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孙这个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是嫉恶如仇,而另外一方面却自己也在做着恶人,当然这个是针对比他打杀的人物来说的。
孙悟空的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本人。这个说法比较大胆,尽管这个话题有很大的争议性,但我还是要谈谈我的看法。
一、两个见证人说出的证词1.,收了猪八戒后,路遇乌巢禅师,唐僧问他西天大雷音寺在那里?果有多远?问了三遍,禅师就是不答,只说远哩,远哩!最后笑云: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禅师为什么要说孙悟空知道西天路?孙悟空并没去过啊,这就说明禅师知道孙悟空曾经在如来佛那个地方生活过。
2.,蝎子精道:“孙悟空,你不知道好歹,我是认识你,但是你打的过我吗,连那如来都怕我,你们几个上来让我打!”西天路上,认得八戒的人不一定认得悟空,认得悟空的人却都认得八戒,因为八戒是天蓬元帅。蝎子精认得悟空却不认得八戒,说明她没去过天上,那么,她是在哪儿认得悟空的呢?只有唯一的地方:如来佛那里!他们都曾在那里住过了的。蝎子精是隐蔽的,所以“我便认得你,你是不认得我。”
二、灵台山就是后来的灵山孙悟空学艺的灵台方寸山山景:奇花瑞草,修竹乔松。千株老柏,万节修篁。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孙悟空胜不了青牛精兕大王,求见如来佛,这是他第一次寻到灵山来,雷音寺比较好找,因为它最高最气派,“顶摩霄汉中”。孙悟空是十万火急的赶来的,但到了之后,却不进去了,他在那儿看山。那行者正然点看山景,忽听得比丘尼尊者叫道:“你这个顽皮!既然要见如来,怎么不登宝刹,在这里看山?”就把他带进去了。
孙悟空看山看到了什么?灵山山景:灵峰疏杰,迭嶂清佳,仙岳顶巅摩碧汉。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时闻钟磬音长,每听经声明朗。又见那青松之下优婆讲,翠柏之间罗汉行。白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伫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幽鸟声频如诉语,奇花色绚不知名。回盘绕重重顾,古道湾环处处平。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
孙悟空离开菩提祖师已经约有一千年了,这是他头一次看到了和祖师的仙山布局一致的一座仙山!他能不奇怪么?能不停下来细细观看么?我们来比较:1.前面的松、柏、篁这三种植物,这里看到了两种,而九十八回见真如时,这里有篁,说明这是完全一致的。
2.前面的鹤、凤、猿、鹿、狮、象这六种动物,这里看到了四种,恰好是后面狮、象到狮驼国为妖去了,说明这也是完全一致的。
3.植物、动物是如此的相似,唯不同的是多了一座山巅上的雷音寺,方圆的景致要比原先气派壮观的多。
你说,孙悟空看了能不奇怪么?所以,他得仔细的看看究竟是不是,而救唐僧的事又暂放到一边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孙悟空一定是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疑惑,难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他也只能是怀疑。
三、如来向悟空说出了本相,孙悟空第二次来雷音寺,要如来与他辨明邪正,如来先已对大众说了这是他生的二心,但如来正欲道破,忽又笑道: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这分明是撒了个谎,如果真的有六只耳朵的猴子,那真假悟空就太好区别啦!只看耳朵不就得了。
如来说的这个六耳猕猴,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听说过的,因为这是如来杜撰的。按如来的说法:猴分四类,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那么,无论六耳猕猴怎样善聆音,知前后,他都是不应该具备孙悟空的“通变化”这一功能的,也不应该有八卦炉炼过的火眼金睛,更不应该有金箍棒,百分之百不可能有紧箍咒。如来之所以编造个妖怪的名字帮他圆谎,是为了让他还去保唐僧。
那么,如来为什么不编个别的名字?而偏偏要说是“六耳”呢?因为说出“六耳”,就是说出了“本象”,孙悟空听了大惊
本,就是最初。最初的时候,悟空随菩提祖师学艺,祖师是打暗语教的,悟空悟破玄机,半夜子时,跪在祖师床前求教,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传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祖师由此开始秘授,悟空由此开始得道,皆起于这最初的“此间更无六耳”。这是他和祖师两人间的秘密对话,绝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现在,如来笑着告诉他,悟空是真的,六耳是假的,这不分明是在接暗语、对暗号嘛!所以,从这个时候起,孙悟空可以肯定如来就是菩提祖师。
四、悟空知道本相后的表现孙悟空一把火烧了弥勒佛的小雷音寺,这是第六十六回结束的事,紧接着,第六十七回的开头,孙悟空憋不住心中多年的秘密,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七绝山一个老头问道:“你是那方人氏?姓甚名谁?有何手段?”孙悟空笑道:我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身拜灵台方寸祖”,孙悟空居然违背了师训,把师傅供出来了!这是孙悟空最怪异的一次行为,难道他不怕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吗?
