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1900000018

第18章 回族风俗习惯解读(8)

当问到回族传统风俗时,马关羽说:“这里带有回族传统风俗的娱乐活动已没有了。清真寺里做礼拜都是我妈去,我爸在公司工作就不去礼拜了。我们那没有说‘星期五主麻’的习惯”。

“20多岁的年轻人去清真寺礼拜绝对没有啊!没事也不去。”“清真寺通常是做办死人、宰牛羊的事。我奶奶是在家做礼拜的,我妈也是封斋时在家做礼拜。清真寺经常是关着门的,当地人做礼拜大部分在家里做。但云南玉溪回族平时都是裹着头的。我们乡戴白帽的有,那是老年人,裹盖头的没有,因为会泽县是汉族多。”(笔者注:云南的回族保留基本民族特征情况也不一样,玉溪是回族聚居地区,保存回族特征较多,曲靖市会泽县是回汉杂居地区,保存回族特征就较少。而且在杂居地区的回族青年对伊斯兰教信仰和宗教知识已经淡化,马关羽说20多岁的年轻人去清真寺礼拜是“绝对没有啊!”这也是各地区回汉杂居地的比较普遍的现象。看来,回汉青年在向中华民族整体共同化靠拢的同时,其任何信仰都缺失的现象也是令人担忧的。)

马关羽又说:“信仰上,我们小字辈的有些改变,老年人坚定,《古兰经》、‘圣训’,阿拉伯文我们不懂,只是想当阿訇的年轻人去学。”“杂居区的回族再过三四十年就被汉化了。(笔者注:汉化不准确,应该是中华民族整体共同化。)但回族聚居区那就肯定不会,至于什么时候淡化就看当地回族信仰有多坚定了。”

在外貌上,者海镇70多岁的人才能一眼看出是回族,再下一辈就看不出来了,到20多岁全看不出来了。

马关羽接着说:“关于伊斯兰教,不想那些了,只想到吃饭时是回族,到回族餐馆去吃。在云南回汉杂居地区回族不谈民族问题,只是吃饭时想到他是回族,然后到清真餐厅去吃。”

“到哪里也没必要介绍自己是回族”。(笔者注:从云南回族的调查情况看,与河南回族有相同之处,尤其是青年回族在伊斯兰教信仰上的淡化,只剩下吃不吃的饮食问题。无论是信仰成为支撑回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特征,还是将来仅有饮食区别还能否算是一个独立的回族,以及逐渐增多的回汉通婚后下一代还算不算纯正的回族等,这些都对传统的民族学划分提出了理论的挑战,这也是回族学研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十节)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回族调查与点评

被调查人:马丽,回族,女,19岁,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下南关街大学生陪同

调查人:马晓琴,女,22岁,回族,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毕业生

时间:2007年9月

回族女大学生马丽首先介绍说:“我爸爸四十岁,是个体户,我妈妈也是四十岁,是家庭主妇,为照顾我和妹妹上学在家。我们住的下南关街的附近是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最大的清真寺,附近很少有汉族,绝大多数是回族,还有一些撒拉族。我们家世居在这里。”

关于回族语言。这里的回族说的是西宁汉语方言,但在汉语方言中有不少回族自己专用的阿拉伯语宗教词话。例如,普通穆斯林问候语为asaliamalaikum,西宁回族话说成ansaliamaleikum,第一词组liam前有重音,第二词组lei前有重音,与普通问候语稍有音变区别。意思是:刚见面时为“你好!”走进(告别时)是“祝你平安!”

