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9700000018

第18章 西征红军大本营——豫旺堡

王生颖 孙荣华

豫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邑古镇;是一座闻名遐迩的边贸集镇;是一座扼控要塞的军事重镇;是一座富有革命传统的光荣城镇。

豫旺堡位于同心县城东南72公里的豫旺镇,古城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增建,街巷纵横,店铺栉比,甚为繁华。城南门外的沙梁盖,是一处重要的汉代遗址,据考证,汉参县府就设在这里,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当年,塞上通往长安的汉唐古道穿越而过,北达宁灵(银川、灵武),南抵平固(平凉、固原),东接环庆(环县、庆阳),西连海同(海原、同心),条条通衢交会于此。明人石茂华的诗句“边烽直接渠搜野,戍道遥通瀚海涯”亦道出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

元朝初年,太祖铁木真派大臣张鸿、范伯彦巡察地理形势,看这里东西有高山产作天然屏障,南北有深沟为护围壕堑,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地下有井泉活水,四周有广袤良田,可谓能攻、善守、易退,乃兵家必争之要地。

成吉思汗攻取灵州(灵武一带),进兵盐州川(今惠安堡、韦州、下马关一带),因豫旺是毗邻之战略要地,公元1226年蒙古军从河西来,在今中卫一带渡黄河,席卷了夏国和金领的镇戍、德、顺二州。同年成吉思汗驻跸六盘山。公元1227年蒙古军为便利六盘山与银川平原的联系,由豫王选在中途筑城,遂领兵于此,故名“豫王城”。

据史书记载,豫王信佛敬神,嗜造浮图、修庙宇。他派人请来山西、河南的能工巧匠修建起大佛寺、城隍庙,明、清又增建鼓楼、牌楼、清真大寺、玉皇阁、关帝楼等。仅就鼓楼四面门洞上的券额“宾日”、“观讹”、“洛成”、“乐易”,出自《尚书》,寓意深妙,格调高古,可见其人文荟萃之一斑。城西墙内的城隍庙,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燹,清末光绪时重建,由前后两座大殿、左右十七间侧殿及禅堂等组成,大殿坐北向南,是庙的中心建筑,殿前两侧各有一座小阁楼,傲然翘立于五圣殿堂之上,醮炉前有三道门小牌楼,西南部是戏台,山门前有照壁。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古朴宏伟,蔚为壮观,是豫旺众多文物古迹中最为精美的建筑之一,可惜毁于“文革”之中。

临街设有山西会馆,东城隅铸造有炼银炉,设立钱庄、镖行。镇容整洁,集市繁华,山西、河西、陕西、四川、甘肃、内蒙等地的巨商大贾,千里迢迢云集于此,通商贸易,活跃经济。故此流传着“豫旺城,米粮川,四街八巷赛长安”的歌谣,又曾享有“小北京”的美誉。

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一个“小商埠”、“旱码头”。每逢农历三、六、九集日,从四面八方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古镇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叫卖声声,热闹非凡。特别是每年三月二十日,城隍庙隆重举行水会,号角长鸣,旗幡招展,鼓乐喧天,大戏连台,更为沸腾的山区集镇增色添彩。清顺治年间,出于“集市繁华,买卖兴旺”之意,遂将“豫王城”改为“豫旺城”。

1936年6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到此。6月下旬,西征红军总指挥彭德怀司令员率总部进驻豫旺。在这里,先后成立了豫旺县苏维埃政府和我国第一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当地雇农马和福(家住豫旺南塬村)先担任豫旺区苏维埃回民政府主席,后又担任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主席,兼回民游击队队长。当时,豫旺成了西征红军的大本营,红军总部和红一军团司令部设在城隍庙内,彭总就住在城隍殿。同时,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陈赓、王首道、邓小平、孙毅、聂鹤亭、熊伯涛、唐天际、刘华清等红军领导人都战斗生活在豫旺及其附近。彭总在这里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决胜于敌。西征红军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豫旺清真大寺建于明永乐年间,为我区最古老的回族礼拜寺之一。清同治末年,被官府拆除,后又重建。红军一到,就在大寺周围布岗放哨,保护信教穆民的权益。红军首长曾在寺内向广大回族同胞宣传民族团结、抗日救国的主张,唤起豫旺一带的穆斯林群众团结起来,翻身求解放,为以后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次,清真寺被敌机轰炸起火,红军战士拼死抢救,以后,又帮助修复被毁的殿角和水房。有几位农民送给彭总一张木床,彭总又把它转赠给阿訇。群众称红军为“仁义之师”、“回民的军队”。

