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4100000048

第48章 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1)

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正当毛泽东和张闻天等为贯彻洛川会议决定,着手纠正和预防正在发展起来的右倾错误的时候,王明于1937年11月底从苏联回到延安。

王明于1931年10月离开上海,11月抵莫斯科。他从1931年11月10日起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以后又当上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他在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实行“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但在共产国际策略转变的背景下,他也有所改变。在1935年筹备共产国际“七大”期间,他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此后,在促进国共合作和开展抗日宣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对中国共产党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王明1937年11月启程回国之前,先后会见了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11月14日,苏联派专机送他回国,先到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后到兰州,11月29日飞到延安。毛泽东、张闻天等都到机场欢迎。毛泽东致欢迎词,说王明从莫斯科归来是“喜从天降”。同志热忱,溢于言表。

这时,在山西前线领导华北敌后游击战的周恩来、彭德怀,北方局的刘少奇,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的项英,都汇集在延安。政治局成员中只有朱德、任弼时、王稼祥、邓发不在延安。王明一回来,就以“钦差大臣”自居,提议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右倾投降主义的观点、主张。这样,在一个时期里,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就成为党内斗争的重要任务之一。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十七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1)十二月会议上张闻天、毛泽东同王明的原则分歧这次政治局会议从1937年12月9日开到14日,通称“十二月会议”。

张闻天在会上作政治报告,论“目前的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报告题目及以下引述均据会议记录。张闻天肯定洛川会议的决定是正确的,总结了共产党在争取抗战胜利中已经取得的成绩,这就是:国共合作成立,打开了统一战线的局面,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全国影响很大,并已在山西开始实行;八路军在华北起了阻止日寇进攻的作用,在抗战中起了模范作用并组织了新的民众武装;党在各省的组织开始或正在恢复,许多地方取得了公开活动,扩大了阵地。张闻天也指出了统一战线发展不够,动员群众力量不够和组织薄弱等我们工作中的弱点。关于党的任务,张闻天提出了巩固国共合作、改造旧政府、建立国防政府、改造军队、发展群众救亡运动、坚持华北抗战、建立全国党的组织、培养教育干部、保证党中央的团结统一等十项。张闻天指出,前一时期党内有投降主义倾向的表现,如:何鸣部的被缴械,为迁就国民党而取消西安抗敌救国会等,这是重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应该警觉。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我们的独立自主性。他同时也指出,独立自主不是离开统一战线。应充分利用公开与合法,打入各种群众组织去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用群众力量去推动国民党前进。关于华北抗战,张闻天认为,华北现在的抗战,我们起了决定作用。我们要使华北成为抗日统一战线的模范。我们在华北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华北抗战,肃清汉奸,改善人民生活,武装民众,普遍建立党的组织,巩固党的领导。

