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1800000027

第27章 善用工作技巧来解决后进生问题(1)

“以静制动”,“视而不见”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年组里最调皮的几个学生都在这个班”,“这个班的学生家长也非常难相处”……接任这个班前,不少这样的信息就已传入我耳朵里。怎么办?我还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人称“调皮王”的孙雷就第一个亮相在我的面前——他打架了。

我知道,对于一个有着打架、吸烟等不良习惯且学习无心、捣蛋无度的孙雷来说,说教简单是苍白无力的。

思考了很久,我决定以“视而不见”,“以静制动”和他过招。

没想到此招果然灵验。对于我的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孙雷反倒有些坐立不安了。接下来的几天,他总是有事无事向我靠近,找一些理由接近我。我虽暗自高兴,但依旧保持静观。此时,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的内心是渴望沟通、期望被关注的。

孙雷终于行动了。他在走廊拦住我说:“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噢,什么问题,你说吧。”我热情地回应到。

“你明明知道我打架犯错误了,可为什么不批评我呢?”

“哈,原来是这事啊。像你们这么大,正是处在人生中易出问题、易犯错误的‘季节’,如果这个季节没有一点违规的痕迹,没有一点犯错误的历史,从某种角度看,倒是你们这个年龄段的‘遗憾’了。你犯了错误,这没什么,我知道你自己会解决好的,我坚信这一点。”

看着我平静而亲和的表情,听着我理解又宽容的回答,他愣了,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不说也不动。我明白,管理孙雷初见成效。

这件事之后,对于孙雷我进行了多方了解和调查。他父母感情不和,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一致,但又都很宠孩子,由此造成了孙雷学习成绩下降和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而孙雷原本是善良、开朗、热情和充满活力的。

我决定主动接近孙雷,不把目光消极地局限在解决他所出现的问题或所犯下的错误上,而是把目光积极地定位在学生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上,让他出现的问题或犯下的错误成为我的教育资源,让这个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是找孙雷“闲聊”便成了我的常事,谈家常,谈志向,谈爱好,谈自己开心的事儿。给他讲我当年的风风雨雨,讲我上初中时骑的自行车,除了车铃铛不响以外哪儿都响的事;给他讲我的历史,我的辉煌,我的荣耀,我的努力;也给他讲我的不如意,以及我的淘气曾经给老师带来的不快(现在还在后悔);讲我小时候上树捉麻雀、上山放羊时的故事……他时而沉思,时而开怀大笑。就在这沉思和笑声中,我们的情感距离逐渐拉近,孙雷解除了对我的戒备,开始坦露真诚。

大家都知道,活动育人是教育途径的最佳选择。我把班级干部聚在一起商议,决定开发一个“活动周”项目,并且请孙雷同学作总策划人之一(特殊安排,班干部一致同意),利用早晨6∶30~7∶00和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小50米组间的接力跑、体育竞技、配乐诗朗诵、辩论赛、成语猜谜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得到方方面面的锻炼,让他们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关心他人与关心集体的感受,从而增强我班的凝聚力。听到活动的消息,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摩拳擦掌。在活动中,孙雷同学表现得格外卖力与兴奋,事事想在前头,对同学热情服务、格外友好,令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没想到孙雷同学会有这么高的热情”,“孙雷这么通情达理、团结合作”……同学们纷纷议论着。活动举办得相当成功,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一周里,我们班同时获得了纪律与卫生两面流动红旗!

就这样,孙雷逐渐变化了,变得知情达理,求知好学,最终,他赢得了同学们的接纳、喜爱和称赞。

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但是,在某些不同的环境下,针对不同的学生,偶尔采用一些“另类”的教育策略,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面对孙雷这样一个有着不良习惯、调皮成性的后进生则采用了“视而不见”,“以静制动”的教育策略,另辟蹊径,获得了意外的效果。

“以静制动”,“视而不见”是一种教育艺术,也是一种策略,它给犯错误的学生留了“面子”,说是以静制动、视而不见,其实是“心照不宣”。“以静制动”,“视而不见”是一种宽容的智慧,教师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使学生在犯错误后不必惶恐,而是用心认识错误,检点自己的行为,学生会在检点中对问题进行深思,品行也将在无声中提升。

