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4800000025

第25章 外伐内改,一宗法难(2)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可信的。根据社会学的原理来看,社会成员间社会地位、文化层次上的较小差异是形成社会群体的必要条件。至于武侠小说里面说的,不分等级、地位而举酒结义是很不正常的,再说了武侠小说里的人没有几个是正常的,不会武功的除外。

当然,无论如何,义社十兄弟这个组织是可以当作赵匡胤的根基势力存在的。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为赵匡胤建立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宋朝的开国功臣,而李继勋也为抗击北汉立下过汗马功劳。

最后,要着重强调的是,赵匡胤此时并没有滋生篡位野心,只是在落实人际关系学,履行职责,办好自己的本位事情而已。

4.柴荣灭佛

拥有一支战斗力惊人的禁军部队并不是柴荣的最终梦想,它只不过是柴荣梦想中的第一步,而且是小小的一步。柴荣永远都不会忘记,在954年2月的那一天,他的父亲郭威在临终前把整个后周帝国托付给了他,让他来继承遗志。他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

富强和振兴大周王朝,一统天下才是柴荣的最终梦想。

要实现这个梦想必须历经千辛万苦。所以还有很多路等着柴荣去走,而且每条路都会很孤独。

于是,在整顿完禁军之后,柴荣沿着郭威开辟的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他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减免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垦荒;改革科举,废童子、经明二科及条贯考试次第。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只是对郭威当年实施的改革措施的小修小补,并没有什么好说的。真正的重头戏,还是表现在改革经济之上。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个经济改革项目与佛教有关,叫作灭佛。也就是说一定会涉及各位朋友的宗教信仰,再则我很难把握其中的分寸,所以为了避免板砖暗器横飞我身死人手而无人叫救护车之惨状的发生,在此我特意提出自己的声明。最后愿我佛慈悲!

接下来是在下的梦话板块,本人在此严正声明,以下所讲述内容均是本人扮演的角色的个人观点,与在下本人无关,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柴荣灭佛,在历史上并不算是先河。早在柴荣之前,历史上就曾有过"三武灭佛"的事件。可是,要注意了,这里三武灭佛并不是指三个姓武的人,或者三个武功高强的人联手把佛给灭掉了。它指的一共有三个事件,由于肇事者都是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的皇帝,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佛教分别在每个人手上被灭了一次。

可能说了这么多,大家都不知道"灭佛"具体指的是什么。灭佛指的是皇帝陛下开展的反佛教运动,其具体流程有抄和尚们的家,没收寺庙的财产,甚至大规模屠杀僧侣等。事实表明,灭佛不仅对僧侣们的人身进行了摧残,更摧残了他们的精神灵魂。因为他们直到自己被抄家杀头的那一刻,都没有看见他们所信仰的佛祖前来搭救,很多人的信仰跟身体同时毁灭了。这是真真实实的既被摧毁肉身又被摧毁灵魂的样本,人生如此简直太失败了,所以大家都寻求最后一条拯救自己的路--直接上西天见佛祖说清楚。

历史上灭佛的原因无外乎是统治者们推崇儒教而非佛教、佛教贪污腐化等,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无论灭佛多少次,都难逃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寺僧的泛滥影响到了国家的赋税兵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这个道理。

纵观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灭佛运动,以及柴荣此次的灭佛运动,我们不难发现,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起始于南北朝时期。

唐代诗人杜牧用他的诗句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佛教的鼎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当时如此鼎盛,皇帝陛下们为什么却偏偏与和尚们过不去呢?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皇帝陛下讨厌剃光头的人,而是因为他们之间实在存在着很大矛盾。

这种矛盾是经济上的矛盾。关于钱的问题总是要命的,因为人们在解决金钱问题时往往会甩出一句经典台词--要钱还是要命!

