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81年生于宁夏,大学学历。现就职于《银川晚报》社。宁夏杂文学会会员。
为什么热衷抓小偷
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去抓小偷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电视剧中神乎其神的小偷往往是侠义之士,现在的小偷多是生活所迫或苦心钻研了偷技之后妄图走捷径的懒汉。
应该承认,小偷对大家造成的伤害,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犯罪分子中最小的。但为什么小偷一出现大家便同仇敌忾,除了那些生性懦弱不闻不问者,大家都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在我看来,大约是因为治不住抢劫的或施暴的,是因为他们手中的凶器都较小偷的要厉害一些。因此英雄人物在脑海中稍一浮现,小偷那种猥劣矮小的形象一出来,观众扑上去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
小偷抓住了,脖子上挂个牌子,并非西安人民的智慧结晶(见《华商报》)。至少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曾在我所居住的城市见过。当时的情况是两个人垂头丧气前面走,后面伫立着威严高大的市场管理人员,行人们看见了有的拍手叫好,有的恶狠狠地盯着小偷,还有个比我小的孩子向他们吐口水。自然有觉得此事不妥者,但我当时心里却丝毫没有想过小偷该如何如何,只惦记着赶紧去学校,免得迟到被老师打手心。
现在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实在有些无奈。据报道说,游街的两名小偷其中一个两年前就被游行过一次,此次展览可以定义为巡回的性质。我不知道这种示众以禁的做法对小偷有多少震慑,想必其中的滋味是不好受的。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香港警匪片,好人抓到坏蛋时,记者跑来采访,警察都会在犯罪嫌疑人脑袋上套上个纸袋子。据说这样的作用是坏蛋想重新做人的时候,可以没有过多的社会压力。纸袋子可能有些奢侈了,但是蛇皮袋子也没见过给哪个我们抓住的嫌疑人套上。笔者上次在某报上看到,某人犯罪,量刑大概在3~7年。记者可能是为了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专门拍摄了一张嫌疑人被拷在公安局审讯室的照片,那嫌疑人的脸庞,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