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儒,生于1914年,河北省清苑人。1937年高中毕业后投身抗战,当过记者、编辑。1940年开始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1942年“五大扫荡”后,曾被派到敌占区保定市从事地下工作,为他后来从事小说创作积累了久用不衰的素材,他于195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在此斗争生活基础上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创造。
当代优秀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李英儒的代表作。它描写地下工作者在1942年~1943年初抗战艰苦的年代,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打入敌占区古城保定同敌伪展开艰苦复杂的地下斗争的故事。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塑造了忠心耿耿的富于献身精神的地下工作者形象。
其中主人公杨晓冬的形象最为突出。他出身于贫苦的渔民家庭,父亲被地主害死,这是他性格的基础。他风度从容,机敏沉着,善于应变,这是他能够不断对付复杂局势的个性条件。他被捕后置生死于度外,在各种场合同敌特展开面对面的较量,越狱后他的斗争锋芒更为锐利,不但化装路劫囚车、解救狱中同志,而且果敢地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终于取得了使敌伪团长关敬陶率部起义的胜利。此外,对金环和银环两姊妹的刻画也较突出,她们对革命同志和革命工作都同样满腔热忱,但金环倔强泼辣,银环却文静温柔,在个性上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难忘。
在艺术形式上,它的突出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环环相扣,带有传奇色彩,富于魅力。
红旗谱
梁斌,生于1914年,河北蠡县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旗谱》等。长篇小说《红旗谱》是梁斌的代表作品,1957年出版。
小说以冀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为中心,展开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和地主冯老兰父子两代的矛盾斗争。
清末,朱老巩为维护48村农民的共同财产,保护古钟,与冯老兰进行抗争,结果失败,朱老巩被气得吐血身亡。他15岁的儿子朱老忠也被迫逃走。25年后,朱老忠携家眷重返故乡,决心复仇,并一心要把严运涛和朱大贵培养成“一文一武”,从而实现复仇的目的。但是,红脯鸟事件,大贵被抓丁,打破了朱老忠的幻想,开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经过反割头税斗争,保定二师学潮,朱、严两家三代农民都走上了新的斗争道路。
小说展示了中国农民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转折,从而深刻概括了中国农民的斗争道路和历史命运。
小说一方面继承了古典小说注重通过人物对话、动作刻画性格的传统表现手法,一方面又吸收了外国小说注重心理描写的长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被公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曾改编为同名电影。
三家巷
欧阳山,生于1908年,湖北荆州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青年男女》、《高乾大》、《一代风流》、《英雄三生》、《三家巷》等。
长篇小说是《三家巷》是欧阳山的代表作,1959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5卷本长篇系列《一代风流》第一卷。
作品描写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策源地广州一条小胡同中3个家庭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种种纠葛。买办资产阶级陈家、官僚地主何家、手工业工人周家既是近邻又是世亲,3家的青年男女有友谊、有爱情、有过共同向往和追求。
小说表现了革命风暴带来的巨大社会动荡,在微妙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周炳、陈文婷、陈文雄等一系列艺术形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特征和发展趋势,展示了一幅广阔而丰富的生活画卷。作品对省港罢工沙基惨案和广州起义等重大事件的描写,填补了当代小说创作题材的一个空白。
作品在艺术上借鉴中国古典小说技巧,故事性强,少烘托,多白描,注意当地群众口语的恰当使用,通过日常生活的精细描画,摹写了历史风云的变幻,带有浓郁的南国风味,构成鲜明的民族风格。
青春之歌
杨沫,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县,1914年出生于北平一个大地主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等。
《青春之歌》是杨沫于1959年创作完成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中较早出现的描写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斗争的文学作品。
1929年,西方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对整个中国大地顿时加紧了侵华战争的准备。1931年9月18日,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以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开炮轰击,此后,很快占领了沈阳。历史上称此事件为“九·一八”事变。
驻守东北的边防军司令张学良接到了蒋介石不予抵抗的命令,将拥兵10万的东北军撤入关内。日本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占领整个东三省。东北的3000万同胞,饱受了侵略者的欺压凌辱。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继续扩张对中国的侵略,于1932年1月28日深夜,组织大批军队突袭上海。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19路军,在爱国将领蔡廷锴等人的指挥下,不理睬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对日寇的进攻进行了顽强的阻击。此次事件史称“一·二八”事变。中国军队顽强地挫败了日寇多次凶残的进攻。最终由于国民政府拒绝增援19路军,他们无奈地在弹尽粮绝之后,撤出了上海,又将我国最大的城市拱手让给了日本强盗。
1935年,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再次实施对中国进一步侵略的行动,日本军队直逼北平和天津。国民政府派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定了国民政府中央机构撤出河北省,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的卖国协定。这个协定史称《何梅协定》。此后华北局势陷入危急,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为了展开抗日救亡的斗争,1935年12月29日,共产党领导几千名北平的学生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但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队血腥的镇压。这次学生运动史称“一二·九”运动。12月16日,北平一万多名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国民党军警的封锁和阻挠,再次走上街头举行抗日救亡的示威游行。北平和天津的学生还团结起来,组织了南下宣传团,到工厂、农村和军队中去宣传抗日救国,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整个中国大地顿时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青春之歌》所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学生抗日救亡的活动,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觉醒和成长过程的故事。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知识分子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块,才有前途。小说中塑造的众多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知识分子觉醒的过程,讴歌了革命的青春。
上海的早晨
周而复,生于1914年,原籍安徽旌德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南京的陷落》等。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是周而复的代表作,共4部。
作品以50年代中前期的上海为中心,集中描写了中共领导工人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
第一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于1958年,主要写以上海沪江纱厂总经理徐义德为首的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所发动的猖狂进攻。第二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于1962年,主要写无产阶级在中共的领导下所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第三和第四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1980年,主要写工厂实行民主改革以及公私合营等重大事件。
作品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各阶级、各阶层错综复杂的矛盾,既写出了资本家之间的明争暗斗和被改造的过程,也写出了工人阶级间的矛盾冲突和不断成熟壮大。场面宏大,气魄恢弘,是继茅盾的《子夜》之后又一部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生活题材的重要作品。
红岩
《红岩》是罗广斌、杨益言于1961年12月发表的一部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这部根据作者狱中斗争生活的真人真事创作的小说一经问世,立即招致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誉为“用烈士鲜血写成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是“共产主义的教科书”而风靡一时,三年中发行400万部,并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朝等多种文字发行于世界各国。
《红岩》中描写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发生在1948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高潮时期。这时期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将取得全国胜利;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为挽回败局,疯狂地镇压人民。革命与反革命的搏斗更加尖锐、复杂和激烈。
《红岩》的作者曾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是敌人疯狂屠杀中的幸存者。他们通过小说,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为革命舍生忘死的英勇壮烈的斗争事迹,揭露了敌人的极端残暴凶狠,热情地歌颂了革命者在黎明前夕斗争中所表现的浩然正气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