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6600000012

第12章 山西面食大观(3)

制作方法:将面粉与精盐混合,先加入250克水和成硬面团,再将剩余的150克水依次淋于面团上将面扎光扎稀,成为有筋道的糊状。将葫芦(瓢底只有一个孔)吊置于沸水锅中央上方,先将瓢孔塞住,将和好的稀面放入瓢内后去掉瓢塞,面糊便缓缓自行漏入锅中,成为一根长长的粗细均匀的面条。煮熟捞出后浇上菜卤食用。

握流流

“握流流”这一面食的制作非常简单,无需用擀杖、案板、刀具等,仅用手握面团从手指缝中将面流出成型。所以在晋中一带,人们以这种既省时又省工的面食为家常便饭。这种面食为二合面或三合面制成,因面的混合比例不同而制成的形状也不同。

原料:白面250克,红面250克,温水300克。

制作方法:将两种面混合均匀,加温水调制成面团,蘸少许水将面扎软扎光。取一小块面握入手中,五揩用力向内握,使软面团从指缝中缓缓流入沸水锅中,成为起伏不平的三棱片状,煮熟出锅,浇上面卤即可食用。

滚子面

“滚子面”是晋中一带农家日常食用的面食。这种面食,因其切成短而宽的条后,又在面扑上滚成稍长又圆的面条,故名滚子面或称滚条面。滚子面煮熟后利而爽口,筋道生香,很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原料:白面500克,冷水250克。

制作方法:将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揉光揉筋后稍醒。将面团擀成3毫米厚的薄片,撒上扑面,用刀划成约5厘米宽面片,再逐片切成短面条。将切下的面条撒上扑面,搓成圆形而较长的面条即可,入沸水锅中煮熟,浇上各种面卤食用。

转面

转面是长治高平一带传统的民间面食。此面食制法独特,风味别致。因和面时要加入适量嫩发酵面头,并配合加入适量食用碱,所以当地人也称此面为“碱面”。面煮熟后,需用手抓住面条,将其盘转成小把,故得名转面。

原料:面粉500克,嫩酵面50克,精盐15克,水150克,植物油适量。

制作方法:面粉开池,放入嫩酵面,倒入溶解的盐、碱水,和成硬团。用大擀杖代替揉面反复压面,压至面团光滑而发亮时,将面团揉光,压扁,抹上植物油静醒。面醒好后,擀至约3毫米厚,撒面扑,叠起数层,切成细面条。将切好的面条抖去扑面,盘转小圆面托,置于木箱内,用干布盖严箱口,放置一天。待面发出香味,取出晾几分钟后,入沸水煮热,捞出过水,空出水,淋上植物油,将面条盘转成小把即成转而。食用时,可在沸水中氽热浇卤热吃,或配黄瓜丝、芝麻酱、醋等拌起凉吃。

炝锅面

炝锅面是山西常见的一种面食小吃。此面多在被冬季节,或大冷天出售。在大冷的气候里,吃上一碗炝锅面汗流浃背,驱赶寒气,顿觉精神振备。因经济实惠,深受人们欢迎。

原料:面粉200克,菠菜、肉丝、榨菜、葱丝、酱油、海带丝、盐、味精、辣椒酱、醋、植物油、香菜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面粉倒入盆里,用水和成硬面团,揉匀,擀成大薄片,切成细面条。入羊肉汤锅煮熟备用。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烧热,投入葱葱丝出香味,放肉丝、榨菜丝、海带丝炒熟,放入酱油、精盐、味精、醋,找好口味,浇在煮面的汤里,放上菠菜,淋上香油、辣椒酱,撒上香菜盛碗即成。

钢丝面

钢丝面,是晋中和晋北地区民间常吃的一种面食品。此面因选料玉米面和黄豆面调和而成,所以口感较硬且挺阔,被形象地称为钢丝面。

原料:玉米面400克,黄豆面100克,温水300克。

制法:将两种面拌和均匀,加温水调制成团,稍醒。将面团揉光后,擀成薄片,切成细丝条,下开水锅煮熟浇卤即可。

蒜泥腰带面

蒜泥腰带面是运城地区的一种家常面食,因此面形状象人的腰带,食用时炝入蒜泥,而故名。这种面食筋滑有劲,味道咸辣,香美可口,适宜于体质健壮的中青年食用。

原料:白面500克,大蒜泥50克,精盐、味精、酱油、香醋、花椒面、植物油、辣椒面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白面加清水和成面团,蘸少许水将面扎软稍醒。将蒜泥放入碗中,放少许辣椒面。炒锅上火放少许植物油,待油热后,炝入蒜泥碗内,再加入适量酱油、精盐、香醋、花椒面、味精搅匀成调和,将醒好的面团上案,擀成大片,对折,用刀切成腰带状。然后将宽条面用双手扯成16厘米长的薄条片下入沸水锅,煮熟浇上调和食用。

