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2100000014

第14章 教师须注意的仪表行为风度(3)

(4)感染性的特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深刻地揭示了受教育者深受周围的条件因素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他们的授课老师,又是他们的为人导师,教师的言行举动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不论教师课堂上的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风格,还是教师的侃侃而谈、犀利雄辩时的神采,或是教师的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仪态,或是教师的虚怀若谷、以诚待人的情怀,乃至教师的甘于清苦、辛勤耕耘的情操,所有的这一切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感染性的精妙不但在于它具有深刻性与持久性的特点,而且还在于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征,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感染了学生。给他们以知识上的与思想上的熏染与启迪。鲁迅先生在他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谈到自己早年的日本老师滕野先生时,就曾谈过滕野的治学风格与治学态度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与影响。而这种影响与熏陶,往往令人终生难忘。

(5)交际性的特点

教师的仪表行为具有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的功能。教师的教学活动、仪表行为,必须要考虑、照顾到这种特点。传统的教育,常常存在着这样一种弊端:教师在授业过程中往往十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较少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十分重视语言上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则忽视了仪表服饰、体态行为的传情达意的力量。实际上,教师的仪表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也参与了教书育人的活动,教师的仪表行为是沟通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投以和颜悦色、期待信任的目光,能够起到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的作用;在课下老师深入到学生中间,热情诚恳、诲人不倦地循循善诱,则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和蔼可亲的形象,从而使师生感情进一步得到交流,取得和谐、融洽的心理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过于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肯放下居高临下的傲视的面孔,则极易使学生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师生之间情感上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仪表行为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充分地利用教师的仪表行为所具有的交际性的这一特点,以便在自己的教书育人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取得更多的实际效果。

(6)首因性与连续性的特点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很重视第一印象、第一感受。这种第一印象、第一感受对人的心理往往影响很大。由第一印象所产生出来的心理感应效果,就是首因性。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系列的接触、交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这第一印象,实际上是教师的精神风貌与言语仪表行为的一次总体展现。种种迹象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首次接触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是温暖、友善、和蔼可亲等愉快的气氛,当然也包括教师的学识、才智与文雅的气质风度。学生要寻找发现的,正是这样一些与其心理上相吻合的东西。假如师生接触的双方不能取得感情上的协调,从学生一方讲,他们就会产生疑惧、回避、厌烦、不安等不愉快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师生间的正常交流与交往,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留给学生的具体印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扩张性与定势的效应,这就是连续性亦称“连续效应”。往往是一旦某个教师的仪表行为给受教育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喜欢这个教师,愿意接受他的教诲;

反之,假如一个教师的仪表行为跟受教育者的心理向往错位,则受教育者的心理自觉或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排拒心理,会直接影响了实际教育效果的发挥。尽管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有时反映得并不见得十分准确,印象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总是在尽自己的努力,把仪表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印象尽可能地调整到适度的位置,但不管怎么说,教师的气质风范、言行举止、谈吐神情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在教学当中所占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指导下,必须对此予以相当的重视。

(7)有意性和无意性的特点教师的仪表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确定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因此,教师的仪表行为也就有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眼神、手势、体态、言语活动,甚至坐姿、站态、站立的位置,有些是无意识的流露,有些是有意识的支配。在教师职业特点的指导下,在较长时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仪表行为特征与习惯。教师的这些习惯特点不仅直接反映并影响着教师的自我形象,风范气质,而且对教师、对教学效果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上事先都要有所设计与考虑,而且还要在教态设计上,对授课过程中的主要的姿态、动作、服饰等也要事先做出相应的考虑,甚至对课程的气氛、与学生的情感如何沟通上也都要包括进去,做到心中有数。课堂表现力求动作自然、举止规范、语言简明、有条不紊;既温文尔雅,又落落大方。长此以往,教师的这种教学仪表行为就会从有意识的运用与控制,转化到无意识的运用自如与自然流露,成为自身特点风格中的一部分。相反,如果一个教师的课上仪表行为表现出与授课情境格格不入的态势,或拘谨呆板,气质萎缩;或随便地任意动作,摇首耸肩,皱眉眨眼;或眼神始终盯在某一个地方,忽视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存在等等,这些看起来是无意识的行为,恰恰反映了他忽视了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还有有意识的一面,反映了其基本的教学素质还有待提高。