事实证明,自南北朝以来,和尚们在钱面前都表现得非常不要命。

不论是在南北朝还是在隋唐时期做和尚,前途都是无可限量的。当时国家有规定,只要有人肯出家,国家就会免除他的兵役、劳役和赋税。此诏令一下,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用拿刀上前线砍人,不用给地主当牛做马,又可以逃税漏税,这样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再则,佛门一直打着"普度众生"的口号,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肯入佛门,包你有吃有喝又有睡。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有着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逃避户口,不入户籍,可以防止司法部门的调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法律虽然不能宽恕你,但是佛祖会宽恕你的,只要你每天对着他老人家念念经就行了。

于是,在这样充满诱惑的条件下,和尚尼姑的队伍日益壮大。他们之中有农民、工人、商人、强盗、山贼、土匪、罪犯等,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当和尚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寺庙的建造,僧尼们的日常开销,都是国家公款报销。什么铸佛像啊、写经文啊、做法事啊等,即使耗费亿万巨资,都不必自己掏腰包。所以物质基础的问题就你就不必操心了,你只要好好修炼易筋经和如来神掌等武功即可,那么惩奸除恶,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除此之外,国家还会赐给寺院良田庄园,让他们自主经营。寺院的经营方式与封建地主的经营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叫农民来帮他们干活,剥削一番之后,发一点点微薄的工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和尚们头顶虽然没有毛,却是非常有头脑的。他们在获利之后,将经营的范围大幅度扩张,从以前经营田地和果园,扩大到开办仓库、店铺、出租马车。甚至有些和尚就在佛祖眼皮底下放起了高利贷,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其高利贷经营的范围相当的广,包括粮食、现金、布匹的发放。如果你贷了不还,相信对方的七十二绝技、分筋错骨手等武功这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一般是先整你个半死,然后抓到庙里去给他们当奴隶。

于是,有了和尚们对寺庙财产的经营,产生了一种以寺庙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它的名字叫"寺院经济"。

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和尚们日益嚣张跋扈,统治者们终于发现了这个曾经被他们扶起来的弱势群体所带来的危害,不由大吃了一惊。他们发现和尚们不仅不交税、不服役、不办户口,而且私自创立公司和门派,吸取本属于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和兵源对象,又肆意包庇罪犯、放高利贷,搞得国家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法律漏洞日渐增大,当兵的人越来越少,当和尚尼姑的人却越来越多,再这样发展下去皇上都应该改叫方丈了,真是岂有此理!

统治者们决定采取措施好好对付一下这些恣意妄为的僧尼。于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便爆发了。三位皇帝下令没收寺院的财产,摧掉寺庙,强令僧尼还俗。

如果胆敢有反抗者,统治者们采取的办法也很干脆--直接杀掉。

但是佛教是不能覆灭的,只要"舍生取义"的精神存在,大地上有苦难存在,人们就会希望救苦救难的活佛来搭救。虽然寺庙毁了,佛像倒了,佛门弟子被杀害了,而人们的精神寄托仍然在佛身上。只要心中有佛,哪里都是佛门,都可以一心向佛。

经过唐武宗李炎的灭佛运动之后,寺院经济遭到致命的打击,大寺院及其经济体系破坏殆尽。但是,哲学上说"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寺院经济也不例外。很快,一种新式的寺院经济发展壮大起来。

它的名字叫作--禅林经济。

禅林经济起源于一个宗派--禅宗,又在禅林寺院里发展壮大。然而,禅林寺院有别于慈恩寺、大相国寺那种国立寺院,并不是靠国家资助的,而是居士集资和僧侣自建的简陋寺院,大大超过国立寺院的数量,势力遍布全国,大都处在山野偏僻地区,有的寺庙甚至就是岩洞,你一进去很有可能会以为到了山顶洞人的窝。从这里可以看出禅宗弟子们的生活条件是相当恶劣的,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有学问的高僧,并且名动一时。可见苦难对于心灵来说,是一种催化剂。

禅林寺院在经济上极少,或者完全不依靠国家的资助或官僚的布施,完全是自给自足。有人可能要问了,那它怎么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呢?