西宁下南关街的回族拿一个东西、洗手、吃饭都要念,也就是除了上厕所以外,做任何事都要念,即对真主尊敬,图个吉祥,这一段词语是:Bismingliahirahamaningrahim第一个词bi是重音音节,其中的i发舌尖前元音,第二个词lia是重音音节,hi中的i是前次高展唇元音,第三个多音节词重音在ning音节上,ha音节的a是前次低展唇元音,第四个词重音在him音节上。整段阿拉伯语的大义是“感赞真主,认主独一”。但做不同的事情时念这段话含义又小有区别,比如吃饭时念意思是感赞真主给了我们很好的粮食。

打喷嚏时念〔alhamdulingliahi〕,意思是“保佑你”。给人金钱施舍叫〔sanietie〕,汉字写为“散乜贴”,“散”应是汉语,“乜贴”是阿拉伯语,但这种构词又是回族话的特点了。西宁回族虔诚地遵守伊斯兰教规则,有经济独立并且没有欠债的人才能“散也贴”。

下南关街每个回族,不管年纪,平时只要闲的话,嘴里就要念清真言,这段清真言的阿拉伯语发音为liayiliahaiinlanlahu,mohan—modelesulonglahei其大义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如果不能用阿拉伯语念,就用汉语读。如果睡觉前念三遍,就是对一天的罪过的忏悔,因为一天肯定有做错事的时候;如果是早晨起床念三遍,就是希望这一天没有罪过。

关于回族衣着:下南关街回族男的老年、中年都戴白帽,做礼拜时不管什么年龄都戴,做礼拜的有孩子,也有七八岁的。星期五是大日子,主麻,做礼拜的人特别多。

马丽强调说:“我们青海西宁的清真寺里只能是男的去。”女的出嫁前戴纱巾,出嫁后戴绿色盖头,只露出脸。上了年纪的女性戴黑色盖头。上学、上班的女子因特殊原因不戴,但在家做礼拜时要戴。没工作的妇女平时也戴盖头。

关于回族饮食:马丽说:“回族不吃猪肉。我家正好住清真大寺隔壁,那附近卖回族盖头、纱巾,卖回族饮食的也特别多。南关街只有个别地方有汉餐,回族只是不去,但不阻拦汉族人开汉餐。南关街汉族好多跟着我们一块吃清真呢,因为汉族比较少。(笔者注:青海西宁回族居多的地区中的汉人吃清真,又一次证明了民族杂居、混居时民族人口居多的决定性因素,即少数民族向多数民族靠拢,不管是语言还是饮食等风俗习惯甚至是文化审美。在整个中国,汉族占绝对多数,各少数民族总体上是向汉族靠拢的偏多,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在里面居少数时,也会向当地的少数民族靠拢的。有的是全部随了,如河北省大厂县纯回民村中的少数几家汉族;也有的是部分向其靠拢,如不少汉族在回族聚居区已习惯于吃清真饮食,这已成为全国较为普遍的现象了。)吃牛、羊、鸡、鸭肉,现在在西宁都去皮货市场宰,但过古尔邦节(也叫宰牲节)时必须由阿訇宰,西宁市区因为回族也住楼房,很少有自己家养鸡养鸭的。

关于回汉饮食的禁忌情况,即使在青海西宁这样的回族聚居又比较讲究的地区,也不是像以前那样画地为牢了。马丽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时说:“我爸的汉族朋友也在我们家里吃饭,不过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就出去请汉族、回族等朋友在饭店吃饭,在家最多喝个水。我们回族到汉族家喝水就用一次性杯子喝,汉族人到回族家吃饭喝水都可以。”

关于回族的住房:“西宁回族最集中的地方是下南关街。住的是楼房,与汉族住房没有区别。但进到房子的屋里就有区别了,回族家刚进屋或每个卧室都挂一个经牌,上面印有阿拉伯文,其意思主要是敬仰真主,希望真主保佑,也有避邪的功能。家里也有画着在沙特朝觐的天房的挂毯,现在挂得少了。”回族屋子里一般不挂人像,认主独一,不能有偶像崇拜。回族规定不带孝,但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还是戴了。马丽还说:“我们屋内床上叠的被子,被子上要放个毯子,毯子上印有麦加天房的画,也就是我们做礼拜用的毯子。”