菜面片

菜面片是晋南万荣县一带的家常面食之一。这种面食是将蔬菜切碎和于面中,擀成面片煮食,干吃、汤吃均可,加何种调味随意,颇受食者的欢迎。

原料:白面500克,韭菜400克,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韭菜洗净切碎放入盆中,撒适量盐拌匀,待脱出水分时混入白面,加适量清水和成软面团,揉匀稍醒。将醒好的面团擀成大薄片,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煮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浇上臊子食用。

此面改用萝卜、西葫芦、菠菜制作均可。

二、蒸闷类

山西蒸制面食品种繁多,玉米面窝窝是过去最普通的主食。晋南晋中一带产麦区则多吃白面馒头。馒头又分为圆馒、刀切馍、枣馍、花卷、石榴馍、麦芽馍、硬面馍等。杂粮蒸食类有吕梁、晋北等地区的莜面栲栳栳、莜面搓鱼、莜面切条、莜面窝子、莜面窟垒、莜面饴铬、莜面团子、高粱面鱼鱼等,还有晋南的灌汤包子、稍梅等。

馒头

馒头是我国面食家族中的最大一支。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馅的白馒头,一种是有馅的花色馒头,又称作包子。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宋时,馒头成为读书人经常食用的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了。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的,无论有馅无馅,馒头还担负着祭祀供奉职能。一直到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了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

馒头之称谓,今天仍很复杂。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馒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发酵面粉为主料入笼蒸制而成。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还可根据所需制成各种风味。晋南人一日三餐离不了“馍”,关于“馍”的词语更是繁多。清晨起来,先吃几口馒头压压饥,这叫“晨馍”;下地干活儿,带个馒头,叫做“半路时馍”;早饭、晚饭吃的馒头是加热的,叫“软馍”;午饭与面条搭配着吃的馍,是不软不硬、蒸熟后没有馏过的“酥馍”;切片晒干的馒头片,叫“干馍”。旧时学子外出求学,一人背着一面口袋的“干馍”作干粮的场面,曾经是晋南教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馒头还可以炒着吃,叫“炒馍”;把馒头切碎了和蔬菜拌在一起蒸着吃,叫“拌馍”;和炒菜烩到一起吃,叫“煮馍”。不只是蒸出来的馒头称“馍”,用火烙出来的也可以叫做“馍”,如“烙馍”指的是烙饼,“煎馍”指的是煎饼;用油炸出的扁而圆的油饼儿,叫“油馍”;妇女坐月子吃的一种干饼,是把搀着花椒叶和咸盐的面团儿擀成圆圆的薄片儿,用石予儿加热烙制而成的,这种饼子叫作“擀馍”,而晋中则叫做“疤饼”,也叫“石子饼”。把馍称为饼,是古代说法的遗留。《集韵》里就说“馒头,饼也”,可见在古人那里,馒头和饼子是一回事。在晋南真可谓“一样馍百样吃”、“一个馍百个名”。

在山西,尤其是晋南人,每顿饭都必有馒头下菜,才觉得吃饱。有俗语说,晋南人“不吃馍馍不叫饭”,意思是每顿饭都离不开馒头。地道的晋南人中午吃面条,待客吃饺子等等,都不会忘记放一盘馒头在桌上;讲究的人家还要把馒头切成薄薄的片儿,整整齐齐地码在盘子里,以供用餐人最后吃一两片儿。不管前面吃了多少东西,吃的是什么,只有这最后的几口馒头下了肚,这顿饭才叫圆满。

原料:白面500克,酵面、碱、各少许。

制作方法:将白面倒入盆内,酵面用适量温水泡开后倒入面中,和成酵面团,使其自然发酵。将发酵好的面团对入适量碱水,揉匀揉光。上案搓成条状,揪成剂子,逐个揉成圆形,再横滚几下,成长圆形上笼蒸熟即成。

花卷

花卷在山西是广泛食用的面制品,因其加入调料而比馒头更有滋味,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原料:面粉500克,油15克,葱5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面粉加水、面肥调成面团,发酵发足后加碱水揉匀。葱切成细末,加盐、油拌匀。面团搓成胚子,擀成长方形片,刷上油,撒上葱花,卷起,上笼蒸一刻钟即可。