在张闻天作政治报告之后,王明作了《如何继续全国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呢?》的长篇发言。王明写了一个提纲,讲的时候作了许多发挥。王明在十二月会议上发言的书面提纲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发言另有记录。以下引述据会议记录或书面提纲。可以看出,王明的发言是研究了洛川会议的决定、洛川会议以来中央的重要文电以及毛泽东的“十一月提纲”(即《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以后作的,而且是针对着这些讲的。王明回延安以后,对党中央各方面工作都表示轻视与不满意;对洛川会议以来党中央在统一战线中的纲领、主张和实际工作中的处置,大多持否定看法;对张闻天的政治报告也不以为然。王明在发言中虽然讲了一些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的正确意见,但是,在怎样巩固统一战线、怎样争取抗战胜利方面,他对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批评很多,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在国共两党关系上,王明抹杀阶级矛盾,认为“今日决定敌友主要标准是抗日不抗日,不应以其他条件为友敌”,“对国民党不能用分成左、中、右三派的分法”,“应分成抗日派与降日派”;他反对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说“在全国政权与军事力量上,要承认国民党是领导的优势的力量”,“空喊无产阶级领导是不行的。空喊领导只有吓走同盟军”;他否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提出:“今天的中心问题是一切为了抗日,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在抗战路线上,王明反对批评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说什么“不要提得那样尖锐,使人害怕”;他还批评“要改造旧军队这是不策略的口号”。在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方面,王明不顾蒋介石限制、打击、削弱八路军的客观现实,说:“红军的改编不仅名义改变,而且内容也改变了”,“我们要拥护统一指挥,八路军也要统一受蒋指挥,我们不怕统一纪律,统一作战计划,统一给养”,“八路军新四军是要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其实质就是取消人民军队的独立性;他还反对洛川会议以来对游击战的强调,说什么“游击战不能战胜日本”。在实行民主方面,王明主张“不要提出改造政权机构,而是要统一的国防政府”;他甚至认为现在提出“肃清汉奸分子”的口号“过早”,应是“在政府逐渐驱逐汉奸分子”;在群众运动中,他反对成立自己的救亡团体与开展独立自主的救亡运动,不赞成打破国民党的统制与包办。在改善民生方面,他认为“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问题,工人简单的只提出行会的要求也是不对的,防止过左的口号”。王明在发言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归结起来,就是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不要或削弱独立自主,放弃领导权;在军事上,八路军不应搞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王明说明,他的发言传达了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指示,这就使与会的不少同志一时难以明辨是非,产生了某些思想混乱。张闻天一时也没有看清王明鼓吹的右倾投降主义的本质。12月12日张闻天在总结性发言中承认了王明所指摘的某些所谓“错误”,但在总的路线、方针上没有动摇。张闻天在总结性发言中肯定:“对统一战线问题,自西安事变以来,统一战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并获得很多成绩。”张闻天又肯定:“洛川会议的方针用[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是正确的。”张闻天还肯定:“洛川会议决定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基本上是正确的。”并指出:“今后红军游击战还是主要的,有利条件下进行运动战。”他还肯定:“华北工作一般路线是正确的。工作有很大的成绩,统一战线工作有进步的。”王明对张闻天的总结性发言不满意,他批评张闻天没有指出统一战线中的中心问题是“对国共合作了解不够”。毛泽东在王明之后又一次发言,强调:洛川会议的战略方针是对的,统一指挥是相对的,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有利条件下打运动战。本段所引张闻天、王明、毛泽东发言均据1937年12月12日政治局会议记录。

由于毛泽东、张闻天等在根本的路线、方针问题上对王明的右倾主张进行了抵制,十二月会议对统一战线和抗战问题没有重作新的决议。紧接着,从12月19日至22日张闻天又主持召开了重要的中央会议。19日他作了《目前抗战的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22日作“总的结论”。在“总的结论”中,张闻天进一步明确肯定,从《八一宣言》至今“党的路线是正确的”。他特别强调,虽然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求得统一战线更扩大和巩固,但并不放弃我们的基本原则——党的独立性。对八路军与新四军,不仅要扩大,而且要保证党的领导。我们必须扩大三五十万党能直接领导的军队,统一战线才能更有力些”据1937年12月22日会议记录,记录标题为“总的结论(讨论后22[日]洛甫同志结论)”。。毛泽东、张闻天坚持了正确路线,使王明的右倾错误主张在全局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在十二月会议上,张闻天还就“组织问题”作了报告(12月12日)。经讨论作出增补王明、陈云、康生为书记处书记,由周恩来、王明、博古、叶剑英组成中共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谈判,由周恩来、博古、项英、董必武组成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南部中国党的工作等决定。会上还议定,来往电报“党的交洛,军交毛,统战交王,王外出时交洛”。据1937年12月13日周恩来在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记录。十二月会议最后一天(12月14日),由项英和刘少奇先后作《南方游击区工作问题》和《华北工作问题》的报告,讨论后都由张闻天作了结论。据1937年12月14日政治局会议记录。

(2)王明在武汉的错误主张

会后,王明即赴武汉,于1937年12月18日到达。王明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时,开始贯彻他的错误主张。12月25日,他起草了《对时局宣言》,经长江局讨论通过,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这个宣言在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原则的问题上,实际是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所确定的目标后退。12月27日,王明发表《挽救时局的关键》一文,阐述他对国民党的无原则迁就退让的错误观点。王明还在讲演中宣传一切“统一”的主张,贬低游击战的作用,贬低争取实行民主、改善民生的意义。

