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000000033

第33章 大哉《盐铁论》

《盐铁论》,实乃千古奇书,以规模及类别而言,古往今来着述之林,也极难找出同类项。

对垒双方,当朝的知识分子——桑弘羊之属,和清流知识分子——文学、贤良之属。

其重大区别在于:前者主张集权,后者主张分权。

(文学并非后世的文学家之侪,文学乃儒者,所谓“善礼乐典章”,即文化、学术、政经之精英)文学、贤良“祖述仲尼”,在当朝,尊董仲舒为祭酒,抨击商鞅的“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他们反对“与小民争利”。(《汉书》,《董传》)

王利器整理《盐铁论》,写有近二万字的长文。竭力为桑弘羊辩护,多有昧于大义之处。鞭扑文学、贤良,指其为鹦鹉学舌,复古,阴谋诡计,血口咬人等等,说董仲舒“发泄对新社会格格不入的阴暗心理”。帽子老大,吓人兮兮,新社会能新到哪里去?

王利器先生更以为,董仲舒等人对经济制度大改革不甘心,遂“诬蔑为变古有灾”。此说未当。

古与今只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古与今并不绝对能以落后、愚昧和先进文明来作分野。另外,迁流的时间必与常驻的空间(地域)相联,始有比较的意义。二〇〇〇年的某些地区较一九〇〇年的某些地区更要野蛮、伪善得多。

清流知识分子说:“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非缺篇》)。又说:“建盐、铁策博利,富者买爵败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佝私,上下兼求,百姓不堪,儹借急之臣进……偷合取容者众”(《刺复篇》)。

桑弘羊也有他的道理:“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邓通得专西山,山东奸滑咸聚吴园……吴、邓钱布天下,故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好伪息……”(《错币篇》)

对同一种现象,双方各以不同观念契人,先入为主,自说自话。若力耕篇论及丰年凶年对付之法,俱引《诗经》同一句“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来得出相反结论。

大夫说:“圣人因天时,智者因地财,上上取诸人,中士劳其形……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

文学说:“民朴而资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故耕不强者无以充虚,织不强者无以掩形……自古及今,不施而得报,不劳而有功者,未之有也。”(《俱见力耕篇》)

大夫言论似有不执着于小农的“进步”倾向,但焉知不类今之“金融泡沫”?文学言论看似保守退缩,而人之能得保命,繁衍,一切尚需索诸田园土地,斯为根本。

《盐铁论》双方辩论达十万言,论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文化史罕见文本。辩论中,各各强调本派认定之观念,不依不饶,略无倦色。但均有流于极端片面之处,辩至激烈时,俱舍本逐末,且无限放大这个“末”,公修公德,婆修婆德,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不然。如大夫说:“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通有篇》)。明显漠视农业,强调术、势,必流于巧取豪夺,就当时而言,一切生活物品俱取诸土地,舍此无异舍本。有时候,说话间,或莫测高深,或离题万里,或跌入对方观点,替别人说话的情形也是有的。

涉及当时“意识形态”的根本关节,如《孝养篇》谈孝道问题,则双方发言不敢有根本分歧,只是就如何尽孝即物质手段的高下,投入量的厚薄上有所争议。文学、贤良以为诚敬在孝道中为首;衣食供养有多少是多少,为次要;大夫、御史则以为当言华车轻裘,那才叫有面子!否则,爹妈肚皮里尽是青菜,那叫什么日子哟(老亲之腹非唐园,唯菜是盛,虽欲以礼,非其贵也)!但于孝道本身,双方之尊崇则一。有似今之某些独裁小国,行专制虐民之实,而其对外仍盛称民权人道,盖以斯为世界进步之普遍价值观。这一步辩论是典型的“曼辞以自饰”(《太史公报任安书》),但结局也隐然在目,假如盐、铁专卖,豪门垄断,则尽孝道可亟改为斗富炫贵,而小民噍类无论如何匍匐也跟尽孝无关了,长此以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成一恶性互动之趋势。

因文本的复杂性,放后人看法因循之而根本对立。双方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致有大钻牛角尖之处,不堪细究,又必须细究。后人将双方的争论附会为儒法之争,几十年来的史学界,多打压文学、贤良这一派。当然文学、贤良之说也有跟人性相违之点,贻人口实。

双方各有道理,各有依循,各有逻辑,辩驳中,多以比喻设辞,比喻起头,中间又埋伏不断之譬喻,寻求突破张扬,致整部辩驳,幻出奇彩,绚烂夺目,精光射人。

孙中山先生一方面以为“桑弘羊起而行均输、平准之法,尽笼天下之货,卖贵买贱,以均民用,而利国家,若弘羊者,可谓知钱之为用者也”。

以孙先生这样的炯眼达识,伟岸胸襟,于此事也竟看走了眼,倒也不奇怪,清末民初的政象崩离之势,迫使其思维往集权一方靠拢,但孙中山毕竟是孙中山,他一方面却又是很矛盾的,同一段话中,他还说:“夫国之贫富,不在钱之多少,而在货之多少”(《建国方略》)。客观上,又与文学、贤良之意见同一机抒。总之,他意在借题发挥,所评与本事故实已无大涉。

桑弘羊的改革,是针对汉武帝征伐四夷,导致国用空虚而发。派遣经济官吏到各地方,直属中央,“尽管天下盐、铁”,贵卖贱买,差不多提前两千年培养几多“孔祥熙”,所耗征战军费,尽取于此,战争毁灭性的奢侈耗费终必导致赤骨露体的恶果。后果尽由底层小民分担,这样的改革,无论出发点为何,皆必走样。集权困扰,竞争不公平,民用日穷,终必引致社会震荡、人心不安。所以,文学、贤良之议,“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说一千道一万,总还归纳到关心民瘼的轨道之上。