8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医生乔治·海德姆(马海德)历尽艰险,辗转万里,在黄华等人陪同下,到西征红军前线采访,在我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彭德怀、李富春、左权、聂荣臻、邓小平、陈赓、杨勇、杨得志、肖华、刘晓、朱瑞等30多位红军高级将领在豫旺东门外热烈欢迎斯诺一行,彭总在大殿里摆了酒菜给他们接风,斯诺、马海德同彭总一起在城隍庙居住。当时,还在红一军团二师师部驻地王家堡子南峁上召开了盛大的军民联欢会,热烈欢迎斯诺和马海德的到来。红军在城隍庙各殿墙壁上留下60多处革命标语、口号,如“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欢迎回民群众来当红军”、“发展回民教育,红军不侵犯回民的利益!”、“抗日国民革命军不该进攻抗日红军,联俄联共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在后寝宫左侧墙壁上还题有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词《清平乐·六盘山》。斯诺、马海德在豫旺一带,为红军留下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辉镜头:有彭总立马城隍庙侧殿前的英姿;有彭总、聂帅、陈赓、左权、孙毅、聂鹤亭等六人在城隍庙小阁楼下的合影;有豫旺城南峁万人军民大会的盛况;特别是在南城墙拍摄的珍贵照片《抗战之声》,是一号兵振臂吹军号的身姿,为激励红军步步挺进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西征红军在豫旺的留影,被收入《斯诺眼中的中国》影册,如今开卷重温,其雄姿俱在,使我们油然联想起毛泽东主席“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不朽诗句。斯诺还生动地记录了红军和豫旺广大回汉人民革命斗争的事迹,写就了著名的《西行漫记》,其封面就采用了《抗战之声》的号兵形象,使“豫旺堡”这一名字漂洋过海,传向世界。在《彭德怀自述》、《聂荣臻回忆录》、《红星照耀中国》等重要文献著作中,对豫旺的革命史实,都作了满怀深情的详尽记述。首长们在城隍庙的合影,也成为书中的珍贵照片。当年,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的聂荣臻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提到斯诺来前线采访以及他的妻子张瑞华从上海辗转到豫旺和他团聚的情景。

西征红军后勤部设在豫旺东滩的杨家堡子,上房东墙壁上留有斯诺的讲演词;西墙上有红军办的“支部工作栏”;北墙上有红军的“宣传大纲”。特别是斯诺的讲演词,激情洋溢,尤为鼓动人心,节录如下:“诸位英勇的同志们,在你们热烈的欢迎中,我万分激动和荣幸,在你们伟大的胜利中,二、四方面军很快同你们会合了,你们的前途是无限地开展着。我今天替你们照了红军活动的照片,我将带到全世界去传播,使全世界同情你们的人——广大的劳苦大众,尤其是你们的同志兴奋鼓舞……你们的斗争不是独立的,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拥护你们……你们应更加努力,用中国革命的模范来推动和领导全世界的革命!我们高呼:中国革命成功万岁!红军胜利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

红二方面军首长贺龙曾住在距豫旺五公里的新庄滩老堡子,后又到汪家塬。新庄滩雷祖庙当时是红军战士举办的“列宁室”,在这里开展政治文化娱乐活动。墙壁上还留下“联合红军打日本,救中国!”、“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没收帝国主义资本家的企业和银行!”、“推翻军阀国民党政权!”等标语和一首打油诗:“明月照天空,灯光遍地生,回汉一家人,打倒鬼子们!”

11月上旬,红一、二、四方面军在同心城胜利会师后,就在同心、豫旺一带集结休整。朱德总司令和张国焘随红四方面军从同心城来到豫旺县城下马关,调防部署。临行前,朱总司令给豫旺县政府干部下了“拂晓前撤离”的手令,旋即随红军东进狙击敌人,打响了萌城战斗。总之,豫旺城是西征红军的重要发祥地、根据地和指挥中枢。当时,临近省县的不少青年奔赴这里,参加红军。豫旺成为革命青年向往的地方,对于形成大西北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它的历史功绩永载史册,难以泯灭。不少中央老首长对豫旺怀有很深的感情。“大跃进”那年,各公社都纷纷将原名改为“红旗”、“前进”等,但上级一再指示,唯独“豫旺”不能改。1958年,因豫旺区造林成绩显著,区长卜宗夏出席了全国林业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彭总还专程赶到宾馆,看望来自宁夏豫旺的代表,并对豫旺人民表示真挚的慰问。同年,宁夏日报社副社长杨伯元带数名编辑记者到豫旺区和南塬村蹲点,参加劳动锻炼,他们踏着当年西征红军的足迹,重温革命斗争的历史,以充满激情的笔触,写下了不少反映豫旺人民火热斗争的诗史。

