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6400000002

第2章 生平篇(1)

牛化东同志生平

牛化东,1906年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牛化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工作者。在长达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中国处于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重要情报,并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担任十一旅武装起义总指挥,成功地策动和领导了起义。它不仅使陕甘宁边区北部的大片国统区得到解放,而且推动了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的起义活动,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火车头”。随后,他率领这支部队,在彭德怀、贺龙、习仲勋首长的直接指挥下,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6年,牛化东受党派遣与共产党员钱清泉、宣侠夫等一起到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开展工作。在军校学习期间,曾遭到军法处的逮捕。在狱中,他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保守党的机密,保护了党组织的安全。1928年,牛化东回到陕北找到了党组织。

1929年,牛化东受中共陕北特委刘志丹派遣与吕振华等十几人一道打进王子元部开展兵运工作。1932年,中共甘宁青特委组织西北抗日义勇军,团长牛化东在陇东作战身负重伤,当时未去。伤愈后即赴兰州寻找义勇军,积极进行营救活动。1934年,牛化东旧伤复发,在甘肃靖远疗伤。因组织袭击国民党交通司令汽车队案,又遭兰州行营逮捕,后经兰州地下党组织营救获释。

1935年,牛化东受党组织派遣到邓宝珊部第十一旅做兵运工作,担任地下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他深入部队开展联络工作,与邓宝珊、曹又参举行秘密会谈,介绍我党团结抗日的政策和主张,与八路军王震、贺晋年部建立了电台联系。西安事变后,牛化东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组织军事学习、文化学习、读书会等形式启发教育进步官兵,并与曹又参等将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由于共产党长期的政治影响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强大作用,新十一旅与陕甘宁边区保持了较好的统战关系,共同联防抗日,摩擦甚少。牛化东为陕甘宁边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6年,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在国民党军十一旅中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接到周恩来同志派人送来的一封密信。按照指示,想方设法收容了数百名红军战士,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1939年,牛化东率骑十五团经绥东、伊克昭盟到包头,直接同日寇作战。1941年,在八路军警三旅配合下,牛化东带领十一旅消灭了陕北最大的反动武装张廷芝、张廷祥部,为陕北人民除了一大害。

1945年,牛化东策动和领导了国民党十一旅武装起义,使这支部队获得了新生,改编为八路军新编十一旅,牛化东任副旅长。1946年,牛化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边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保卫延安、保卫边区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足智多谋,指挥有方,使敌人闻风丧胆。

1949年,牛化东率部参加了解放宁夏的战斗。同年12月,被任命为宁夏(省)军区参谋长。1950年,牛化东任剿匪副总指挥,带领独一师赴宁夏南部山区剿匪。1954年任甘肃银川军分区司令员,1958年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离休后享受副兵团级待遇。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牛化东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1月逝世。

东屏整理

2006年6月28日

传奇将军牛化东

李德明

1906年农历2月12日,牛化东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王来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定边县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带,满眼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由于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当地群众的生活非常贫苦。牛化东兄弟三人,大哥叫牛忠,大他十五岁;二哥牛孝,大他十二岁;父母当时给他起名牛杰。他的两个哥哥都长得很壮实,父母看他比较单薄文弱,是个识文断字的料子,就送他到私塾去读书。先生依例给他赐字叫牛殿英,后因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反动统治者见疑通缉,又改名牛化东。

苦难的童年

牛化东小的时候,家中有土房三间,毛驴一头,土地五十亩。论面积这些土地不算少,但由于都是不堪耕种的沙漠地,尽管全家人辛勤耕作,还是一年到头食不得自饱,衣不得自暖。这样父亲每年不得不租种地主家的一些土地,还要抽空割草卖柴度日。就在他刚刚九岁的时候,过度劳累的父亲竟一病而逝。当时家里几近断炊,父亲的棺材寿衣无法解决,难以下葬。母亲一时束手无策,全家人哭成一团。这时候唯一的亲人姑姑从家里拿来了一些钱粮,才将父亲凑合安葬。债主一看牛家成了这种光景,很快找上门来讨债。

