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4100000001

第1章 引言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很有建树的一任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于1979年8月25日在张闻天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说,1935年1月,“在我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同志“被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接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称“总书记”)起,到1938年9月六届六中全会,在这三年多时间里,张闻天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领袖。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五朝领袖,第一朝是陈独秀,第二朝是瞿秋白,第三朝是向忠发(实际是李立三),第四朝是王明、博古,第五朝是洛甫(即张闻天)。

遵义会议推选张闻天担任总书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932年冬,临时中央政治局进入中央苏区以后,张闻天作为政治局常委之一,就同总书记博古在经济政策、文教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要不要同十九路军联合反蒋抗日、要不要支持福建事变)等方面发生分歧,进行争论。在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战争中,围绕广昌战役的战略策略问题,两人在会上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在张闻天同博古的矛盾(称“博洛矛盾”)逐渐加深、张闻天在中央高层受到排挤的同时,他同毛泽东的关系密切起来,许多重要观点趋向一致。张闻天写了一系列批评“左”倾错误的文章,并在长征出发前发表了称为长征“动员令”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在长征出发时,他同毛泽东、王稼祥结成“中央队三人团”。湘江战役失利以后,“中央队三人团”在政治局内部开展了对错误军事路线的斗争,提出并坚持中央红军正确的战略方向;促使政治局作出召开遵义会议的决定;张闻天还首先提议请毛泽东出来担任军事指挥。在遵义会议上,在博古作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后,又是张闻天第一个站出来作反报告——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的报告,对遵义会议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见,从反五次“围剿”到遵义会议,张闻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内一直站在反对“左”倾错误的最前列。同时,他当时是在党内职位仅次于博古的领导人,又是共产国际培养和信任的干部。在遵义会议后,推举张闻天取代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势所必然,是历史的选择。

在张闻天取代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问题上,曾经有过这样那样不同的解释。本书上篇,依据历史事实,叙述张闻天从犯有“左”倾错误到站在最前列同“左”倾错误进行斗争的过程,说明遵义会议后张闻天取代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历史必然性。在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内没有比张闻天更合适的人选。这是本书想要说明的第一个重大历史问题。

本书想要说明的第二个重大历史问题是:张闻天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五朝领袖”,他当总书记当得怎么样?

张闻天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危难之际,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挑起中央总书记这副历史重担的。他担任总书记后,立即起草并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及时向中央红军、向全国各地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领导机构,传达贯彻了遵义会议精神,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转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长征途中,他又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一起,团结全党全军,同张国焘的退却逃跑和右倾分裂进行了斗争,促成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这时,中国共产党又面临紧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张闻天又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一起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全党实现了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他亲自率红军渡过黄河东征,扩大、巩固了陕北根据地;他力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放蒋”后内战一触即发之际,亲赴西安,坐镇处理,维持了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局面,维持了国内和平;他和毛泽东一起指导了同国民党的谈判,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成立,同时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发展壮大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张闻天这一任总书记,被毛泽东称为“明君”,他坚持民主作风,发扬党内民主,备受全党赞扬。相信读者读过本书之后能够得出结论:张闻天这位总书记是有职有权的,是当得好的,在两个历史转折关头,是有大作为的。

本书讲述的第三个问题是,张闻天是怎样离开总书记岗位的?

张闻天一心为党,不争权,不专权。长征途中,为了团结、争取张国焘,他主动提出把总书记让给张国焘。毛泽东不同意,说张国焘看重的是军权,不一定要。如果真让他当了,一旦擅权,非常危险。1939年8月,王稼祥从莫斯科回来,传达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季米特洛夫关于中共要以毛泽东为首的意见。张闻天立即将总书记的职权逐步转移给毛泽东。不仅如此,为了党的全局利益,他又严格进行自我批评,自觉检讨自己过去所犯的“左”倾错误,还主动提出“还账”、“补课”的请求,并身体力行,于1942年初带队到陕北、晋西北进行农村调查,为全党树立了自我批评的典范,为全党作出了用实际行动纠正错误的榜样。本书下篇叙述张闻天完成担任总书记的历史使命以后,主动让贤,离开总书记岗位,自觉进行自我批评,并用实际行动“还账”、“补课”的经过,其理论与实际统一的作风,其人格的完美、品德的高尚,足为党的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古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三不朽。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和重大战略转变时期的总书记,张闻天没有辜负党的重托,确实达到了三不朽的要求。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立下的功,彪炳日月,光照千秋。他的策略思想和理论着作,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道德情操,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典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张闻天担任总书记的业绩、言行,愿他的道德、情操,永垂青史,流芳百世。

