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22500000003

第3章 富兰克林(3)

科林逊在回信里遗憾地谈起这个情况,丽德忍不住把那些权威老爷骂了一顿。富兰克林却并不介意,他相信珍珠就是在尘土里也终究会发光的。几天以后,他给伦敦寄出了第二篇论文,大胆地宣布了自己的科学假设。文章的题目就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

富兰克林不愧是散文大师,这篇学术论文写得既严谨,又很有文采。

科林逊读后赞叹不止,立刻送交皇家学会讨论。遗憾的是,旧的习惯势力相当顽固,论文在皇家学会传阅以后,得到的仍是一阵嘲笑。有人甚至奚落说:

“这位先生竟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真是痴人说梦!”

正是“高山流水,知音难得”。唯独科林逊和另一位朋友懂得论文的价值,为了不使富兰克林的论文被埋没,他们多方奔走,终于说服了伦敦一家出版商,把它刊印出来。这位有眼力的出版商后来赚了一大笔钱。

富兰克林得知这个情况,大受感动。他陆续又写了许多关于电学的论文寄给朋友。1751年,他的论着合集《电学的实验和研究》在伦敦出版,这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电学理论着作。书刚问世,没有引起广泛注意,但是没过多久,就在英国畅销起来。书中有趣的实验和独到的解释吸引了许多读者,人们读后耳目一新。

好书是没有国界的,《电学的实验和研究》不胫而走,不久就传到法国。

法兰西一个着名哲学家首先对这本书发生兴趣。在他的倡导下,书被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一位哲学家首先发现书的价值,这个事实是意味深长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千真万确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提倡科学工作者要懂得辩证法,提倡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一本电学的最新着作,法国的哲学家看出了它的价值,可是法国的电学家却跳出来反对。在判断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或者学说的时候,一个平庸的科学家常常不及一个有头脑的哲学家来得正确。巴黎皇家学院的罗勒院长,是一位热衷电学的自然哲学教授。他脱离实践,因循守旧,着有《电学理论》一卷,风行一时。这个人不但比富兰克林资格老、学术地位高,而且还有一群盲从的信徒。他看到法文版《电学的实验和研究》

的论述和自己的理论针锋相对,大为恼怒。罗勒不相信书是北美人所着,断定是巴黎的宿敌虚构的,用来拆他的台。这位院长大概肝火很旺,涵养也欠佳。当他打听到波士顿确有富兰克林这个人的时候,怒不可遏。他连篇累牍地写了大量文章和信札,为自己的谬论辩护,并且对富兰克林进行人身攻击。

一天,富兰克林从外面回来,丽德满脸忧虑地递给他一本刚从巴黎寄来的新书。丽德不懂法文,但是她看了封面上印的富兰克林的漫画,感到不安。

富兰克林诧异地打开书一看,原来是罗勒院长的文章和公开信的合集,全部是针对他的电学理论和他本人的。对于这种诋毁,富兰克林觉得有必要进行回击。这将是一场远隔重洋的笔战。

当天夜晚,富兰克林在灯下笔卷狂澜,撰写回击文章。凭他的文才和学识,要战胜论敌,扫尽罗勒院长的威风,是不难的。但是当他写到一半的时候,却改变了主意。富兰克林一向不愿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于人,他在书中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让这些见解在世界上去碰碰运气。如果它正确,真理和事实将会支持它;如果它是谬误,就理所当然地被撇在一边。”

富兰克林放下手中的笔走到窗前,凝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沉思起来。

他觉得,自己的结论都是从实验中得出的,可以用事实进行检验。书中的推论也没有强迫别人接受,没有申辩的必要。是非曲直,广大读者自有公论。

而更重要的是,前面还有很多事要做,与其打一场无休止的笔墨官司,不如全力去搞新的实验。就这样,他决定对巴黎来的攻击置之不理。他后来始终没有回敬过罗勒院长一个字。

关于这件轶事,后来爱因斯坦(1879—1955年)与一位科学史家很感兴趣地谈起过,那位科学史家很佩服富兰克林的人格,称赞他没有陷入盲目的争论。爱因斯坦对这件事却只同意一半,他认为,“要避免个人的钩心斗角是对的,但是一个人为自己的思想辩护,那也是重要的。”事实上,他们两个人的话都是对的。富兰克林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信念,他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来扞卫它,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

