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2900000015

第15章 英国作家(10)

婚姻悲剧是曼斯菲尔德探讨的又一主题。《幸福》中的主妇发现丈夫同她的女友私订约会,幸福感完全破灭。《杂货店女人》中的女主人公本来在繁华的港埠工作,丈夫却把她迁到荒村野店,并毁了她的健康和青春。出于报复,她枪杀了他。《白丽尔小姐》、《金丝雀》等则显示了单身妇女晚景的凄凉。《已故上校的两个女儿》写两个女人已届中年,尚未许嫁,在父亲死后他们不敢私自作主,作品不乏悲哀。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大多揭露社会的黑暗,也有少数作品表现了生的欣悦。如《幼稚可也很自然》表现少年初恋时的天真。《前奏》、《在海湾》两部中篇小说则以优美的散文描绘惠灵顿郊野的风物和家庭的情趣。

因环境所限,曼斯菲尔德生活面不广,笔墨过于纤细,他伸张正义,同情弱小,憎恶强横。

曼斯菲尔德在艺术上深受契诃夫的启发,不设奇局,不求曲折的情节,注重从看似平凡的小处发掘人物情绪的变化。作品色彩鲜明,文笔简洁而流畅,自有诗意。

理查兹

理查兹,出生于1893年,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心理学。1921年他开始在剑桥大学讲授英国文学和心理学。1930年在清华大学任教。1931年后长期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1944年起任教授,1963年退休后任荣誉教授。他的学术活动涉及面很广。1923年与奥格资合著《意义的意义》一书,试图通过语义学解决哲学问题,因此他被3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普通语义学”哲学流派奉为先行者。

20年代初,理查兹曾研究文学理论,他的一些著作在英、美现代文学理论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力图使文学理论“科学化”,强调把现代科学的一些成果应用于文学研究,使它规范化。

在早期的著作《文学批评原理》(1924)和《科学与诗》(1925)中,他试图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读者的反应。《实用批评》(1929)和《如何阅读一页书》(1942)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他的分析批评方法的运用,成为新批评派的先导。

20年代后期,理查兹的研究重点转向现代语义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1934年的《柯尔律治论想象》和1936年的《修辞哲学》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30年代中期,他转而与奥格登一齐致力于推行“基础英语”的研究,企图以850个英语最常用的单词创造一种国际通用语。他曾把相拉图的《共和国》译成“基础英语”。

除此之外,理查兹还创作了一些诗歌,1958年和1960年他曾出版两部诗集。1962年他还发表了剧本《明晨,浮士德》。

赫胥黎

赫胥黎,1894年出生于英国南部萨里那的名门。他是著《天演论》的老赫胥黎的孙子,诗人兼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堂外孙。他早年入伊顿公学,后因严重角膜炎失明休学,部分视力恢复后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1915年毕业。1919~1921年在著名的文学周刊《雅典娜神殿》任编辑,后专门从事著作。30年代后期,积极参加英国反战运动,1937年主编《和平主义全书》。1940年移居加利福尼亚,后加入美国国籍。

赫胥黎是一个多产作家。自1916年发表诗集《燃烧的轮子》开始,40年间一共写了11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7部诗集、4部剧本、1部游记以及大量的文艺评论和杂文。他学识渊博,思想活跃,文笔犀利,作品包罗万象,涉及现代文明的各个重要方面。

赫胥黎的小说描写人物某些概念和思想的化身以及情节各种矛盾,因此被称为“概念小说”。《旋律与对位》(1928)是他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伦敦上流社会及其知识分子在哲学、科学、艺术、道德和政治等等问题上的争论,反映了他们的各种思想矛盾,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了“迷惘的一代”的苦闷和彷徨。作者以讽刺的手法仿赋格曲的结构,用对位法发展主题,以达到“小说的音乐化”。《美妙的新世界》(1932)是一部幻想小说,它用辛辣的讽刺对现代科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造成的灾难作了悲观的预言:人沦为机器,个性自由被扼杀,文化艺术濒于毁灭。

1958年,赫胥黎又发表了《重访美妙的新世界》,认为他早年的预言已逐步成为现实。悲观主义思想贯穿在30、40年代的其他长篇小说中,如《加沙的盲人》(1936)、《天鹅死在许多个夏天之后》(1939)、《时间必须停止》(1944)。另一部幻想小说《猿与本质》(1948)假设22世纪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遭受原子弹的毁灭,成为废墟,人类返回原始,退化成猿。晚年作品《岛》(1962)是一本乌托邦式小说。