关于回族的丧葬礼仪:西宁市下南关街的回族都是土葬。马丽回忆她所经历的场面:“我大姨去世时,大净、小净都要洗,是女的洗,必须拿汤瓶浇,拿白布裹上,还要给她(这里指马丽大姨的尸体)戴上白盖头,然后就是有一个担架,上面再盖一个毯子(印有天房画的毯子),把全身盖住,抬到清真寺,然后阿訇念经。一天5次礼拜,一般是第二次礼拜的时辰阿訇给亡人念经,念完后就往墓地送。”西宁有回民公墓,在山上。回族女孩儿应该是不能去送葬。但马丽回忆说:“小的时候爷爷带我到太爷爷坟上上坟,坟包前有石碑,碑上只写姓名,没记生平事迹。”(笔者注:前文谈过回族的速葬和简葬与当前国家主张丧事从简的一致性,以及速葬和简葬的积极意义。从回族坟墓土包比较小,并且不写墓志铭,不仅不对亡人歌功颂德,连亡人的生平简历都不写,除极少数烈士有拱北之外,大多数回族都是这样的,从中可看出回族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超然。)

西宁回族亡人的下葬经过是:挖一个特别深的坑,按长、宽、高的比例下葬。一般是,第一铲土是最亲的人往下填,到后面大家一块儿铲土埋。女的不能去参加下葬的帮忙活动。比如,抬进尸体、进坑、入葬、埋土,都是男的给亡人做。女的不去墓地,怕女的哭对亡人不好。马丽解释说:“女的算是一种罪过。”女人在亡人下葬以后的日子也不去坟地,只在家里念经想念。

马丽说:“回族男、女孩子都有到担负责任的年龄的时候。男孩儿12岁,女孩儿9岁,这时他们就要封斋了。我是6岁时跟着爷爷去太爷坟地的,那时还不到担负责任的年龄。”

关于回族的结婚:当地有回汉通婚的,但与回族结婚的汉族要跟随回族,即到清真寺里,让阿訇在汉族(男方或女方)新婚者的右耳旁给他(她)念经,希望他(她)从今以后皈依真主。

在下南关街,大部分还是回族内部通婚,但即使在这个回民聚居区,一般情况下也不阻止回汉通婚了。遇上少数保守的父母、爷奶要阻挡,对其回族女子进行说教,甚至说:“你要结婚就别回来!”但是真实的结果是,有阻挡得住的,也有阻挡不住的。而回族到外地,本民族的合适婚配对象很少了,也就能遵守就遵守,不能遵守家里老人也就认可了。但回族老人和结婚当事人都要求汉族等对方必须经过皈依过程的。马丽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亲戚家的一个女的要和汉族男的结婚,要求男的做皈依,男的说等他父亲去世带完孝再做皈依,可他父亲才50多岁,身体还好着呢。回族女方家里没同意,结果就吹了这门婚事。”

西宁回族的婚礼仪式一般是:第一天,男方请阿訇到女方家念经;第二天(也有把第一天、第二天简化成同一天的上午、下午或早晨、晚上的),女方家到男方家吃宴席,当然包括女方家亲戚等;第三天,回门,即女方带着男方家亲戚回自己娘家,娘家招待,娘家亲朋好友也就陪着吃饭了;第四天,男方带女方回自己娘家。吃完饭后,女方跟着男方再回自己娘家住三天。第三天下午男方接女方回男方家或小两口自己的家。整个结婚过程就结束了,不像汉族要搞专门的婚礼会。(笔者注:西宁回族婚礼之所以能够几天内来回频繁地在婆家和娘家走动,是因为都在聚居区内部回族通婚,两个亲家的距离往往很近。)

