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4200000022

第22章 秧歌伴我茁壮成长

李建虹

我的父母亲酷爱秧歌,秧歌是他们人生中不离不弃的信物,是他们常唱常新的艺术品,是他们一生中最美丽的风景线。于是,秧歌在我们家中,有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的生活中,她是感情的黏合剂,是亲情的催化剂,是心情的添加剂。因为有秧歌,我们家里常常充满欢笑。

我出生前,胎教还是个新名词,但不难想象,我的胎教肯定是秧歌的主旋律构成。不然,为什么我对艺术情有独钟?对节律有先天到位的感觉?对艺术工作者从心里泛起特别的亲近感而十分的尊敬?

中国有“熏陶”一词,说得太传神太精妙了。在文艺活动内容特别贫乏的时代,作为秧歌之乡的临县,人们的精神滋养极其有限,秧歌队中的伞头远比现在所谓的明星耀眼。我有幸出生在父母都是伞头的这样一个家庭里。父母亲在有意无意中,把生活变成了一首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听来叫绝、听后又让人过耳不忘、余味无穷的秧歌。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点点滴滴、花花样样,秧歌中应有尽有。我从小就喜欢文艺,记得一年的正月,全县的“三干会”在大礼堂召开,会议期间还穿插文艺节目的演出,年仅四岁的我被幼儿园的段桂英老师和父亲带上了主席台,留在记忆中的就是个子矮得够不着话筒,被抱着站在凳子上唱了一首《我站在虎头山上》,然后就是全场掌声雷动!把记忆的痕迹考证一番,估计不是唱得有多好,而是对那么小的孩子的鼓励和期盼!秧歌、歌曲都是歌,秧歌更难,要求更高。这次演唱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情,遗憾的是自己没有承接了父母创作秧歌的才艺,但非常喜欢听秧歌。有了秧歌,我们家的生活有滋有味,家里像是磁场,我喜欢呆在家里看书,饱读了父母亲收藏的很多书籍。这类的书翻开就看,看起来就入迷,不愿意放下。

秧歌是亲情的信物。秧歌是家庭文化的主页,也是引子。因为秧歌的因素,我们家成了人们羡慕的文明家庭;因为秧歌,父母情投意合,相敬如宾;因为秧歌,我们做儿女的更敬重父母。长期作为家庭里秧歌的听众,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就更近了。在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中,我们懂得了做人要诚信,要朴实,要善良,对生活要充满信心,要从从容容,豁达开朗。对事业要全身心的投入,要用事业激活人生。父亲一生工作在文化战线,事业硕果累累;母亲从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到一个裁缝师傅,平凡中印证了伟大的生命。秧歌让家里温暖、温馨!事实上,秧歌成了见证亲情、升华感情、满载真情的信物。

秧歌是人生的规尺。记忆当中,父母几乎没有大骂过我们。父母是我们的长辈,也是我们最知心的朋友。失意时,父母的秧歌可以抚慰心灵,激发斗志;身处顺境的时,父母的秧歌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父母善良的人生、豁达的人生、奉献的人生成了我永远的参照,永远的榜样。

父母亲对秧歌太痴情了,把相伴人生的秧歌编辑成书,是两位老人家一生的心愿,是我们做子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他们的学生和秧歌迷的心愿。让人痛心的是,两年前,一直体弱多病的母亲在与病魔顽强的斗争中,默默离开了我们。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博学多智而自强不息的音容犹在。父亲的病是并发症,医生曾几次告诉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许是老天不忍心如此对待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父亲的病竟然奇迹般的好转。秧歌集出版,母亲在天有灵,定会含笑九泉。

人在旅途中,相逢都是缘,相逢是首歌。能作为秧歌父母的女儿,我倍感珍惜。回望身后,父母疼爱,秧歌做伴的岁月刻骨铭心;凝视前方,亲情呵护,秧歌同行的征程花团锦簇。我坚信,有了秧歌浸染过的筋骨和肌肤,更能笑对人生。

“有过多少不眠的夜晚,抬头又望见满天星辰……永远和你们想伴的是天下的儿女心。”爸爸、妈妈,女儿祝贺你们的秧歌集出版,唱首《人间第一情》,你们就当秧歌听听。

2007年10月

同类推荐
  •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徐志摩以诗闻名,但梁实秋认为,徐志摩的散文成就更高。作为一个唯美主义作家,徐志摩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韵味。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宣泄情感,营造意境,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他注重散文语言的音乐性,使语言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诗意盎然;他还在白话中加入一些欧化文句,从而形成散文语言的一种奇特的景观,读之使人经久难忘。本书包括“云游心踪”“人生随感”“风雨故人”“日记书信”四个部分。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为众生的悲心

    为众生的悲心

    悲心不只是同情心,而是你深切体悟到:那个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悲心,不语而深刻。这不是一本关于佛理的书。但作者在变幻无常中,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里,仿佛一一经历过佛陀证悟的瞬间。他一下笔,就是苍生,没有一行不是在写生命。让我们明白,原来感动可以不停留在落泪、煽情,更可以无关人间悲喜。他写生命的苦,写众生的多难,写文明的残忍……时时引你思考那些人生中不可不想之事。随着本书,深深地往自己的内心世界瞧去,我们终于在慈悲里得到最深的安静;也在天地和众生面前,了然自己的苦,放下把自己看得太重的负累。
  •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

