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4800000009

第9章 阴谋与较量(1)

1.拉人下水

郭威胜利了!他以微小的代价拖垮了李守贞,证明了他的战术完全没有错误。赵匡胤,在这场战争之中,你自始至终都在他的身边,可曾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相信,河中城这场战争一定给赵匡胤好好地上了一课。

郭威凯旋,在万众瞩目之下,和他出师前一样。郭威高兴,百姓们高兴,大臣们也高兴。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个人绝对不会高兴,这个人就是派郭威去打仗的刘承祐先生。

说句实话,如果郭威兵败了,刘承祐还会高兴一些。原因很简单,镇压李守贞这个功劳跟他几乎没有一点关系,都是郭威的,他想抢都抢不走。现在,朝中大臣们所有的马屁都会往郭威身上去拍,想拍就拍,拍得响亮,真正被冷落的还是刘承祐。

刘承祐在这场战争始末唯一能得到的就是--群臣拍完郭威的马屁之后,不会忘记再慷慨地给他拍上一记马屁--都是皇上圣明所至。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本质上就是一句废话,郭威胜利不胜利跟刘承祐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刘承祐知道,一旦大臣们夸他圣明的时候,就意味着对他说:"皇上,你派发赏赐的时候到了。"这就是隐藏在"皇上圣明"之后的暗语。

亏老本啊!得不到威望还要亲手掏腰包,真是亏到了极点!

但是没有办法,有功必赏,这是当皇帝应尽的职责。

刘承祐赏给郭威检校太师、侍中两个官衔,以及一条玉带。

事实上这三种东西都没有多少实际的用处。对于这三样东西,我们一样一样来看。

检校太师,好吧,我们也来搞搞解剖,将这个东西切成两半来分析。太师,这个东西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公之一,多为大官的加衔,并没有实际的职权。很假了!再来看看"检校"。从唐代到宋代,凡是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类似现在的"名誉"头衔,也没有实权。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可以知道我们今天那些什么"名誉院士"、"名誉博士"泛滥成灾的原因了吧。归根到底,它和"校检太师"一样,就是有品没实权的职位。

接下来看看侍中这个官职。它是个一品官,相当于宰相的位置,但在当时,朝廷已经改制,侍中成为有品没权的官职。侍中可以拿一品的俸禄,但完全没有事情可以做。

上面这两种官职都是用来对特级干部(如宰相、枢密使等)加官晋爵所用的。现实点来说,就是刘承祐想要每年多给两份一品官员的俸禄予郭威,但是又不能明目张胆地给,所以就给了郭威两个一品虚衔,让他每年拿着这两个虚衔去领钱就行了。

最后来看看玉带这个东西。不用说,这个东西一定是个好家伙。它实则是个荣誉和地位的象征。玉带这种东西就是一根裤腰带,但它不是谁都可以佩戴的,还有品位限制,在五代,必须是正三品以上才可以佩戴。直白点说,如果你是四品五品,哪怕你的裤子是用天蚕丝做成的,你也不能戴玉带,反之,如果你是三品或三品以上,就算你穿的是几片树叶,你也可以戴玉带。当然,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过原始人的生活。但是,它的实际用处除了能扎稳裤子之外,好像就只剩下可以用来上吊自杀了。

在后汉这个朝代,自刘知远开国以来从未赐给功臣玉带,因此这在大臣们眼中是一项极高的荣誉。郭威可以忽视校检太师和侍中,但绝对不能忽视这根小小的裤腰带,因为这是后汉的第一根,更重要的是,此乃刘承祐所赐。

矛盾就在这里。如果郭威受了这后汉的第一根玉带,那么便承认了他是后汉最大的功臣,显然,以后第一个要死在刘承祐手上的人就非郭威莫属了。别以为刘承祐赐给了郭威一根玉带,其实他给郭威的是一根三尺白绫。

郭威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免去了做革命先驱的命运。当然,皇上给的东西是不能不要的。所以郭威的解决方法很独特--拉人下水。他把这次镇压李守贞的功劳分开推到了搞后勤保障的杨邠、史弘肇、苏逢吉、禹珪、窦贞固、王章等人的身上。这些人还有和郭威类似的两个身份--一品大员和当朝元老。郭威把他们的后勤功劳和为刘知远做的功劳通通托出来,证实他们也应该赐给玉带。