新中国成立后,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豫旺城隍庙列为区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它同其他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及红军留下的革命遗迹,一直完好地保存到60年代,就连当年红军撤离后的国民党政府也没有损坏只字片迹。然而,它却在“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中,竟连同其他一系列难以估价的革命文物遗迹被拆毁殆尽,岂不令人扼腕痛惜!诚然,在那史无前例灾难中的彭总,继庐山会议蒙冤受屈,再次被打倒后,这一光辉战斗历史被蒙尘含垢,讳莫如深,由此这些珍贵文物被毁就不足为怪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朋友斯诺夫人作为中美文化代表团成员访问中国,迫切要求专程前往豫旺一览城隍庙和杨家堡子等历史胜迹;日本学者历延安、经兰州,赶到同心,欲走访当年西征红军总指挥部所在地;中央党校文献室等部门来豫旺调查采访;有的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欲摄取镜头;不少老将军、老功臣打算重游故地;有的海外同胞也希望回老家观光……然而,这一切良好夙愿皆因物毁影失而未能如愿以偿,只好以交通不便等原因婉辞于邀者而遗憾作罢,从而使豫旺地区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发展、振兴的大好时机。

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国民经济蓬勃发展,豫旺地区也是百废俱兴,百业待举。身居这一带的广大群众受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驱动,面对革命遗址被毁,痛定思痛,追悔莫及!如果坐视这样珍贵的革命文物永远消失,将既对不住列祖列宗、革命先辈,也对不住广大民众、子孙后代!

为了康复这块愧疚的伤疤,给后世留下值得永恒纪念的历史胜迹,修复斯地历史建筑势在必行。豫旺城既是历史古镇、边贸集市,又是革命摇篮、红色游览胜地,它不仅在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史、中外文化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同同心城、下马关、韦州等古镇,以及同心清真大寺、王团北堡子、吊堡子清真寺、红城水娘娘庙、韦州康济寺塔,还有罗山等革命遗迹和文物景点一起组成红色旅游系列和经贸网络,可充分利用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活跃的商道广泛吸引游人、外商,架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实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扩大改革开放,带动县域经济腾飞。还可以利用豫旺这个老解放区、老根据地的革命遗迹经常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两个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常用不竭。

同类推荐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教学艺术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它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原理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包括了信息的多渠道输出、吸收和反馈,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和评价。
热门推荐
  • 苍生恨

    苍生恨

    主角婴儿时期遭受遗弃,被收养于一小山村,后得神书,被外人觊觎,全村血屠,拜师后,惶惶不可终日一年,终究觉醒,奋然而向上,殊不知他已步入一个绝世大局之中。苍茫上古,天道无情,故之神人奋起反抗,终以死荐志,而如今,主人公也踏入其中,他会如何选择?家仇情恨,他爱的人让他死,爱他的人为他死,好友下落不明,正魔难辨,他又该如何面对?人兽相争,人心皆异,当长血四漫,残阳当空,万人皆逝,他又该如何独活?
  • 与前世共度今生

    与前世共度今生

    要一雪前耻吗?要报仇雪恨吗?要,肯定要,奇耻大辱岂能不报?那你能不能别这么犟,按照我说的做不行吗?凭什么我要听你的?凭什么?
  • 倾世医妃

    倾世医妃

    一夕间,她家破人亡,背负罪名下嫁于人。新婚之夜,他命人破她处子之身,取她处子之血,只为救治一个与她共侍一夫的女子。岂料女子红颜薄命,他迁怒与她,将身怀六甲的她关入焚香阁,假以于人通奸之罪休弃送入南业庵削发为尼。孕情入耳,他挟其兄长之命逼她再嫁。二嫁于他,却意外得知他竟是弑父仇人,一碗落子红,回眸三嫁他的皇侄。当满城风雨,众口相传她与别人夫唱妇随,他为这流言深深刺痛,拔剑相对。“卫如画,如果还有来生,我再也不要遇见你。”她带着悲悯而残忍的眼波掠过他,横剑一刎。
  • 晗隽散

