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7900000025

第25章 团体生活(1)

有人说,中国社会只是一盘散沙;有社会实质的绝少,只可称为“群众”罢了。因为有能力,有生机的社会,总要有细密的组织,健全的活动力,而中国社会很少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所以社会的效率便不能增进;而个人的效率也因之减少了。你看,我们的社会里所有的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照例而行,新事业的创发,何其少呢?就使有人开了一个新的端倪,不是旋被摧残,就是横遭搁置,成功的又何其凤毛麟角呢?这可以深思其故了。

有心人“怒焉忧之”,于是在教育上提倡“群育”,想从根本上设法,培养我们后一代人的团体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俾将来的社会有充实的基础和健全的发展。这是近几年来的事;我佩服他们能见其大。但实施群育,却不容易!中国家庭的势力太大;在普通的人,家庭便是一切,便是全世界,在一般青年,家庭也有笼罩他们的力量;他们大部分的习性都在家庭里养成,他们在家庭里最长久,所见所闻,自以家庭里为较亲切,而对于家庭以外,就不免疏隔了!疏隔就不关心了!这种青年,群觉是有的,但太狭了,太束缚定了,不能遂其自然地发展,现在要转移他们已成的性习,使他们注意于大群的生活,这自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还有,我前面提起过,我们的社会太散漫了,太没有活力了,也不能示范于靑年人,使他们有所观感;那么,我们现在施行群育,是要无中生有地创作起来的,这自然要很大的力量了!群育本来是不容易的,在现在的中国,尤其是难上加难!

群性原是一种本龃,人人都具有;群觉却因人而异,有广狭深浅之分。群育的目的,便是要培养一种深而广的群党,替代那浅而狭的。在提倡群育之前,一般学校里的德育往往偏重个体的修养,对于群体,只消极的求大家能守那静的秩序而已;群体的机能的发展,是不曾顾着的。那时学校的办事人,百凡以“只求无事”为主,学生的动,他们是最怕的;他们以为一动就不稳了。

他们不重群体发展的结果,是很明白的;个体也得不着正当的发展,所保存的,只是一些德育之形式而巳。须知群体没有好好的发展,无论如何美丽的信条或严厉的教训,对于个体,都不能发生多大效力的!而且学校原来就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并非如一般人所想,只是具体而微的群体,只是预备的社会!惟其学校就是社会,所以群育是一日不可无的,而非专为“将来”应用计;惟其学校就是社会,所以群育须在群的生活里直接体验,而非纸上谈兵,可以了事。且我们虽大吹大擂地抬出群育的名宇,群育却实在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群育的意义,只是要叫大家知道并且觉得两件事:一,在社会中做事的方法,必如何才最有效率?二,在社会中对人的态度,必如何才最能相安?只是要叫大家知道并且觉得,做事的第一要义,须忠实而有条理;做人的第一要义,须诚恳而富同情。有了这两个信条,才能有细密的组织和健全的活动力,才能有非群众的社会,才能有充实的,进步的团体生活。

我现在所要论的,是中等学校的群育,是中等学校的团体生活,我说的是中等学“校”的生活,并非只是中等学“生”的生活。这里我有一个意思,我很怀疑,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团体,而现在的学校却总是“一而二”,教职员与学生俨然为对峙的两个部分!因此造成了许多隔膜,误会,是不用说的!在中等学校,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形。我以为这是群育上一个根本的症结;不除了它,群育是无从讲起,行起的!因为教职员本居于指导的地位。

现在却和学生分了家,还有什么指导可言?就是要去指导,自己在学生外面,不明学生生活的真相,又何从措手呢?又何能得着实效,帮助学生生活的进展呢?所以我说中等学“校”的生活,就是说师生通力合作,打成一片的生活。这实是群育的第一义。现在谈教育的,只知所教育的是学生,自己是施教育的人——自己是无须受教育的了,其实这是错的:世界上何尝有完人?自己教育是要终身以之的;随时改善自己,随地改善自己,这都是教育了。至于“教育者”,自己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多些;古语所谓“教学相长”,便是这种意思。谈到群育,也正须如此。现在中等学校的教职员,据我所知,也正和学生一样,并没有深而广的群觉,并没有坚强的团体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他们自己先是一盘散沙,如何能粘合学生,呵成一气呢?我是不赞成教职员与学生分家的;但我却相信,必须教职员先自能团结,然后才能使学生们与他们团结的。关于这一点,我想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我只有两个希望:

一,中学校聘请教职员,应该慎重,应该特别着眼于“志同道合”——“对于教育有信仰”——这一点上。二,我们教职员应该看了学校里散漫的形而自觉,尤其应该看了学生散漫的形而自觉;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的团体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自己联合起来,再去与学生联合起来;这祥,学校便成了有生机的一个团体了。

这第二个希望是尤其重要的!

