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4800000002

第2章 自由花开八千春(1)

§§§第1节父亲生的嘱托,死的影响

公历一八八零年,清德宗光绪六年,日本明治十三年。这一年,清政府从俄国手中收复伊犁,法国入侵马里,俄国圣彼得堡成功试验世界第一次电气电车,美国矿业城市朱诺建城。每当人们从历史的洪流中撷取这一年的浪花时,所看到的都是这样瞩目的大事件。这些镌刻在史书上的事件像是夜空中的星斗,璀璨耀眼,将一弯月牙的光芒遮蔽。新月虽然在此时显得暗淡,却终有一日花枝横斜,天心月圆。

而就是在一八八零年的深秋大院里,李叔同伴着喜鹊的叫声出生了。李叔同那一声婴儿的啼哭并没有受到世人的惊呼,但却令他那年近七旬的父亲湿了眼眶。要说这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在那个时代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曾头戴乌纱帽,身披官褂,在朝廷里担任要职;而后又引退持家,经营着银钱业和盐业,且乐善好施。

古来稀的李筱楼望着怀中的婴孩,口中喃喃着“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不住地大笑。尽管他再怎么满足和欣喜,也没有想到,他这刚刚呱呱坠地的三儿子,就是日后被永记史册的中国艺术史上,二十世纪初的奇才李叔同;中国佛教史上,耀眼夺目的弘一法师。在无论诗、词、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收藏、翻译、佛法等等他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到卓越巅峰的,无与伦比的天才李叔同。

李叔同在家排行第三,上有两位兄长,大哥早逝,二哥名叫李文熙,较李叔同年长十二岁。而李叔同的降生于李筱楼而言,便是“老来得子”最为恰当的诠释。鹊含松枝,啼鸣欢悦,这种景象虽不如古书史籍中“七彩祥云”、“紫气东来”、“百鸟朝凤”那般具有传奇色彩,但是这场景在寒秋中也是一道异样的风景。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喜鹊捎来的不是松枝,而是对于李叔同一生禀赋的最佳隐喻。

前半生是挂露松枝,远看近敲均是景。后半生是松枝清香,远闻近嗅皆成禅。以致在很久之后,每当当时李家大院中的仆侍丫头们回忆起李叔同出生时,都会连连称奇,说他是伴着喜鹊叫出生的少爷,是上天注定让他有一番作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李筱楼得子之后特别喜爱这个小儿子,而他也早早地归了皈依了佛陀。喜悦充斥着李筱楼全部身心,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将心绪稳定后,摊开香案上朱红色的纸,默诵着《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提起笔就在上面写下“李文涛”三个字。

李文涛就是李叔同的名字,“文”是家谱所系,而“涛”则是李筱楼对他的全部期望,带着老者阅历的沧桑和底蕴,将这样一个字送给心爱的小儿子。

写下这个名字的四年后,李筱楼在书房的床上悠悠转醒,年过七十有二的他,在这两年身体江河日下,常常腹痛难忍,可这日醒来后腹中异常轻松,没有丝毫疼痛不适,反而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他推开雕花木门,看见小儿子李文涛正打门前跑过,身后跟着几个丫头。李文涛见到父亲后,停下脚步,将手中摘下的一枝荷花递给李筱楼。

“爹,给你。”小小的李文涛带着童真的笑,双眸晶亮。

李筱楼接过荷花,蹲下身子,摸摸儿子的头,“文涛,这荷花是哪里来的?”

老人满口地道官话,却饱含着故乡的南音。

“在荷塘里摘的呀!”李文涛骄傲地听着胸脯,得意得如将军凯旋。

李筱楼稍稍将目光放低,见文涛卷着裤子,小腿上全是污泥,没有任何责骂,继而又说:“你喜欢吗?”

“喜欢!”李文涛重重点头,随声朗朗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李筱楼听到年仅四岁的儿子背出诗句,不禁有些惊异,笑得脸上纹路加深,“这是谁教你的?”

“母亲!”