就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中小学生偶尔或经常出问题、犯错误,是很自然的事。人之所以成熟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就是因为经常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同行,就是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在“磨砺”自己。因此,管理学生、处理问题的策略不应当“以事为本”,而要“以人为本”。本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就是不以所发生的事件来审视学生,而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本,关注他,宽容他,理解他,尊重他,接纳他,使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变化、进步、成长、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天性,因此,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班级氛围,而不是以冷冰冰的硬性说教管住学生。班主任应积极开展活动,让活动成为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展成效示自我,在活动中亲历体验、交流对话、认同接受,共同生活、共同成长。本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一起精心设计、策划“活动周”项目,使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品行受到了正向的引领,同学间的了解逐渐加深、信任逐渐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逐渐提高。

拥有一颗开放博爱的心,发挥“有教无类”的精神,无条件地接纳后进学生,给他们勇气、信心和机会,引导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应是教师和班主任不懈的追求。

适时“增担加压”

转化后进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常做常新的课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班主任们在工作中发掘了许多的转化方法和技巧。“增担加压”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形形色色的原因,不少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一些学生或者沾染上一些毛病,或者学习成绩暂时居于中下游,于是他们便被扣上后进生的帽子。从此他们看到的笑脸少了,听到的表扬少了,而奖励更与之无缘。在学校,同学们瞧不起,有的老师冷眼相看、冷言相对;回到家,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后进生在外面脸面无光,于是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这是多么大的压力呀!他们的肩上如负千斤万斤,要前进多么艰难啊!后进生也不甘心永居中下游,他们也希望前进的路上阳光灿烂,也希望成为班集体的骄傲、家长的骄傲。我认为,后进生正是因为面临着重重压力,以至于难以解脱,正由于难以摆脱后进的尴尬境地,于是产生了自卑自弃的心理,然而他们内心的自卑自弃却往往以表面的自负自傲曲折地反映出来,尤其是其中的部分男同学更是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其实这是一种变态心理,值得同情,应该帮助。实施增担加压的依据就源于此。

我们先来看一位班主任是如何实施增担加压的:

对班内的后进生,我总是先作透彻的调查、深入的研究,挖掘出他们的一技之长,哪怕这“长”仅仅刚刚发芽;然后再有意给他们增担子加压力。本来组内有更合适的人选,却因为后进生甲热心公务,就让他担起组长的担子。某次全班外出参观,班长请假,本来班内有更合适的人选,却因为后进生乙是小团伙的头儿有人缘,就临时给他加上总指挥的重担。初中时因参加社会流氓团伙而受过处分的后进生丙到我班后,经一个学期的教育确有进步表现,我大胆地委派他当上体育委员。他后来入了团,由此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初中时受过纪律处分的后进生丁,我满腔热情地帮他。有一次,轮到我班进行国旗下的演讲。过去各班国旗下的演讲者不是班长,就是团支书。要不就是三好生,我却让丁代表全班前去演讲。演讲稿,我一字一句地修改;演讲辞,我一句一句地辅导。丁站在国旗下,万分激动,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成为班级的代表,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他果然没有辜负老师与同学的期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集体争了光。从此以后,他时时处处想着集体的荣誉,旧貌换新颜。我就是这样,采用增担加压的方法,转变了一个又一个后进生。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增担加压有四大特点:

第一,它可以表示出信任的态度。这对后进生而言往往是空前的,而由信任便会让学生产生自责感;第二,后进生在接受重任、完成任务、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一定会增强自信心;

第三,增担加压后,后进生自然会转移注意力,不再干“后进”之事,而能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第四,有利于发挥后进生的一技之长。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种种特长往往被学习成绩落后而遮掩了。增担加压法就是要挖掘出他们被遮掩的一技之长。

实施增担加压法还必须注意:(1)做一般的转化工作已初见成效,后进生确实产生了上进心是实施增担加压法的前提;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可实施增担加压法;(2)增担加压后,要做好辅导工作,创造条件让其出色地完成任务,决不能让他们再经受失败的折磨;(3)要允许后进生反复。增担加压很难一蹴而就、一举成功。后进生承担重任后又做出“后进事”,老师也不要轻易收回担子、减少压力;相反,要想办法变坏事为好事,充分利用他的自责心,进一步做好转化工作。要坚信成功有时是在再坚持一下之后。