中等学校学生的团体生活怎样呢?我且分层来说。说学生们完全没有团体生活,自然是不对的。他们上课,吃饭……都是在团体生活的形式内的。便除了这些形式,他们也还有许多团体生活,只是效率极小罢了。第一,他们有自然的群,或因乡谊而结合,或因友谊而结合,往往是颇强固的;而前者为尤多。但这种群不是有意的结合,只是自然的安排,所以是不自觉的。这种群没有一定的计划和目标,也没有显明的效率。所做的事,大抵是谈天,散步,聚食,游戏,以及通通有无之类,如是而已;至于研究学问,办理事务,是绝无仅有的!而这种群又带有排斥性,只少数人各自结合,对于此外的人,一例漠视或歧视,本省省立各校常常闹什么县界,有时连教职员也牵缠在内,波谲云诡,绵绵无已,甚至酿成风潮,便是一个显明的例了。——因友谊而结合的自然群,影岣却没有如此之大;但以亲疏不同,也容易与共外的人误会,妒争,甚至各分门户,以私情妨害公谊。所以这种群在群育上积极的价值很少,消极的害处倒很多。遏抑自然是不应该也不可能的,只当因势利导,使成为自觉的,有计划的,并当扩充范围,使不以私情的联络为限——如研究学问,可以多少减除些我见;办理公共事务亦然——这样,慢慢可以去掉狭隘偏私之见,使之纯化。

第二,中等学校的学生也有一种大规棋的组织,便是学生自治会。这是“五四”运动以后才有的。这自然是一个好气象,学生知道自己的责任了,能为自己努力了!但据我所知,自治会成绩好的却极少!“五四”的时候,学生团结起来,参预政治及一般社会的事,收获了很优的结果;但“五四”以后,他们回过头来,参预自己的事,却反觉艰难了。干事的操纵,权限的滥用——有些自治会并不重自治,却重在治人,治学校办事人——是常有的事,而纷争,怠惰之习的养成,更比比皆是,大抵有能力的学生便从事于妒争与握权,没有能力的学生便滋长他们的惰性;两者皆借自治会之名而行,结果却同床而异梦,仍然是散沙的局面!

为什么“五四”之时如彼,“五四”之后却又如此呢?我想“五四”

运动是全国合力以行的,风声所播,莫有二言,所以成事较易。

其所以能至此,则又因目标甚大,又是破题儿第一遭,群众感情,一时奋兴,如火之燎原,不可复过,于是任情而行,不计利害。

所以严格的说,这次运动实多含群众性,而非全是有计划的,自治会便不同了,范围只有一校,目标又小,却又不是暂时的事;得有详密的永久的计划才行,得有长期的忍耐与努力才行。而一班中等学校学生,从未受过团体生活的训练,骤然与这种大规模的制度——制度与运动不同——交手,自然不能措置裕如,而呈“尾大不掉”之状了,他们何尝没有详明的计划?但大部分是些不能兑现的计划!他们没有普遍的不断的努力!总之,他们并不觉得自治会“真”是他们自己的,“真”是他们自己所必需的!这并不是自治会制度的不好,这是他们不会运用!我以为这种大规模的团体生活,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总须以自由组织的小团体为基础,才能有效。这层容后面再论。

在自治会之前,还有一种校友会制度,总算是师生合作的。

但连已去职的教职员和已毕业的学生包括在内,规模是更大了!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红烛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红烛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6年春天,中国革命的形势正处在两个高潮之间。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率领下已经跋涉长征两万五千里,胜利地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红二方面军在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率领下开始了伟大的长征。这是最末一批进行长征的红军主力部队。正因为是最末一批,它所遭遇到的困难也是极多的。这本书,就是描写在这一巨大的行动中的一个片断:一支红军的先头部附在通过云南、西康等地遇到的国民党军队阻拦、追赶,以及通过藏族史弟地区和亘古无人烟的雪山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
  • 成长:初到人间

