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2700000022

第22章 近代美洲文学(5)

埃斯特万·埃切维里亚(1805~1851)是阿根廷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著有长诗和诗集《埃尔维拉》(1832)、《慰安集》(1834)、《诗韵集》(1838);政论《社会主义原理》(1838);政治讽刺小说《屠场》(1838)。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1811~1888)的代表作《法昆多》又名《文明与野蛮》(1845)对罗萨斯政权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显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文学才能。诗人、小说家何塞·马莫尔(1817~1871)的长篇小说《阿玛利亚》(1851)表现了罗萨斯独裁统治下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的严酷斗争。

19世纪下半叶,阿根廷出现了三部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加乌乔诗歌,以大草原为背景,以加乌乔为主角,表现克里奥约的乡村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1807~1875)的《桑托斯·维加》,汇集了许多有关加乌乔的传说和故事,以浓郁的诗情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美丽的大草原景色;埃斯塔尼斯拉奥·德尔·坎波(1834~1880)的《浮士德》写得生动有趣,富于想象力;何塞·埃尔南德斯(1834~1886)的《马丁·菲耶罗》及其续篇《马丁·菲耶罗的归来》,歌颂了争取自由、反对阶级压迫的斗争,反映了19世纪末阿根廷社会资本主义化过程中乡村的破败和加乌乔的不幸命运。

罗萨斯独裁政权崩溃之后,阿根廷文学涌现了最后几位浪漫主义诗人和一群具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的作家,其中有诗人奥莱加里奥·安德拉德(1839~1882),他以浓重的抒情笔调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加乌乔典型人物的拉斐尔·奥夫利加多(1851~1920);诗集《风中之叶》和《远方的回声》的作者卡洛斯·吉多·伊·斯帕诺(1827~1918);以及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佩德罗·博尼法西奥·帕拉西奥斯(1854~1917)。

在散文方面,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卢西奥·维克托里奥·曼西利亚(1831~1913),著有《朗克尔印第安民族纪游》(1870);米格尔·卡内(1851~1905),著有《青年时代》(1884);爱德华多·维尔德(1844~1913),著有《失去的时间》(1878)和《顺水》(1914)。

在小说方面,卢西奥·维森特·洛佩斯(1848~1894)的《大村庄》(1884),欧亨尼奥·坎巴塞雷斯(1843~1888)的《没有目的》(1885),何塞·马里亚·米罗(1867~1896)的《交易所》(1891),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在戏剧方面,爱德华多·古铁雷斯(1851~1889)的剧本《胡安·莫雷拉》演出成功,从而使加乌乔戏剧得以流行。保尔·格罗萨克斯(1848~1929)、马丁·加西亚·梅罗(1862~1905)、何塞·曼努埃尔·埃斯特拉达(1842~1894)和佩德罗·戈耶纳(1843~1892)则是这个时期享有盛名的文学史家与文学评论家。

近代哥伦比亚文学

18世纪以前,哥伦比亚文学为西班牙殖民者和教会所垄断,流行的体裁主要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而模仿西班牙诗人贡戈拉的巴罗克诗歌。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历史学家卢卡斯·费尔南德斯·德·皮埃德拉伊塔(1624~1688)的《格拉纳达新王国的征服史》(1688)和胡安·罗德里格斯·弗雷莱(1566~1639)的《墓地》(1638)。

19世纪初,从事独立运动的爱国者积极开展各种文学创作活动,较有成就的主要有作家有安东尼奥·纳里尼奥(1765~1823)和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塞亚(1766~1822),前者是法国《人权宣言》的翻译者和《琐事报》的主编,后者是当时有影响的报纸《奥里诺科邮报》的创办人。浪漫主义文学在这时开始兴起。

在前期浪漫主义作家中,何塞费尔南德斯·马德里(1789~1830)最为著名,他的主要作品是剧本《阿塔拉》(1822)。这一时期的作家还有何塞·马里亚·格鲁埃索(1779~1835)等。

哥伦比亚独立后,政治动乱一直延续到1832年,然后进入比较稳定的时期,文学因之也有所发展,开始后期浪漫主义阶段。这时著名的有诗人何塞·华金·奥尔蒂斯(1814~1892)、何塞·欧塞维奥·卡罗(1817~1853)和胡利奥·阿博莱达(1817~1862),小说家何塞·曼努埃尔·格罗奥特(1800~1878)、何塞·希塞多·罗哈斯(1816~1898)和欧亨尼奥·迪亚斯(1804~1865)。

小说《玛丽娅》(1867)是哥伦比亚文学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作者豪尔赫·伊萨克斯(1837~1895)因而成为拉丁美洲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小说以其感情浓烈的恋爱情节和悲剧性的结局,加上大量优美的自然景色与风土人情的描写,受到高度的评价。