恭喜阁下,问到重点上了。

由于禅林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发展到后来,逐渐成了农禅结合、自主经营。由于禅林寺院不需要政府资助,政府就最喜欢了,马上予以承认和保护。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天只要从事两项活动即可,一项是干活,一项是念经。当然你想边干活边念经也未尝不可,只要不被当作神经病送到精神病院就成了。

好,现在你正在成佛的道路上前进,同时你也创造了财富。佛祖正看着你呢。

如果你实在想尽早成佛,想把更多时间花在修佛之上,那么准备充分的粮食和钱财,先打好物质基础,毕竟只念经不吃饭的话,相信过不了几天你就可以念经为自己超度了。所以,要成佛的话,首先你必须发挥智慧,自己当老板,每天只要花一点时间管理员工,更多时间用于修佛。

于是,你努力打拼,建立起了庄园,自己当上庄主,雇用农民来帮你干活,或者把土地出租给契约佃农,直接收取地租,过一把当地主的瘾。

不知道这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你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因为虽然你是修佛的,但是你的另一个身份俨然是一个地主阶级。

接着,效仿你的佛门中人越来越多。他们先建庄园再建寺院,修佛的地主越来越多,禅林经济由此繁盛起来,最终形成了禅宗独盛的局面。

这个时候你可以尽情地高兴,尽情地喝彩。这也正是我要提醒你的地方,因为很快你这个非纯种地主就没机会高兴了,斗地主、打土豪的人已经在路上,奔向你的寺院去了。

要斗你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阁下欠斗。还是那个老问题--寺僧的泛滥影响到了国家的赋税兵役。意思是方丈你收的弟子太多了,政府是特意来帮你裁员的。

说到底,就是禅林经济与封建地主经济之间矛盾的激化,才导致阁下有被斗的下场。

柴荣要打击的无疑就是这种禅林经济。

但是,到了柴荣时期,灭佛运动就没先前那么残酷激烈了,确切来说,此次灭佛实则是一场对佛教的整顿运动。

显德二年(955年)五月,各州县不断上奏,说近年来佛门已经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僧侣们私自为人剃度出家,流民、强盗、窃贼、逃兵等各色人物都纷纷流入佛门,寺院逐渐繁多,特别是在乡村之中,修佛的数不胜数。

诚然,寺庙里那些非纯种地主与各州县的纯种地主发生了巨大矛盾,原因是非纯种地主把原本属于纯种地主的雇用劳动力抢走了。男的被纳入佛门,又少了许多人帮他们干活;女的被纳入佛门,要多添几房姨太太的美梦就泡汤了。你叫他们这些当地主的怎么能接受如此残酷的事实?

最关键的是,他们能刮到的利益急剧减少。所以纯种地主们决定好好对付一下这些和尚,拿回他们应得的利益,告诫他们别以为有佛祖罩着就可以无法无天。

然而,柴荣最关注的不是佛门收纳了多少各式各样的流民和逃犯,而是寺院多不多,以及加入佛门的人多不多的问题。柴荣知道,一旦加入念经行业的人过多,那么他的兵源和赋税就没有保障了。

于是柴荣立即诏令全国,禁止私自出家,强令僧尼还俗。还定下严格的出家条件--如果要出家,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否则无效。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剃度落发的,那你只能算光头,不能算和尚。如果你已经往头上戳下了几个香印的话,那权且当作试验阁下的头好不好用吧。

接着,柴荣决定沉重地打击禅林寺院的经济基础--禅林经济。他下令,不得随意建造寺庙,如有违反者,牢狱伺候。并下令对那些未经敕额(皇帝赐给寺院匾额)的寺庙,一律没收财产和废毁,民间凡有藏匿佛像、铜器的,限五十日内交由官司铸钱,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

据五代史记载,这次灭佛运动一共废毁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只保存寺院两千六百九十四所,以及有户口的僧尼六万一千二百人。史称一宗(周世宗)法难。