赫胥黎的短篇小说集有:《地狱的边缘》(1920)、《尘世的烦恼》(1922)、《短暂的蜡烛》(1930)等。诗集有《诗选集》(1925)、《蝉及其它》(1931)等。散文集有《在边缘》(1923)、《沿途》(1925)、《新旧文选》(1926)、《论人性》(1927)、《目的与手段》(1937)、《科学、自由与和平》(1946)等。后期赫胥黎醉心于东方哲学与神秘主义,著有《永恒的哲学》(1945)等书。

格瑞厄姆·格林

格瑞厄姆·格林,1904年12月2日生于英国中部的贝尔克罕斯特一个中学校长的家庭。少年时代,他在他父亲当校长的学校里学习。青年时代,一度神经不很正常,曾被送往伦敦治疗。后来,他考入牛津伯利奥学院历史系,在大学学习时,曾加入英国共产党,几个月后旋即退出;这时,他发表过一本诗集。

1925年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诺丁汉杂志》社工作,第2年到了伦敦,当了4年《太晤士报》副编辑。192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里面的人》发表,从此他便成为一名自由撰稿者,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935年,他进行了一次横穿利比里亚的旅行,根据旅途所见所感,写成《没带地图的旅行》(1936)。回国后,他被《观察家》杂志社聘为电影评论家。从1926年起,格林就信奉罗马天主教,因而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宗教色彩。1938年,英国教会委托他去墨西哥了解当地取缔教会的情况,根据这次调查,他写成游记《不法之路》(1939)和小说《权力与荣誉》(1940)。

格林一生共写30多种作品,包括小说、戏剧、儿童读物、游记、论文集和短篇小说集等等.

30年代,格林的著述很多,除为《观察家》杂志撰写电影评论外,还发表了《行动的名义》(1930)、《夜幕降临时的谣言》(1931)、《这是个战场》(1934)、《英国造就我》(1935)等“严肃性”小说,以及3本他称之为“消遣性”的小说:《斯坦布尔列车》(1932)、《一杆出售的枪》(1936)和《密探》(1939)。作者真实描写了当时英国经济危机和战争威胁。

1940年~1943年,格林先后被派往西非、亚洲和拉丁美洲,从事外交工作。因此,格林战后的创作便转向写作以国际政治问题为题材的小说。这类作品有《沉静的美国人》(1955),写一个美国人在抗法战争时期到越南搞阴谋活动;《我们的人在哈瓦那》(1958),写古巴在巴蒂斯塔独裁统治下的社会情形;《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1961),写比利时殖民主义者撤退前的刚果;《随姨母旅行》(1969),写一个年过70的老太婆如何操纵一个拉丁美洲走私集团;《人的因素》(1978),揭露了当前国际上帝国主义间谍组织的阴谋活动。

格林最优秀的作品是《喜剧演员》(1966)。这部小说出版后轰动一时,并已拍成电影。黑人医生马奇奥特是海地共产党员,他组织一些人准备武装起义,推翻暴君——海地前总统杜瓦利埃的法西斯统治。由于条件不成熟,革命遭到失败,马奇奥特被特务组织杀害,其他人逃往邻国山区坚持斗争。一群以布朗为首的外国人自称“喜剧演员”,对海地人民的革命漠不关心。后来。海地革命者在向国外转移时,布朗和一个英国人无意中做了一点事情,在海地人民的革命中扮演了角色。

除写政治小说外,格林还写有一系列探讨宗教问题的小说,主要有以墨西哥当局追捕牧师、驱逐教会为题材的《权力与荣誉》(1940)、以英属殖民地西非为背景的《问题的核心》(1948)以及《布莱顿岩崖》(1938)、《事情的结尾》(1950)等。其中《问题的核心》曾获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事情的结尾》又获天主教文学奖。作者通过人性的腐败,塑造了各种天主教徒的形象,表达了对教会人员的挖苦和讥笑。

格林还写有《起居室》、《第三人》(1950)等戏剧和电影剧本,以及自传《一种生活》(1971)和小说《荣誉领事》(1973)等作品。到目前为止。他已有13部长篇小说和2部短篇小说,被拍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

格林曾于1962年和1963年获得剑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和英国皇家文学学会荣誉成员奖章。这时期,他还先后担任过斯波蒂斯伍德出版社和博特利·海德出版社的董事长。

格林的作品以侦探小说形式反映国际政治问题,也以宗教角度探讨人生。他常以一些细节和巧妙的环节造成悬念,令人回味无穷。

斯诺

斯诺,出生于1905年。父亲是鞋厂小职员,从小靠奖学金就学,1927年毕业于累斯特大学化学系,1930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他留校任研究员并担任教学和行政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及战后在政府任职,1957年封为爵士,1964年加封为勋爵。