教师仪表行为规范的意义

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格与道德情操的教育与培养

由于学生的思想品格与道德情操的形成,深受教师的仪表行为的熏陶与影响,这就使得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起来。人民教师应该是道德行为严谨的优秀人物。教师首先应有良好的素质与素养,随时随地都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适当的举止与风度。只有当教师的自我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正直高尚时,他的教育才能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心田中去,并支配他们的具体实践行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逐步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品格有很大的可塑性,也很容易接受某些外来的影响。这些外来的影响当然有好有坏。这些外来的影响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而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教师是学生的知识、思想与行为的指导者、示范者,都是的仪表行为常常要被学生模仿。从教师的衣着发型、举止姿态、言语特点、谈吐风格,一直到教师的待人接物、人际交往等,都会有学生暗自效仿。学生的身上往往会发现教师的影子。因此,对教师的仪表行为做出规范,确保并促使教师以良好的精神风范去带动、影响并感染学生,使受教育者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品格风貌,它的意义是极其重大而又深远的。

(2)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有利于配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对完整、准确与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并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教师的多方面的才能,使其一起来参与教学、辅助教学,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的仪表行为常常可以很直接地呈现给学生,容易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笑颜,直到其具体的衣着服饰、习惯个性,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逃不过讲台下面数十双注视的眼睛。教师的仪表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影响着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和发挥。

(3)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定的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文化、文明素质。当经过学校教师的培养与熏陶后的受教育者一批又一批地不断地被输送到社会上时,这些经受过学校教育的社会成员的精神风貌、举止行为对影响社会风尚的变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时,从这些社会成员身上所体现出的教师的精神风范,对于一定的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的影响力,也就随后逐渐地呈现出来。教师的仪表行为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从群体上还是从个体上来说,都有着其他任何职业的社会成员不可比拟的影响力与社会作用。教师的仪表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并不单纯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与习惯等这样一种意识行为,而是严格受到其职业特点的规定与制约的社会的意识行为。由于这种意识行为的延续性与深刻性,它对一定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必然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传播、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方面,教师承前启后的关键。在我们这样一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国家里,教师是在社会上为人师表、起表率作用的。不管外面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一直都在兢兢业业地忠于自己的职守。他们的甘于清苦、耕耘不息的高尚情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仪态风度,都已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认,并被社会视为楷模。教师的仪表行为首先是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到学生,其后主要通过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直接作用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其他成员,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风尚,有益于良好的社会风尚的最终形成。

(4)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仪表行为不是一时一地、不自觉地形成的。初做教师的人,在仪表行为方面,往往都经历着一个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要想在学生乃至全社会面前展现出教师的良好仪表风貌,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本身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既需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又需要自觉地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使服饰举止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这样,教师的一系列育人的准备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本人的一个各方面素质提高的过程。当一个教师的仪表行为符合规范性的要求时,他自身的素质也就同时提高了。

教师的风度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必须言传身教。“言传”和“身教”作为教育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手段,历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契诃夫说:“要知道,由活的人所说出来的话,不单是只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的。这里有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一双忽而在科学的丰功伟绩面前燃烧着赞美的目光,忽而又好像在怀疑所做结论的正确性而眯缝起来的眼睛,有表情,还有手势。”所谓“身教”,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仪表风度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它包括衣着、发式、举止、姿态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风格态度等内容,它通过感官传导进入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在教育生活中起着“言传”所代替不了的重要作用。对此,马卡连柯做了深刻的论述,他说:“你们自身的行为是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学生说话的时候,或教育学生、吩咐学生的时候,才执行教育学生的工作。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学生,甚至当你们在家庭里的时候,你们怎样穿衣,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讨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等等,所有这些,对学生都有很大意义。”所以,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对教师的仪表风度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在我国当前就是要做到衣着打扮整洁干净,美观大方;行为举止文雅礼貌,稳重端庄;待人接物热情洋溢,和蔼可亲;教态自然典雅,从容潇洒等等。