但是,一宗法难比起三武灭佛来,要显得宽容和仁慈。柴荣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只不过对付个别誓言要与寺庙共存亡的冥顽不灵者,无奈之下只好帮他一把,送他上西天。

这次灭佛运动,还留下了一个比较恐怖的传说。相传世宗下诏毁坏佛像时,镇州有一尊铜质观世音菩萨极为灵验,那些被派去搞破坏的人都不敢对其下手。毕竟是菩萨,若动手的话,惹怒她老人家,那可不好,虽然菩萨慈悲为怀,不会亲自动手要你命,但难保她哪天有空请阎王吃餐饭,托个情,你那还有几十年的阳寿就这样到头了。所以没人敢对菩萨下手。而柴荣却偏偏不信邪,亲自到镇州,操起斧头往菩萨的胸部砍下去,菩萨像就这样被毁了。五年后,柴荣在北征途中,胸部突发痈疽而身亡。许多人眼见柴荣的下场,不由想到了柴荣破坏菩萨像也正是胸部,传言是柴荣当年触怒了神灵,菩萨显灵发怒了,降罪于他。

这个传说在我们这些无神论者看起来是不足以取信的,因为柴荣之所以早逝,是因为他忽略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道理,养成了一个工作狂的习惯,事必躬亲,因此耗尽心力,身体被摧垮了。

尽管柴荣的灭佛运动剧烈地冲击了寺院经济,使得佛教的发展更为萧条,但就各方面看来是利大于弊的,它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的赋税和兵源,使得后周逐渐发展成为五代中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

同类推荐
  • 太古演义

    太古演义

    这本书是对《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重新演绎,譬如轩辕剑如何铸造,阪泉之战,逐鹿之战,黄帝降六部,精卫填海的缘由,共工头撞不周山的始末,女娲如何补天,后羿如何射日,大禹如何治水,如此种种。友情提示:本书采用的是古体形式,以此向《西游记》等古典神话小说致敬,另外事先最好把《山海经》通读一遍,因为书中所描绘的山川人物、花鸟虫鱼、神仙传说等都是取自于《山海经》,不然的话读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
  • 三国穿越之中兴汉室

    三国穿越之中兴汉室

    现代高中生遇车祸穿越汉末成汉室后裔。扶废帝,灭董卓,平曹操。一统天下!
  • 四国争霸之大楚盛世

    四国争霸之大楚盛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东汉末年,诸侯之间战火纷争。项云机缘巧合下重生来到建安三年并且成为吕布军中一员,接憧而来的城破家亡让他措手不及,坐以待毙不如死而后生,项云绝地后生救出吕玲琦,带领陷阵营成功突围。为了活下去开始了以战养战的四处逃亡,成立了一千人的霸王铁骑,兵寇五洲之地,培养出一群狼一样的霸王铁骑。最后远遁大漠,南征北战收复河套建立基业,被汉献帝亲自封为朔州牧。血战匈奴,马踏鲜卑,降服乌恒统一了北方草原。五年休养生息后,突袭上郡,夺并州,下凉州,战曹操败刘备抗孙权,建立大楚王朝,重置西域都护使,亲征贵霜安息,围歼唐旄、发羌,周边诸国先后俯首称臣,华夏之威海内威明,开创了大楚盛世。
  • 穿越从奶爸开始

    穿越从奶爸开始

    卖身葬父的故事听过多次,萧默凡却从没想过自己会有碰到的一天。更没想到的是,他就是那要葬下的父亲!看着怀中抱着自己不放的小女孩,萧默凡暗自神伤。“哎!别人穿越都是送老婆,没想到到我这却是送女儿。最重要的是,孩她娘还不在了。”———————————————————————————————————————PS: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一个推荐,一个收藏,都是作者码字的动力,谢谢大家!
  • 容斋随笔-容斋三笔(上)

    容斋随笔-容斋三笔(上)

    王右将军逸少,晋、宋间第一流人也。遗情轩冕,摆落世故,盖其生平雅怀。自去会稽内史,遂不肯复出。自誓于父母墓下,词致确苦。予味其言而深悲之。
热门推荐
  • 妖狐x仆ss之血色夜空