在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重要的诗人:格雷戈里奥·古铁雷斯(1826~1872)和拉斐尔·波姆沃(1833~1912);前者的作品有《在安蒂奥基亚种植玉米的回忆》(1869);后者不仅是描写爱情和理想女性的诗人,同时也是优美的儿童诗的作者。

这一时期的其他著名作家还有鲁菲诺·何塞·库埃尔沃(1844~1911)和米格尔·安东尼奥·卡罗(1843~1909)。

近代危地马拉文学

18世纪危地马拉著名的作家有诗人米格尔·德·塔拉塞纳,具有鲜明道德训诫意义的《寓言与童话》的作者拉斐尔·加西亚·戈耶纳(1766~1823),谣曲作者马蒂亚斯·德·科尔多瓦(1768~1828),以及拉丁文长诗《墨西哥乡村》的作者拉斐尔·兰迪瓦尔(1731~1793)等。

危地马拉独立以后开始的民族文学中,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家,如诗人何塞·巴特雷斯·蒙图法尔(1809~1844),他著有以殖民地生活为题材的讽刺叙事诗《危地马拉传说》。还有以博学著称的小说家和散文家安东尼奥·何塞·德·伊里萨里(1786~1868),他从1825年起投身革命运动,曾被监禁流放,在其创办的5种报刊与所写的散文和诗歌中,忠实地反映了克里奥约争取独立的斗争,著有自传体小说《流浪的基督教徒》和评论作品《阿亚古乔大元帅被害述评》。

浪漫主义的影响在危地马拉出现较晚,著名代表人物有诗人多明戈·埃斯特拉达(1850~1901)和以笔名“萨尔梅·希尔”闻名的小说家、诗人何塞·米利亚·伊·比道雷(1822~1882)。后者的主要成就是具有地方风俗特色的历史小说,代表作为描写男女爱情悲剧的《阿德兰塔多的女儿》,描写律师生涯的《一个律师的回忆》。他的作品充满讽刺意味,结合了现实的写照与抒情的描绘。危地马拉现代民族戏剧的创建者维森塔·拉帕拉·德·拉塞尔达,其作品也属于浪漫主义流派。

这一时期,危地马拉开始出现一批现代主义作家。他们受到了现代主义诗人鲁文·达里奥和何塞·桑托斯·乔卡诺的一定的影响。其中有小说家马克西莫·索托·霍尔(1871~1944)和散文家恩里克·戈梅斯·卡里略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危地马拉出现了三位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家:拉斐尔·阿雷瓦洛·马丁内斯(1884~1975);弗拉维奥·埃雷拉,他著有反映克里奥约生活的小说《虎》;卡洛斯·怀尔德·奥斯皮纳(1891~1958),著有揭露寡头政治的小说《专制君主》。

近代洪都拉斯文学

19世纪初洪都拉斯独立运动的爆发,标志着近代洪都拉斯文学的开始。

19世纪初叶,洪都拉斯著名古典文学家何塞·塞西利奥·德尔·巴列(1780~1834)编著的《独立纪事》(1821),是洪都拉斯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他的另外两部作品《死者的对话》和《论独立》,都是洪都拉斯古典文学名著。

独立之后,洪都拉斯的几任总统都对洪都拉斯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特别是拉蒙·罗萨(1848~1893),他既是思想家,也是文学家,他写的人物传记风格优美,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文学才能。其后,出现了洪都拉斯最早的诗人胡安·拉蒙·莫利纳(1875~1908),他由于参加进步政治活动,屡遭当局迫害。作品由他的朋友弗罗伊兰·图尔西奥斯(1878~1943)汇编为诗集《陆,海,空》出版。后者是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著有诗集《蝴蝶》、《扁桃花》,短篇小说集《爱情与死亡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吸血鬼》。同时代的赫罗尼莫·雷西纳(1876~1919)是洪都拉斯最先写作自由诗的作家,代表作是诗集《烟团》。

1900至1940年间,洪都拉斯涌现一批写十四行诗的诗人,其中豪尔赫·塞佩达(1883~1932)属于高蹈派;奥古斯托·科埃略(1884~1941)是洪都拉斯国歌的作者;其兄亚当·科埃略(1855~1919)属于浪漫派;另一位诗人拉斐尔·埃利奥多罗·巴列(1891~1959)闻名于中美洲,代表作有诗集《故乡的香气》。此外还有浪漫主义诗人华金·索托(1897~1926),现代主义诗人拉蒙·帕迪利亚·科埃略(1904~1936)等。

