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6200000002

第2章 只是想要和一人终老

私人厨房里一对不期而遇的客人Jimmy和Lucy,希望我教他们做中国最家常不过的饺子。一边擀皮一边泪盈于睫,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这对夫妻相互扶持多年的默契,更浮现出了自己心里最原始的期待——与一人终老。可是,并肩携手的画面里,我看到的那个人不是子楷。

“方家厨房”(Fangjia Kitchen)是我和子楷结婚后做的一间美食工作室,主要是请相熟的中国大厨教外国人做地道的中国菜,地方选在了雍和宫附近方家胡同的一个大院里。和北京很多被改造得乱七八糟的大杂院不同,这座四合院保存得非常完整,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正院、侧院和后花园的格局,43户人家在这里生活得其乐融融,处处都能够感受到老北京的传统和文化。

我的工作室以这条胡同的名字来命名——方家厨房。

工作室的两间屋子从装修到布置全是我一人跟进完成。设计家居风格,定做家具,选购杯碟碗筷,制作中英文菜谱,再加上精心挑选的音乐和宣传必备的网站,每一件与工作室相关的小事在我看来都是值得反复考量的大工程。

相通的两间屋子并不大,一间开放式的小厨房同时也是可以容纳12个人的教室,外面那间被布置成了小书房。屋门口的老榆树掩映着青瓦红梁,屋内冬暖夏凉,别提多舒服了。我特别喜欢在这里喝茶看书,时间变得安静而缓慢。子楷却并不常来。

因为朋友的介绍和推荐,来方家厨房学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三年中竟也攒了不少人气。很多洋人朋友都喜欢带第一次来中国的家人或朋友跑到这里小试身手。

我喜欢在小厨房里遇见世界各地的朋友,听他们带来的各种新鲜事儿,喜欢看见他们第一次拿起中国菜刀时的惊叹表情,喜欢他们爱吃我一早跑到国营粮店买的驴打滚和山楂糕。那么一间小小的厨房为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视野无限广阔的窗。

每次课程结束,我都会仔细记录下学艺人的故事。

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女孩因为妈妈的肾脏出了问题,想要学一餐无盐的中国私房菜。妈妈吃到女儿苦练后烹饪出的清辣鸡丁和酸甜的双柠鲜虾沙拉时,为女儿的贴心和久违的美食感动得泪流不止。

用中国料理求婚大概只有不太着调的意大利人才会想到。小伙子在女朋友的生日当天摆了一桌精致的素菜:素炒鳝丝、家常豆腐、红烧茄子、蒜蓉西兰花。当然,他主要是负责打下手。所有的努力和巧思全因他的女朋友是个素食主义者。本来我还为小伙子捏着一把汗,没想到目睹了一场完美求婚。

宫保鸡丁是老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中国菜,来北京办画展的法国女画家特地抽了半天时间来学,为的就是下个月过生日的先生,据说这是他最爱吃的一道中国菜。

今天,我的预定单上显示的是一对六十多岁的加拿大夫妇,第一次来北京旅游,指定要学包饺子。

方家厨房里的家常菜都是我请京城里的厨师朋友来上课,名厨手中各有乾坤,从来不会因为授课对象是外国人就随便糊弄。但饺子课每次都是我亲自来教。

饺子,一定是每个中国北方家庭饭桌上最值得记忆的食物。

关于我们家的饺子记忆是每个星期天一大家子人会聚到姥姥家包饺子,大姨切菜,二姨夫绞肉,妈妈和面,姥姥拌馅,爸爸擀皮,大姨夫和小姨包饺子,我和三个表妹坐在一旁看电视。头锅饺子煮出来尝咸淡是我作为长孙女的特权。味道咸香适中,面皮薄而不破,再就着姥姥腌的糖蒜,妈妈凉拌的皮蛋和扒糕,一家人的饺子宴最令人期待。我一直认为姥姥家有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是任何顶级餐厅的大厨都包不出的家的味道。

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最想念的一直都是姥姥家的饺子。在热恋中也试过和Julian分享独特的中国味道,可再怎么努力依旧与姥姥的手艺相去甚远。

回国之后,饺子家宴也发生了变化,表妹们随小姨去了上海,上了年纪的姥姥已经没有力气拌馅,大姨和妈妈变成了主力,爸爸依旧帅气地和面擀皮,而我跟在大姨夫后面包起了饺子。慢慢地,我发现了自己在外国包饺子屡屡失败的原因,尝试几番后终于掌握了拌馅的精髓。

姥姥家的饺子“秘方”