斯诺领悟到研究人和社会较之研究科学更为重要,便放弃科学研究而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是1940~1970年所写的11部小说,总题为《陌生人和兄弟们》,包括《陌生人和兄弟们》(1940)、《光明和黑暗》(1947)、《希望时刻》(1949)、《院长们》(1951)、《新人》(1954)、《归家》(1956)、《人的良心》(1958)、《事件》(1960)、《权利的走廊》(1964)、《理智沉眠》(1968)和《结局》(1970),其中以《院长们》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大学内的权力斗争,描绘了20~60年代英国社会和政治的全貌以及西方社会在经营管理和科学上所出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此外,还有《探索》(1934)、《政治鼓动家》(1972)、《在他们的智囊中》(1974)、《一层粉饰》等小说。

在创作上,斯诺继承了特罗洛普、萨克雷、乔治·艾略特、高尔斯华绥等作家的现实主义传统。他曾写过论文《特罗洛普传》(1977)和《现实主义作家》(1978),他认为小说不但要跟上时代,还要紧密地联系人和社会的环境。

斯诺于1958年曾发表一篇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在西方引起广泛争论。他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革命力量是科学,科学可以使世界免除贫穷落后。另一方面,文学家对新科学的发展,甚至茫然无知,思想落后于现实,甚至趋于保守反动。因此,他主张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以利社会的发展。

斯诺对西方社会的发展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晚年流露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奥登

奥登,1907年出生于约克郡一个笃信英国国教的名医家庭。1922年他开始写诗,1925年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1930年回国后当过5年中学教师。30年代思想进步,成为英国左翼青年作家领袖。1937年曾赴马德里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曾做过担架员和驾驶员。1938年和英国小说家衣修午德一起来中国采访。1939年又和衣修午德一同前往美国定居,1940年以后皈依基督教,1946年加入美国籍。他在美国许多大学任教,后一度被选为牛津大学诗学教授(1956~1960)。晚年常在纽约和奥地利乡居。1973年9月28日患急病在维也纳逝世。

奥登把自己的创作生活分为4个时期。第1个时期(1927~1932),他是牛津大学的文艺青年,这一批年轻人之中包括戴·刘易斯、斯彭德、麦克尼斯等人,30年代成为英国“新诗”的代表,被称为“奥登派”或“奥登一代”的诗人。他的第1部《诗集》(1930)给英国诗带来了新内容、新方向、新技巧。这些新诗在政治上是左倾的,反映了英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同时,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他又分析了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心理和道德问题。《雄辩家》(1932)是一部交替用诗与散文写的政治讽刺作品,也是他在诗的形式和技巧方面进行长期实验的开始。

第2个时期(1933~1938)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左翼政治观点,反映当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1937年,奥登发表长诗《西班牙》,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他访问中国以后,与衣修午德合写了《战地行》(1939),其中《战争时期》(1939)是他所写,对中国的抗战表示同情与支持。这一时期他还和衣修午德合作写了3出诗剧:《皮下之狗》(1935)、《攀登F6》(1936)与《在边界上》(1938),曾先后在伦敦个实验剧院上演。

第3个时期(1939~1946)标志着奥登世界观的重大转变。诗集《另一次》(1940)和长诗《新年书信》(1941)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思想的转变过程。他皈依基督教以后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态度反映在3首长诗中:《暂时》(1945)、《海与镜》(1944)与《忧虑的时代》(1948),后者曾获得1948年普利策诗歌奖。

第4个时期自1948年开始。奥登晚期的诗歌具有宗教色彩,也表达了他对西方现代文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极度悲观和失望。这个时期的主要诗作有《阿基琉斯的盾牌》(1955)、《向克莱奥女神致敬》(1960)、《在屋内》(1965)与《无墙的城市》(1969)。

奥登被认为是继叶芝和艾略特之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1953年获得博林根诗歌奖,1956年获得全国图书奖,1967年获得全国文学勋章。

奥登也是出色的文学评论家。他的主要评论集有《染匠的手》(1963)与《次要的世界》(1968)。此外,他还和麦克尼斯合写过《冰岛书简》(1937),和美国诗人切斯特·考尔曼会写过几出歌剧的歌词。

晚年,奥登修订了自己的诗作,按时间顺序分别为:《短诗结集1927~1957》(1966)与《长诗给集》(1968)。

同类推荐
  •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是咸泡饭的“短故事”集。故事不是你的,但一定与你相关,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关于如何在爱的世界里互相成全,如何在坚硬的现实中强大内心,如何与生活、与真实的自己温情相拥,活出由衷的快乐。这些故事里有纠结、向往、欣喜和奋不顾身,它们是对爱的多维度阐释,对青春的生动描述,对生活和梦想的大尺度致敬。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

    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

    《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收录了纳兰容若的诗词作品。《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收录了梦江南·江南好,建业旧长安、梦江南·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梦江南·江南好,怀古意谁传、梦江南·江南好,虎阜晚秋天、梦江南·江南好,真个到梁溪等作品。
  • 中国经典诗文集-桃花扇

