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0000000008

第8章

在一些权威的诗歌史著述中,比如洪子诚和刘登翰先生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他们并不是按照一般诗歌批评的模式来划分、或者特意强调80年代崛起的“朦胧诗”的历史价值。他们大量地发现被“埋没”的诗人和不遗余力地彰显各地诗歌民刊、诗歌流派之间的论争。其用意,不外乎将计就计地依着批评家、诗人总认为真正可代表近三十年现代汉诗高水准的在民间,且经常被主流理论话语遮蔽的思路来搜寻,看那些被“冤枉”的诗人和诗作究竟是什么面目。按照他们爬梳的结果,近三十年里,从北岛、食指等到韩东等一派再到伊沙们的“下半身”乃至“90年代诗歌”,再加上流散在各种诗歌刊物中的“新世纪诗歌”。诗歌语言的个人化、性情化,诗歌审美上的自我性、日常性,诗歌主题价值上的解构性、颠覆性等实验是值得肯定的。也即这些有益的探索总是建立在对前人的“不满”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即将僵化的时代局限,并把新的活力引进诗歌殿堂的。但这样的诗歌运行事实,实际上暗伏着一种相当脆弱的诗学趋势。即诗人一味的“小”“碎”“轻”“俗”“飘”中,其实是无法从微观上实现主体本意上对萎靡、凌乱诗风的拯救的。这倒不是把向内转的“小我”机械地置换成向外转的“大我”,就万事大吉了。那样的话,诗歌之路可能会出现反复的迹象,起码有可能回到“复出”诗人的那个位置。那将会是诗歌革命的内耗。关键是,在日常性写作、身体下半身写作相互交织的今天,人们的诗歌思维其实并不是反省的、审视的姿态,而是顺着所谓“后现代”的气势,更加地投合想象中的受众趣味了。总想着,能万般地讨好受众胃口,越去掉诗歌的承担意识、祛除掉诗歌返回历史的审视眼光,把诗歌弄得越口语、越随大流,似乎越能率先捕捉到今天时代的先声,赢得文学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据我的观察,邱新荣建构如此宏大的诗歌蓝图,也许就是针对这样的诗歌现状而来。

其一,这四部诗集首先着眼于一个“大”字,大境界、大意象、大框架。《青铜古谣》《脸谱的幻影》《长歌短调》《晃动的风景》,可以细分成主流文化形象、大地文化碎片、镜像文化想象和民俗文化质地几个维面。在这几个文化形态中,起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魂、并居于诗歌中心位置的意象就是各个层面的历史。但这个历史又不是简单的正史和野史,恰好是对正史和野史的巧妙拆解,即诗始终在捕捉文字和图像、幻象背后的精神——此一点,如果把到现在为止带着不同口音的各地现代汉语诗歌看作是“小诗”,那么,邱新荣的意图至少是“国风”的气派,是书写一个民族“大雅”的框架。至于这种精神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还是本土精神?我认为都不全是。因为单独来论,这些精神很可能就会从内部冲突诗人眼里那种本来的、模糊的感知。唯有把先验的理念先搁下,历史隧道中那种悲剧的、喜剧的和悲喜交加的气流才会附身到一个个具象中来。这个角度,邱诗的“大”,就可以解释成是一种混沌和一种意绪。为什么这样说?当一个个细小的历史具象扑面而来的时候,我注意到,他完全可以任由诗情驰骋,做出个人化甚至私密化的发挥,但这时他的情绪恰好是理性的、冷静的。不然,写王昭君的《青冢》(《长歌短调》)就不会以“一只酒碗/放在/大草原/浅草/为它织一件汉家衣衫”结束。这里既是对已有历史的尊重,也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在特定时候无法超越于历史的无奈,只是唯独没有主观的武断。当所谓大历史片段拥堵在诗人胸中时,诗人尽量地取大环节中的小部件作为镜子,表明他对过眼文化的审视始终是以个体为出发点。《诸葛亮散曲》(《脸谱幻影》)最能说明问题。“肃立在《三国志》外/等着他那/已无力说出口的/解散命令……”这种历史感如果可能,它就可以拔转因过于沉浸于自我的小情小调而必然表现得委顿、琐碎的诗歌言说方向。