    学术研究的清醒与坚守:王瑶的意义3学术研究的清醒与坚守:王瑶的意义重读20世纪80年代有关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与论著,特别引起我注意与思考的,是王瑶先生和其他几位前辈,李何林先生,唐先生,田仲济先生,贾植芳先生,钱谷融先生……在“文革”结束以后的学科重建中所起的作用。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海上升明月之1393

    海上升明月之1393

    本书成绩不理想,各位大大还是去看《超级元素之神》吧。老剑在此谢谢了。
  • 独角圣兽

    独角圣兽

    一个患有严重妹控情节的主角在无限时空中的旅程,只为了找到回家的路和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一切的力量。(小马同人,附带无限,小马为主空间,现实世界较少。)在科幻中他打破常规,在末日中身为救世主,在魔幻中掌控乾坤,在现实中...
  • 契约冥爱:鬼夫,士不可辱

    契约冥爱:鬼夫,士不可辱

    不过是被逼买了串玛瑙,就被一只鬼给赖上了。不但要我做他的女人,还要我签下契约做他的傀儡?士可杀不可辱!我要反抗……反抗……反抗……可是这鬼却为了我差点魂飞魄散。什么?你已经守护我十世?什么?你曾被我重重伤过?什么?你需要找齐七颗镇魂珠才能重塑身形跟我在一起?你为我不计生死,我甘愿为你奋不顾身!可是,睡梦里那缥缈的红纱掩盖的究竟是怎么样的伤情?手持利剑残忍绝情刺向我那一剑究竟是你还是谁?
  • 杀手穿越成废物:绝世狂妃

    杀手穿越成废物:绝世狂妃

    她是排名第一的杀手,为了完成不可能的挑战,刺杀吸血鬼之王,却惨死在他的手上。她是北静王府备受欺凌的废物郡主,一朝觉醒,脱胎换骨,凤眸冷厉,手段狠辣,已成为最强大的存在。收九龙阴阳鼎,夺火印千翅鸟,废天海翼城,乱幽冥鬼池……谁敢再轻她!
  • 一代杀帝

    一代杀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秦汉的霸气,隋唐的辉煌,对于汉人来说,有的只是无尽的耻辱,野蛮的胡人,用野蛮的屠刀,摧毁了华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仁义道德。仗义每多屠狗辈,且看一个屠狗出身的小子,陈帝,在面对国家危难,家破人亡的时候,是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
  • 某型月的魔法少女

    某型月的魔法少女

    本文算是魔法少女小圆与魔法少女伊莉雅的综漫吧=。=当我试着把魔圆世界观与型月世界观重合的时候,发现居然真的可以。于是——这虽然是魔法少女,但可不是闹着玩的。最后,如果手抖的话,可能会把别的东西也加进型月的大染缸里
  • 世界纹印

    世界纹印

    我只是个懦弱的人,只是个只会用言语来掩饰自己懦弱的人——雪无白
  • 一家名叫时光机的咖啡店

    一家名叫时光机的咖啡店

    “时光机”可以锁住过往,把回忆放在时间的匣子里风干,然后用力地开始新生活。等到有空的时候,可以打开匣子,摸一摸那些潮湿的回忆是不是还在淋湿你的心情。时间的沙漏沉淀着无法逃离的过往,记忆的双手总是拾起那些明媚的忧伤,年少无知的时候,是勇气泛滥的年代,因为我们无知,所以我们无谓。在爱情这条路上,有太多的艰难险阻,可是米尔却义无反顾的带着米勒重回曾经伤她最深的地方,用六年的时光锁住一个人,再用一生来别离。有些爱,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 坏坏王爷靠边站

    坏坏王爷靠边站

    她不过是偶然穿越成了小丫鬟,她不过是想安安生生的过她的古代小日子,她不过是三番两次的放了几个大人物的鸽子。“姐,我会等你。”安云决温柔的揉揉她的发。“一个月后,本王会正式迎娶你。”淡淡的丢下一句话,沈天铭信步走出。“月底,我们的婚典。”林羽汐魅惑中却透露着不容忽视的霸气。“云心,照顾好自己。”莫离浅浅的勾唇。NND,你说结就结?!小丫鬟偏偏不屑!三番两次逃婚,以为不过是富贵人家无聊的消遣,却发现卷入了一个阴谋的漩涡……
  • 红尘求魔

    红尘求魔

    红尘路,红尘渡;红尘路尽才是苦。红尘是一个胎盘,生养了道,修成了佛;红尘是一个磨盘,磨碎了道心,碾碎了舍利。到最后才知道红尘不过是一个生死场,努力超脱出来不过是走到了路的尽头。散作了传说,激励着不知真相的后人。天意仙,天意佛;天意仙佛尽屠魔。魔是一个易数,是天道更替的动力。天道欲屠魔,求魔便成了一个谎言。魔从红尘来,就需要红尘的力量去消磨。仙佛便是那块可悲的磨石,淋满了血。天意欲囚魔于红尘,亦有凡人欲求魔于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