诗人马丁·帕斯的作品,为当代洪都拉斯诗歌带来新的情调,他的《布朗先生的黑人》表现了哲理的幽默感。安东尼奥·比达尔的诗集《大地的光辉》显示了诗人创作自由诗和十四行诗的娴熟技巧。当代洪都拉斯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卡洛斯·伊萨吉雷(1894~1956),他的《暴风雨中》是洪都拉斯著名的一部长篇小说。

近代哥斯达黎加文学

哥斯达黎加于1821年独立后,民族文学开始形成,1900年以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1899年发表的小说《战壕》标志着近代哥斯达黎加文学的开始,作者曼努埃尔·阿尔圭略·莫拉(1845~1902)是哥斯达黎加文学的奠基人。他还著有《漂亮的继承人》(1900)等多种小说以及短篇小说集《如画的哥斯达黎加》(1899)。这一时期小说的主要倾向是描写本国风俗,富于地方色彩,代表人物为华金·加西亚·蒙赫(1881~1958),作品有《界标》(1900)、《乡村女儿》、《自我牺牲》(1902)、《不祥的阴影》(1917)等。另一位有成就的小说家为曼努埃尔·贡萨莱斯·塞莱东(1864~1936),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说集《自己的》(1909)。

诗歌创作倾向于风俗主义。诗人阿基莱奥·埃切维里亚(1866~1909)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罗曼斯》和《孔切里亚》。利西马科·查瓦里亚(1877~1913)的主要作品为《来自安第斯山》。由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罗伯托·布雷内斯·梅森(1874~1947)和拉斐尔·卡尔多纳(1893~)等人的作品带有现代主义特色。

近代巴拿马文学

1821年巴拿马独立标志着巴拿马近代文学的开始。浪漫主义小说家科伦赫所写的《获胜的品德》是巴拿马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

19世纪末的巴拿马文学,主要表现在现代主义的诗歌方面。1892年现代主义诗歌奠基人鲁文·达里奥的来访,推动了这一诗歌运动的极大发展。达里奥·埃雷拉(1869~1914)成为当时拉丁美洲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中的重要诗人之一。

建国以后,在民族文学运动中,诗人里卡多·米罗(1883~1940)于1907年创办现代主义倾向的杂志《新典礼》,发表了诗集《飞檐》和《寂静的道路》。在散文方面,则以胡斯托·阿罗塞梅纳(1817~1886)最为著名。

近代海地文学

近代海地文学开始于1821年,第一份文学刊物《海地的蜜蜂》,以刊登浪漫主义诗歌和模仿大仲马的小说为主。

海地的第一个重要诗人是阿尔西比亚德斯·弗留里·巴蒂埃(1841~1883)。他以爱国主义热情描绘和歌颂海地的风光和人民,作品有诗集《祖国的天才》(1871)、《鲁美娜或自由女神》(1869)等。另一位诗人保尔·洛夏尔(1835~1919)也以热烈的感情歌颂祖国的景色,悲叹祖国的不幸,在诗中称海地为“岛屿中之最美丽的”,作品有诗集《夜晚的歌》(1878)、《橡树叶子》等。

1898年,杂志《圆周》创刊,集合了一群后期浪漫主义诗人,如埃塞·维莱尔(1872~1951)、乔治·西尔万(1866~1925)、埃德蒙·拉福雷(1876~1915)等。马西雍·克瓦库(1867~1908)是激进的民族民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对进步和改革的强烈要求,著有诗集《民族诗歌》(1892)、《预言》(1902)、《印象》(1903)。同时,他也是民族戏剧的创建者,以生动的现实手法,表现人民的日常生活,著有喜剧《相互的教育》、历史剧《自由》。

在小说方面,突出的作家有:弗雷德里克·马塞林(1848~1917),他于1909年创办杂志《海地文学》,他的小说《马里利塞》广泛描写了海地社会。若斯坦·莱里松(1873~1907)是“青年海地”运动的倡导人,著有以下层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小鹌鹑的家》(1905)。皮埃尔·费尔南·伊培(1873~1928)倾向于自然主义,作品有《塞纳》(1906)、《西摩拉克雷》(1923)、《我朋友的书》(1923)。安东·安诺桑(1874~1960)则在《米摩拉》(1906)中探索海地与非洲在思想上的渊源关系。

20世纪30年代,海地文学中出现了表现黑人民族的土著主义倾向,在诗歌方面尤为明显,主要要求表现海地人民思想感情中的非洲情调。著名的抒情诗人有莱昂·拉洛、多米尼克·伊波利特、路克·格里马尔(1886~1954)、埃米利·鲁梅尔、弗雷德里克·布尔·雷诺(1886~1946)以及雅克·罗曼(1907~1944),他以小说《露水的统治者》(1944)而著名。