西宁市城东区的回族比较讲究,主要是回族多,每天做礼拜。马丽说:“我爸每天早晨在寺里做完第一次礼拜,又去学经念经,学到早八点,每天一二小时。白天做个体户的事儿,晚上回来没赶上寺里礼拜,就回家补做,在自己家的屋子里做礼拜就行了。”马丽在讲述这里的回族情况时说:“闲了就念经。”(笔者注:由此可发现两个规律性的现象:一是各地回族只要是很忙,比如经商、公务员、干部、上学、上班等,就很少去清真寺做礼拜。有的就不做礼拜、念经或封斋了;一是闲了的时候做礼拜,通常是老年人多。这表明,念经和到清真寺做礼拜往往是回族人在闲暇时的一种精神生活需要,也从中说明,不管哪个民族,在从业、创业、事业上忙碌是一种精神充实,如果从“业”上下来,也要有一种精神追求,西宁回族的“闲时念经”为其他民族闲暇或退休时要有其他的精神生活之保证提供了启发。)

西宁市城西区、城北区的回族,除饮食外,已与汉族无其他区别。主要是这些地方汉族多,所以比较“汉化”。(笔者注:马丽说的是“汉化”,其实应该叫中华民族整体化。看来,回族聚居区的回族除饮食外还念经、做礼拜,回汉杂居区的回族不少地方只有饮食和汉族有别,念经和礼拜越来越少,这已快成为各地回汉杂居区的普遍现象了。)

关于回、汉民族团结,当地的汉族比较尊重回族的民族习惯,回汉关系很和谐。马丽说:“回族内部分新、老教,现在教派之争一般也没有了,就我知道的城东区没发生过。”

关于封斋之事,马丽刚刚成为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的新生,正赶上今年的斋月,她把所看所想说给我:“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学生有的封斋,有的不封,宁夏的回族学生就不封。(笔者注:这可能指她看到的,不一定作了精确统计,宁夏回族学生也有讲究的。)封斋时早上四点吃饭,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学生到清晨五点半前吃完饭都可以。然后一直到晚上七点二十分才可以再吃饭了。

封斋是穆斯林民族重要的活动,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要在一年中有一个月(叫斋月),每天从凌晨到晚上不进食、水,按伊斯兰教历,三年一推算,2007年的斋月是九月,三年之后就是八月了。在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斋月中,每天从太阳露出到太阳落地都要粒食不吃,滴水不进,这是在考验信仰伊斯兰教之人的意志力,是不是对真主真敬仰、真尊敬。同时,让人体会到衣食不足者的艰难,树立帮助困难者的意识,形成互助风尚。回族人笃信:在这个特别规定的斋月里,谁遵守了封斋的规定,谁就遵守了真主的旨义。

封斋时的白天一整天不但不吃饭,不吃固体食物,还要不吃水果,不喝液体的水和饮料等,但工作、劳动或事业还照样干,这就要耗体力,又不能及时补充身体的营养(当然凌晨和晚上是可以吃得多一点的,但毕竟白天一整天不进饮食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每天如此持续整整一个月),这就检验了一个信仰真主的穆斯林人的毅力了。

封斋时,北方民族大学一些回族男生白天照样剧烈运动,也能坚持不吃不喝,这真是需要坚定的意志的。

同类推荐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真实有趣的日本从这里开始——本书作者以自己在日本居住六年的所见所闻,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见、所感、所悟整理成了文字。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生活时发生的故事。将日本普通民众、日本政治、文化、美食、交通等浓缩成个人,通过与邻居们的生活碰撞记录日本。以时间为线索,文章带有故事性,但又不缺真实。以小见大,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讲述最真实的日本。书中文字不似专家学者般深奥,也全无情绪化的议论和泛泛而谈,而是力求以平实、客观的描述,将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给读者。
  •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编辑出版业方面的内容,以期更好的让读者了解出版方面的文化。
热门推荐
  • EXO之两个女孩遇见爱