(1)仪表堂正,衣着朴实整洁

教师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还应有美的衣着,做到仪表正派,衣着整洁朴实。

仪表美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衣着打扮又是仪表美的主要组成成分。衣着整洁得体,还是对教师服饰的一种基本的规范要求。教师的衣着打扮,并不一定在于要有新奇漂亮、流行时髦的服装,也不一定在于本人必须有一副适宜妆扮的漂亮身材,关键在于他的仪表打扮要适合身份,适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规范下的仪表美的深层内涵。尽管适宜的身材、流行时髦的服饰对教师的形象美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代表仪表美的全部。只要他在教书育人的实践行动中,衣着整洁得体、落落大方,照样能够透露出一股朴实的美、整洁和谐的美、情趣高雅的美。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衣着应该是呆板单调、落伍沉闷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而是说教师的仪表妆扮要抓住美的真正内涵,抓住其基本的职业要求。美是各种各样的,美有多方面的多种体现。只要是教师的学识渊博、兴趣高雅,即使是平凡的服饰,美也会从这平凡的装扮中流露出来,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充实感、信任感与崇高感。如果一个教师弃其基本的育人宗旨于不顾,或衣冠不整、稀里糊涂;或一味追求时髦、缺乏其基本的职业涵养,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形象,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与效应,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把学生导人歧途、精力旁骛。基于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的认识,教师在衣着的具体选择上,需要适当照顾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选择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身体是衣着的支撑体,每个人的身体又具有每个人自己的自然条件特点。这就要求每个人在服饰选择时,需要在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爱好下,适当考虑到自身的自然条件特点,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恰当的颜色款式、肥瘦长短,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形体美与审美情趣,并弥补体形上的某些不足。如身材较矮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简洁明快,上下色泽一致或上浅下深的色泽为主,以便把身体反衬得高一些;颈部较细长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高领、筒领或翻领为主,以便增强颈部的粗壮感;而颈部较粗短的教师,则宜选择V型领口一类的衣着,以便敞开胸口,增强颈部的加长感;体胖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冷灰色、深色为主,以便给人以紧束感,但不宜选择紧身或束腰的衣服;体瘦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面料粗织、暖色亮色为主,或增加衣饰花样皱褶等,以便增强扩弛感、厚实感。总之,衣着服饰的选择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特点。

同类推荐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数学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数学卷)

    本书分数学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两个部分,内容包括:数学教师成长的现实意义、数学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等。
  • 学生科技发明100例点评

    学生科技发明100例点评

    本书专门介绍顺德区职业院校学生专利发明大赛中的典型案例,既有研究方法的归纳,又有作品案例的分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我的大学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我的大学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书是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和趋势,结合学校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在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以理论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就如何做好就业准备、提高职业素质以及在面试技巧、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如何创业等方面为即将走向社会,步入职场生涯的人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借鉴,为他们成功转换角色,顺利就业助一臂之力。
  •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热门推荐
  • 史前部落之英雄辈出

    史前部落之英雄辈出

    收容一只会隐身的萌宠,同化一群水深火热的部落人,打造一颗汉化版的蓝色星球。小小的原始人兄妹、火海逃生的部落英雄、长翅膀的漂亮女生、八只手臂的沼泽怪兽、举着长矛从悬崖上飞越而下的类人猩猩、血腥与荣耀同在,只有真正的英雄才可以史册留名。
  • 绝品打工仔