“激将”,有时也能“点石成金”

有这样一个故事:

英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谢灵顿,早年是一个横行乡里、染尽恶习的浪荡子。有一次,他心血来潮向一位女士求婚,但受到女士断然拒绝:“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嫁给你。”一句话羞得谢灵顿无地自容。从此,他弃恶从善,发奋读书,终成大器。正因为这位女士出言尖锐,在客观上对谢灵顿的自尊心起到了“点燃”、“引爆”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该女士在无意间用激烈的言词创造了一个科学家。

可见,“劝将不如激将”,有时,刺激性语言也能收到“点石成金”的奇效。

那么,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怎样合理运用激将法呢?

一、激将法的心理学依据

所谓激将法,是指运用反语激励别人,使他决心去做什么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从心理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荣誉心,但有时由于某种原因,人的自尊心受到了自我压抑,会出现自卑、气馁的状态。此时,正面开导与说服不能使之振奋,而有意识地运用反语刺激,将他一军,反倒可以使其自尊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改变原有的状态,从而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二、激将法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运用

自尊心人皆有之,强烈的自尊心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能源。“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恰当地运用激将法,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1.活用明激法

明激法是指:针对后进生的现实表现,采用直截了当地给予贬低、否定的语言刺激,使之被刺痛、激怒而“跳起来”,以达到改变其现状的目的。班主任对后进生采用明激法,语词尖锐,刺激性强,对他们的自尊心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往往能使其在不服气、不认输的心理作用下,用实际行动否认班主任的意见,从而成功地实现转化。如后进生林平,生活懒散,学习无动力、无目标。他在校运会上获得100米、200米两项冠军后,我刺激他道:“林平,很多同学都说你是短跑健将,但我认为你在学习和生活上是个窝囊废!”“我是窝囊废?”林平一气之下发奋读书,一改往日的习气,最终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2.巧用暗激法

所谓暗激法是指: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后进生,以激发其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心。运用暗激法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言外之意”、“旁敲侧击”,委婉地传递刺激信息。事实上,后进生都希望老师尊重他们,但班主任在其面前有意夸奖第三者,显然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暗示性刺激,使他们产生要与第三者试比高低的心理。如后进生姚俊,家庭富有,个性刚强,爱好广泛,但不思进取,爱结交社会上的坏朋友。经过仔细了解,我决定对他的转化采用暗激法。有一天,他作为校足球队的队长,带领球队以大比分战胜来访的一支强队,兴奋不已。趁着其高兴之机,我把他请到家里,对他说:“姚俊,我为你们今天的胜利助助兴,给你讲一个女孩的故事。她是泰国一位大富翁的女儿,但这位金枝玉叶没有靠在父亲身上享清福,而是被送到美国上中学,最后上了大学。读书期间,父亲只给她一点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其它开支只能靠她自己打工赚取。她到国外吃苦头遭磨难,为的是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丰富阅历,获得天下最大的‘财富’。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位女孩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却去自找苦吃,真是一位目光短浅之人。”姚俊听到这里,抬头对我说:“吴老师,你不用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从此,他的学习、生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暗激法在此产生了奇效。

3.妙用自激法

所谓自激法是指:褒扬后进生光荣的过去,从而激起其改变现状的决心。对于消沉的后进生,班主任褒扬其过去闪光的一页,无疑是对其现状的批评。妙用自激法,可以引起他们的反思,唤醒其尚未泯灭的荣誉感,使其重新振奋起来。如后进生王霞,由于受到沉重的家庭打击,自进入高中以来,心思不在学习上,旷课迟到是家常便饭,与社会上的异性也交往过密。在对她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后,我决定采用自激法。有一天,她哼着流行歌曲来到教室门口,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坐定后,对她说:“王霞,据我所知,小学一至三年级时,你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四年级时担任班长,五年级时任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在上小学期间,你共获得8次校级三好学生称号,一次市级三好学生称号,在初中一年级时,你担任班长并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在初中二年级时,曾获得全市中学生卡拉OK大奖赛二等奖和市级三好学生称号,在初三毕业时,你的中考总分名列全市第八。那时的王霞真不错!”我对王霞过去的了解及表扬,令她非常吃惊。她含着泪对我说:“吴老师,对不起,我走了。”第二天,她递给我一封信,详尽地谈了自己的感想和今后的打算。她在信中说:“吴老师,听了您昨天对我的表扬,经过深刻的反思,我决心弃恶从善,找回原来的我,用知识改变命运。请给我一点时间,好吗?”自激法在此产生了奇效。

