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1900000005

第5章 抗战之声(2)

谢每入城,好友彭令陶常为之设榻。一年,彭氏请谢为其书写堂屋联额。谢左手持杯,右手执笔,带醉挥毫,联曰:“处世无奇,但存心不愧天地;治家有道,唯忠厚以遗子孙。”匾题四字:“湘碧河黄。”书成,有客问道:“君之湘碧河黄出何经典?其意何在?”谢更进一杯,高声答曰:“我本湖湘人,君等黄河人;湖湘山水清碧,黄河山水雄浑。吾今欲以湖乡之清秀结合黄河之雄浑,亦可谓二美兼具,人杰地灵,是我中华崛起之时矣。”众皆鼓掌大笑。

中卫旧鼓楼上建有大殿与斋房。大殿中央塑有关公像,两旁斋房,常为地方士绅饮宴处。此楼宏阔,但无匾额。一次,邑人宴集,有善书者数人,各预书一额,以备选用。席间,忽一书家讥道:“公虽善书,然不善写有‘掠’、‘磔’之字,书法如不走‘捺’、放‘撇’,便失去飘洒风度了。”谢闻言不答,饮酒三杯,略作思考,直书三字“大丈夫”。这三个字的结构,字字走“捺”、字字放“撇”。谢所书,笔法遒劲,气势流走,有鸿飞兽骇之状,具龙舞蛇惊之形,众皆赞服。

中卫城东南角有文昌阁。阁三层,挺拔直立,气势昂扬,历来为文人登高之处。一年重九,谢与诸友人共同登临,开怀畅饮,当众赋诗云:“苦坐愁城万念荒,聊登文阁度重阳。中天日月光为淡,朔塞河山气尚苍。应理(为元置州名,即今之中卫)服言循理法,鸣沙耕牧且徜徉。最豪黄酒醉归去,篱菊家家喷晚香。”

“柳仙”张晟

王富强

张晟,字晓堂,宁夏中卫县人。为清朝末年当地秀才中的佼佼者。他深通经学,长于诗文,但累试不第,乃慨叹道:“人生当劳其心志,苦其体肤,自食其力,何必仰人鼻息而食嗟来之食哉!”遂绝仕进之念,以授徒为乐。

民初,张晟受本邑柔远乡农民之聘,设帐于乡之文宫无量殿。教读有方,声誉大著。殿前有大柳树一株,枝干盘曲,作虬爪龙鳞之状。张晟爱其苍劲有致,遂效五柳先生之意,自号“柳仙”,并题诗木板,挂于树干之上。诗曰:“老千古树曲曲盘,问谁手植不知年。形如松柏虬龙状,无量殿前一柳仙。”

清末宁夏知府谢威风,罢官后居于中卫,恃才傲物,友朋寂寥。一日偶游文宫,见张晟挂树间诗,为之倾倒,即进塾拜访,两人接谈甚洽,谈诗论文,终日不倦。谢既出,语村人曰:“张晟乃中卫高士,余至中卫得此良友交游足矣。”

张晟家居仅一小院,有陋室三间。一年春节,张晟于院门书一联云:“一升粟米辞旧岁;半斤豆腐迎新年。”房门书联云:“简斋陋室得清福;粗米淡饭是平安。”邑绅刘佩黻闻之,乃往县府道其清贫,县令命衙役在县库历年积存财物项下,取铜钱20串送至张晟家。张晟问钱所从来,答为出之府库。张晟谢曰:“不义之财,吾不当用;贪泉之水,吾不当饮。汝速去,幸勿污吾耳。”役无奈,负钱而去。邑人闻之皆叹其高洁。

马元章掩护于右任

马辰

马元章系回族伊斯兰教哲赫林耶教派第七代教主。他学兼经汉,识见超群。自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失败后,在逆境中传播伊斯兰教于甘肃、宁夏等地,深孚众望,成为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界名流。