其二,四部诗集虽没有顺序,但既然有一个核心意象,也就可以理解成对当下人的一种整体观照。这就涉及到邱诗的现代性问题了。在《新诗“现代”之惑》(《文艺报》,2009.5.7)的批评文章中,殷实简约地回顾了新诗在“现代”的路上的各种磕磕绊绊的现象,其中就论及“现代”在北岛们那里仅仅有“神话”的价值,而并没有多少语言和意识的切实贡献。因为北岛们以及后来者都用的是翻译体的东西,除了颠覆和反抗的意义,“现代”本质因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意识的匮乏而显得十分可疑,这包括几乎可以充当今天现代汉诗新传统的“朦胧诗”。主要原因就是它们丢失了民谣、民歌和严正意义上的口语传统。邱诗的现代性就表现在他对诸如这些传统资源的提纯和大量运用。

顺手举一例,比如《长歌短调》中的《秦腔》一诗,“是秦朝的腔调吗/在咸阳唱/兵马俑的武士/最听得懂”。还比如《青铜古谣》中的《后羿射日》,结尾写到“男子汉/赢得起/也输得起”等等。字面上不光用了口语的“吗”“得”“男子汉”等,在句式上,基本都是常用的介词结构、无主谓语句。诵读起来,这些短句实际上都步的是西北地区信天游和青海、宁夏一带回族“花儿”的韵律。四部诗集中多数的长诗,一般都是尽量用口语化、民间歌谣的形式来结构。一方面避免了面对历史因凝重而生的滞涩感;一方面家常的话语容易稀释掉诗人主体感过强的主观思想,让诗中的叙事性占有压倒性优势。这也在整体上符合诗对历史基本采取中性的描述态度。

说到诗的现代意识,凡可从时间上划归到现代的诗,可能都属于现代诗,这也正是人们从心理上轻视辨别诗的微妙之处的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盲目地追寻刺耳的“断裂”声音,而在诗歌本体的建设上——语文学、修辞学上却普遍比较茫然。当翻译体成为大的前提的时候,所谓人本、人文的概念在创作中绝不会是一个微观的问题,只能供永远地谈论,而无实际的落实。

不过,这里要强调的仍然是,在“下半身”、“日常性”写作的氛围里,那里的口语、谐谑语,甚至于流俗语,精神实质上恐怕不属于真正的现代精神范畴。原因很简单,那些诗本质上不是在担当什么、肩起什么,它们的解构、颠覆也就只怕是顺从式的搞笑、逗趣,甚至于破坏(真正有思考的诗人和诗作除外,因为对于整个“诗坛”而言,充塞于眼睑和耳鼓的有分量的诗作毕竟不多)。

从旷野和大地刮起的“野风”到“正声何微茫,大雅久不作”的“大雅”之声,邱新荣所实践的这一条诗歌之路,现在看来,他资以凭借的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硬朗、干练、张扬主体人格的脉系,或者是以古典抒情的底色,在现代、后现代注重“物”、强调“物”对人的改变的诗学追求的漩涡中心,所进行的四两拨千斤式的反抗。“野风”吹过之后,现代汉诗本有的“大雅”骨力是不是会迎来春风吹又生的前景?换言之,能不能从关注民族文化的大处搜寻个体心灵上表现出的颇多无力感——对“心灵依托”做更深一层、更高境界的重建?可能要依赖于众多诗人集体性的觉知。这个觉知,考验的是诗人们能否有足够的思想能力从总体上趋向于“小”的诗学观中,重新发现人作为主体的可能性,把人从物的迷恋中解救出来。因此,重返历史也罢,总结历史经验也罢,有没有历史感似乎是诗的现代性程度的一个前提性课题。当然,这里说的“回归历史”不是背对现实问题,更不是逃避现实的尖锐问题和只重视历史文化“知识”。像一度流行的“文化散文”那样,把梳理和归纳自己认为的传统文化当作写作的终极目的——这一类的文学写作、文化回流的一个直接理由,仿佛是《论语》《庄子》乃至移植过来的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完全可以包治当代中国现代化深化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百病,国人只要按照被异化的孔子、用现代性人本理论装扮的庄子以及直接的存在主义教条就可以应对一切的精神困难。邱新荣的“国风”“大雅”与这些文学行为、文化行为不一样,他通过诗意地激活传统中的复杂性一再强调,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一直在交叉进行,用理性的眼光打量历史始终是、并且必然是观照当下人的处境问题的可靠参照。这是四部诗集之所以一直围绕“历史”展开并以“历史”为中心意象的真正目的。