    晗隽散

    一场喜庆的婚礼,一位不速之客,触发了我心底最深的悲伤青春故事:12岁那年,我与他初次相遇,一次演出,我们彼此配合,成为了“铁哥们”;高中的再次相遇,便注定我们的一生;18岁,那天下午微风轻拂,时光正好,他终于向我表白“沁晗,今夕何夕,见此邂逅,既已邂逅,我便顺从天意,因为你我必是命中注定!”当一次意外降临,我们……从此,我便孤独一生;,他,也一样……
  • 宿命:王子需要公主

    宿命:王子需要公主

    很久以前,在人鱼的国度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海的最小的女儿在第一次浮出水面时,救了受难的王子,深深的爱上了他,并为王子放弃了公主的名分,放弃了天籁般的声音,甘做一名普通的人类女子。可是王子需要的是公主,而人鱼公主已不再是公主了,王子选择了邻国的公主,人鱼失去了鱼尾,也失去了王子,最终变成了海面的泡沫,王子为人鱼的失踪感到一丝遗憾,然后依然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直至白发千丈!千年过后,我在相同的情节中失去了我心爱的王子,王子和邻国公主在我眼前恩爱的经过,我的心刺痛着,可我依然微笑着为他们祝福。我缓缓地步入海中,这是属于我的世界。黯红色的海水暗藏着玄机,使我淹没其中,使我无处逃生,我知道我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谁也改变不了。我将在海水中腐化为泡沫。一如千年前,悲情的命运在人鱼身上不断的重演。没有谁逃脱得了宿命的安排。
  • 剑仙之剑

    剑仙之剑

    适者生存的世界里,你有足够存活的本钱吗?武者为尊的世界里,你有笑傲天下的本领吗?
  • 古城幻夜

    古城幻夜

    沧蓝帝国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光和暗的分界线也在时光的洗涤中变得不再清晰。在这个腐朽崩坏的帝国中,想要抓住真正的光明,又谈何容易?因灭宗而想要变强为宗门报仇的蓝水月和南宫澈,因得知光明圣廷的黑暗而离开圣廷的玉琅琊,由于哥哥的走而离开家族的墨子袖,疑似杀死鬼门宗宗主而消失不见的祈风岚,同时拥有光明和黑暗之力而被两大势力同时驱逐甚至抹杀,受到诅咒的方焯澪……几个深刻感受到帝国黑暗的人,又要怎么创造真正的光明呢?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 玉颜粉骨

    玉颜粉骨

    叶落而惜秋,曼珠沙华,开在冥河两岸的地狱之花,混沌人生血染长衫,该爱?该很?莫入凡尘,谁又能逃开命运的牵绊那一年,她是神之女,他是误入院苑的淘气包,天意使她的世界多出了令一道色彩,三生石上他执起她的手刻下缘定三生的名字,两人的缘分却止于于此九重天宫上,她是天帝胞弟的徒儿,他是她师父的孩儿,倍受宠爱的他却偏偏爱上了冷傲清高而高雅的她,三百万前的一场混战斩断了情丝,他们之间终究还是一场泡影,犹如梦境一切皆空黄泉路上,奔跑在火红花海的身影,牵起她稚嫩的小手,“我娶你做媳妇儿。”究竟是童言无忌,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倾尽一世年华最终只剩一地疏影斑驳,望尽一世繁华最终只是一场浮生若梦,又是谁执了她的手?
  • 清风向暖

    清风向暖

    “同学,你身边这个座位有人坐吗”她应声扭过头,撞进他温柔的笑容,下意识的摇摇头,他不禁又笑了笑,阳光在他身后洒了一地。陌生的人,陌生的教室,有人走到她身旁,清冷的声音,“身边有人?”,她抬头,看到了那双黑色的眸子,熟悉又陌生,不带一丝笑容与温暖,她有些恍惚,好像隔了很久,一如当日,摇摇头。他漠然坐在她身旁,没有言语,仿佛不认识她一般,她的心中有丝丝的疼,一点一点包裹整个心脏。“没人就好。”身边忽然响起他的声音。她抬起头,讶异地抬眼看向他,却见他低着头看书,嘴角是一抹压抑不住的笑意。那一瞬间,身后一切热闹,一切繁华,她都已听不见,她的耳边,只有他微哑又好听的嗓音。三年从来远不足以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