清宣统二年(1910年)孙中山派革命党人于右任、田昆山(甘肃人)由天水到兰州和郭南浦(回民士绅)接洽。于右任又以到甘肃静宁探亲为名(于母为静宁人),来到沙沟(今宁夏西吉县沙沟乡),与马元章相见于沙沟道堂。于右任代表孙中山赠送马元章邹容著《革命军》一书百余本,并希望马元章响应革命,号召回民起义,共同推翻清廷,建立民国。马元章对于右任的到来热情欢迎,奉为上宾,并表示愿意动员广大回民,同心协力赞助革命。于、马二人从此相交甚笃。

当时,清地方政府搜捕革命党人风声很紧,为了保障于右任的安全,在于右任离开沙沟时,马元章让他戴上礼拜帽,穿上黑坎肩,把他扮为回民,还送他一匹坐骑,派了几个机警的回民小伙子,一直把他护送到平凉,去西安,出了甘肃界。

1917年,民国政府曾授予马元章“一等嘉禾章”、“二等宝光嘉禾章”,以示对他当年赞助革命、掩护革命党人的褒奖。

中卫县长吴福申

苏复涛

吴福申,河南柘城县人,1927年随国民军入甘,任中卫县长。吴出行不带随从,经常出没于民间,调查民情民怨,群众多不知其为县长。

吴就任后,首先改革县政体制,撤销了旧县衙的“三班”、“十房”,撤换了有贪污行为和民愤的吏役,选用了军政学校毕业的知识分子为行政幕僚。还革除了旧官僚出行乘马坐轿、前呼后拥等陈规陋习,政风一新。一时人心折服,社会秩序井然,民众乐道。

吴来自军旅,但擅长书法,有儒风。1927年到职后,就到应理高级小学视察。他为校院前庭制木楹联,亲笔题赠:“君皆云路中人,时势造英雄,淬砺龙泉酬党国;我是风尘俗吏,弦歌闻应理,勾留鸿爪证因缘。”又为门柱题:“浩然养胸中,山川出云,得志为霖雨;黄河落天下,楼台近水,问谁挽狂澜。”笔力遒劲,形态潇洒,其人品书艺,跃然联中字里行间。

l928年初,吴看到中卫高小毕业学生增多,去银川、兰州升学,要长途跋涉,十分不便,有碍才智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他听说,中卫县东大街原协将公署(今中卫一中校址),于1%922年被比利时神甫葛天民以银洋2800元买去,拟建天主堂。在通衢大街,不建学校,而兴洋教堂,他认为是“洋权”时代的文化侵略。他据中卫教育界人士的呼吁,提出与葛天民交涉,拟用现款赎回,以筹办中学。葛推辞,称“业经甘肃省府批准”。吴遂向甘肃省府呈报,详陈由地方筹款,赎回公署,发展教育的建议。很快得到甘肃省政府的批准,于是年5月1%2日将其赎回,并组织了“中卫中学筹建委员会”。惜1929年中原大战爆发,宁夏政局混乱,吴又卸任,中卫中学的筹建工作便被搁置。

“朱乱子”

陈永中

“朱乱子”,本名朱邦科,宁夏金积堡人,性尚武,有豪气。初为宁夏灵州(今灵武)地区哥老会头目之一,在辛亥革命灵州起义中,他是金积堡的首义者。以诨名行于世,是清末民初金灵地区家喻户晓的人物。其所以诨称“朱乱子”,乃和“庚子事变”中的一桩历史事件有关。

“庚子事变”时,朱邦科正在驻北京的甘军董福祥部下从军。1900年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的书记生杉山彬出城与侵略联军联络,途中为甘军抓获,押至永定门处死。为此,日本政府和列强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清廷部分文武大员也上书慈禧,要求严办董福祥。清政府在内外压力下,一方面对外表示杉山彬的被杀“实深惋惜”;另一方面对内严斥董福祥,令其“勒紧严拿,务获要犯”。但直至“辛丑和约”董福祥被革职,要犯也未拿获。原来,董福样已查知杀死杉山彬是其部下朱邦科所为,但他基于对日本等列强侵略我国的义愤,无意交出朱邦科。对清廷推诿说,凶手查找不到,恐是乱军所为;在暗中却把朱邦科找去,给足路费,让他连夜逃离北京,匿迹家乡。

