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
[注释]
秔(jing):同“稉”、“粳”,水稻的一种。叱叱:呼叫牲口的声音。本业:农业。古人以农业为“本业”,与工商等“末业”相对。剥啄:敲门声。征租:征收租税。笞搒(chipeng):用鞭子拷打。孰:谁。惮:畏惧。“自计”句:是说自己估计无法活下去。“妻子”句:是说妻子儿女无关紧要。鸿毛轻,比喻分量很轻。
[点评]
此诗作于庆元元年(1195),时作者在山阴。这是一首悯农诗,但作者没有站出来说一句话,而是用农家自述的口吻,道出了他们的巨大痛苦和无穷酸辛。诗的开头六句,叙述农家一年到头辛苦耕作,竭力事“本业”,目的就是过太平日子。中间六句,描写官府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鞭挞,揭露出农民求生不得、求死不可的惨状。结尾四句,写受到官府虐待的农民回家后不愿对父母诉说自己的遭遇。字里行间对农家寄予深深的同情。陆游集子里言农家乐的诗不止一首,但写农家苦的却似乎仅此一首,所以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