因果角度来看,对道佛的喜爱让他频频回首而从格物之学转向身心之学,使他后来的心学有了以身体为中心的特征,这不能不说道佛的确给他创建心学提供了土壤。然而,当一个人没有意识到(王阳明就没有意识到他后来能创建心学)自己将来的成就时,他当下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走弯路。

3

不过,这是一条非走不可的弯路。

为什么非走不可?

很简单,因为在人生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感觉面临着太多的选择,心理学家称为过剩选择。在今天,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感情上,我们都有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工作,也可以选择工作。可以选择到A公司工作,也可以选择到B公司工作。可以选择当厨子,也可以选择当环卫工人。在感情上,满街都是美女,我们可以选择优雅型的,也可以选择性感型的,还可以骑驴找马。中国有句民谚更为“选择”擂鼓助威:别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多点选择。

真的如此吗?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当一个摊位摆放二十种之多的辣椒酱时,约有60%的过路人会在摊前驻足;而摆放五种辣椒酱时,仅有40%的顾客会停留。但在最终选择要买的辣椒酱时,比例发生了令人惊讶的逆转:在光顾二十种辣椒酱摊位的顾客中,最终只有3%的人会购买,而30%的顾客在陈列五种辣椒酱的摊位前掏出了钱包。

当下流行的男女“速配”也印证了上面的实验结果:如果给每位实验对象有五分钟时间和一位设定好的潜在约会对象见面,然后再换下一位。那么,见六位对象比见十五位对象更容易促成配对。在今天的大都市,每个人在男女情感上感到孤单,因为不论你身边的女人有多么不可思议,总会有另一些迷人的潜在伴侣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你总在怀疑身边的她是不是最佳人选。这或许就是很多人不想早结婚的原因,也是很多人“闪婚”后“闪离”的原因。

再回到辣椒酱实验上来,我们为什么在过剩选择面前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目标不明晰、心智不成熟、意志不坚定,是我们在选择面前束手无策的根本原因。用心理学家的解释就是: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对选择者有几个硬性要求:第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二,了解是什么让你的选择与众不同;第三,能在不同选择间权衡利弊。让大脑这样处理五种选择是可能的,而二十种的脑力飞速运转就有些艰难了。或许正因此,我们才倾向于踱回到麻木的状态来避开选择。

孔子周游列国销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他的失败有一种另类的解释,不是他的学说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而是他可选择的国家太多。这让他在某国失败后就不会继续坚持下去,而转向另一个国家。处处用力,则处处不能用尽全力。秦朝末年,项羽与秦朝的主力在巨鹿决战,项羽以微弱的兵力完胜。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他破釜沉舟,把两个选择变成了一个选择:没有后路,只有死战。和孔子一样,和项羽不一样,王阳明的选择太多,他在诸多选择中上蹿下跳,跳去跳来。越是内心使命感强烈的人,越是喜欢尝试不同的选择,此伏彼起,此显彼张。但归根结底,这样的人如同那幅挖井的漫画一样,井挖了很多,有的只需要再挖一下,就能见到水,可惜全都放弃了。

台湾着名音乐人罗大佑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的话,恰好可以为“过剩选择”的缺陷做个注脚:“人生不要有太多选择。我是在医生和音乐之间选择了音乐,当时是二选一,如果说有更多的选择,我不知道会选择什么?”

如果有人告诉王阳明: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把儒家和朱熹这两座大山爆破。王阳明创建心学的过程会不会提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有一点可以预料:凭王阳明的聪慧,他必然会在儒学上更早地做出大发现和大成就。

喜欢冒险的“驴友”都知道,在深山老林里迷路后,如果有三条路看上去像是下山的路,那很多时候会走错路,而这个时候,驴友最希望的就是,只有一条下山的路!

谈到驴友,就想到了驴。据说,有好事之徒把三堆草放到了一头饥饿的驴面前,三堆草间距很大,还据说那头驴在三堆草之间来回奔跑,因为它不知道到底该吃哪堆草,最后活活饿死了。这显然低估了那头驴的智商,据我估计,这头驴不是饿死的,而是在每堆草上都吃一点,还没有塞够牙缝,就跑去另一堆,所以活活累死了。

王阳明就在三条甚至是四条路上疲于奔命,最后,他比那头驴幸运,仍然活着,只是走了太多的弯路。但是,王阳明看遍了每条路上的风景,这些风景为他后来创建心学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这可能就是辩证法所谓的“有得必有失”吧!