    EXO之两个女孩遇见爱

    两个女生无故地失去工作.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她们终于想到该干些什么了.就是到韩国的某娱乐公司当练习生!途中发生了一件英雄救美女的事情!可谁是英雄谁是美女呢?什么是EX0?最好笑的是她们居然不知什么是EX0!十二个男主们都为她们感到无语了.遇见爱,他们的爱又能受到粉丝、公司许可吗?面对Anti恶意,她们能继续这份爱吗?一场车祸,究竟是人为还是意外?至于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便要你点去这个文看了.(这是我一年前已经开始写,有一段时间好难过就停更了.文笔会越来越成熟的放心吧,每20人评论、20人点击、10人推荐、10人收藏也会抽獎一次,得獎者QQ联系,獎品EXO週边,郵费全包,每次2名得獎耆。)
  • 武法双修师

    武法双修师

    很纯洁,很善良~很暴力,又很温柔~很单纯,又很义气~这里是凶险而充满激情的世界——术士界这里有武师,武师会功法强大而又稀少的道师,道师会道法。这里是术士的天下,这是一个道法,功法漫天飞的时代!特别声明:此书结合科幻,西幻,异能,言情,武侠,仙侠,军事一体
  • 民国大能

    民国大能

    中共党史研究员,穿越到了民国时代,你说他会干什么?毛伟人说:“李铁是个好同志呀!”蒋总统说:“都怪我不重用李铁,要不我也不会兵败给共匪。”土肥原说:“李铁不死,帝国难安。”邦德说:“李铁是我的偶像。谁骂他我跟谁急。”胡佛说:“什么?你说我是世界特工之王?你想害死我么?这事要是让李铁知道不要紧,要是让他那些手下知道了。我还能活么?来人呀!将这人给我抓起来。电刑侍候。查查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故意派来整我来的。”17K首发。
  • 兵王神医混都市

    兵王神医混都市

    女总裁天价聘请我保护她妹妹,同时让她玩世不恭的妹妹改邪归正。可刚见面,我就发现,这美女总裁纯阴体质,活不过三十岁,必须要至阳体质的男人才能治好,而我正是至阳体质……六年学成华夏第一神医毕生所学,六年成为国内第一兵王,加上一个神秘的身世,而这六年,我要在都市打造属于我的传说!
  • 总裁的美女后宫

    总裁的美女后宫

    他是豪门大亨,亦是专制霸道的穆氏总裁。她不小心在老虎头上拔了毛,从此被他禁锢身边,与他出生入死,一颗心渐渐沦陷。
  • 世界古墓之谜总集

    世界古墓之谜总集

    神秘的木乃伊、雄伟金字塔、古墓尸体、墓地神奇魔力……在一切人类未解之谜及科学探索中,古墓之谜最充满神秘色彩。在不见天日的黑暗地底,在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在难以涉足的险峻之地,沉睡着一座座古墓。它们之中有的金碧辉煌,有的机关重重……
  • 守护天使

    守护天使

    [花雨授权]第一次是破财,为了救他失去了侄女送的绿水晶球。第二次差点被蛇咬,也是为了救他。第三次搏命演出,还是为了救他。咦?他就是她失踪九年的同桌?那个让她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的人!他回来了?还带着满身的仇恨!
  • 超级特种兵

    超级特种兵

    他努力的将自己的事迹写入到军事教科书中,却没想到多年后Z市的小混混都捧着关于他的报纸阅读。他努力的做一名平凡市民,却没想到黑社会一次次的苦苦相逼。一个特种兵被迫退伍后的现实人生,敬请品读……
  • 缘尽莫强求你认不认

    缘尽莫强求你认不认

    冷面总裁为钱权势,逼爱人跳崖,霸道特工救命,女主会于谁擦出火花
  • 离歌叹陌殇

    离歌叹陌殇

    有没有一个人,让你牵挂,让你担忧,让你心疼,让你温暖?曲陌歌想,她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好事,怎么就遇上了这么多好男人。如果我的一句挽留,你能永远不走,我愿意说出口,那三个字。柳御殇,影殿的金牌杀手。江离,柳御殇的左膀右臂。温留殷,权势滔天的温柔王子。盛涯,盛世集团的总裁大人。南宫墨,书香世家的文雅人士。他们为她穿上嫁衣,她为他们戴上戒指。恩,卿本佳人,为谁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