不管母亲怎么苦苦哀求,债主还是狠心地把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拉走了。此后,家里的生活几乎陷入绝境,两个哥哥只好给人家去做工,母亲白天打柴拾粪,晚上做些针线活。牛化东从九岁念书到十三岁就只得弃学,经常去给人家放牧牲口。一次不小心,他放的牲口踩踏了地主家的庄稼,被人家打了一顿。母亲抱着浑身是伤的儿子,抚着他的头痛哭一场:“命苦的儿呀,几时才能跳出咱这穷坑,再不受这些罪啊!”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一直没有好转。家中贫困和悲惨的遭遇,在牛化东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烙印,使他十分真切地体会了穷人的可怜、地主的可恶和旧社会的可恨。

劳作之余,母亲经常给他讲一些民间的故事和传说,使他身处困境的内心受到很大的鼓舞。牛化东从小就不爱说话,但他的思想一直是比较活跃的,面对贫困的生活,他常常陷入很多遥远的空想:富人为什么那么富?穷人为什么这样穷?怎么才能发财?才能致富?

有一年,天赐良机,他们家的一片沙地被暴雨后的山洪淤泥淹灌,全家人趁机精耕细作,那一年的庄稼获得了丰收。此后,牛化东的两个哥哥也回家专门务农。他们家紧紧抓住这一片土地,把它改造成良田,加之母亲勤俭节约,家道逐渐好转,衣食勉强能够自给。同时,也给一直渴望上学的牛化东创造了条件。

走出家门

牛化东十四岁的时候,家境比较富裕的姑姑家开始设立私塾,母亲对他说:“你身单力薄的,妈不忍心叫你干活吃苦头,你还是到你姑家念书去,多认些字,长大了做生意赚钱去!”牛化东听了非常高兴,到姑姑家断断续续地读了五年书。头两年死教死读,死记硬背,只会记口诀,不解书中意,没有多少收获。后来换了一个姓张的先生,他在教一些诗书的同时,还经常给学生讲些七侠五义之类的故事和《水浒》、《三国演义》、《儿女英雄传》等。先生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历史故事的灌输,在牛化东早期的脑海里培植了英雄主义的幼苗。那时候,他心里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那时候他几乎没有过多地想过怎样挣钱发财的事。他的那些空想与母亲当初对他的期望,渐渐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后来牛化东多次回想说,正是这位张先生和那些美妙的故事,把他的头脑从一个狭小的穷山沟,带到了一个非常广阔、非常神奇的世界里。他还感慨地说过:人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脑子必然死板僵化。如果不是母亲当初送他去念书的话,也许他后来就不会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2年冬,牛化东的思想历程面临一个重大转折。他有一个表兄叫丁子齐,在陕北绥德第四师范上学,这时候正好学校放寒假回到家乡。这位丁子齐不是等闲之人,后来回乡当了当地学校的教师,参加了革命活动,解放后曾担任过宁夏灵武县县长。大概这位表兄当时也看出他的表弟身上有一种不同常人的气质,便向他大力宣传新学制的好处,一再动员他转学。牛化东本来对新鲜事物就有一种向往,一听表哥的宣传,正合心意,十分高兴,恨不得一下子就转到新学校去。

但是,此事却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她本想指望牛化东认些字去做生意,帮助家里发财致富,如果一上公学,远离家乡,就难以支配他了。母亲想到做到,为了绊住他的腿脚,很快给他定了亲,对象是本村一个雒姓较为富裕人家的姑娘。牛化东对这门亲事极不满意,但又害怕触怒母亲和哥哥,就没敢怎么表示反对。紧接着母亲就为他们办了婚事。也不知是那时候年轻不懂爱情,还是他太想上公学了,结婚不仅没能拴住他的心,反而使他更加渴望去上新学校,早日摆脱家里那种环境,因而内心也更加痛苦。他自己另住一间屋子,不与新婆姨同房。母亲又气又难过,为此经常暗自流泪,两个哥哥无法理解他的举动,也很生气。不过,多亏表兄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说通了母亲和哥哥的思想,同意他到公立学校去读书。于是1924年,牛化东转入定边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上学了。这一重大转变,使他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新的非常关键的一步。