    成长:初到人间

    诗集传递的是正能量。虽然写的是生活中一些琐事,但蕴含着善良、仁爱、宽容、平等、自由、坚定等理念,体现了值得弘杨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诗集展示的是真善美。有情感之美,描写了祖辈、父辈对晚辈的挚爱和呵护,写出了儿童对成人的深深依恋,表现了家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
热门推荐
  • 蛮霸天下

    蛮霸天下

    他出身王府,身具远古神兽血脉,出生那刻天降异象并且血脉之力在出生那刻就已经开始向着远古先辈的血脉进化。他谢蛮一生富贵却不干如此过完一生,就开始了他那争霸的道路。。。。。。
  • 夜雨疏途

    夜雨疏途

    她坚强的让人有着一些的心疼,却意外的邂逅了总裁,原本的安静的生活,从此直接的被搅乱了。他是冷酷的总裁,万人之上,却一见钟情了她,百般的误解一一的呈现出来了真相,满心的懊悔想要补偿,却寻不见了她。一个至亲再度出现,却将一群人,两个家,再一次的推入了一个纠缠之中。重重阻挠过后,最终获得幸福。
  • 像夏得刚一样

    像夏得刚一样

    那个黄昏,当下班的铃声响彻在半空中的时候,人们开始迫不及待地向门口涌去。那一天,大门只开了一半,人群在那里形成了“瓶颈”式的拥挤。门的外面,站着虎视眈眈的马力一伙,当有人上前询问的时候,马力就会甩着头发,示意他走开。于是,人们就走开了,他们站在不远的地方,猜测着谁是那个倒霉的家伙。
  • 家有萌宝:幸孕情人不要跑

    家有萌宝:幸孕情人不要跑

    那一年,她被男友抛弃、被闺蜜算计,还未婚先孕!五年后,她带着白嫩嫩的宝贝重游故地,展开报复!偏偏遇上孩子的邪魅帅爹,连带被亲亲宝贝给坑了!她:“阎总统,我们是谈生意,不是谈天。”他:“那我们谈恋爱。”她:“阎总统,麻烦你保持矜持,别乱脱衣。”他:“那我们能脱裤。”她:“阎总统,请别在公众场合对我毛手毛脚。”他:“那我们回家吧。”
  • 海贼王之冰焰争霸

    海贼王之冰焰争霸

    地球少年穿越海贼世界开始了一段奇妙的这征程,财富地位美女,敬请期待
  • 铸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叶斌长篇通讯选

    铸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叶斌长篇通讯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如春雷惊地、蛟龙入海之势突飞猛进,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人才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他们的成长、成才及所取得的成绩令人赞叹。这些人物中,有从事行政工作的,有企业界的,还有文化界的,也许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是浪花一朵,但他们的创业和奋斗精神却彰显了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进步。
  • 龙战天下

    龙战天下

    神秘学学士傅天宇来到神秘的世界,获得神秘的传承,肩负着神秘的使命,开启精彩的新生,有歌曰:神龙传承天下霸绝,九火极炎鬼神辟易;独斗乾坤唯我风采,天南地北莫敢争锋;诸般伎俩百般算计,千难万阻唯战而已;战人战天亦战自己,华夏龙威当不可泯。——且看《龙战天下》
  • 好习惯有益一生

    好习惯有益一生

    本书是作者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如果把培养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比喻成培育一棵树,那么,本书给出的培养模式就是这样的:家庭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品德是这棵树的主干,志向是这棵树蓬勃向上的方向,思考、纪律、生活、劳动、学习、理财是这棵树的主要枝干,每条主要枝干还有许许多多的分枝和叶片,这些分枝和叶片都是一个个好习惯。
  • EXO谢谢让我遇见你

    EXO谢谢让我遇见你

    EXO,谢谢我们可以相遇,梦奇雪,谢谢老天爷让我遇见你
  • 白羽之希

    白羽之希

    受尽人间疾苦,失去童年记忆的她十年漂泊终于归家,在校羽毛球队欢闹上演喜乐剧情。尝遍思念滋味,重新拥抱妹妹的他竟渐渐心动,终于将她从身边推开。他不知道,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们所有人未来的命运。十年前的一场交际派对牵引出一系列恩怨情仇,她的身世渐渐变得扑朔迷离。真相一经揭开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原来,时间只是用来证明,我爱你,我比昨天更爱你。百般呵护她的哥哥,于她如信仰般存在的学长,处处刁难她的大少爷,谁才能给她一辈子的安全感?在笑声中谱写开头,能否还她一个没有泪水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