无畏的实验

富兰克林认为,要证明自己的理论,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如何才能证实闪电与电的本质相同呢?他联想到了孩子们玩的风筝。若在下雷雨的时候把风筝升到空中,兴许能证实这一点。因为若闪电是电,它就会沿着湿风筝线传导下来。

风筝最早起源在我国,古人称做纸鸢。在南北朝的时候已经出现,大约在公元16世纪才传到西方。1752年7月的一天,富兰克林在费城进行了轰动一时的风筝实验。

那是夏天的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暴风雨就要来临。富兰克林和他儿子威廉用一块大丝绸手帕做成一只风筝。他们在十字形的风筝骨架上装上金属丝,用来接引天空中的闪电。父子俩带着风筝和一只莱顿瓶来到野外。威廉握着线团,富兰克林拿着风筝,他们紧张地期待着,希望雷雨早些降临。丽德不安地在家里倚窗眺望。平日她最怕打雷,这时候心头更是被一种莫名的担心震慑着。

远处不时传来低沉的雷鸣,每一声都像战鼓那样敲在丽德的心上。

作为一个电学家,富兰克林深知这次实验有致命的危险,但是他这时已经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不一会,雷声越来越近,狂风呼啸着卷过一团团乌云。富兰克林把风筝抛到风中,大声叫喊:“跑!”

威廉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起来,风筝扶摇直上,升到空中,紧接着大雨倾盆,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狂奔起来。他追上威廉,接过风筝线,拉着儿子躲进旁边一所建筑物。这时候他们的外衣已经湿透了。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线的末端。

只见风筝穿进带有雷电的云层。闪电在风筝上闪烁,雷声隆隆。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儿子沉不住气了,他说:“爸爸,恐怕这次是白费功夫了。”

“我们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富兰克林回答说。

突然,一道闪电掠过。风筝线上有一小段直立起来,被一些看不见的力移动着。富兰克林觉得他的手有麻木的感觉,就把手指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电火花。

“哎哟!”富兰克林叫喊了一声,赶紧把手离开钥匙。无限的欢乐也像电流一样,顿时传遍他的全身。他喊起来:“威廉!我受到电击了!现在可以证明:闪电就是电!”幸运的是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

杰出的预言被证实了!闪电确实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

富兰克林顾不得危险,他用一块丝绢裹住已经湿透的风筝线,让钥匙直接给莱顿瓶充电。威廉看到瓶上电火花闪烁,惊喜得睁大了眼睛。他一点没有想到,那震撼山岳的雷霆,随时都可能落在他们头上。

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闪电,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它的性质同用起电机产生的电荷完全相同。富兰克林怀着激动的心情向科林逊报告了实验结果。他在信里是这样写的:“当带着雷电的云来到风筝上面的时候,尖细的铁丝立即从云中吸取电火,而风筝和绳索就完全带了电,绳索上的松散纤维向四周直立开来,可以被靠近的手指所吸引。当雨点打湿了风筝和绳索,以致电火可以自由传导的时候,你可以发现它大量地从钥匙向你的指头流过来。从这个钥匙,可以使莱顿瓶充电,用所得到的电火,可以点燃酒精,也可以进行平常用摩擦过的玻璃球或玻璃管来做的其他电气实验:于是带着闪电的物体和带电体之间的相同之点就完全显示出来了。”

风筝实验的消息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轰动。富兰克林的电学理论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的着作被译成意大利文、德文、拉丁文,在全欧洲得到了公认。

在真理面前,罗勒院长的谬论失败了,被学术界所抛弃。罗勒这个人后来也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权威们作了反省,他们对两年前不屑一顾的论着重新评议,做了实验,果然一一应验。这些身居高位的科学泰斗们,不由得对书的作者刮目相看。他们笑容可掬地给富兰克林送来金质奖章,并且邀请他当皇家学会会员。