这时,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迭遭败绩,南京陷落(1937年12月13日)后更是一溃千里。他们需要利用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又怕共产党和八路军发展,开始制造一些摩擦。1938年1月17日发生了国民党武汉当局唆使地痞、流氓捣毁刚刚创刊的《新华日报》营业部和印刷部的事件;1938年1月发生了《扫荡报》(国民党军事系统)和《血路》周刊(系)鼓吹国民党一党专政,挑起的“党派问题”论争。国民党方面还制造种种谣言诋毁共产党、八路军,采取诸如禁止成立游击队,不准八路军就地筹办粮食,不优待八路军新兵家属等办法限制共产党、八路军的扩大,甚至发生诬陷“汉奸”罪名拘捕共产党员的事件。日本帝国主义一面实施以占领武汉、西安为目标的第二期军事计划,一面施展政治阴谋,企图利用国共分歧制造分裂。在这样的形势下,怎样巩固国共合作,坚持继续抗战,党内需要统一认识和步调。

(3)三月会议对王明错误观点的批评

1938年2月27日至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开会(通称“三月政治局会议”),主要讨论“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继续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王明以此为题作政治报告。以下叙述王明在三月政治局会议的报告据会议记录。他抱怨十二月会议对统一战线问题“没有写成一个决议”,对他阐述的政策“在党内的教育不够,没有许多新的论文解释”,还说“对国民党提议的意见也没有写出来,这是政治上的损失”,明显地表示了对毛泽东、张闻天等抵制他那一套的不满。王明虽然承认他起草的《对时局宣言》向国民党让步太多,但并未改变迁就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依靠国民党的正规战取得速胜的幻想。按照他的观点,在国共两党关系上,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尽量迁就国民党,服从中央政府;在军事问题上,强调巩固统一的军队,实行指挥、编制、武装、纪律、待遇、作战计划、作战行动七个“统一”;在战略方针上,要确定和普遍实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在民运工作上,要以合法、统一和互相合作为原则;在工作重心上,要集中力量保卫大武汉,而不是着力创造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总之,王明还是要实行“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亦即一切听命于国民党的主张,不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和独立自主原则。

在讨论中,毛泽东、张闻天、任弼时等先后发言,对王明的错误观点表示了明确的否定态度。

张闻天在2月28日作长篇发言。这时,他对王明的右倾错误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关于国共两党关系,张闻天毫不含糊地提出要争取领导权,保持独立性,巩固与发展党和人民的力量。他说:

历史决定了国共两党需要合作,但是合作中是存在着两党争取领导权的问题。中国资产阶级是有经验的。他们目前需要两党合作,但又怕我们发展;要利用共产党与人民的力量,但又害怕共产党与民众的力量。目前阶级斗争的形式更复杂了。我们要看到,与国民党有些磨擦是不奇怪的。我们的任务便是要推动国民党进步。与国民党吵一下是难免的,但注意不要分裂了。我们无论何时不要忘记要与国民党合作,但也必须时时保持戒心……

我们一方面要保持与国民党的合作,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力量,在巩固国共两党合作原则下求得我党力量的巩固与扩大。《继续抗战与国共关系》,见《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关于发展自己的力量,张闻天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意见。他认为,“发展统一战线只与国民党谈判是不够的,必须用强大的民众力量来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他提出,党的力量要重新配备,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民运工作要投入更大力量,创造各地区根据地的工作要用很大的力量,与国民党谈判则不要许多负责同志去。他还特别就发展游击战争以创造许多根据地讲了一段话,同王明贬低游击战、轻视根据地、否定晋察冀边区的观点完全是针锋相对的。张闻天说:

讲一下游击战争问题。八路军要以一个师为单位,这样便于扩大,便于在战争中组织许多附属的游击队,并且使这些游击队又扩大起来,创造许多根据地。八路军要展开起来,在各地起核心的作用,依靠军队来开辟根据地,即抗日战争中的据点。像晋察冀边区的那种形式的政府,其他各地也要组织,也要来用这一形式。《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页。