参加革命

牛化东到了县立高小以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心里十分高兴。他非常热爱学习,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活动,当时参与最多的是“辩论会”。很多新鲜知识在这里传播,很多激进的政治见解在这里宣扬。“辩论会”不仅成了年轻学生们经常聚会的场所,也成了他们锻炼成长的沃土。特别是1925年,丁子齐来到这个学校当了校长,汤中甫(解放后曾任定边县中学校长)、周梦熊(解放后曾在西北局畜牧处任职)也来到学校当了教员,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那时候,陕北包括定边县的地下党员大多数分布在教育界,他们一边以教书做掩护,一边在学生中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丁子齐、汤中甫、周梦熊几个人到学校以后,积极传播革命思想,秘密发展党的地下组织,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校的面貌为之一新。尤其是丁子齐对牛化东倍加关照,经常找他个别交谈,灌输革命思想,给他推荐进步书刊阅读,对他悉心培养。牛化东也特别喜欢接近他们,愿意接受他们讲解的革命道理。这一阶段,牛化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读书发财致富的念头已逐渐淡化,闯荡世界干一番事业的愿望开始萌芽。也是在这一时期,他对共产党的性质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共产党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所谓的无产阶级就是那些穷人,共产党是为天下那些大多数穷苦的劳动者谋利益的。

1925年7月的一天,学校已放了暑假,丁子齐、汤中甫、周梦熊找牛化东谈话,介绍他入党,并通知他到城南的一个地方参加入党宣誓。他如约来到指定地点,那里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沙窝,入党仪式就在这里举行。汤中甫为了安全保密起见,还派了一个人在远处沙梁上望风。介绍人讲话,入党人宣誓后,大家分散行动回到城里。当时一起入党的一共有三个人,牛化东是定边学生中第一个光荣入党的人。从此,他正式踏进了革命的大门,找到了终生奋斗的目标。加入党组织以后,他的革命观念不断深化,党组织也加强了对他的培养教育,使他在学生中的威信逐步树立起来。于是,他被选为学生会的会长,成为党在群众中的骨干。

领导闹学潮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到1926年前后,贫困落后的陕北,已有刘志丹、李子洲、谢子长等一大批人在积极地组织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定边县的共产党员受到革命风云的影响,同时也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积极地组织领导当地学生开展学运,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当时定边的教育权(包括学校房屋、土地、教育经费等)都掌握在当地绅士所控制的“劝学所”的一些人手里,“劝学所”的所长也由那些绅士担任。这些人思想守旧,封建顽固,坚持向学生灌输封建礼教知识,束缚学生的思想发展,极力反对学生们的革命活动。因此,党组织和学生会就发动领导青年学生们,首先同那些绅士们展开斗争。佘鼎九是定边很有名望的绅士,他是“劝学所”的所长,自己家里又有民团,是一个既掌握教育权,又有兵权的实力派人物。但他又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绅士。所以牛化东就带领学生们积极做他的工作,争取他的支持,以便达到把“劝学所”改组成教育局,把绅士们所管的教产收归教育局所有,并由教育局支配教育经费,用来创办平民职业学校等目的。但绅士中有一个叫白炳汉的是个顽固不化的家伙,他勾结定边县县长丁鸿藻,并鼓动一些绅士,不愿意把教产交出来。但是佘鼎九支持学生们的斗争,对他们说:“你们出头,我来说话!”县长丁鸿藻虽然反对学生们的要求,但由于佘鼎九握有兵权,也不敢惹他。学生们利用这些矛盾,坚持同绅士们开展斗争。这是一场封建与民主、落后与进步、守旧与创新的斗争。终于得到了广大民众包括贾仁、张怀明等进步绅士的支持。县政府和“劝学所”后来只得接受了学生们的主张,答应了学生们的要求。这一次学生运动以学生们的最后胜利而告终。