但就现在的诗歌语境而言,邱新荣似乎还是寂寞的。

——刊载于《文艺报》2010年8月2日

成熟大地上的绚丽辞章

——读《邱新荣诗的自选》

苏桥

一部新书《邱新荣诗的自选》放在面前,或许开始你会没胃口没耐心去啃一本厚厚的诗集,那么不妨先看看开篇的序言,作序者为一代名诗人丁芒。

丁芒先生的这一篇序言基本上也写成了诗了,因为他的诗情被另一位诗人訇然激发而生激赏之句:“凤凰台上忆吹箫,李白来过。莫非他就是李白所忆之那个吹箫的人?”

丁芒为这一名欣然相逢的“他”写序,使用了“声彻云霄的凤凰”这样壮怀激烈的高调命题,这已经完全打破了一般前辈对后生谆谆勉励的惯常的沉稳矜持。一只“声彻云霄的凤凰”飞过来了,这里边当然是有故事可讲的。

《邱新荣诗的自选》有厚厚的四册,固然是厚,在这个出书已经成为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年代里,纸张的重量倒是并不能够说明什么。而这本自选诗集的厚重,是缘于今人与古人在诗之世界中的大面积的激情相遇。

也是因老一代诗人与正处当今生活核心地带的新一代诗人的激情相遇,诗情更得恣肆张扬。当老诗人面对素不相识,闻所未闻的诗界后辈的激扬文字“浮一大白”,当老诗人在文字的巡行之中击节慷慨而怆然泪下,这部诗集就成为一件铮铮作响的乐器,老诗人与新诗人一起来应其神韵和而歌之,其声朗朗,不亦快哉!

只要你真诚地走进这部诗集,你就可以了解,究竟是什么令老诗人如此为之动容,为之“目眩心惊”(丁芒语)?

片刻之间,你或许会疑惑着这些诗篇是不是直接来自身边的时代。

当地震,火山喷发,龙卷风,船只沉没,城市爆炸等等的发生,不仅通过地球本身的运动,而且通过现代文明的各种衍生物诸如互联网等频频敲打人类的神经,当世界以不可遏止的势头速速变脸,人们对传达信息的各种符号早已失去原始的感受,忘记了最初的心领神会。文字的灵性与尊严在物质世界强有力的粗粝中磨损而几近面目全非,其中越是美质充盈者则越是不堪折损。文字,文学,像是被一种惶恐的不自信夺去了魂魄一般,似乎不被现实抛弃与排斥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不断地扭曲与异化自己,或是厚颜无耻地艳俗化,或是故作潇洒地粗鄙化,来接轨大片的时尚与流行。

同类推荐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雪莱

    雪莱

    本书收录了诗剧“希腊”、“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以及雪莱夫人有关《希腊》的题记、雪莱夫人有关《普罗米修斯》的题记等。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青草课本

    青草课本

    本书收录散文约40篇。其中包括:9月8日下午五点;听一听马勒;弗罗明高;白马新娘;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美丽的哈瓦那等。
  • 半九别集