见邓小平在张闻天追悼会上所致悼词,载1979年8月26日《人民日报》。关于博洛交接后张闻天所任职务有两种说法。一种为:“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见《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2011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第19版)。另一种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采取这种说法的有:一、张闻天的《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1943年12月16日)。张闻天写道:“在遵义会议上,我不但未受打击,而且我批评了李德、博古,我不但未受处罚,而且还被抬出来代替了博古的工作。”“当时政治局许多同志推举我当总书记”。张闻天又写道,1938年9月六届六中全会之前,在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以毛泽东为首)后,张闻天就已向毛泽东“多次提出解放总书记”,即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应该由毛泽东来担任了。毛泽东认为目前还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张闻天继续担当下去。张闻天认为毛既然要他名义上仍“任总书记”,也就“没有表示坚决让位的态度”。还检讨说:“没有坚持推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总书记,是我的一个错误”。不过,“我虽未把总书记一职辞掉,但我的方针是把工作逐渐转移,而不是把持不放。”(据中央档案馆所存手稿)二、周恩来在1971年7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在扎西川滇贵三省交界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住了一天,把博古换下来,张闻天当总书记,我印象很深。(据《张闻天图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三、邓小平《在张闻天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1979年8月25日)说,1935年1月,在我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同志“被推选为总书记。”邓小平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1965年6月14日同亚洲一位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中说:“毛泽东同志在那时候没有当总书记,博古的总书记当然当不成了,但还是由曾经站在王明路线一边的洛甫当总书记。”(《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9页)四、陈云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1935年2月或3月)中写道:“在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表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陈云在1977年8月23日同遵义会议纪念馆负责人的谈话中说:“遵义会议后决定让张闻天在中央负总责,这是毛主席的策略。是否叫总书记我记不清。”(《陈云文集》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35页)五、彭德怀写的自传材料在讲到1935年八九月间张国焘对张闻天的态度时说:“当时张闻天是总书记,他们并没有放在眼下。”(《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六、杨尚昆1997年3月22日同刘英谈话,说:“遵义会议以后,不知你们注意没有,有一段时间没有总书记。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闻天同志谦虚。在遵义会议上,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由洛甫代替博古担任总书记。但闻天同志非常谦虚,再三推辞。毛泽东同志也说自己参加军事指挥较好。于是这个问题就搁置起来。拖了二十来天,不能再拖了,中央常委作出决定,闻天同志这才挑起这副担子。张闻天当时当总书记,是得到大家拥护的。”(《百年潮》1998年第6期)七、伍修权在回忆长征和张闻天的文章中说:“会后解除了博古同志的总书记职务……选举张闻天为总书记。”(《伟大的长征》,《回忆与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尔后他又被选为中央总书记,取代博古主持了中央领导工作”。(《追求真理锲而不舍》,同上书,第560页)八、黄克诚在一篇文章中说:“遵义会议的情况,我是在三军团听毛主席亲自传达的……但担任总书记的是张闻天(洛甫)同志。”(《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1981年4月10日《解放军报》)。九、1981年1月5日胡乔木致夏衍信说,“中央书记处于[1937年]12月进行了改组,中央不再设总书记”,张闻天“才不任总书记”。(《胡乔木书信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十、1982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六十一人案”的调查报告》中说:“一九三六年,张闻天同志是中央的总书记,他的批复应该看作是代表中央的。”(转引自《刘少奇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本书为行文方便,依邓小平所致悼词用“总书记”的习称来指称遵义会议后负中共中央总的责任的张闻天。

另外,决定博洛交接的常委会开会的具体地点不能完全确定。有人说,从实地察看,常委会开会在花房子的可能性大些。这里有一所木结构的、有雕花装饰的房子,五开间,是周围较大的房子。不过,据当时目击者称,这里有不少电线,还架设了天线。估计驻扎的是通讯部门。我认为,中央常委开会的地点很可能在紧靠花房子西边一点的村庄高坎。

毛泽东1964年4月16日的一次讲话,转引自何方:《何方谈史忆人》,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同日本社会党人士的一次谈话,1964年7月10日。又,张培森《为总书记张闻天正名》一文(载《炎黄春秋》2006年第7期)引毛泽东1964年7月10日同日本社会党人士谈话说:我们这个党有过“几朝领袖”,第一代是陈独秀,第二代是向忠发、李立三,第三代是陈绍禹(王明),“第四代是张闻天”,“以后就是轮到我了。”

同类推荐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王韬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王韬

    不作人间第二流,奔腾万里驾轻舟。苍茫谁尽东西界,门户终分上下游。千古文章心自得,五洲形势掌中收。头衔何必劳人问,一笑功名付马牛。以上这首对仗工整、气势磅礴的律诗,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家、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王韬的著名诗作之一。该诗真实地反映了王韬一生不为功名、尽收“五洲形势”、著成“千古文章”的入生旅历,同时也体现了他“奔腾万里”、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上下求索的雄心壮志和博大情怀。
  •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清朝末年,中国饱受内忧外患,以慈禧外代表的守旧势力面对国家的衰落,不仅不想方设法及时补救,反而盲目自大、阻碍进步。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慈禧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心要效忠慈禧,但是国家的苦难局面让他深知慈禧的治国理念必将误国。在当京官期间,他一身正气,维护国家利益,深受慈禧欣赏;担任封疆大吏后,他转而全力进行现代工业建设,尤其是在武汉期间,他建起了在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基础。他的努力,对于缩小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有着积极意义。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着眼于张之洞的工业建设成就,体现“实业救国”的理念。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用最理性的思维解读人物,用最幽默的语言讲述故事,用最睿智的目光扫描历史。越是个人的,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一路走来,道破成功的法则。他跌跌撞撞,成为乱世的赢家。他从默默无闻,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治军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战场谋略,恰如职场攻略。读懂他的人生,也就读懂了三国。读懂了三国,也就读懂了中国。且看"织席贩履小儿"如何咸鱼翻身,一路坐到蜀汉皇帝!
热门推荐
  • 诸神默示录