直至清室鼎革,朱才道出事情真相。因他杀死杉山彬给清廷惹了祸,由此人们给起了个诨名“朱乱子”,而本名则渐渐鲜为人知了。

于镕治渠轶事

李景牧

于镕,字文卿,清代贡生,宁夏永宁王太堡人,生前曾任汉延渠水利局长多年,因治渠有方,而被时人称颂。汉延渠由于河道左右摆动频繁,引水渠口多次变迁,时而上延,时而下移。1914年,二道河子引水口进水不畅,于镕进行踏勘后,决定在宁朔县(今青铜峡市)大坝堡九道沟另开新口,引水乃足,渠口稳定,水无愆期,农田灌溉,适时适量。于是,士绅民众赠送“泽及桑梓”等匾额多幅,以颂于的治渠政绩。

1927年,崔桐选任宁夏水利专员。崔以于镕熟悉渠务,富有水利工程经验,故不时向其咨询,切磋水利兴革事宜,商讨决策,倚为得力助手,上报委于任水利助理员。时唐徕渠平罗县高荣堡西甲汪家湾子,因风沙入渠阻水,崔采纳于的建议,裁弯取顺,渠水畅通,惠及渠梢民众。

崔、于相处日久,终因政见之异而生罅隙。此间,崔曾先后枪决唐徕渠局长蔡乐善、汉延渠局长蔡之弼和豪绅黄厚坤等。于镕对此颇有异议,遂即有人乘机向崔进谗言,以于镕任汉延渠局长期间有贪污情事,崔将于镣押,罚款4000元,取保释放。从此,于即脱离宁夏水利界,赋闲居家,1937年病卒。

苏盛华从容应诉

道连聪

苏盛华,字实如,同心县韦州回民。他幼读阿文,长习经书,巧言辩,曾先后任磴口(今属内蒙古)、中宁县长,勤政爱民,不畏权贵。

1927年,苏盛华奉命筹办镇戎县(今同心县)党务并兼该县教育局长。不久,因所谓乐易堡(今预旺城)白满寿“据报通匪”一案牵连,被县长蒋犁以“鼓动学潮,扰乱治安,阻挠军需,暴哮公堂”等罪状,押送甘肃省府(兰州)受审。

是年6月5日,省军法机关提审此案。苏盛华被带上大堂,只见3位法官端坐正中,各种刑具一应俱有,设于堂前。主审官拿出该县学生赵思敬在县府的供词说:“我们局长(即苏盛华)从蔡和(韦州人,时在县城读书)家里出来便对我们说:‘你们去打县长和他手下的人,什么事儿都由我当’……”遂后,主审官质问道:“你身为一县之教育局长,鼓动学潮,扰乱治安,还有何说?”苏盛华听此不实之词,从容回辩说:“蔡和是韦州人,他家距县城40里路,如果我真从蔡和家里出来,那我就在韦州了,哪能再指使40里外的县城学生闹事呢?如果我指使县城的学生,那我又怎能从40里外的韦州蔡和的家里出来呢?岂不是矛盾的可笑吗?赵思敬是在县城里长大的,他岂不知道蔡和在县城里没有家的吗?”主审官又问道:“如果蔡和在县城里有家,该怎么说呢?”苏回答道:“如果查实蔡和在县城里有一根椽子的话,我全家愿受处斩!”

这时,主审官狠拍着蒋犁捏造的讼状,气愤地说:“这县长真可恶!所呈罪状均无证据,唯有这煽动学潮一条证据,还捏造得如此矛盾!”说着,便命令退堂,另听再审。此后,这桩案子不了了之。

苏盛华与鸽子窝

道连聪

1929年,宁夏建省伊始,苏盛华奉调灵武办学。期间,他见当地回族教民多居干旱僻壤,且系盐碱之区,教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有人发现鸽子粪能改良土壤,抑制盐碱,比其他肥料效果显著。加之畜鸽既多,又可宰食,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当地教民纷纷争先恐后地造窝畜鸽,越养越多了。