这时李筱楼又见二儿子李文熙从旁边经过,他折身跨过书房的门槛,回头大声说道:“文熙,文涛!你们进来!”

两个儿子随李筱楼进了书房,关上书房的门。看到李筱楼正伏案写些什么,两人站在门口盯着父亲。

李筱楼将笔放下,看向李文熙,“文熙啊,你是哥哥,比文涛大十二岁,是时候要担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了!”

两个孩子很少看见父亲用如此严肃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李文涛有些困惑,歪着头先看看父亲,再扭头看看哥哥。

李文熙则闷声答了一声“嗯”。

“文熙你过来。”李筱楼说着将案上的宣纸递给文熙。

李文熙接过,抬起头看着父亲,“就是这个么?”

“展开看看。”

李文熙将宣纸展开,黑色的浓墨力透纸背,笔锋健砺,墨迹未干: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读完这几行字的李文熙手一软,纸差点掉地上,猛地抬头看向父亲,说:“这不是曹植的七步诗吗?”

“你知道了就好,”李筱楼看着两个儿子,“今后你待文涛一定要如一母同胞,今后李家就要靠着你们兄弟了。”

李文涛天真无邪地笑着,跳着要去够那张纸,李文熙弯下身子将弟弟抱起,深深地凝视李文涛的眼睛,像是下定了决心般地对父亲承诺:“放心吧,父亲!”

李筱楼会心地点头,将两个儿子送出书房后,闭门不出。

李文涛在西院子里荡秋千,捉蜻蜓,看蚂蚁,直到天边被染成一层殷红。隐隐从书房那边传来诵经的声音,他听着心中莫名有种不安。而这种不安对于小小的他来说还过于隐匿。

正当李文涛抓着蜻蜓的翅膀打算去找父亲求表扬的时候,书房中传来朗朗的诵经声,他掀开门帘朝屋内走去,先是看见时常出入李家的佛泉寺的老和尚,正拈着佛珠,敲着木鱼,诵着经。

再看他就看到了父亲,盘坐在蒲团上,双眼安详地闭着。他想再向前走点,再靠近父亲一些,可是身后有家仆按住了他的肩膀。李文涛回头,却见家仆脸上满是泪痕,家仆倾下身子,在他耳边哽咽说道:“老爷……去了……”

去了……就是死了么?年幼的李文涛知道生死,但却不明白生死对于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看着父亲那么轻松那么安逸,这就是死亡么?

顺着不停顿地诵经声,李文涛再次看向那个老和尚,闭目趺坐,庄重圣洁。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对老和尚的崇敬之意。

在这一刻,李文涛的眼中晶亮,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个老和尚。

这也就是在他孩提时期,他最喜欢披着红布当袈裟,高踞盘坐装和尚的原因所在。

§§§第2节兄长开智启蒙

李筱楼一亡,就像是束着竹签的竹筒散了架,竹签纷纷掉落在地上,四散零落再也拢不起。李家大宅在外看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气宏伟,但其实内部早已经随着李筱楼的故去而分崩离析。

受传统思想影响颇深的李家,宗法制在其中根深蒂固,长子夭折,那继承李家的就是不足二十岁的嫡子李文熙。虽说李文熙书读得不少,在那个时代也已经算是长大,不再会被称作孩子。但对于处理家中上上下下几十口子人,应对里里外外繁多复杂的事,他终究还是不成熟。

对外他暂时无暇顾及,首先令他一个头两个大的就属家中的女子。李筱楼在世时,娶了好几房太太,女子性情各异,有棱有角有圆有尖,其中最令他头痛的当属西院子奶奶——文涛的娘。因为她手中有一个法宝——文涛。整个李家都知道李文涛是李筱楼最疼爱的小儿子,即使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小的侧室。

李文熙在书房坐立难安,一方面看不惯一个妾室偏房享着正妻才有的待遇,一方面又想到自己曾答应父亲要担负起教育文涛的大任。他倏地从竹椅上站起,将桌案上摊着的供他摹帖的《唐诗选》卷起,迈开步子就推门走出。先去西院子没瞧见李文涛,接着便满宅子地寻找,终于在一棵柳树下找到了正呼呼大睡的弟弟。