莜面栲栳栳

莜麦,因其耐寒耐旱,生长期短,产量高、质量好等特点,成为山西吕梁、忻州、雁北一带的主要农作物。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的描述,生动地描写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另外,由于莜面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食用后特别耐饥,所以,民间有“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的玉茭饿断腰”的说法。传说莜面栲栳栳是唐太宗李世民发明的。当年李世民在太原起兵,长途远征,为了让将士吃饱,遂用山西特产的莜麦蒸制成一种卷形面食,再浇以羊肉卤汁食用。这种食品营养丰富,筋道爽口,深受官兵喜爱,后来传入民间,流传至今,取名“栲栳”,谐音寓意曾经是唐太宗犒劳三军的美食。

做莜面栲栳是晋北、晋中、吕梁一带家庭主妇的拿手戏之一。她们将一大块用热水和好的面团放于手背上,夹于中指食指中间,放置光洁石板一块,随手一拐,手托一推,食指一挑一卷,一个个筋薄透亮的栲栳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笼中,急火蒸10来分钟出锅后,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或葱油盐醋等,软筋适口、浓香不绝。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形容就是:“油合辣椒酸菜汤,带荤莜面更吃香。”

吃莜面讲究三熟:莜麦在地里要长熟,莜麦上火要炒熟,食用时莜面上笼要蒸熟。栲栳栳蒸熟后,需蘸调味汁食用,所以调味汁的好坏,是决定栲栳栳味道的一个主要因素。蘸调味汁一般分荤、素两类。食素者多用酸菜调和,即家庭腌制的酸菜,以葱、蒜、辣椒烹炒而成,食之爽口;夏秋季则用烹炒的西红柿酱汁,也有用麻酱、蒜泥、醋、酱油等调和的蘸汁。食荤者主要是用羊肉制卤,有羊肉炸酱、清炒羊肉、生蒸羊肉等,也有使用西红柿炸酱、猪肉炸酱的,口感极佳。其特点是香味馥郁,营养丰富,是高血压及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白面窟垒

这是流行于晋中、太原、吕梁、大同等地区的家常面食,又各“拨烂子”。其做法是将马铃薯或胡萝卜洗净,用礤子擦成细丝,然后放入盆内,加入食盐、五香粉,再放入适量面粉拌均匀。搅拌时可不断淋入少量清水,使而粉均匀地裹在马铃薯丝上,防止面粉成团或拌成疙瘩。将拌匀的马铃薯丝倒在垫有湿笼布的蒸屉上,旺火蒸20分钟即熟。另外准备好炒菜锅,锅上火加入食用油、花椒,油热后投入葱花,再将熟窟垒(蒸熟的马铃薯丝)倒入锅内进行翻炒,等油、葱入味后即可食用。在通常制作中,除使用白面外,还可使用红面(即高粱面)、玉米面、莜面或者混合面(白面、红面、玉米面),口味各异。另外可以使用的蔬菜也非常广泛,除马铃薯、胡萝卜等硬质蔬菜外,野菜、槐花、榆钱等也可作为原料。

焖面

焖面是山西各地较为常见的面食,因为制作简便,菜面齐全,很受老百姓青睐。焖面种类多样,有蒜薹焖面、肉丝焖面、萝卜焖面、土豆焖面、南瓜焖面、烧羊肉焖面等等,而以豆角焖面最为普及。

焖面,一般须用手工擀制的短生面条。焖面的制作关键在于加水多少和掌握焖制的时间,水多则面条易成团,面不入味;水少则煳底,面条干硬。焖制的时间长了,水干而底煳不能食用;焖制的时间短了,面生而菜硬不能入口。一般来说,豆角炒至翠绿时,即可将面条抖散均匀地铺盖在豆角上边,加水宜少不宜多;焖制3~4分钟后,当听到锅中水的“嘶嘶”声音将尽时,可掀锅用筷子将面条轻轻拨散,再略加些凉开水,再盖严锅盖,继续焖制2~3分钟即可。不过一般家庭制作,凭经验一次加够水,中间不再开锅加水。

搓鱼鱼

搓制面食是盛产高粱、莜麦地区家庭妇女的一绝。搓制的面食,形如小鱼,蒸而食之,香味很浓。忻州一带精于此技艺的,可在案板上双手同时搓,搓出细如粉丝的面鱼来,最多一次可同时搓10根,每根达60厘米长。平遥人制作的“开膛搓鱼鱼”更为奇特,搓制时,双手将小面丁搓成长5厘米、两头尖、中间圆的面鱼,然后用右手拇指将面鱼顺长一搓,犹如鱼儿开膛一般。开膛搓鱼蒸、煮食用均可,也可以是蒸熟再炒。很多到平遥的游客,慕名品尝当地的开膛搓鱼鱼。