    诸神默示录

    被封印的神明重新出世,为不引天下大乱,上帝亲自出手将其一一封印,几番大战之下,将神灵全部再度封印,而其神兽坐骑趁乱逃走但已无力将其追逐封印,因为被背叛导致伤重,留在无涯山上等待死亡。恰巧,一名少年拜访寻找到上帝,请求他拯救精灵族钢竹领的百万人性命。于是上帝传授少年遗物,让他自已去拯救百万人的性命。少年踏上腥风血雨的救援之路,他又能否穿越重重阻碍的拯救钢竹领?
  • 贴身狂少

    贴身狂少

    世界最强杀手的周越为任务重回故里与美艳嫂子同住一个屋檐下,与其他四位美女租客发生了令人羡慕的故事。
  • B612星球与易王子

    B612星球与易王子

    作者是学生党,一名千纸鹤,不是能常更文,往了解
  • 魏薇的微幸福

    魏薇的微幸福

    关于友情,一面是左右逢源的嗲妹,一面是麻辣犀利的御姐,灰姑娘魏薇将如何完成她的华丽蜕变?关于爱情,一面是昔日男神景逸枫,一面是网络屌丝严树人,感情的字典里应该是爱还是应该二呢?关于生活,究竟是尴尬窘迫的闹剧上演?还是轻松诙谐的喜剧收场?幸福是什么?让魏薇来告诉你人生的快乐哲理。
  • 现代礼仪大全

    现代礼仪大全

    人与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注重礼节,讲究礼仪,追求文明,掌握交往原则,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每一个向往成功的有志者必修的一门课,也是自尊与尊重他人的表现。通过礼仪的教育和训练能够帮助人们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貌修养准则,这样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力量。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自觉按礼仪规范去做,就能使大家相处得和谐、愉快。谁都喜欢同一个彬彬有礼的人相处,而不愿意和一个粗鲁无礼的人接近,可谓“礼多人不怪”。礼仪被公认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在西方社会把礼仪视为人生成功的第一课。“没有礼仪,就没有事业的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并识。
  • 至尊农民

    至尊农民

    毕业了,失业了,火车遇险了,成功穿越了,可是不幸运的是俺没穿越到一个牛叉的猪脚身上,只有灵魂穿越到一个被遗弃在冰天雪地的弃婴身上,侥幸存活长大后,俺无奈地当了异世农民!异世当个农民能干啥?答案当然是种地!种地能种出个未来吗?答案当然是能够!俺不但要在田野里种出个未来,还要在天空中种出个未来,甚至在宇宙中种出个未来!你不信?不信你就到俺的一亩三分地里来瞧一瞧!武者实力等级划分:武师,武将,武帝,武玄,武圣,武神,武尊龙鸣语:【不要崇拜哥,哥不是传说,哥只是一个农民!】没事开了个新坑《欲望门徒》,朋友们可以去逛逛!
  • 青青楼宇

    青青楼宇

    开始的相遇却变成一场被人操控的局,谁是谁的开始,谁是谁的的结局。
  • 多舛是福

    多舛是福

    冷漠的父亲,脑残的奶奶逼迫傅珏带着母亲许婉逃离豪门世家,在一次次与命运的对抗中,傅珏学会了如何隐忍,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斗智斗勇,错过戴维乐,她告诉自己,如果为了爱情而失去自尊,她宁愿割舍,哪怕撕心裂肺遇见于尽欢,她满心算计,为了达到目的,甚至愿意去做最讨厌的自己可是······“并非是我不爱你,只是,我们相遇在不懂爱情的时候。”难道那些遗憾只能成为心上的伤疤,在夜晚的时候拖拽着相爱的人陷入寂寞的无底洞女主成长系言情文,看小女生傅珏如何找到自己的幸福。
  •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国家的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所以在孩子成长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引导孩子的发展。本书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奖惩尺度的科普读物。
  • 星诺雅学院之冤家对对碰

    星诺雅学院之冤家对对碰

    星瞳吓了一跳,蹦了起来,差点没站稳。双手做出叉的姿势,眼瞪大的看着晨轩,喊到“你干嘛?!吓死我几百万个脑细胞了。莫晨轩,你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呢”众人看向晨轩“那你怎么不上天呢?”晨轩放下书,转向星瞳。众人看向星瞳“我上不去啊!”众人看向晨轩“那我也上不去啊!”众人看向星瞳“就是因为你上得去我才叫你上去啊!”众人看向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