雷电被制服

风筝实验的成功,启发了富兰克林,可以设法把天空中的电引到地下,避免发生雷击灾害。正当富兰克林进行这种试验的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利赫曼(1711—1753年)被雷电击毙的消息。

利赫曼是俄国着名的电学家,曾经在1745年发明静电计。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他们把一根大约两米长的铁杆固定在屋顶,一根和铁杆相连的金属导线通入屋里,导线末端连着一根金属棒和测电荷的棉线。当导线带电的电候,棉线会和金属棒分开。1753年7月的一天,科学院正在开会,利赫曼看到就要下雷雨,急忙赶回家。他请了一位画家同行,以便当场给画家介绍实验情况,好给就要付印的出版物绘制插图。当他们走进房间的时候,利赫曼瞥了一下窗子说:“雷电还远,没有危险”,然后走近仪器,察看静电计。就在这一刹那,画家看见从金属棒发出一团拳头大小、淡蓝色的火球,利赫曼躲闪不及,被击中前额。只听得一声开炮那样的巨响,利赫曼没有来得及喊叫就向后倒下!画家的上衣被撕成碎片,也受了伤。利赫曼的好友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年)事后伤心地写着:“他用悲惨的实验说明,雷电的力量是可能避免的,铁杆应该竖在雷电可能打到的空旷的地方。”

利赫曼的遇难引起了整个科学界的震惊。这是做强电试验的第一个牺牲者,代价惨重。富兰克林不过是幸免罢了。

消息传出,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但是富兰克林没有退缩,利赫曼的死更激起了他发明避雷针的决心,也使他领悟到雷电的确是可以避免的。

富兰克林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在盛夏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终于试制成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一根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棒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富兰克林做了许多避雷针,分送给他的朋友和邻居,建议他们装在屋顶上。

第二年,避雷针开始在勃兰地兹试用。像许多新发明一样,起初的情况并不顺利。

不少居民听信教会和保守势力的蛊惑,认为装在屋顶的尖杆是不祥的东西,冒犯了上帝,会带来旱灾,就在黑夜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最终战胜了愚昧。一场挟着雷电的狂飙过后,神圣的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房屋却全都平安无事。

事实粉碎了宗教的谎言,它证明了雷电不是上帝的意志,上帝是不存在的,人定胜天!

避雷针很快推广开来。1762年避雷针传入英国,1769年传入德意志,到1784年,全欧洲的高楼上都竖起了金属杆。

雷电最终被制服了。这是科学的胜利,也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除富兰克林、利赫曼外,还有很多人为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中华科技五千年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中华科技五千年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案例与实训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案例与实训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19世纪细胞学说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期初步获得成功的生物技术。此后,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推动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组织培养技术不仅是生物科学研究的一种极为有用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已逐步走向产业化应用的道路,加速和推动了农业生产和生物制药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革命。
  • 系统相对论

    系统相对论

    这本《系统相对论》以物质量子化假设为前提,提出了系统相对论的一元二态物质观,是对物质原理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对于当前各物理理论分支间存在的深刻矛盾,作者从系统相对论的视角进行了探讨,并尝试将各物理分支纳入到了系统相对论的理论框架内。
  • 海上明珠:魅力天成的奇趣海岛

    海上明珠:魅力天成的奇趣海岛

    蔚蓝色的海洋,烟波浩渺,奔腾不息,掩藏着多少新奇和奥秘。自古以来,人们迷恋于她那碧波粼粼、鸥鸟盘旋的清丽;钟情于她那风柔水凉、海阔天高的豪爽;陶醉于她那棹声帆影、渔歌互答的神韵;感慨于她那惊涛裂岸、大浪淘沙的气势。面对着这浩瀚莫测、变幻万千的大海,作家妙笔生花,写出千古绝唱;诗人神游八极,为海洋插上幻想的翅膀。万顷波涛尽入画,千里帆影逐畅想。
  • 求知文库-人体的奥秘