高梁面鱼鱼

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人们经常食用高粱面鱼鱼。主妇们将和好的高粱面挤成枣样大小的剂子,两手同时从大案两头搓起,成细如香头的小鱼或长鱼,蒸好后浇上汤菜食用。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令人垂涎。

烧麦

烧麦以其顶口稍上的捏花如梅花形状,又名“稍梅”。它原来是旧时山西有钱人家用作喜庆筵席的点心,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也叫“烧卖”或“稍麦”。烧麦制作工艺复杂,关键在于各种作料的配合千变万化,作料早放一刻,晚放一刻,味道都不相同。制作时将羊肉或猪肉绞碎,放入盆内,加花椒粉、盐、酱油、姜末等拌匀,再将西葫芦、韭菜切细放入,加麻油拌成肉馅。最难的是做皮,面案师傅们说:“稍梅好吃面难和,皮薄包馅打花难。”做皮就是将面粉加盐和清水拌匀,揉透搓成条,摘成面剂子擀成片,用擀面杖把面片压出花边,然后用每张面片包上些许羊肉馅,捏成下如银瓶,口如梅花状。上笼用大火蒸约15分钟即熟,取出就可食用。蒸熟的烧麦形似花瓣绽放的雪梅,吃起来皮软精薄,馅鲜味浓。

子推蒸饼

子推蒸饼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食品,是为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而得名的,其色白虚软,香绵可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原料:精粉、猪油、香油、花椒面、碱面、大葱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精粉用温水和好,发酵。然后上案配上适量碱面(少量使用,中和其发酵过度引出的酸味)。加上适量猪油,将其揉光扎匀、擀开,放上适量葱花、香油、花椒面等佐料,然后卷成团,揪成剂子用手拉成旋圆,压成饼形,上笼屉蒸30分钟即熟。

榆次雪花糕

雪花糕是榆次的传统食品。清朝末年由榆次龙王届街的手艺人全儿创制。因其用特制的小木锅笼蒸制而成,故又称“甑子糕”。

原料:江米面、红或白糖、玫瑰、桂花、核桃仁、青红丝、芝麻。

制作方法:将红米面用冷水拌匀成糊状,盛入木甑内,撒上些糖、桃仁、青红丝,用碗扣住,放入蒸锅。蒸熟后取出扣入另一碗内,再撒上糖、青红丝,炒芝麻,浇上玫瑰或桂花汁,即可食用。

小车刀切糕

小车刀切糕是壶关县粗粮细做的一种较有名气的小吃,其质软绵,色金黄,酥味甘甜。常食可解暑热,治吐泻及头痛、乏力、呕吐、腹胀、腹泻、不思饮食等症。

原料:大黄米面2500克,黄玉面1500克,大紫红枣1000克,温水适量。

同类推荐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电影为媒介,直观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差异,深入挖掘中西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在精神;第二部部分进一步挖掘中学生身边艺术的哲学意味,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带到更深一层范畴。
  •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千字文》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作者周兴嗣是一名古代公务员,他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鼓捣出了一篇音韵谐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从这一千个字中,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轮廓,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来自东北那疙瘩的望于江湖,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小品幽默和搞笑功力,用别开生面的历史典故和八卦段子解读千字文,引人人胜,是学生,老师,上班族,家庭主妇,退休在家的老人随时随地可以享用的生活调剂品。这是一个速成的社会,从填饱肚子到赚钱致富,从家居清洁到美体塑身,都有捷径可寻,如今连看上……
  • 人类灾难全档案

    人类灾难全档案

    英法百年战争、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洛克比大空难、欧洲黑死病、唐山大地震……只有在面对灾难时,人类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些灾难很多无法避免,也有些本可以不存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翻阅那些人类文明的伤痛历史!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艺术生的回忆录

    艺术生的回忆录

    有人说艺术生靠走捷径步入大学,有人说艺术生只是荒废学业的人打着学习艺术的美名玩乐,有人说的对,艺术生绝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糟糕的人但就因为如此艺术生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于是选择了艺术这一条道路。你们很多人似乎对于艺术生的生活不是很了解,现在就让这篇回忆录带领你们了解一下真正的艺术生,一个每天待在外地培训班早7点到凌晨的绘画生活,还有最痛苦和最美好的回忆。请记住,现在最痛苦的事情,等到若干年后,才是最值得回味的~~~现在,就开始吧。
  • 灯夜阑珊