    半九别集

    年逾八旬,作者已很少写作;偶有所思,大抵都给塞在电脑里,不但很少送出去发表,甚至后来在记忆里也找不着了。何方手勤,竟将他们一一收罗出来,连同已经发表而未入几篇,竟达十余万字,这是出乎作者的意表的。进而将它们分成几类,虽然脱离写作的实际时序,失去参差错落的原生态,却便于有心读者按照体裁标准加以指谬,也不是不可以。题以“别集”。这部散文随笔集分为五个篇目,内容丰富,信息密度大,以当今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为大背景,忆人、忆事、著述、编译等诸多方面的回顾与感悟,表达了作者的历史文化观念和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怀。语言清新流畅,自成风格,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我很帅没人爱

    我很帅没人爱

    小帅哥钱颂大学毕业,踏进社会了,每走一步却都是险象环生。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却是上了贼船,差点进监牢;进了一家报社做记者,又被同事利用作傀儡,实施敲诈;一大学同学当了老板,邀他加盟,他兴冲冲而去,却是进了传销窝,好歹离开了传销,却被一伙歹徒盯上,死里逃生。小帅哥钱颂恋爱了,先是做了一个款姐的“小鲜肉”,但她却是亿万富翁、房地产商吴巨龙的情人,惹不得;接着爱上了一个美女小店主,又发现她是被吴巨龙抛弃了的情人,真苦恼;不久,他喜欢上了一个美丽而刚强的女汉子,悲剧再次上演,她跟吴巨龙签有“魔鬼协议”,好伤心;二年多过去了,大学期间他暗恋了四年的女神出现在面前,然而,他还是绕不过亿万富翁吴巨龙……
  • 拒嫁前夫:大牌前妻不好惹

    拒嫁前夫:大牌前妻不好惹

    当倔强爱上冰冷,一步步紧逼,冰山是融化还是......错综复杂的纠缠,理不清谁对谁错,命运给的缘分到低是眷顾还是戏弄?人犯了错,难道就要永远不被原谅?难道就不可以给一次赎罪的机会?别离多年,她再次出现在他面前,他看着远处的她灿烂不减当年,凭什么痛苦的就只是他一个人?原来以为再见到他,会看到他幸福如意的生活,而现实,看着他身边空荡荡的位置,那无比熟悉的眉眼,就让她跨过千山万水来爱。
  • 四叶草之专属天使请转身

    四叶草之专属天使请转身

    完结:至上励合:爱在摩天轮作者:灵雪泪简介:第一励志天团至上励合,两年磨砺,身披荣耀回归南风音乐学院!马雪阳,安格桑!相遇、相识、相知!深处痛苦记忆,因她而消怠!三年的等待,期盼,完美结局是否会如期而至!?链接:http://yc.shuqi.com/yc_pagefile/book_cover.php?bid=91075连载:繁华落尽:谁予我盛世明媚作者:灵雪泪儿简介:进入娱乐圈!?那是她的终极梦想!为之她从未停止过追逐的脚步,考上了被冠以梦想之都的樱圣影音学院,继而顺利进入娱乐圈,当她站在娱乐大舞台之时,一些出乎她意料的事情,也随之而来……链接:http://chuangshi.qq.com/read/book/35232220.html他说,你就是我那十万分之一的几率!他说,即使你是我的姐姐或者是妹妹,我都不想要放弃你!他说,八年,他终于又见到她了!不尽仇恨、真相、纠葛,冷看绕身风靡,谁是她一直未变的十万分之一的几率!?夏夜、韩雨泽、吕熙哲、沈沫凌是凤宁贵族学院四少,她,尹安朵!天使的面孔,却是最冰冷的心灵,是安圣贵族学院四公主之首,一次次的冲突让她和夏夜两颗心彼此靠近……他星星般迷人的褐色眼眸,精致似漫画中走出来的少年,让她不自觉的就沉迷,融化着她那不相信爱情的冰心,误会却让她再次将他推离到了千里之外,离开、归来,用尽所有,始终只为换来她的转身回眸……一双像极了她的眼,时刻提醒着心底最深的仇恨,邪气迷人的笑意,一贯任性的和自己的哥哥做对,是追逐,是游戏,还是真情!?原来最终我们谁也逃不开命运,跳不出那束缚在一起的绳索!他似永远站在世界顶端的王者姿态,银色发丝下一双沉静的眸子,妖孽般的存在,八年,他终究再次遇见她,她是他心中唯一的净土,他不舍沾染!仇恨再次和她的爱情,相撞击之时,她如何抉择?是愤懑亲情,还是隔离爱情!?手心的四叶草,还在传递着最真实的温暖,十万分之一的几率,十万分之一的幸福,繁华落尽,夏花凋零,尘埃落定,谁会是她握在手中的十万分之一的几率!?爱情,我们始终那么殇……花开花败,云卷云舒,谁会是那个最终和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携手相伴到老的她/他?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看似简单到极致的话语,做起来却是那么难,足够让我们用尽哪怕一生的时间,去兑现……
  • 五爪黄金龙