(第四节)人生意外重重

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王阳明

1

人生意外重重。

因为意外重重,我们总是浪费本不该浪费的时间,在路上曲折而行。

王阳明二十一岁就在浙江考中乡试,以他的天资和后天的努力,这份成绩并不是老天爷的抬爱,而是等价交换。明朝的国考(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乡试,考场设在地方的省会;第二级为会试,必须要到北京来考试;第三级为殿试,主持者是皇帝本人(明朝的皇帝大都喜欢龟缩在深宫里,所以主持这一考试的大都是宦官和大学士),然后由考试委员会分出一二三等来,成绩最好的前三名,分别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科举考试的保密是非常严格的,考生写的试卷为墨卷,然后由专人来抄写试卷内容则为朱卷。朱卷上面只有编号没有名字,考官则根据朱卷来改卷子,批成绩。尤其是在乡试卷子里,考生填名字要从曾祖的名字写到父母的名字,以及叔伯兄弟等,然后是考生的老师。乡试的考题是从朱熹《四书集注》中挑选三句,三句话就是三道命题作文,考生作答,第四道题是给考生一个韵脚,做一首律诗。

据说乡试时发生神秘事件给王阳明日后的国考和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做了一个预言。考试第二天,考场突然出现两位穿着大红衣服的人说了句:“三人好做事。”话音一落就凭空消失。考生们听到这怪人的话后,连卷子都不想做了,专心思考起那句话的寓意来。王阳明自然也不能心无旁骛,但他“格”了很久,也得不出合理的解释。多年以后,宁王朱宸濠叛乱给出了答案。这一次乡试,有三人脱颖而出。他们是:胡世宁、孙燧和王阳明。宁王谋反时,胡世宁屡屡揭发宁王的奸谋,宁王顾忌太多;孙燧总跟宁王过不去,让宁王分心极大,后来被宁王砍了脑袋;王阳明则平定了宁王之乱。有好事者说,“三人”就是指的这三人,“好做事”就是平定宁王之事。

所有人都认为王阳明在第二年的国考中会一鸣惊人,王阳明本人也信心饱满。想不到,意外发生了。1493年,二十二岁的王阳明在国考中名落孙山!老天爷像是故意要“苦他的心志,劳他的筋骨”,偏让他走一段弯路,或者是让他暂时停滞下来。

这次意外带给王阳明的打击到底有多重,没有史料证实。他的弟子和他后来的粉丝(比如冯梦龙)在撰写此段历史时说,王阳明无动于衷,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他似乎没有把这当成意外,而是真当成了老天爷的考验。老爹王华的好朋友、大学士李东阳安慰王阳明说:“今年考不上,再复习一年,必然是全国第一!”又让王阳明做个《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提笔,一挥而就。众人看了,连声叫好。“天才”、“非池中之物”、“前途无量”等词汇像瀑布一样倾泻在王阳明的头上。这是鼓励,王阳明当然明白。而他本人更是信心十足,在他看来,意外只是偶然出现的,它不是人生必经之地。

同类推荐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是一本教年轻人涵养心性、收获淡定人生的智慧书!它囊括《孟子》、《老子》、《庄子》、《易经》、《传习录》、《小窗幽记》等数部国学经典中折射出的修心智慧,为现在社会疲于奔命的人们,打开一扇心灵之窗,告诉大家如何修炼一颗淡定洒脱的心,收获通透自然的人生。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说论语

    说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
热门推荐
  • 云海浮沉录

    云海浮沉录

    200年前神将公输望建长城以镇冥河,200年后冥河几欲破封,有少年苏无妄卷入这场波澜,万里流沙,茫茫冰原,他是否能够力挽狂澜。江湖艰险,美人如玉,在恩怨情仇中,他又将何去何从。
  • 学霸女生追爱计