1. 从和面开始,面和水的比例要均衡,无须加鸡蛋,达到“三光”的水准才算好。所谓“三光”就是面团表面要光滑,和面的盆要干净,和面的手也要清爽。

2. 将和好的面团用湿布盖住保湿,醒面二十分钟,让空气充分进入面团,面皮的口感就不会发紧。

3. 肉馅最好是八分猪肉、两分鸡里脊,猪肉中一定要有少许肥肉才香。

4. 拌馅最重要的就是在肉馅里面打水,肉和水2:1的比例,将水逐渐倒入肉馅,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儿,这样拌出来的肉馅才不会发干发柴。再打一个鸡蛋到肉馅里,依然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拌,是为了将水分充分浸润在肉馅里面,煮出来的饺子馅才能形成肉丸。然后倒入少许提前煸香的花椒油,是为了再给肉馅“穿一件衣服”,将水分彻底锁住。

5. 将葱姜末、酱油、盐、十三香、香油等调味料放入肉馅搅拌均匀,再放些提前捣碎的海米。

6. 拌馅最后是加蔬菜,韭菜提鲜,白菜把水挤干再用,加入一些熟马蹄碎提升口感。

7. 擀饺子皮,一定要中间厚两边薄,大小适中。

8. 包饺子,通常是一边两个褶儿的元宝形,不露馅是关键。

9. 漂亮的饺子煮着吃,露馅的饺子煎锅贴。

10. 最后,将热油浇在生姜片和干辣椒段上,自制辣椒油搭配糖蒜醋,就着饺子吃才完美。

上课前,学员按照惯例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丈夫叫Jimmy,妻子叫Lucy。

我说:“等等,我要为你们找一首歌。”

好朋友梁晓雪的Jimi and Lucy。和眼前的这对老夫妻不同,在梁晓雪歌里相遇的Jimi和Lucy在相爱之初从未想过会结婚,因为生活的压力让他们迷茫,失去信心,但是仰望天空时他们始终相信会受到上帝的眷顾,最后他们还是坚定地走在了一起。

因为有过这样迷茫又始终坚持的心情,让我在三年前选择将Jimi and Lucy作为我和子楷婚礼的第一支歌。当我们在轻快的歌声中走向彼此的时候,我相信所有的愿望都是美好纯洁的,即使我的心中有过顾虑,有过不甘,但还是期待能因祝福而得到眷顾,因彼此信任而始终陪伴。我对自己说,就像歌里唱的一样,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我和子楷也会像Jimi和Lucy那样快乐幸福。然而三年过去了,我曾有过的顾虑没有因为婚姻生活的磨合而消除,反而成了我们之间那道从一开始便无法修补的隔阂。

上帝并没有如我所愿,带我前往我想要的方向。

我想我是努力过的,希望子楷能与我的家人一起说说笑笑地包饺子。他不知道,那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的情感纽带。但是事实上子楷每次陪我回娘家,总会推脱说包饺子太难而不愿意站在我的家人中间,只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或者看电视,他一直不在我想象的那个画面里。

面对眼前这对恩爱的现实版Jimmy and Lucy,再想到我和子楷现在尴尬的处境,心里更加失落难过,好几次眼泪在不知不觉中涌了上来,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原来,我曾经那么想要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看似再家常不过的饺子,整个流程做下来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特别是对第一次尝试的外国人来说,非常辛苦。

Jimmy学得很认真,和面、切菜、拌馅、擀皮、包饺子样样不落,还不时问我一些挺难回答的技术问题,显然是要回家开dumpling party(饺子派对)的态度。相反,Lucy显得有些漫不经心,更像是陪先生来玩的,没一会儿就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偷偷坐到一边全神贯注地看她的Jimmy忙活,偶尔拿起相机拍照。

“怎么不再继续了?”我问Lucy。“我累了。”60岁的Lucy懒懒的,摆出一副小女人撒娇的样子,“其实我学这个也没用,反正我在家也从来不做饭的。”“那洗洗碗吧?很多情侣都是这么分工的。”我建议道。“也不洗碗,我不喜欢做家务,我只喜欢吃。”Lucy像个小孩子一样吐吐舌头说,“我和Jimmy很互补,我们已经结婚三十多年了,如果我想吃什么,他都会想方设法去学,然后做给我吃。我们在加拿大吃不到正宗的饺子,所以才特意到你这里来上课,他说要回国在家包饺子给我吃。”语气中带着小小的骄傲。

我羡慕不已:“Lucy,你真是太幸运了!”Lucy望着正在学擀皮的Jimmy,一脸幸福的微笑。

这时候,一直忙活没作声的Jimmy突然接话了:“No,I am lucky(不,幸运的是我)。能够为Lucy做饭,让她开心,这是我的幸运。”听到Jimmy的话,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被他们的幸福给带了出来。

突然想起方家厨房的第一单生意是朋友介绍的公司年会活动,先教十几个老外包饺子,然后是经典家常菜搭配智利葡萄酒的晚餐。因为刚开张人手不够,我和厨师两个人从上午一直忙活到晚上,一整天连饭都没顾上吃。本想让子楷下班后来帮帮忙,他却在电话里说忙了一天很累,便直接下班回家了。

尽管我也猜到会是这样的回答,但还是心存侥幸,毕竟这是工作室接到的第一单生意,拿到第一笔钱时激动的我实在很想第一时间与我的丈夫分享喜悦。

收工时已近午夜,因为兴奋我把所有的疲惫都抛在脑后。我兴冲冲地往家走,以为已经在家的子楷会为我准备一些吃的,起码也会心疼地问候我这一天的辛苦,称赞他的老婆有多能干。可是到家时,客厅里的灯都黑了,子楷在房间里的呼吸声均匀而深沉。走进厨房,什么食物都没有,他吃剩下的外卖盒子和剩饭丢在垃圾桶里,根本没有我的份!