意思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你刘承祐也不可能一起杀掉这么多功臣的。

刘承祐再一次败了,他不仅在郭威面前仍然毫无招架之力,还要同时赔掉很多根玉带。

无奈,他只好都给。

2.较量

郭威打了胜仗归来,并得到了赏赐,也许很多人都认为一切都该在这里画上一个句号。可是历史证明,有一个人是绝对不允许就这样结束的,这个人就是刘承祐。他开始了新一轮的计划,目标很明确,就是拿回原本属于他的东西--权力。

他父亲刘知远临终前任命了五位托孤大臣--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苏逢吉。杨邠和郭威主管军队,杨邠管军政,郭威掌军权领征伐,史弘肇任侍卫军都指挥使,亲兵的最高长官,主管京城的治安,王章任三司使,主管财政赋税,苏逢吉任宰相,主管全国政务。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刘承祐这个当皇帝的能做什么了吧?没错,如大家所想,刘承祐除了能每天像个白痴一样地坐在龙椅上,以及能在皇宫里坐牢之外,似乎没其他什么事可以麻烦他了。

权力空虚啊!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可怜!真的很可怜!

所以,刘承祐每天在朝堂上和群臣议政时,能说的话的数量就像一天放的屁的数量--只有那么几声。他更多的是听着那五位辅政大臣在讨论,然后他们说这件事可行,他就批准;他们说这件事不可行,就不批准。刘承祐这位皇帝诚然就是一台被操纵的机器。

这令刘承祐很不能忍受。原因很简单,皇帝是他来做的,所有的权力本就该让他来行使。

于是,刘承祐决定把那些失去的权力通通夺回来。为此,他甚至决定要不择手段。

他每天坐在龙椅上并非真的无所事事,他对这五个辅政大臣细细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很快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重武轻文。

这五位大臣由于这个很明显的分歧而分成了两个集团。

第一个是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为首的集团,在此我们称为史弘肇集团。这个集团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不喜欢文臣。这个集团的成员除了史弘肇之外,还有杨邠、王章、郭威三个人。杨邠和王章与史弘肇一样都是轻视文臣之流。而郭威虽然也是这个集团的白金会员,但是他对文臣并无偏见。因为他的身份是个武将,还因为史弘肇邀他搞过很多次娱乐活动,拍过他很多次马屁,所以郭威先生很不幸地被史弘肇拉下了水。

第二个是以苏逢吉为首的集团,在此我们称为苏逢吉集团。很不幸,这个集团里只有苏逢吉一个会员孤军奋战,他要当金牌会员还是银牌会员随他高兴。很显然,苏逢吉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臣,所以他被划在这边。

刘承祐对朝中的现状非常满意,因为这个现状他可以好好地利用一番。在苏逢吉集团不堪一击的情况下,他准备给苏逢吉增加实力。他的目的是拉拢苏逢吉,对付史弘肇集团。于是,刘承祐带着他的舅舅李业(当朝国舅)以及枢密院承旨聂文进、茶酒使郭允明一同秘密加入了苏逢吉集团。注意,是秘密加入,没有让史弘肇集团任何一人觉察到。

表面上看苏逢吉集团是以苏逢吉为首的,其实不然,真正的幕后主使者还是刘承祐,苏逢吉只是个跑腿的。而史弘肇集团也是如此,它真正的幕后主使人实则是郭威,而且郭威是无意中成为这个主使人的。因为史弘肇是个完全没有主见的人,他对郭威是言听计从,每次议政时,他都和郭威站在一边,郭威说一,他绝不会说二,也决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所以郭威很无奈地成为了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

认了吧!郭威,谁叫你说的话那么中听。

自此,后汉的两大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的活动拉开了序幕。在历史上,这场斗争并没有太过明确的记录,以至于它很容易被人遗忘。但是细细看来,它的激烈程度足以让人震惊,其中的谋略心计也足以让人咂舌。

打响第一枪的,正是刘承祐操纵的苏逢吉集团。

自从刘承祐加入苏逢吉集团之后,他一直都在等待着走出夺权第一步的机会,而且这第一步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

时间没有让刘承祐久等。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冬季的一天,北方边境传来了辽国侵犯边境的消息。刘承祐派郭威领兵出征,前去抵御。但是郭威这一次完全等于白跑了一趟。原因很简单,辽国军队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粮缺钱,以至于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除了好事之外,他们什么事都敢做。再说靠得最近的就是你后汉,按照商业规划中的最优市场半径来看,后汉就完全占有了最优半径--不抢你后汉的还抢谁的?