然而,当地个别人却以“鸽害田禾,挖根断苗”为由,再三向官府控诉,要求勒令拆毁鸽房,断绝鸽种。为此,官府一度下令并布告全省禁止畜鸽,以保田禾。

苏盛华闻此,遂呈文省府道:“老鸹、麻雀、鸽皆被本省农人认之为三害鸟。然老鸹嘴长过寸,能掘谷种于地下;麻雀身轻,可喙禾穗于茎上;而鸽嘴长不及老鸹,身轻不及麻雀。是鸽即不能危害地下之谷种,又不易损伤茎上之禾穗,其所食者仅田地之遗粒,谷头之孑遗而已,何害之有。而其益农处,则能产美满之肥料,可供贫人之肉食。即令与老鸹、麻雀同其为害于农,则除鸽固可拆其鸽窝,而除老鸹则必尽伐人树(老鸹栖树上),除雀亦必伐人屋(雀穴居屋墙),是又为事实之断不可能者也。”

省主席马鸿逵阅此呈文,遂收回成命,畜鸽因此危而复安。

洪寿林与“爱民如天”锦幛

周宪星

洪寿林(1852%~1937),回族,字海如,经名舍力夫·冯迪尼,祖籍甘肃景泰路塘洪家庄。清同治年间,因避战乱,随父落户于宁夏同心县下流水乡石圈村。在教众的扶助下,洪寿林为求“尔林”(知识),辗转于化平(今泾源县)、固原、陕西等地有名寺坊求学,终成为甘宁青地区博通伊斯兰教经典的大“阿林”(学者)和颇有影响的大阿訇,在近代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界中闻名遐迩。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继为青海梁州庄虎夫耶门宦教主,归真后,被奉为虎夫耶洪门门宦的“道祖”。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挥戈西征,攻克下马关,解放预旺县(今同心县)全境。红军保护清真寺,十分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宣传帮助建立回民自治政府。洪寿林获悉后,感到由衷的高兴。

为团结宗教上层人士,多方发动群众,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派员与洪寿林联系。洪不顾马鸿逵特务的威胁监视,热情地接待了红军联络人员。为保证安全,洪寿林将红军联络人员安藏在绝对禁地——自己办道修身的“静房”里。他听取了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深表赞同和支持,并向教民宣传,拥护红军。从此,他与红军不断地保持着联系,曾向到他家中的红军指战员每人赠送银洋两块,并说:“你们是顺乎民心的部队,好好去干,将来有你们的江山。”

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为了表彰洪大教主爱护人民,拥护红军的高尚行为,由敌工部长唐天际、秘书程宗受二人署名,赠送洪寿林一幅丈余长的红缎大锦幛,题曰:寿林回族大教主法正

爱民如天

汉族同胞程宗受唐天际敬赠

1937年7月24日洪寿林临终前,再三叮嘱老伴和儿子洪清国:“家中匾幛很多,唯独红军送的幛是无价之宝,你们要妥为保存,将来必有用场。”洪清国遵照父命,将锦幛用腊纸包缠,藏在父亲“静房”炕洞内,直到1949年解放后他才取出,作为珍贵的革命文物献给了政府。

洪寿林对红军的“三送”

叶光彩

洪寿林接受了红十五军团赠送给他的“爱民如天”的锦幛之后,非常感动,也想回赠一面旌旗给红军,表示自己衷心拥护红军的心意。

他思考琢磨了7天,叫老伴和儿媳用一块绿色的杭缎做成一面旌旗,送给红十五军团。旌旗上面的字,除上下款外,中间的旌文是八个大字:“太阳之光,普照大地。”坚信共产党的和它领导的红军,一定能够解放全中国。

他本来想面见徐海东军团长和程子华政委,亲手把这面旌旗献给他们,以表心中的感激之情。无奈他已84岁,行路不便,只好派自己信得过的周生斋和田凤海代劳,替自己把这面旌旗送给徐、程二位首长。和旌旗一起送去的,还有两箱蜡烛。临行时,他郑重地嘱咐周生斋和田凤海:“你们告诉徐海东军团长和程子华政委,我给他们送两箱蜡烛是含有深意的。”