    绝品打工仔

    2200年,随着中东地区一声巨大的轰炸声,世界最大恐怖份子头目——本拉登十世,挂了。而世界好像就陷入了和平阶段。而因为这一事件遭受'失业'的龙一明,有点愁眉苦脸,因为家里的老头不给吃,不给穿,还不给钱花,并且还派了一个神秘任务。就这样,龙一明踏上了打工之路。这样,清纯房东,暴力警花,邻家萝莉,冷艳老板娘……都踏进了他那彩旗飘飘的心中……而他也开始了自己那绝品打工仔的生活。
  • 诅咒者们

    诅咒者们

    她叫青子,她死于三年前初夏的某天,那天正好是她十八岁的生日。青子的尸体被发现在学校的后山,她衣衫整齐的被吊在一棵槐树之下。不知何时起,学校传出青子诅咒的可怕谣言。在每个月里,相续有人不断离奇死亡。这些死去的人全都效仿着青子的死法,一个个死去。青子诅咒着学校的每一个人,每个月她会无情的夺去几个人的生命,无人幸免。诅咒已经开始,被诅咒的人只有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 红尘天

    红尘天

    魂陷末日坟墓,无奈转世投胎,承前世之绝学,展今生之王霸。年少稚嫩,却手段不凡,力战群雄而不怠。得道飞升红尘天,以其独有手段,了却前世因果。
  • 互联网十二年:我所经历的那些事

    互联网十二年:我所经历的那些事

    十二年前,我第一次踏进网吧,开始接触网络。对于一个出身农村无背景又不擅长交际的宅男来说,网络无疑是打开了一扇世界的大门。正如高考是给了大多数农村出生的孩子一个鲤鱼跳龙门成为凤凰男的机会,互联网给所有人都创造了一个可能,不管你是屌丝还是高富帅,只要你使用得当,一切皆有可能。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今天写这本书,权当是做一次回忆。这里先声明一下,您看到的觉得是真实的,您就当看故事,请勿人肉,您看到觉得是虚构的,您就当看小说,请勿对本文里面的情节做真假评论,更请勿跨省。如果觉得有用的片段,您可以收藏。
  • 姽婳梦

    姽婳梦

    不同容貌,不同性格,不同身份,却是真真正正拥有同一个灵魂。这便是轮回。九世轮回,这是我的劫……那你说,每一次轮回,我是不是都必须得要杀掉最重要的人?你说不是,可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芷梦,止梦,止人生之梦。可就因为那块石头,我的梦境就永远停不下来,我就得永远痛着!在无可奈何的同时,做着令所有人都无可奈何的事,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命。可我偏偏不信命。我是梵霂之主,梵霂是命运之主,命运,终究还要掌握在我的手里!命是梦,而我要掌梦!这才不愧了你那声“梦儿”。
  • 西风来迟

    西风来迟

    大学生搞活动拉赞助直接找到大boss,小妞胆挺肥啊!想要赞助很简单,拿一样东西来交换,什么东西,你啊,小妖精!“老公他们说我帮大款!”,,,,“谁说的?让他消失!”“老公他们说有钱的男人都花心!”,,,,“不是花心,是对你有色心!”“老公有人欺负我!”,,,“谁?敢碰我的女人,不想活了吗?”
  • 幸福的距离

    幸福的距离

    [花雨授权]虚荣使她没有阻止追求者,直到面对丈夫的愤怒,她才知道自己,永远无法爱上丈夫以外的人。离婚后,她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这个孩子使她的爱有了新的归依。也重新联系起她和丈夫。已有女友的他不再是她能企及的……
  • 杀手道士传

    杀手道士传

    从古至今正邪不立。杀手道士强势归来!!校园的罗影鬼煞,医院的母子双煞,女生宿舍的丽影血煞,电影院的恶青灵,网站杀人的贞子,邪村的灵尸,古墓的古艳妖笛等怪异事件正不断向主角汪龙袭来!逆天道术和杀手技巧,有此在身,横行无敌!!
  • 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故事集·杀手警察

    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故事集·杀手警察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