    学霸女生追爱计

    这是一位学霸的故事,第一天上学就遇上了他,之后。。。。。快看吧
  • 家有渣夫

    家有渣夫

    世界上最恼火的事,不是买进门五年的童养媳成亲了,新郎官却不是他,而是他终于如愿将那女人赶出柳家庄,他家二弟却立马欢天喜地的把人又娶了回来。遭到双重背叛的他却下场凄凉的被拉到菜市口斩首示众……以上,均只为某个醉死温柔乡的渣夫被人撺掇着下完休书后的黄粱一梦。
  •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吴亚频专著的《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虽然记录的是基层法院的一些“小故事”,但映射的是中国司法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大事件”;虽然记录的是个人办案的成长经历,但勾勒的是中国走向现代法治国家的轨迹。希望《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在让人看到一幅幅精彩的办案场景的同时,还能看到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与无私奉献,这不仅是一部法官的个人印记,也是一部时代风云的写照,更是一部法制史的年轮记载。
  • 成功父母的7堂课

    成功父母的7堂课

    不是每位父母部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作为父母,仅仅为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有责任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廖康强编著的《成功父母的7堂课》是一本培训好父母的教材,告诉父母家庭教育中的基本理念,教父母如何与孩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何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对于心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毫无疑问,《成功父母的7堂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雾中花邂人归来

    雾中花邂人归来

    宋朝王爷逆活十世,不为江山只为卿。今世与卿重逢究竟是天随人意还是生死离别?前世的情缘何时了?80后女作家董心怡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孤身一人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古城,偶遇沈文炫,两人上演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其实这一切都是喜欢搞怪的女作家一手策划的,是为了真正体会爱的滋味,故意变身成自己新创作小说中的女主角和沈文炫爱了一回。为了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董心怡不辞而别。一年以后,在董心怡的新书发布会上两人再次重逢。沈文炫是抱得美人归呢?还是继续转世等待与佳人的美丽邂逅?
  • 若星辰

    若星辰

    谁说丑女难嫁,意外重生后,变身为将军家的小女儿,上战场,骑战马,横扫千军。上辈子嫁不掉,这辈子誓要为自己找男人。腹黑狡诈的王爷姐夫,文弱算计的丞相公子,刚冷木讷的救命少侠,温柔霸气的敌国将军,是利用,自私,隐忍还是救赎?周旋其中,哪个才是真爱?
  • 曦日念寒

    曦日念寒

    谁先说在一起,谁又先离开,我不等待,我要去找你,此刻已经忘却我的你。既然不会再在一起,我只求最后一个拥抱,用生命换的拥抱。记住,我永远都爱你,忘记,我对你的抛弃。
  • 人生的职责

    人生的职责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自己,还要为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而活,为这个社会而活。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职责。履行职责的道路就是通往良知、商由和荣耀之路。在《人生的职责》里,作者列举了很多历史上。优秀而勇敢的人为世人有出的杰出人生典范、通过了解那些先人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经验和学识;能知道人类在来来的走向,知道自己该承担什么。人生的成功没有会么窍门、捷径,人们只有真切去感受去遵循这些古老的优秀道德品行,比如勤劳、诚实、勇敢、正义、泰献、善良等,才能在各行各业获得成功乃至幸福。不仅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也是如此,这是走向繁荣幸福的永恒的不二法门。
  • 末世治愈系女配

    末世治愈系女配

    待泪痣现,天下风云涌动,末世丧尸天堂,险难重重,是谁故意刻画的一场末世险难?或者,又是谁的阴谋诡计呢?这末世的背后,似乎暗藏玄机。作为堂堂特工的她,居然穿越到了一本小说里,还是一个弱不禁风手段高明的柔弱治愈系女配?命运里的她惨死,可是,当她逃离剧情的命运,又发现这似乎并非一本小说如此简单,而是在这末世劫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阴谋。命运中多出的劫数,异世情愿的发生,这似乎是有人在安排着这一切。苍语:云少流啊云少流,原来.....云少流:我本想把你永远囚禁在我的身边,而已。苍语:原来,这末世,不过是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