同类推荐
  •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主要写20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西方人来中国,中国人到西方,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为什么集中写20世纪上半期?因为下半期这种交流停止了,虽然因此而神游者反而越来越多,例如萨特神游“文化革命”的中国。
  • 冬牧场

    冬牧场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这本书,便是这段生活最真实、最感动、最深入、最珍贵的全景记录。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墨止休城

    墨止休城

    太阳的如约而至,只是为了证明你还在,我还在人间,只是为了等他的出现。
  • 双恋爱丽丝

    双恋爱丽丝

    某日,浸透了花香与阳光的葛妍走进张丹的仓储室,给灰尘扑扑的张丹带来了希望。她与这个美丽,高挑的女人迅速成了很要好的闺蜜。可是,张丹不知道,淳朴的闺蜜竟然是最高BOSS的妹妹,而且在自家里从来都被称为女仆。为了解救被亲哥哥虐待的闺蜜,张丹想出了吸引她哥哥注意力的方法,在她的精心安排下,黑暗的BOSS就如她预期的那样一步步松开对葛妍的掌控。然而,事情却没有张丹预料的结果,她越来越发现,黑暗的BOSS对自己越来越钟情,而且,他的表哥也时不时向自己眉目传情。张丹对自己的做法越来越迷惑,对前男友和深情注视自己的闺蜜也感到内疚。
  • 亿万情人从天降(许愿池系列)

    亿万情人从天降(许愿池系列)

    [花雨授权]那个什么鬼许愿池……她许的愿明明是三千万从天而降,可没说还要附送一个臭男人呀!害她不但得花上许多额外生活费,还得在他有需要时,提供“抱抱”和“亲亲”,呜呜……
  • 异界穿越:废材魔法师

    异界穿越:废材魔法师

    只不过是开个小小的玩笑都能穿越,这年头还真是不好混啊!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眼就只能师用无语来形容了,这个地方的人简直就是有病,见他一次说他一次废物,他有那么的不堪吗?答案当让是NO了!
  • 换个手段生存

    换个手段生存

    本书内容包括:理性生存:换一种表现自我的手段;智慧生存:换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灵性生存:换一种说话办事的手段;品质生存:换一种立身处世的手段等六章。
  • 拾光任性

    拾光任性

    他们相遇在高中,任性让他们在一起,她的敏感和他的热心是碰撞还是融合,在时光的道路上他们是渐行渐远还是携手相伴,最青涩的感情遇到最难的阻碍,她选择了放手,他却选择原地守候。那一年,他追上了她的步伐是否还能回到当年的温暖与纯真......“位彦,我们之间缺的不仅是一年空缺......有些时候感情不能只靠你追我赶。”“情诗,有些遗憾只能让自己坚定不移相信最初,而我的最初是你。”........敬请期待
  • 哑问

    哑问

    孤者为王。两年师尊教给她的话。而她在寻求自身的途中,一路所见所经历,都与师尊的话相违。可孤者为王,她从不曾怀疑。绝世异瞳,天下难容。世人见她无不恐惧。而她何其有幸,在这世上先遇见的是愿意亲近她的人。她无法言语,然而即使她在这世上没有语言,也会有人懂得。因为爱,因为我已经选择,所以倾尽一生,也要求得你的安稳。“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爱你。”“哪怕求得死亡,我依然爱你。”以爱为名,故得此文。
  • 玄灵无双

    玄灵无双

    且看天之骄子破而后立,修失传绝学,持上古神兵,傲然于天地。与神斗,与魔斗,与佛斗,踏破万古苍穹,留下无尽传说。天若不服,我便斩了这天!诸神不服,我便屠尽诸神!
  • 老伴

    老伴

    老伴——与脑卒中患者共度的第一年不幸,在我们刚刚过完花甲生日的时候,我家的老张成了脑卒中患者。无情的灾难突然降临,好好的一个人两天之后就瘫了。这可怕的现实不仅我难接受,更让活蹦乱跳的老张几近崩溃。接踵而来的就是巨大的落差,不仅是生存状态的完全改变,相应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也得跟着完全改变。在接受治疗和转入康复后我们逐渐接受了现实,我们搀扶着,先从站起里开着,一步一步地从疾病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我把这一年的经历记录下来,我希望这个经历能给大家一个提示,预防脑卒中不仅利己更是利国,预防脑卒中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 来生再恋

    来生再恋

    本书由我也就是林峰独立创作!思想构造属于虚构型,不过里面的人物跟大致故事是真实的,本书承诺一定不会太监,一定不会太虚构,更加贴近现实,更适合80后90后正在热恋和准备恋爱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