    妖狐x仆ss之血色夜空

    血月家二小姐血月铃,来到妖馆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百鬼夜行,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敬请期待啦~【cp为原官配】
  • 试爱100分:吻安,亲亲检察官

    试爱100分:吻安,亲亲检察官

    他是最出色的检察官,法庭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华丽舞台。他是禁系男神,高冷霸道却爱了一个人整整二十年。“孙检,不知道你喜欢姚检什么?”孙晔伟看了一眼身边飒爽英姿的女人,对着记者回道:“我喜欢她的一切。”晚上,“你喜欢我什么?”“喜欢和你做爱做的事儿。”
  • 那个天使,不要再笑了

    那个天使,不要再笑了

    团团迷雾隐藏着令人心凉的真相;糜烂生活下透露着多数人的无奈;弱者痛苦嘶叫遮掩了种种哀叹声;高贵物质下埋葬了绚烂青春年华;一个少女闯入的便是这样的世界,污泥像细藤慢慢缠绕上这朵弱小的白花,她终究比不上荷花。她,成为了泥中的一部分。曾经她希望过,挣扎过,绝望过,可惜,没人拯救她。最后,她成了一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噗,不要被上面的简介给骗了。这其实就是讲了一个小圣母如何走上黑化之路的。男配是肯定有的,男主么,看我心情咯)
  • 宋史论稿

    宋史论稿

    本文集所收作者作品共三十篇,其中有关宋史者居多,另有几篇探讨了前后朝代的一些问题,还有两篇为书评性文章,故取名《宋史论稿》。
  • 三人行:必有我闺蜜焉

    三人行:必有我闺蜜焉

    也许他们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像是不会有交集的一群人,但偏偏命运让他们相遇,便注定他们的未来会无限精彩。一个青春不够演映他们不平凡的人生,但一辈子,足够他们去完成他们那段奇迹一般的命运。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两人今生的相遇;而我们,上辈子是积了多大的善行,今生才能够遇上彼此。既然遇上了,就不要辜负吧,让这段人生,注定不简单!——“三人行”所有主角
  • 终端不竞争

    终端不竞争

    本书分七章,每章中间或者最后都会穿插一些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中既有成功的知名企业,也有一些败走麦城的老企业,其中也有许多是作者服务过的企业,这些生动的案例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终端不竞争的好处,真正起到示范的效果。
  • 休闲农妃:战神王爷太倾城

    休闲农妃:战神王爷太倾城

    高高在上的雇佣兵突然穿越了醒来一睁眼家徒四壁,连口做饭的锅都没有!这个是要饿死宝宝的节奏么?她梅七朵是谁?那可是雇佣兵,在野外生存,在行!上山找野菜,种田,发家致富,那豆,是小菜!摘野果也能摘到一个重伤病患,还是一个超级大帅哥,并且是一个王爷级别,王爷的衣服一定很值钱,扒下来拿回家,王爷的钱袋拿回家。姑娘,你拿了我的钱,是不是应该养活下我这个大活人,某男一脸的邪笑。
  • 猪头,爷要嫁人了

    猪头,爷要嫁人了

    猪头:你这个无良、无赖、无风度、无气度、无大脑的死猪头!为毛要当着我倾慕的学长和同学们的面和我秀亲密!我的桃花没了,你就是要补偿!大爷:天真、无辜、纯洁的大爷我不就是一不小心伤了你的小心肝儿吗?你跑什么跑?好吧,你跑,那爷就以八里,没错,八里加急的速度慢悠悠地追!
  • 与你相遇在最美的季节

    与你相遇在最美的季节

    桀与惠的爱情,桀与武的友情,问世间情为何物。
  • 谍影蛟龙

    谍影蛟龙

    惶惶苏醒少年,郁郁丢失记忆,扑朔迷离中寻找真相,爱恨情仇中成为王者,看一路走来收获名利、金钱、地位、美女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