随后,定边县像内地那些进步地区一样,成立了教育局,共产党员汤中甫任教育局局长。过去的所有教产归教育局管理。允许贫民子弟免费进公立学校上学,改变了过去只能在乡下私塾读书,没钱进“洋学堂”的状况。撤换了原来那个姓李的校长和那些前清秀才教员,聘请了郝秀升、段景文、栾本植等新教员来校任教。从此,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这次学生运动的掀起,牛化东也引起了当地那些落后势力的注意。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这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JosephTerenceMontgomery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甘肃历史人物

    甘肃历史人物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来,先后有众多的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甘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孕育和产生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空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本书在认真查考史籍及遗文碑刻等史料的基础上,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收入了365名各个朝代、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杰出历史人物。
  • 李嘉诚的智慧

    李嘉诚的智慧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心人永远在别人前面,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个聪明的有心人。李嘉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楼当学徒,他勤奋工作、努力上进,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同时,他在这里凭借着“聪明伶俐”学到了很多的“赚钱技巧”,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热门推荐
  • 陨落的雨季还来不及爱

    陨落的雨季还来不及爱

    皇甫籽琪,母亲难产而亡,一出生就有了先天性心脏病,并不易医治,智商高达200,小小的她就有着倾城的外表,表现了她惊人的商业头脑和管理能力;四大家族之一的独子叶辰,待人冷漠至极,直到遇见她之后心理有波澜,对她体贴照顾,深爱至极,奈何她却毫无回应。她的心脏能为了他一直跳动下去吗?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海绝神记

    山海绝神记

    ——我们,曾是活在世界表象中的蛆虫。人间失格少年与落魄英雄们的逆风之旅。
  • 天师手札

    天师手札

    我的身边发生了你无法想象的事情,而我,选择将它们写下来,因为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我,叫陆伶生,我是一名天师!___陆伶生多行善事,方可善始善终......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是一位个性鲜明,被人褒贬不一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苏格拉底最后因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而被冠以腐蚀青年思想之名被迫饮毒堇汁而死。他长期靠教育为业,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独特,常常用启发、辩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 愿逐月华流照君

    愿逐月华流照君

    我以为我不那么贪心。有你陪我这几年,我已经很开心,很满足。但当我看着你对我笑,我才知道。我根本无法放手。上至九天,下穷黄泉。找到你,我就不会再放手。
  • 洪门至尊

    洪门至尊

    御龙起风云,大漠卷黄沙;水月征四海,白青斗乾坤。遁入魔道路,杀人千千万;归我洪门派,渡人万万千。少年柳铭,踏天道,入灵途,师出洪门,行侠义天下,一路诛妖邪,斩神魔,横扫八荒六合,天地唯我独尊!
  • 虫之杀

    虫之杀

    一个离奇的事件,命运的邂逅,让他走进杀手的世界,先天性注意力集中过剩这种精神病本来是妨碍他生活的病症,没想到却让他成为一个杀手的能力,不想杀人,不想进入组织,就只能等着组织的无情追杀,那他只能用这种双手去编织华丽的蛛网,保护自己。
  • 快穿系统:炮灰女配逆袭上位

    快穿系统:炮灰女配逆袭上位

    成人礼那天出车祸,这也没谁了。丫的,不给我投胎就算了,还给我整个系统任务?让俺去帮某些女配谈恋爱?腹黑校草、霸道总裁、温柔太子、娘娘腔鬼帝?!这都啥玩意!
  • 那些年,在一起

    那些年,在一起

    本文虽然虚构,但源自生活,那一些兄弟情谊,那一点懵懂的初恋都是我们经过的。或许看来能勾起读者内心那点简简单单的回忆,其实这也就够了,人们愿意去回忆的事,往往都是最美好的。那么留下一些东西,在回忆不起的时候再次翻开,是不是就能点燃自己心里的那一点热火呢……这个故事,从十五年前开始,那是人生中最开心最灿烂最难以忘记的,描述的就是那个时代少男少女的那些,简单平凡而又难以忘却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