辽国人抢劫的方式前面已经说过,叫作"打草谷"。通常辽国人搞完打草谷之后就会立马走人,没必要等着别人来砍。所以郭威这次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杀过去,却没见到一个辽兵,结结实实地被放了一次鸽子。虽然说在战争年代放几只鸽子算是好事,但是这未免太让人哭笑不得了。

无奈,郭威只好班师回朝。

郭威却不知道,有人正利用这件事算计着他。

乾祐三年(950年)四月的一天,苏逢吉集团秘密地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刘承祐带着几个成员共同商议,制订了搞垮史弘肇集团的第一个计划。

第二天,后汉的早朝仍然如期举行,五位辅政大臣依旧如往常一样议政,并没有什么与平常不同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平日里坐在龙椅上无所事事的刘承祐多下了一条命令--任命郭威为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即刻起镇守邺城,抵御契丹来犯边境。

郭威静静地看着这个年轻的皇帝,一语不发。而刘承祐在下完命令之后,又恢复了原先无所事事的样子,仿佛他从来就没有下过这道命令。

郭威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个善于伪装的人,永远不能小看了这个年轻的皇帝。除此之外,他还很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正在靠近,而且这个危险不止针对他一个人。

他的看法和感觉并没有错。果然,苏逢吉站了出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要郭威交出枢密使一职,理由是--你郭威现在已经是一个节度使了,作为一个藩镇,朝廷不能把军权交到你手上。为什么?因为唐朝就是亡于藩镇之乱,已有过前车之鉴,兵权交给你,不安全。

显然,这是在剥夺郭威的军权。而且这个理由实在是无可挑剔的好,苏逢吉集团深信这个理由完全能将郭威逼到死角。

刘承祐脸上微微露出了得意之色,虽然他仍然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

但是他似乎低估了史弘肇集团的实力。这个集团能横行朝野不是没有原因的。搞出这个计划来,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刘承祐还不够成熟。

很快,郭威的死党史弘肇就站出来反驳了。史弘肇是个凶狠残忍的人。这就注定了他拥有另外两个特点--脾气暴躁和蛮不讲理。但是,这次他提出来的反驳理由并非没有道理,甚至还无可辩驳--领枢密之职可以便宜行事,能使将士们服从命令。史弘肇就用这个理由和他暴躁的脾气据理力争,以压倒性优势镇住了苏逢吉。

这一轮较量的结果是,郭威以枢密使之职兼任邺都留守和天雄军节度使驻守邺城。

郭威没有多说什么,他如往常一样谦恭地领受了这个命令。

但是在走出朝堂之后,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发生了。一向以沉着和冷静著称的郭威额头上居然流出了冷汗。是他水喝多了,无处排泄吗?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人心中感到恐惧的表现。对于郭威这个征战沙场以及纵横官场几十年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将他吓倒。但是郭威此时此刻头一次感到了恐惧,原因只有一个--他感觉到了阴谋,而且还是个天大的阴谋。

这个阴谋就是"他要走了"。就这四个字,"他"是指郭威。

郭威要走了,而且是被刘承祐亲手调走的。我们可以想见郭威在史弘肇集团中的地位。他就是史弘肇集团的智囊、中流砥柱。他的谋略、官场经验,放眼后汉朝野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有他存在,对于搞垮史弘肇集团就可谓是天方夜谭。所以他这一离去,史弘肇集团的实力必将大打折扣。在这里,可以看出刘承祐搞垮史弘肇集团的策略--分割势力,各个击破,而且执行这个策略的步骤也很容易看出来--先易后难,也就是先摆平史弘肇、杨邠、王章三位,再杀掉郭威。

好重的心机!