此时阳光正好,而李文熙却看见文涛在树荫下睡觉,旁边满是被摘下的花花草草。李文熙在心中冷笑,在父亲李筱楼死后乱作一团的家中,还能有睡得如此酣熟的人,真不知道这个弟弟是不懂事,还是压根就不成器。已经出离愤怒的李文熙一个箭步上前就直接提起文涛的耳朵,被扯痛得惊醒的李文涛尚不明状况,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仲兄,口中说着“疼啊疼啊”。

李文熙也不理,一路提着李文涛的耳朵进了书房,将门一闩。李文涛眼中噙满了泪珠,望着不知为什么恼怒的哥哥。李文熙见他哭哭啼啼的样子更加生气,将手中的《唐诗选》朝案上一摔。

孝悌、责任、名誉,这三个无形的箍紧紧套在李文熙的脑袋上,他不能违了孝悌,不能推卸责任,不能毁坏李家的名誉,即使他从心底看不上这个弟弟,看不上这个在他看来仅有些小聪明的娃。

李文熙每日将李文涛关在书房两个时辰,百般不情愿地作他的启蒙导师,向他讲习诗书词文,勒令他日课《百孝图》、《知性篇》、《格言联璧》、《文选》等等经典。李文熙填鸭式的教学还是使天赋异禀的李文涛开了智,开始学习便可以将诗书读得琅琅上口,不久后背诵得流畅自如。这在当时,很多来李家拜访的人都啧啧称奇,大赞文涛必成国之栋梁。这些话听在李文熙心里,既是得意,又是不甘。得意在于自己的教育小有所成,而不甘也在于风头竟大半被这黄口小儿夺去。

被别人称道赞扬得再热闹,在李文涛心里,也不如在院子里荡会儿秋千,望会儿月亮自在安适。他终是向往着外出玩耍,这也是小孩子的天性,毕竟那时他仅仅七岁。

秋去春来,转眼一年过去。李文熙因为家中要事琐事繁多,对弟弟的严苛教学也放松了许多。李文涛有了更多的自由。

一日,李文涛正在西院子的东南角看蚂蚁搬家,听到母亲像是要出门。已经许久没有迈出李家大宅的文涛顿时像得了大赦,也不顾正在观察的蚂蚁,站起身就朝着母亲跑去,一把扑进母亲怀里。

“娘,娘,您这是要去哪?”李文涛睁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王氏。

王氏蹲下身子,说道:“要和娘一起吗?”

虽然说文涛不知道母亲这是身向何处,但是只要能够走出去,他都是愿意的。于是文涛大力地点头。王氏温婉地笑笑,牵起儿子的手就向外走。

一路到了无量庵,李文涛看到不远处坐了一个身披袈裟,闭目拈珠的和尚。他忽地想起李筱楼死时自己见到的那个老和尚,同样的庄严和肃穆,同样的带着至上的佛光。他也没有再问东问西,见母亲盘坐在蒲团上,自己也依葫芦画瓢地盘坐下。

原来这和尚便是曾在普陀寺出家的王孝廉,此时刚反津住在无量庵,而王氏就是来学佛的。李筱楼在生前就皈依了佛禅,在他死后,王氏身为侧室在李家始终受到若有似无的怠慢和轻视,便也想要皈依佛陀,想要心中有个清净。跟着王孝廉学《大悲咒》、《往生咒》等,本来就对和尚十分着迷的李文涛也是每次都跟着母亲前来旁听,不自觉地也耳濡目染着。

在书房李文熙强迫式的灌输时,在他气急败坏的说教时,李文涛总是口中低声喃喃着“唵,萨皤罗罚曳,数怛那怛夏……”等《大悲咒》,以图六根清净。

与此同时,李文涛的乳母也在教他读《名贤集》,让他从小就了解众贤的风范和气度。又受业于常云庄,开始系统地读《毛诗》、《孝经》等,知道了许多花草虫鱼鸟兽的名字,为此他十分开心,有些段落往往诵读数遍。后来他开始读《千家诗》、《古文观止》、《说文解字》、《尔雅》、《四书》等经文典籍,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他感受到了其中的精髓,可隐隐地却发觉其中并不合理之处,一些藏匿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八岁的李文涛就已经察觉。