    中国经典诗文集-桃花扇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许渊冲先生从事翻译工作70年,2010年12月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被称为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经他的妙手,许多中国经典诗文被译成出色的英文和法文韵语。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热门推荐
  • 送您一首赞美歌

    送您一首赞美歌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我的23岁美女房客

    我的23岁美女房客

    你想杀我,对不起,十个顶级杀手正向你狂奔而去;你想追求我,大姐,我这里有校花一打,你自认比得过谁?你富甲天下,好吧,这个我比不过。不过,我瞧你印堂发黑,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想逆天改命吗?拿一半财富出来,我助你长命百岁,仙福永享!
  • 相亲大师

    相亲大师

    他是政坛新秀,才貌双全,却对她这个结过婚的辣妈情有独钟。她号称第一相亲大师,出道三年从未留下败笔,却在遇见他之后处处碰壁。作为一名职业婚介人,阳悠悠很清楚自己应该尽快找个女人把这个妖孽收了,可惜书记大人似乎一点也不配合她的工作。在无数次相亲失败后,她费尽力气将他的青梅竹马从国外找回,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全身而退,却不想他从来没打算放她离开……
  • 以爱之名,相濡以沫

    以爱之名,相濡以沫

    秦以沫曾以为,他的出现,是上帝赐予她的太阳,普照她的大地。靳东旭曾以为,她的出现,是命运给予他的甘露,浇灌他干涸的心田。命运周转,上辈的恩怨,牵扯着他们相爱却不能爱的心。曾以为他是命中注定,却原来,是原来是命中注定来惩罚她的。转身毅然离去的背影,消失在他的生命里,却无法抹去那深深刻上心上的名字。“秦以沫,若你回来,我倾我一世财富,只求换来与你以爱之名,相濡以沫。”
  • 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

    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

    一份稳定平和的情绪,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只有了解情绪的规律,才能学会如何管理和疏导它。《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情绪产生、变化等方面的心理规律,告诉你怎样才能更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进而掌控自己的生活。
  • 罂粟少年

    罂粟少年

    他是一阵风,他是一抹浮尘,他是为你实现任何愿望的工具。他来无影、去无踪,却总能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在你的面前。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世上的人都叫他罂粟少年,因为他每次的出现,都会伴随着满天的罂粟花。“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永远沉睡罢了!”少年微启朱唇,淡淡的说道。喜欢本书的各位书友们,欢迎加入罂粟少年群446414284
  • 天后改造指南

    天后改造指南

    “我一定会找一个比你好一万倍的男朋友,然后幸幸福福的站到你面前!”他甩了夏然时,夏然赌气的说。六年后,当他们再次重逢。夏然变成了二十八岁不修边幅、容易自卑的大龄剩女。她站在舞台下,狼狈不堪。他却变成了大明星严朗,获奖无数,粉丝众多,星光熠熠。他站在台上闪闪发光。众人的嘲笑与侮辱,家庭的压力……有一天,夏然的身体里好像生长出另一个人。她偶尔会出现,并且和夏然全然不同,她唱歌不会颤抖不会走调,反而一开口就震惊四座;她不自卑不邋遢,反而敢穿性感外套,画着浓妆,御姐气十足。谁欺负夏然,我就欺负你。嘲笑与侮辱,我要你们一一偿还。从此,夏然不做任人欺凌的羔羊,要做娱乐圈中屹立不倒的猎豹!ps:因女主角喜欢五月天,故每章都用一句歌词做章名
  • 他眠于四季眠时

    他眠于四季眠时

    那年,他身披满身风雪,却将她紧紧护在身后。于她而言,她是他的青梅,他是她的竹马,两小无猜。于他而言,她是冬日的阳光,温暖而神圣,遥遥不可及。一个故事,轮转几个流年?不知曾是谁家少年,眉目间满是笑意,温声道:“温长歌,余生请多指教。”遇见你,我何其有幸。【刚开始混云起还是小白文风或许会苏希望不要介意QQ:1340909245表示是学生汪平时没太多时间更可能会更的少_(:з」∠)_】
  • 五行兽之九香

    五行兽之九香

    她是日月精华汇聚了五千年幻化而成的生灵,一场接近,利用,背叛,曾经誓友成仇,火山口前她问:“你们有一天是把我当做过朋友的吗?”回答她的却是他们的讥讽。雾散,梦醒,终看见事实,隐藏在快乐背后的都是虚假的,原来一直在唱独角戏的是她!“有朝一日权倾其手,杀尽天下负我之人!”一朝浴火重生,当她带着仇恨强势回归时,天云神变,鬼魔同泣,六界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