除此之外,郭威还看出来了一点--刘承祐已经加入并操纵了苏逢吉集团。刚才苏逢吉与史弘肇在朝堂上的争吵就正好证实了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凡敢跟史弘肇作对的人通常只有一种--活得不耐烦的人。对于苏逢吉这个贪生怕死的人来说,要一夜之间突破他的弱项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人物为他撑腰,而且这个大人物的地位必须比史弘肇集团中任何一人都要高。这个人,相信除了刘承祐之外,再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了。

以后的势态走向郭威已经了如指掌。刘承祐的屠刀已经拿起,就绝不会放下。这个年轻皇帝的心计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年龄。可怕!

为了拯救史弘肇集团的命运,郭威决定亲自去找刘承祐搞一次谈判,毕竟这并不是关乎他一个人的命运。

郭威拜见了刘承祐,对他说:"苏逢吉、史弘肇都是先皇的旧臣,他们精忠报国,请皇上放心任用他们,朝内必当无事,边疆之事我一定尽忠报效,不负皇上重托。"

表面上看这是一句请求的话,但实则郭威是在用这句话请求刘承祐不要再继续操纵苏逢吉集团去对付史弘肇集团,大家和平共处可好?

显然这是一句暗语。

刘承祐看着郭威,他很清楚知道这句暗语的意思。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得意。郭威,你怕了吗?一切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谁也不能中场弃权的游戏,直到我拿回那些原本属于我的东西才能结束。

刘承祐装出一副对郭威离去而不舍的表情,说出了他的暗语:"我夜里梦见你变成了驴,驮着我升了天,等我下来后,你又变成了龙,离开我向南去了。"

不言而喻,这是一句极度危险的暗语。刘承祐用这句话告诉了郭威--郭威先生,你才是对我最具威胁的那个人。你放心,等解决了你那三个盟友之后,我会好好收拾你的,包你爽到极点。

郭威把这句暗语听得非常清晰明了。这并不在他意料之外,所以他并没有吃惊。但是还有一点令他狐疑,就是这个年轻的皇帝面对兵权在握的他居然表现得信心十足,的确让人难以猜透。

这场谈判以刘承祐的拒绝而告终。

郭威走了,领着他的大军一起往邺城去了。去之前,他并没有告知史弘肇集团的另外三人,有人在暗中算计他们。郭威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他相信只要朝廷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可以立马赶回来,阻止厄运的降临。

事实证明,郭威这次完全错了,他永远没等到他能赶回来的那一天。

3.再较量

同类推荐
  • 杨云夏

    杨云夏

    讲述了五代时期公主杨云夏的成长过程和复仇故事。
  • 我有一台时光机

    我有一台时光机

    自然界只有通过特殊气候打开时光隧道,如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这种巨大的能量可以撕破虚空,打开时光隧道,但是这种方法的时光旅行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为了寻找答案李天等人决定去探寻其中的奥秘,他们来到了位于南极的赤道中心地带,等待着通过计算得出的位置,不料天意弄人,风潇潇却被吸入了时光隧道中。但调查并未因此而终止,通过研究和反复实验、终于制造出了便携式万能时光机,踏上了一条寻找风潇潇的时光之旅。
  • 北秦天下

    北秦天下

    简介:在中华历史进程中,隋末唐初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李世明,李密,窦建德,尉迟敬德,魏征……千古风流,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只蝴蝶闯进其中,要掀起怎样的浪花……
  • 汉末新朝

    汉末新朝

    身穿汉末,为了生存而战。
  • 类西游

    类西游

    是谁在暗中布局?棋子真的是棋子吗?棋手是否也是别人中的棋子?洪荒真的是我们所熟知的洪荒吗?各位看官敬请期待!西游路不会很久的,我将与你诉说西游之后的故事。欢迎加入《类西游》书友群,群号码:549411315!本书为玄幻仙侠类小说,不是历史,只是因类型搞错了!
热门推荐
  • 明朝春色

    明朝春色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朝春色倍还人稀里糊涂穿越到明朝,一脚没迈好,踩进了坑爹孽缘里,用力的拔呀么拔,终于拔出来了。可谁知刚走几步整个人就掉进了一个更大的陷阱,这陷阱十分宽敞,就是黑雾弥漫无边,霹雳闪电不断,更要命的是,里面还有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知道历史上只有一个妻子再无其他嫔妃的皇帝是谁吗?想知道吗?嘿嘿,看正文吧!ps:(求推荐票,请各位动动灵活的手指,将手中推荐票给波波呗~~~~)*******建了个群号(明朝春色:230653179)波波在群里面等着你们,期望你们的到来,一定要来哟,飞吻~
  • 绝世嫡女:腹黑七小姐