当已经将古书读得滚瓜烂熟,甚至某些经典全然倒背如流。李文涛十三岁开始学篆,十五岁时书法造诣就自成一家。不仅如此,他早早就开始自己写诗,其中就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等名句。当然,这句诗并非他闭门造车之句,他是时从书房走出,见日薄西山,秋日的寒气已经漫上整片大地,他回头向书房看去,这座将他困了十年的一隅书斋,是因李文熙怕自己的不成器在同辈孩子中彰显才设立。遍阅经史子集的李文涛,已然能够看出人生与富贵的转瞬即逝。

“文涛,不读书在走什么神?”突然一声呵斥让李文涛回过神来,循声望去,见是李文熙穿着锦缎褂子,瘦削的脸上冷肃肃,“和你那娘一个德性!”

纵是对李文熙再不满,因着多年的抚养和传统礼制,李文涛也应沉下声来,默念《大悲咒》静气凝神。可与此同时,在李文熙默许下的,整个李家对自己生母王氏的百般刁难和蔑视,自己早已出离愤怒。如今,李文熙竟然在他面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李文涛再也无法克制无法忍受,他抬起头,直视李文熙,“读书有什么用?”

李文熙挑起眉角,“读书的用处?读书明智,成君子,自古以来大贤无不书读万卷。”

“好,你说成君子,你读的书可不少吧?但你哪一点有君子作风?一天天板着马脸对穷人、仆人呼来喝去!看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成日成夜地野出去!穿着绫罗绸缎泡戏园儿、捧娘们儿!”李文涛越说越气,十五岁的他,年轻气盛,带着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儿,继续怒喊:“我知道你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但我娘也是爹八抬大轿娶进门的太太!倘若你真把书念透了,你还会如此待她?朽木不可雕,真不知道是说你说我!”

李文涛说完拂袖而去,没有再去看李文熙的眼睛。对史籍经典接触得越多,他就越是讨厌那些伦理教条,那些道貌岸然的老道学,对那些卑躬屈膝奴隶成性的人,也觉人性辱没。他走到西院子里,迎面蹿过来一只黄白相间的花猫,他将猫抱在怀里,亲昵地蹭蹭猫的头。

在他的心中,他所面对的周遭的这些谄媚逢迎之人,倒不如猫与花草来得真切。

§§§第3节奉母娶个不爱的太太

斗转星移,当李文涛在生理上愈发达到成熟,在精神上也充满着年轻新鲜的蓬勃气焰,与此同时,满腹的诗书经典更是令他气自华。当李文涛成长到十八岁,虽说还算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但在诗词歌赋、金石书画上都已经有了斐然的成就,已经全然成熟。

同类推荐
  •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唐伯虎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为人风流倜傥、幽默诙谐、不拘礼数、有花不完的银子,画幅画就能赚到几十两甚至几百两银子。然而,这只是指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真实的唐伯虎并非如此!
  •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财智英雄书系》正是形成于此。这些贯穿古今、横亘中外的财智英雄,或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或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推动人,或是闻名海外的巨商富豪……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以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众多读者;同时作为一个群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铸就百年基业的层层突破》将带你走近日本松下电器的经营之神、誉满全球的东方之子松下幸之助,带你领略这位“造物先造人”的伟大领袖。
  • 戴笠传

    戴笠传

    本书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热门推荐
  • 墨宗圣战纪

    墨宗圣战纪

    三界修仙,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归于一统。历史关头,集体转劫。现代传人,应召穿越。蓦然发现,仙魔交战。异度空间,诸子修仙。千年之劫,如何来过?历劫重生,墨宗仙侠。
  • 倾世独舞女儿妆:天机缘