他现在不怕了,因为他明白了为什么不能说出师傅的真正原因,所以他从没对任何一个神仙说起过,他现在对一个凡人说出来,是不会惹什么麻烦的,凡人是不会知道一千年前的灵台山在哪儿的。
孙悟空离开菩提祖师后,到如来佛第一次出场,因为这期间接近约有400年的时间,这几乎是一代神仙的寿命,是会发生很多事的,所以,菩提祖师怎样成为后来的如来佛,孙悟空就不会知道了。
那么下面就又出问题了,既然老孙这么厉害那他在大闹天宫时候又经历了一些什么呢,那我们就来看看他的经历。
孙悟空在花果山主场作战的情况,本事和二郎神略差一点点。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他在天宫客场作战的情况:嫌官小反去时,仅打了一张办公桌,没和任何人交手。然后就是偷桃。偷酒。偷丹。捉拿归案后,押到斩妖台,大力鬼王刀砍斧剁,不能伤其身。火部众神放火烧,雷部众神以雷劈,也都不能伤。
从八卦炉出来后,发了一次狠:取出如意棒,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只打到灵霄殿外,遇到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在这儿值班。两个在灵霄殿前斗的不分胜败,佑圣真君又调三十六员雷将,把大圣围在垓心鏖战。
这就是孙悟空所谓的大“闹”天宫,破坏公物一次,盗窃三次,殴打的对象也就是这班子人,这些都是上不了桌子的人!你不要因为孙悟空大闹了天宫,就以为他有多厉害,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仅三十六员雷将就把他困住了,他怎么可能反得了天宫所以作者用一个“闹”字是非常贴切的,闹,就是搞破坏,搞捣乱,不需要多大本事,但需要有不怕死的勇气!
我们再看陪如来吃饭的是哪些人:玉帝传旨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
九曜星在围剿花果山时排在前面!现在陪如来吃饭,排到末流了,而前面的那几位都是很少露脸的。三清里面的太上老君和燃灯古佛是一个级别的,燃灯古佛是如来的前辈师父级的,太上老君排三清之末,上面的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一直都没出来过,仅仅只陪如来吃了顿饭!
这些大佬们拿孙悟空会没办法?简直开玩笑!玉皇大帝是在想:这个孙悟空也没有多大能耐啊,他连个二郎神都搞不赢,怎么就敢来闹天宫?他究竟是占的谁的势??是什么人在背后撑腰
所以玉皇大帝才会怀疑到如来佛,所以才会叫如来佛收拾孙悟空!各位,看书需仔细,这是道派神仙出的一步妙招!并不是电视上放的那个样子滴!天宫里能收拾孙悟空的神仙多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出手?就是想看看孙悟空和如来佛究竟是什么关系!
如来佛来了,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岁?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如来佛的话有以下几个意思:1)你原来是个猴子成了精,和我佛派并没有什么关系。
2)玉帝的尊位,没有谁能取代。3)你的处境非常危险!若遭毒手,性命顷刻而休!
4)皈依到我的门下,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人了。5)你若被他们打死了,就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可是,孙悟空竟听不懂如来佛的暗示,居然还想跟他过两招,如来佛也没办法了,只好翻掌一扑,一巴掌把他压到五行山下。原先和孙悟空打斗的三十六员雷将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好厉害,好厉害!
这三十六雷将哪里知道其中的内幕!还在瞎起哄,如来佛是在惩罚孙悟空么?不是滴!是在救他!是“轻轻的把他压住”,若重一点,不压成肉饼才怪!
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了四十九天后,是伤了元气的,所以佛祖派遣专人看管,饿了,给他铁丸子吃;渴了,给他融化的铜汁饮。八卦炉是火,火是克金的,所以如来佛祖给他补充的是金!孙悟空在五行山的这500年,其实就是在如来佛的庇护下养伤!
佛祖又在山上贴一道神符“唵嘛呢叭咪吽”。这道符,本来就是一道护身符,不是用来惩罚他的,而是用来保护他的!你想想看,既然孙悟空不是佛派的人,天庭会就这样便宜了他吗?不整死他才怪!所以佛祖的这一道符表面上看是在压孙悟空,其实是用来抵御道派神仙的进攻的,有这道符在,休想取孙悟空的性命。
后来孙悟空对观音菩萨说:我在此度日如年,没有一个相知的来看我。说明了什么?说明有那道符在,道派的神仙走不进来!道派会就此甘休么?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而所有的可疑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了,第一那如来按照原着说的是突然出现,这根本就不合理,首先如来和玉帝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他为什么要帮玉帝,套用元芳的一句话,大人其中必有蹊跷,这个肯定是如来收了好处的,要不他来的为什么回这么快。
第二就在这些所谓的天神了,你看他们对待老孙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们围而不打,很明显就是在让着他,否则以他们的实力一个老孙还闹腾的起来,他们这些名人还混个屁啊,由此可以肯定他们有二心,而根子救灾于他们并非自愿来当这个官的,而是身不由己,又不能反抗。
第三那就是这个玉帝了,这个时候他在那里,他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折旧更说不过去了,一个上位者又怎么会如此胆小,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居然海会如此害怕,而玉帝本身的本领绝对不差,要不他也无法服人啊,那里会一见到危险就躲这其中肯定有文章,而这文章就在如来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