    灯夜阑珊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很好,不是吗?当他为了她坠入深渊,当她如愿以偿成为这个世界的王者。情,何去何从;缘,起起落落;心,破碎纷飞......
  • 秦汉胖仔

    秦汉胖仔

    秦风汉月,天高地远,我自逍遥,猥琐于时代更迭……(为保障文的质量,本书更新速度可能欠佳,如未及时更新,作者肯定在收集灵感和素材,望请谅解。)
  • 超级英雄杀系统

    超级英雄杀系统

    英雄杀都玩过吧,羡慕里面各个英雄的技能吧!刘伯温的占卜、项羽的霸王、韩信的兵仙等等。当英雄杀系统落到周宇身上的时候,他就可以用各个英雄的技能了,还有一个个功能特异的卡牌。当我受到致命伤的时候,一个【桃】伤势痊愈,原地满血复活。哪怕是核弹攻击,只要我手里的【闪】足够,核弹在我眼里也是灰灰,兄弟朋友受伤了,没关系,一个【休养生息】又生龙活虎的站起来了,想知道现实中五雷轰顶的壮观吗?【万箭齐发】让你心想事成---周宇且看都市小人物周宇在获得《英雄杀》系统之后在都市里的各种精彩缤纷的生活!
  • 冰火至尊

    冰火至尊

    好不容易修炼到战士的顶峰,只因同时和数个老婆有染而穿越到了只有法师的世界。整片大陆的人都在修炼法术,他却独好战士。且看这位少年如何在法师的世界中立足……
  • 大唐史歌.穿越

    大唐史歌.穿越

    其实,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他骑着汗血宝马来迎亲,我上了他的花轿,就在那一天,我随他入了东宫。我穿越回唐朝,看到了长安城巍峨的城楼,跑过了一座又一座宫墙,还从他们之间的腥风血雨中走过。这一切,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宿命轮回。问天,问世,解,或无解。
  • 愿婚不负我情深

    愿婚不负我情深

    他有旧爱,她有良人,一场联姻,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前男友抢婚,媒体争相报道,他被扣下耻辱的绿帽,一时沦为笑柄。新婚之夜,他冷冷的警告:“顾灵犀,娶了你已经是我的底线,别妄想干涉我的生活。”婚后,他依旧和小三厮混,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她。直到奶奶病重,他被迫回家与她同床共枕。工作上他设计逼迫她辞职,生活上对她冷嘲热讽,甚至当着她的面和小三亲热。名存实亡的婚姻让她心如死灰。“和景翼岑离婚,嫁给我。”前男友的出现,让她灰暗的生活燃起了希望。当她终于有勇气挣脱婚姻的枷锁时,那个绝情冷酷的男人却突然将她狠狠的抵在墙角,“顾灵犀,没有我的允许,你休想离开我。”
  • TFBoys蒲公英的约定

    TFBoys蒲公英的约定

    你我终究都成陌上行者,相爱的结局,只落得一季花开、满地忧伤。或许,我是你前世遗落的一滴泪,你无法拾起,岁月也不曾风干;或许,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曾经的一段明媚时光,是宿命的使然,无法逃脱,也无法改变。不舍放弃爱你,今生,纵然等待苍白成一纸无奈,我也情愿牢困于此,点墨成殇,挥袖成痴,成就一个人的悲情独角戏。似乎,你若微笑,会弥漫出淡淡体香。你若清泪,能融了凝霜雪冷。你若凝望,才媚了雾醺脂黛。你若沉思,定谢了恩慈难苦。拜了喜悲冤家,娇媚玲珑,那不该是你的出落,那本是你命孓粉黛的安然。易烊千玺,你是不是该谢谢我赠予你的一场空欢喜。
  • 二十六夜谈

    二十六夜谈

    游悠是网络小说作家,因为连续熬夜赶稿生病住院,从医院回来的游悠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那些梦真实得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午夜梦回,游悠只能独自一个人抱着胳膊缩在被子里颤抖。霖修渊是S大心理系教授,游悠只是他的病人之一。然而,当他发现游悠的噩梦不仅存在于幻想当中时,他为游悠进行了催眠。结果令他感到奇怪,游悠的记忆没有问题,可那些梦是怎么回事?就在此期间,警察找上了游悠,住在游悠楼上的李先生死了,尸体被挂在游悠的窗外整整一个晚上。可游悠声称自己半夜醒来没有看到,至于半夜醒来的原因,是有人在她家外面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