    倾世独舞女儿妆:天机缘

    她,面对世上无尽腹黑货,痛定思痛,绝境反击,掐坏男,灭小三,虐坏蛋,神挡杀神,佛挡灭佛!代表月亮消灭一切的邪恶,宿命注定,得紫薇传承,成了三界第一女霸主。一切的纠缠终将解除,真命天子最终现身。“娘子别拧了,耳朵要掉了……呜呜”一美男杀猪似的惨叫着,“哼,不拧你不长记性!”说着,就是一爪子。“啊,别打脸”“好,不打臉”某美男狗腿道,“我就知道娘子舍不得。”“回家跪搓衣板去!”“……”于是,霸气女携手妖孽腹黑男,并肩祸乱天下,俯瞰江山断生死,指点春秋凌九霄!
  • 无尽门

    无尽门

    某镖局小姐有钱任性。开局一条蛇,装备爆人品,随身携带最强王者,一年升到九十九级,秒杀各种奇葩BOSS的封神之路。打怪升级有男主,感情非主线慎入。起始坐标宋东京,细节不可考,勿纠结。
  • 妃倾城:逆天大小姐

    妃倾城:逆天大小姐

    哼,最珍贵的九星玄天兽是吧?不好意思,我一手几百只!传说中的幻神诀是吧?哎呀,我背会了~白泽神兽对吧?对不起啊~他是我的契约兽!你又要闹哪样?小心我分分钟秒杀你!
  • The Epic of Kings

    The Epic of K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猎捕传

    猎捕传

    世间多奇事异物,令人心惊胆颤,英雄司马旭,善良勇敢艺高胆大,战巨兽不畏死亡,尽显威风凛凛。闯洞穴杀怪物,替百姓除害。用智斗玄,以勇战怪,多激烈之事,多磨难之情。人情多变化,善恶难分辨,忠奸更难定,以善良处世,受尽世道洗礼。英雄不畏万事,终有良果好报。
  • 首富的秘密情人

    首富的秘密情人

    季黛儿这小抓耙子,竟大胆到敢偷拍他,写他的绯闻,这辈子他最讨厌人家探隐私、写他的八卦,她死定了!别看他平常冷漠不爱理人,但整起人来绝对教她难忘。他决定把她拐上船,漂洋在海上,让她怎么也跑不掉;再来就扮成中东色国王,晚晚到她房里吓唬她,放心,他不会真的对她怎样,只是要给她点教训,但这游戏却擦枪走火,热情一触即发,玩得过火了……她是使坏在先没错,但赫士爵怎么可以坏成那样──拐她搭上大游艇,还扮成奇怪的中东国王,一到晚上就吓唬她、“欺负”她……亏她还仰慕他那么久,竟然狠心舍得这么“修理”她,真是个坏家伙!实在太教她伤心了。她得想办法逃离他身边,但心却怎么好像离不开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陛下,求包养

    陛下,求包养

    他才华横溢,帅气无敌,一直被富婆纠缠不休,他对这种艳遇深感厌烦,宁死不愿做小白脸。直到遇上她,这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超级女强人,时刻都在挑战着他的男性尊严。撕下她女皇般高不可攀的面具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人?她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有着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直被人们当成女神般供奉着。她本以为自己冰封的心不会再被任何男人打动,直到他出现,如一缕阳光照进了她的心房。他说她懒、败金、超自恋、又宅又腐,哼哼,她发誓要让他俯首称臣……
  • 我们的青春物语果然急死你

    我们的青春物语果然急死你

    青春到底是什么?青春是男生的T恤+牛仔裤,女生的吊带衫+超短裙?还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繁华的都市,脑海里却浮现着自己驾着“宝马”带女友兜风的情景?大胆的做出自己重要的决定!这就是我们青春。和杨南风一起改变一个屌丝的命运,走一趟不一样的青春路吧!
  • 无尽系列

    无尽系列

    无尽的遐想,无尽的一切,无尽的欲望,无尽的人生,无尽的战斗,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