    五爪黄金龙

    这里有数不尽的怪物,这里有危险的植物,这里的人类也有喜怒哀乐在这里你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久违的感动,在这里会不会找到你的一丝记忆,在这里洋溢着永恒的旋律。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盛宴,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五爪黄金龙展现不同的世界
  • 为妃不嫁

    为妃不嫁

    爱情的世界观里,没有谁对谁错,抛开距离,抛开性别,抛开年龄,我的贪心只要你爱我一个
  • 如果岁月如初

    如果岁月如初

    -如果岁月如初-他转头就走,不是愤怒不是玩笑,只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悲哀。心里第一次这么这么难过,比和孟清风分手还要难过。我总以为我更爱孟清风。他没有道别没有说绝交,而是再也没有回来过。“于瑾年,时间是我们最好的药。”可我并没有说出口,我知道他都懂,我只是对自己说,仅此而已。也只是固执的不想说出口……-时光-“阿静你已经把我拱手让人。”大学毕业,我和他乘地铁回老家时,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这样不声不响的话。我从地铁上下来,看见坐在椅子上的阿曼,她看见他一脸激动地跳起来抱住他,然后阿曼帮他拿了一袋行李,看也没看我就走了。我知道阿曼和他都是恨我的。——终于时光回过头来笑我们傻
  • 司命小仙:误惹妖孽上神

    司命小仙:误惹妖孽上神

    她只是一个穿越过来的司命小仙,只不过是一时走神就把仙界上神的历劫命格给写错了,而且玉皇大帝还特地嘱托不能不能写错,还给他们赐了婚!怎么办!只好闭门思过再谢客,可是,竟然挡不住他,“这不是你说的吗?把我给扑倒,然后………”“这个……”
  •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修行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假如还会喜欢

    假如还会喜欢

    叹然回首,人之一生浮浮起起,我只是这片星空下一个微小的“粒子合成物”,可我也想有我的光辉啊,每一个热血少年都幻想着自己的与众不同,毕竟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是张小小,我的心只要装下这片天空。
  • 锦衣绣春

    锦衣绣春

    血染江山,江山如画,不及卿眼角眉梢一颦一笑。指尖韶华,韶华白头,愿君王岁月峥嵘一生一世。燕王爷,明成祖,一生戎马,在沙场上杀敌掠夺守疆卫土,在朝野中扭转乾坤弑侄夺位,一念生而置人于死地,一语下而倾城于废墟。为一妃嫔早殇活剐三千宫女,就连死后也要带走十六位年轻后妃生殉……世人只道他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却无人知道那掠夺只为守护一人,更无人知道那十六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各个都像极了一人,或眉眼,或唇鼻,抑或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像收集标本一样,带着这些女人进入坟墓,至死不休,死不瞑目,永远不知亲自为他修建陵墓的那人究竟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