    绝世嫡女:腹黑七小姐

    一朝魂穿,她因一次意外,重生到了幻羽大陆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林家四小姐——“林沫雪”身上。谋姨娘,战庶女,斩渣男;护哥哥,保弟弟,守魂祖。她的人生可谓是要啥有啥。无灵根?怎么可能,你们的眼睛都瞎了吧,她的可是绝版天玄根。无战技?开玩笑,她的随身空间里可是有一大堆你们这些凡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神纹战技。无丹药?她淡漠的用着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道:我本身就是一名炼药师好吗……天玄地宝?她嗤笑:萌兽在手,天下宝贝我皆有!至于情嘛……入坑在说呗。欢迎收看《猖狂噬血妃:逆九苍穹》展望夜黎殇的女主未来。
  • 从火影开始无敌

    从火影开始无敌

    来吧!让我感受到,什么叫做势均力敌!让我也体验一次,败北!
  • 妃天计之千年之谜

    妃天计之千年之谜

    凌慕芯来到这世界是历史的必然。本以为自己死定了,但却在异世界里重生,最令她意外的是竟然一出生就有人像抢的般要自己当他家的儿媳,那个郁闷呀。更没想到的是那八岁的小屁孩尽然也跟着瞎搅和抄着要让自己嫁个他,好吧!看你可爱,以后肯定是大帅哥的份上和你玩玩吧!
  • 迫入豪门:残婚

    迫入豪门:残婚

    他,苏氏总裁,却在六年前被人陷害,错要一个女人的身体;她,生性淡泊,却在十八岁那年失身于一个冷情总裁。一夜错缠,他痛失所爱,她失了清白。从此,他恨她,她惧他。六年相处,他们眼中没有彼此,可六年后孩子的病又让两人无法遏制的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是牵绊?亦或是宿命?
  •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1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1

    青春校园的一段纯美爱情,历经数个春夏秋冬的寒来暑往和岁月轮回,仍难成正果,其间有多少令人扼腕悲叹的阴云横加阻隔,读来为人惊嗟不已......不一样的爱情故事,自然带给您的是不一样的心灵冲击,但那份执着与坚守更令人为之动容.......收起
  • 101号实验

    101号实验

    生命的出现是偶然,又是必然,你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你能做的,就是居安思危。科幻小说《三体》里面的两条定理我很喜欢。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断的发展与扩张,但宇宙里物质总量不变。科幻文作家很少,可能是人们忙着挣钱,没有时间去想象;也可能是中国的教育制度,让人们失去想象。但是不管怎么样,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想都不敢想,科技只会停滞不前。我在做我该做的事!科幻也不是欧美国家的专属。
  •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高岩、陆明、李松石、闫冰编著的《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是按照文学史的时间顺序架构的,体系比较严谨,选篇的版本也比较规范。在选篇上照顾到所选文章的思想性、经典性以及丰富性,考虑到教师在讲课时的拓展空间,备选课文也比较充分。赏析文章侧重编者原创,注意融入时代精神。在现当代文学的篇章里,所选篇章与赏析都比较独到。《中国文学名著导读》除做教材外,也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自学阅读。
  • 葳瑶:穿越西元3000年后

    葳瑶:穿越西元3000年后

    少女叶冰瑶在学校的一次露营活动中无意穿越到了西元3011年,在这里,她遇到了冷酷高傲的葳斯基、温柔和蔼但神秘莫测的离博士、完美双面的姬怜美、桀骛不驯的季风之隐,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恋,这是关于西元3000年后的故事……
  • 剑梦仙侠泪

    剑梦仙侠泪

    古有仙人为情轮回三生三世,无怨无悔寻觅茫茫人海,终知爱人神魂俱灭。云梦树下命叹苍生,泪洒红尘唯剑相伴,修至极巅,名曰剑仙。游历凡间只为守护心中正道,乱世奇缘竟现惊世阴谋。仙神狂怒暴动天庭,群妖乱舞震荡冥府,为守人间安宁,剑仙甘愿背负世间骂名。残剑坠地、孤寂落寞。浮萍苍生、剑仗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