三、运用激将法要注意的问题

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不管我们运用哪一种激将法,都必须以刺激对方的自尊心为要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看对象。

同类推荐
  • 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本书以生动的事例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揭示了目前中小学教师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对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指出了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该书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小公子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小公子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对幼儿教师的最新要求编著,以吻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最新大纲,主要内容涉及: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七大模块。体例上先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案例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运用,最后辅以模拟题或真题来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
  • 电路基础作业集

    电路基础作业集

    本作业集是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适用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课后习题的训练。本作业集中的所有习题都是大学物理学教学中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概念和题型,难度适中。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又能指导广大读者自学,本作业集中各章都有基本要求、练习题答案,特别是每个计算题都给出了详细解题过程,并在书后附了模拟考试题两套。由于课时方面的原因,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全部讲授。因此本作业集中涵盖了讲授部分的内容,考试也只要求掌握这一部分章节(未讲授的内容在目录中用(略)表明)。
  • 朝花夕拾·野草

    朝花夕拾·野草

    本书作于1926年,共10篇,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鲁迅在广州将本书重新编订,写《小引》、《后记》,并改名为《朝花夕拾》,本书是了解与研究鲁迅早期生活、思想和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艺术文献。
热门推荐
  •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更甚。这本书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作者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从历代的传奇、小说中选取与这些常用词有关的故事继续阐释,更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品味宋词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为读者呈现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 神责之门

    神责之门

    天神出,大陆颤,黑色气漩化为丝丝元气,强悍如斯,古老的原力技成就了他的天神之路,天才变废柴,他选择坚持;强势回归,造就一方神话。明枫,他的名字将响彻天傲大陆,成就不朽传奇!宸風书友群:561220774
  • 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年笔记

    六十年笔记

    中华民族盛世,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祖国太伟大了,家乡太可爱了。尤其多年在外地工作的本村村民,回到出生的这片沃土,谁都会产生一种流连忘返的眷恋。不把过去悠悠岁月,当今的蓬勃灿烂记载下来,有负于历史责任感。只有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才会在百年后,到另一个世界不会留下遗憾。
  • 季先生,黎小姐

    季先生,黎小姐

    “前女友”季圣锡调侃到,“谁是你前女友?我不认识你!”黎谚语顿时黑脸,“不认识没关系,现在让你认识一下”说完就把某女扑倒了,从此以后某女夜夜失眠,天天想逃.....
  • 殿下的鬼机灵

    殿下的鬼机灵

    她为了救自己的家族而丧命,也许是老天眷顾,她在另一个地方获得了新生。现在的她性格古怪,亦正亦邪,气质优雅,毒术、医术出神入化;他,冷艳高贵,妖孽倾城,武功、计谋天下无双。风云涌动,阴谋重重,五龙争位,谁主天下?
  • 女王当道:你的通行证不行

    女王当道:你的通行证不行

    作为一名金牌杀手,居然被自己最爱、最信任的人背叛,最终含恨而死。一朝穿越,变成了尚书步家的千金,却没想到自己的亲姐姐想要杀了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诛其身!是姐姐又怎样,该杀则杀,步九离就是这样是非分明的人。可是某日跳出来一只美男缠着自己不放,这是怎么回事?求好心人解救!!
  • 南北朝风云录

    南北朝风云录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 失忆少女:老公求抱抱

    失忆少女:老公求抱抱

    失忆的女孩遇到了男孩,男孩为什么老是心事重重呢?有一天男孩喜欢上了女孩,却不敢爱?这时男票来了。。。。。。
  • 说治论策

    说治论策

    本书选编的文章从内容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决策服务性的文章。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形势分析、领导班子建设、城乡脱贫致富等等。第二类是理论宣传服务方面的文章。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是释疑解惑,有一定的说服力。第三类文章是作者就本职工作写出的经验之谈。从所选文章来看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高度和创见。作者紧紧把握现实生活的脉搏,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开拓性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