听到我回来的声音,子楷翻过身,睡眼惺忪地问:“今天挣了多少钱?”

“1700块。”我尽量不去想刚刚的冷遇。

“忙活一天就挣这么少啊,那这个工作室以后能赚钱吗?”他嘀咕着转过去继续睡觉。

我甚至来不及解释因为是朋友的介绍,我只收了一半的费用。

不关心我有没有吃饭,不在乎我到底累不累,甚至连半分鼓励也没有。他像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冷漠,而我却期望在他那里得到全世界最亲密的温柔。

那一晚,我隐约地意识到也许我和子楷从最初便错牵了对方的手,这份隐隐的担忧也终于在三年时间的磨合中清晰地突显出来,最终把我们推向了相反的方向。

那一首Jimi and Lucy我再也没有听过,直到今天找出来放给了我的客人听,真正相亲相爱着的Jimmy和Lucy。

眼前的他们才是我能想到的与爱情相关的最好状态:两个人守着冷暖交织的日子慢慢变老,彼此尊重,互相陪伴。

这原本就是在婚礼上最真挚的誓言——与一人终老。可是如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画面里,我看到的那个人不是子楷。

同类推荐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在爱里,我们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却因为不聪明而幸福着。刘墉用朴素而干净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在爱里,不只是爱的形式没那么重要,就连对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茨威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茨威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本书遴选的20世纪近百位顶尖作家的100篇散文精品,每一篇都堪称令人神醉的美文。那“析义理于精微之蕴,炼字句于毫发之间”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代表一个时代的水平。为了编选出真正传代的美文,为了使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名实相副,我们坚持自己的操守和良知。不选违心之作,趋炎附势、诘屈聱牙、故弄玄虚、孤芳自赏、无病呻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绝见不到踪影。增删五次,反复推敲之后,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美、唯趣、唯真”的中华百年散文选本。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普希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普希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为套。
热门推荐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失恋的回忆

    失恋的回忆

    总有一天,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填补你的过去,接受你的未来!
  • 捉怨

    捉怨

    一些从老人身上听来的故事,别太考究这部作品。
  • 孟春情初开

    孟春情初开

    昏黄灯光由虚掩的门扉流泻而出,伴随着模糊而浅促的喘息与娇吟,交融成一股无以名状的暧昧信息。“你……不是明天……就要结婚了吗?这时还找我,不怕她……”“怕什么?”男子不以为意地哼笑,冷冷吐出一句话:“我还巴不得她发现呢!”她是他的阳光、他的珍宝,他会捧在手心,呵疼一生……
  • 有美来访

    有美来访

    ”小姐,跟我走好不好?“”你先打赢我的护卫再说吧。“”这个,咱们有事好商量嘛。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打架有辱斯文。“”别废话,没本事一边呆着去,本小姐没兴趣陪你闲聊。“‘’‘’‘’‘
  • 清风过境,万千留情!

    清风过境,万千留情!

    传言拥有桃花眼的人,世间尽招桃花债,不知是谁负了谁?谁又是谁的债?有人曾劝苏沁念:“那男子只是看重了你的钱,不要被他骗了!”而她却说:“那说明我有钱,我们做的是等价交易的买卖,我给他钱,他供我享乐,仅此而已,等我厌了,也就弃了!”所以,我以为,像她这种女子,怕是此生都无法懂爱!有人问夙钦念:“那男子是皇上看重的,前程和命重要?还是区区一男子重要?”而她回道:“此生此世,如果不能与他相守,要这命又有何用?”我只道,世间痴情种少有,而她却是其中之一!
  • 武破乾坤

    武破乾坤

    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神奇的穿越到了一个属于武术的世界,奈何命运戏弄,前生为奴,此生仍为废物。生当为男,怎能庸碌一生,屈服命运,甘为牛马?生当为男,就要创造奇迹,走出自己的道路。这一世他相信人定胜天,且看他如何披荆斩棘,反抗命运,追求巅峰的武道,鱼跃龙门,成就至尊,玩转乾坤!
  • 魔武撼天

    魔武撼天

    他本是一只妖兽,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服下了化形果......从此在人类的世界里逐渐成长......
  • 越神缘记

    越神缘记

    创神技,游天下。为自己的朋友出生入死,保护自己应护之人,看他如何越神缘.......--------------本人第一次写书,请大家多多支持一下。
  • 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