1936年10月28日,红十五军团东撤。不久,马鸿逵的军队重新占领了同心城和喊叫水。马鸿逵根据洪寿林给红军送粮、送旌旗、送蜡烛的“三送”行为,给洪寿林定了三个“通共罪行”。

正当马鸿逵准备对洪寿林严加追究的时候,蒋介石一纸命令,把西海固和同心一带划为马鸿宾三十五师的防区。马鸿宾要在这里驻防,他当然希望这里安定,不愿意因为惩办洪寿林而引起地方骚乱,于是出面向马鸿逵说情。马鸿逵扭不过乃兄的面子,于是洪寿林免了囹圄之灾,得以善终。

洪清国有个汉民干儿子

周宪星

1929年,西北遭受有史以来的大旱灾,老百姓叫“跌了大年成”。

同类推荐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姓名学

    姓名学

    本书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热门推荐
  • TFBOYS的花样年华

    TFBOYS的花样年华

    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们相识,相知,经过了种种困难,他们相恋,相爱,走到了一起。
  • 青春的恋爱季

    青春的恋爱季

    小时候我不仅被家人抛弃,又因为一场阴谋,不幸的被卷入了绑架案,原以为生命就这样走到尽头的时候,却被意外的获救,可是却是用两条鲜活的生命换回来的。从那之后,人生的齿轮又重新开始转动,生活逐渐回归平静。但天不遂人愿,又一次的意外,我终究还是回到了让自己梦庵的地方……
  • 青少年礼仪指导:馈赠礼仪一点通

    青少年礼仪指导:馈赠礼仪一点通

    《馈赠礼仪一点通:青少年礼仪指导》,就是为了帮助青少年朋友学会馈赠礼仪,送好礼,送对礼,送出自己的特色,以培养良好的人缘,创造美好的人生。
  • 百医魔记

    百医魔记

    生日那天电闪雷鸣,犹如世界末日一般。不出所料的我穿越了。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发现咯一本《百医圣典》,这有啥用?我又不是学医的。我想回家!!!!
  • 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父母为孩子做好伯乐和向导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父母为孩子做的50件事能让父母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怎样做才能受孩子欢迎,怎样做才能给孩子的未来一个光明的期许……父母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父母启明灯般的指引将为孩子的美好人生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将为孩子以后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仙迹

    仙迹

    天地乱,神魔舞!一曲仙魔诵,路在何方?乾坤变,落花终是流水!
  • 重生之翻云赋娱

    重生之翻云赋娱

    春:小姨,你刚刚拿的什么亮晶晶?斯:你说什么?夏:小姨,你刚才飞起来了!斯:你说什么?秋:小姨,你刚才不见了!斯:你说什么?季:小姨,我不会跟你争了!洁:小姨,带我飞!斯:你们说什么?风太大听不见!
  • 地球灾难死亡地带竞技场

    地球灾难死亡地带竞技场

    作为一名佣兵,方浩最大的爱是去探险,金字塔?马里亚纳海沟?这些已经勾不起他的兴趣了,51区、曼威斯山皇家空军基地这样的禁地才是他的后花园。当方浩从一个叫做地球灾难死亡地带竞技场的地方走出来时,他手中的水晶球里,隐藏了一个改变世界的秘密。他发誓会再次回到这里,不是为了全人类,只为平息他浑身沸腾的热血。
  • 神眷之王

    神眷之王

    未知的寄生病毒降临地球,它们迅速席卷了整个地球,支配了一切被它们所感染的生物,人类在它们的威逼下,生存危在旦夕!就在这危机时刻,人类中忽然出现一群自称神眷者的人类,他们每一个都拥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在他们的帮助下,已经快要彻底崩溃的人类再度站稳了脚跟。陈潜,一个神眷者,一个被称为“最废神眷者”称号的青年,在这个凶兽横行,病毒肆虐的世界里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能力真的只是废物吗?这一切都是有人陷害还是真的如此?面对困境的他,是就此沉沦,还是勇于迎风破浪,超越进化巅峰?
  •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轮陀罗尼念诵法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轮陀罗尼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