(4)三月会议后同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斗争

同类推荐
  •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同样也站着一个男人。虽然克林顿已不再担任美国总统了,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总统变成了一位女议员的丈夫。但他的一举一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本书引用了许多资料,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克林顿台前幕后的一些生活,展示了这位美国前总统从苦难童年到总统的艰辛历程。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时期卓尔不群的大先生们彼此间是什么印象?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本书选取了两个视角:一是大先生们的他述。即民国时期大先生们相互记录、悼念或者回忆性的文字,这些第一手文字,提供了许多后人无法体味的细节,展现了大先生截然迥异的形象。二是大先生们的自况,亦即他们对自我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涉及大先生们自小成长或一生中重要经历的部分,都是极其珍贵的了解他们的材料。品读这些文字,你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那么逗,那么可爱,却也那么不合时宜、不近人情……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塑胶巨子的创业实录,台湾首富的成功秘诀。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也是年轻一代心目中最崇拜的创业英雄。有“塑胶大王”之称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本书不仅详尽描述了王永庆的创业发家史,还把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管理艺术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管理者、创业者及普通的打工者都很有启发及借鉴作用。
  •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Ⅱ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Ⅱ

    本书介绍了董卿、李湘、刘纯燕、陈辰、陈晓楠、经纬、李思思、沈星、谢楠、杨舒、瑶淼等女主播的经历,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阐释了女人美丽一生的智慧法则和人生启示。
  •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本书以中国古代名人的情感轶事为立足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背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立体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孝敬父母(中华美德)

    孝敬父母(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青葱岁月——追忆似水年华

    青葱岁月——追忆似水年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个曾经走过童年、少年、青年的人,人生路上总会留下点点星辉照耀其间:它们或是同学间真挚的友情;或是师生间抹不去的情结;或是身边至爱亲朋间的呵护关爱;或令人弹指一笑,或使你悲喜流涕,总会成为你记忆的永恒,回首的念想。本文便是构架于其上,写董晓波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小学、中学这期间的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美好经历。文章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读来增益长智。
  • 破之马面

    破之马面

    由于派系争斗,创立六道轮回的大神被迫害,司职六道轮回的马面被迫投胎转世成为一介屌丝李逸。同伴都被困,无人能够帮助自己。且看李逸如何度过层层艰难险阻,恢复真身,拯救大神.....
  • 帝王令:回眸三生

    帝王令:回眸三生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哪道是美人,依旧轻舞飞扬。念七年,时隔断桥。
  • 伍月流萤

    伍月流萤

    他说,三界之中,无人可伤我半分。他说,有他在一日,世上就有我的容身之地。他说,他以己为聘,换我一世平安。他说…………我说,我用心,换你一句,你恨我,可好?
  • 一个深爱的故事

    一个深爱的故事

    十年,我用尽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只为等待你。
  • 四叶草:不说再见

    四叶草:不说再见

    他玩世不恭,花心大少;她乖巧可爱,向往着爱情,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他幼稚;她陪他成长;在最后一刻,她告诉他“前面99步我来走,最后的一步,我没力气了”
  • 武始之源

    武始之源

    世间万物无始无终,无法无天,无生无灭,只留本源在流动,谁能执掌?这是一个少年薛元得天级武技,踏上武道巅峰之路的故事。
  • 萌仙嫁到

    萌仙嫁到

    人家穿越,我也穿越,人家当公主当皇后当王妃,我却被罚在天庭看守蟠桃园。神马?这还是顶级的肥差,开玩笑,要不,你来试试?在天庭当农民有什么好玩的,咱要跟各路神仙打好关系,好好的教育一下这帮仙二代,神马?不服气,来PK啊!怕你不成!哎哎哎,你,就是说你,你干嘛,别以为我人小就好欺负,喂喂喂,你的嘴,干嘛呢,注意形象,这,这里是天庭唉……呜呜呜,初吻不见了啦,不过,他好像,还挺帅的,我也不算吃亏,是不是?
  • 剑道

    剑道

    世间百般,沧海沉浮。人如扁舟,随波而流,不知何处是彼岸,不知何时是尽头;不知人愿,不知己愿;不知何来,不知将往。此为蝼蚁!极致于心,极致于道。执胸中真言,秉天下神异;不求物外,不求心外;堪破生死,无惧时空。此为主宰。剑本凡物,因人而开灵,因情而化气,因心而炼魂,饮血则生,非念则亡。毕生苦修,剑道大成,踏遍武林,不求无敌,但求一败。只叹:长剑空利,群雄束手!重生在剑心大陆,穷毕生之力,行尽天涯路,寻天道,剑道之巅峰,心无旁骛,终成剑道至尊,主世海沉浮,沧桑变幻。只叹:长剑空利,神魔辟易!有剑,无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