    求知文库-人体的奥秘

    我们知道,人类是由灵长类动物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而根据生化理论和生物考古学的证实,任何高一级的生命形态都是由低一级的生命形态进化而来的。
热门推荐
  • 走卒

    走卒

    心无城府,如何穿越现世的深宅大院。从走卒,到颠沛,再到大逆,最后能否得道升天?一本执拗了,最后望所有人半生幸福,半生天伦的书。PS:写这本书,一分是想抖搂出脑子里的那点墨水,四分是图钱,余下的就是想交几个大逆不道能在整张棋盘横着走的走卒,陪着这本书崛起、晦暗、璀璨、陨落、不朽。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重生之末世皇冠

    重生之末世皇冠

    苍穹之下高举龙庭,万族争锋唯尊龙族,剑指苍穹怒争九霄,欲战诸天众生臣服。当少年王者打开龙族皇墓时即是千年命运的开端也是远古正史浮现的开始……
  • 闪婚娇妻:总裁的心尖宠

    闪婚娇妻:总裁的心尖宠

    婚前“皇浦梓纯,我不喜欢你,要我说多少次你才肯放过我啊?”婚后皇浦梓纯一纸离婚书扔了过来“签字吧。”某男顿时怂了“老婆,我当初就是说着玩玩,别当真啊”“慕容浔漠,我告诉你,现在后悔,晚了!”“老婆,求放过…”
  • 多情校草与痴情丫头

    多情校草与痴情丫头

    羽逸是一代校草却爱上了普通女孩萧宁,萧宁爱上校草羽逸,便向她的闺密打听羽逸的消息,得知羽逸身世显赫,但同时也是一个混世魔王,身边有很多很多喜欢他,萧宁失望了,剧情中羽逸对萧宁忽冷忽热,萧宁却一直把这份爱藏在心里,萧宁成绩可成学霸,长相一般,是个非常痴情的丫头
  • 我的超级室友

    我的超级室友

    在一所普通的大学里,李若风认识了一群奇怪的室友,他们早出晚归,没有任何规律。直到那一晚。。。。。。
  • 独宠黑道冷妻

    独宠黑道冷妻

    她是黑道女王冷清冷心,心血来潮想结婚,结果怎么就离不了了呢?是谁说的这男人冷酷无情不喜女人的!“木清风,我要买新款LV包包。”“可以”“木清风,给我买新版劳斯莱斯,紫色的。”“可以”“木清风,有人嘲笑我没钱,你快用钱砸死他。”“可以”......................................................................“木清风,我要离婚。”‘......""我说我要离婚。“”老婆,我把自己都卖给你了,你不能不要我。“某个男人一副欠揍的嘴脸!”到底是谁卖给谁了,不行我要离家出走。””老婆,你跑到哪,我都能找到。”
  • 风之狩天

    风之狩天

    卒,士,影,百户境,千翎境,威统境,将臣境,三爵境,君境,本终可为仙……可天道陨,吾命亦不可为天定,唯有噬……
  • 红兜肚

    红兜肚

    展示了黄土山塬一个农民家庭四代人的人生轨迹,演绎了西北地区雄奇的地域风貌和风俗人情,见证——中国农村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黄土地、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父老兄弟们也像他们的父亲、母亲一样,为了让自己的儿女有出息,为了把日子过到人前头,他们默默无闻地、永恒地在这块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和创造着。这里尽管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贫穷和无奈,但这里也有太多的坚守、太多的坚毅、太多的粗犷和辽阔。他们一代一代地厮守在这块黄土地上,沐浴着阳光与天争食,与地争收,与水争酒;苦难中有着自己的乐趣。他们大碗喝酒,大嗓吼歌,一夜一夜的爱情中,诞生着一个一个的后生。
  • exo之我是鹿晗的妹妹

    exo之我是鹿晗的妹妹

    大家好,我是暝溪,这是第二篇小说了,但是不是写异能的,而是写普通的故事,娱乐圈内的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