以《盐铁论》关涉方面众多的缘故,半年来屡读屡叹,颇感困惑。寻绎后人于此事所发议论,有不得要领者,有令人啼笑皆非者。及读马乘风先生议论,乃大为服膺,其说有根有据,最为明智通达,直击要害。

民国经济学家马乘风先生一九三七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其巨着《中国经济史》,下册第一编论及《盐铁论》内外,可知桑弘羊已开买官卖官之先路。贵威佞臣即有钱人,更以钱赎罪,骄横不法之暴行遂得一法律上的保障,“政府只知道要钱,所以有钱的人,便为政府所高看。但有钱的人并非傻子,彼等所以用金钱买官爵,无非藉此可以搜刮得更多的财富,买得官爵之后,必然要大肆榨取”。“武帝时财政困难,故举盐铁专卖,仅就此四字来说,无从评定其良恶,有此卖一举,私家制售被杜禁,似可由此齐众庶了。但是,事实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反而弊端丛生。政府只顾到收入的增加,蔑视了使用者的利益,官家全权在握,自由操纵价格,且以一般人们须臾离不开盐和铁,对于任何高价只有忍受”。这就是说,给“公人见钱,如蝎子见血”开了一条通行道,小民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吗?“猪肉不配姜,食之发大疯”(《本草纲目》,卷五十),豪族与官府是猪肉,谁来作制衡约束他们的“姜”呢?无人,无法。专卖久行,必发“大疯”,可知矣。

马先生更一一列举专卖之弊,如质量滥恶,农民不堪;官商不顾农民实际,细小农具不屑一制,种种恶果相应而来……显然,桑弘羊等的政策,与民众的勤劳美德信成天敌,为什么呢?打杀了积极性嘛。自由经济的分子,也由此而堵死,社会不通,噎塞之病遂生。同时道德纲常之失却公信力,也正由此辈的上下其手。

对于桑弘羊,马乘风先生说他是“事析秋毫的用尽一切心计,去剥蚀大众,把剥蚀的成果,一半供给统治阶级,一半装进自己的私囊中”。而王利器先生以为弘羊是“杰出的政治家,在针锋相对(对文学贤臣)地批评文帝之政的同时,还对症下药,提出政权统一的根本问题”云云。对照观之,高下明暗岂非一目了然?

盐铁问题引起的大辩论牵涉极大。西汉昭帝刘弗陵照准,会议主持人是丞相车千秋,最初发起人,又是杜延年,他鉴于国政流弊,向主政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献策,征召全国各地六十多位知识分子(文学、贤良),发动此次会议。辩论双方,贤良、文学诸人姓名多失,另一方即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史、御史多人,担任总记录的,却又是着作家桓宽。记录这样的会议要求很高,所以后世讲文学的,把一半的文采算在他头上。字里行间,暗伏他的好恶孤愤,即文字含有倾向性。

久寻《顾亭林诗集》不得,庚辰年夏,忽接古典文学专家林东海先生赐《亭林诗笺释》一部。也巧,辗转摩挲中,信手一翻,即见《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以他经世致用、讲求实学的心境,他以为“在汉方盛时,言利弘羊始。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发愤利公卿,嗜利无廉耻。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亭林,以他恢廓的胸襟,透视现实的眼光,民间自由经营之重要性在其心中地位极高。盐铁专控,嗜利者令其变形,事林深恶之,遂同桓宽心曲,共指弘羊为斗筲之徒。或有指弘羊善理财政者,实则聚敛私豪族,理财重民用,二者渊然有别。时清廷藉三落之乱大肆按括民间膏脂财用,古今同慨,是故先生下笔痛低之。

《隋炀帝艳史》第十四回卷首诗,就经济民生发议,可谓之“经济诗”,其诗略云:“天地生财只此数,不在民间即官库。民间官库一齐穷,定是好兴土木故。好兴土木亦何为?只是夺强与逞富。前工未了后功催,东绩才成西又务。”

作者齐东野人亦一下层知识分子,他应该早生两千年,也参与辩论,又多一文学、贤良。所以读《盐铁论》,在那两千年前既无“三权分立”又无“市场经济”的时分,知识分子的良知,到底照顾到喁喁民意,实不啻沙漠驼队、雪地暖裘呢!后人所谓贤良、文学“摇唇鼓舌,大放厥词”(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前言),真是叔保心肝,果将安在!

人孰无心?藏富于民,同样可缓国家外交、军备之急,亦可济社会之恐慌。一举而数善备,何乐而不为?桑弘羊等不知此,必以恶干硬来,代替基本规律,一任射利者借名图骗,执事者藉事自肥,幸而获利,则官府更夺为抵押之物;夫信用为治世之要素,至此则信用大失,荆棘载途,苦难四合。若非文学、贤良力矫其弊,国事不为“专卖”所断送者几希。

(《盐铁论》,中华书局,一九九二年)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反抗,而不屈从于它的人。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满盘皆输,这是令人悲痛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人做事无外乎两种原因——成就感和性冲动。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梦的内容根源于愿望。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许地山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许地山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热门推荐
  • 毒尊天下

    毒尊天下

    废物严琦被修炼无情道的堂兄以身试毒,十年造就坚韧毅力,仙族太子陨落后,残魂欲将其夺舍,却反被吞噬,于是,一段传奇开始了。仙王为儿子安排的造化,还有仙王之子那美艳无双的未婚妻……哼,都是我严琦的。翻手为毒,覆手为火,杀之是我没动真怒,否则毒尊一啸,世界为坟……
  • 章印天穹

    章印天穹

    一个是连续三年文考倒数第一,神魂受损而亡化为鬼魂;一个是新鲜出炉的高考落榜生,复读路上坠井穿越。现在,鬼魂竟是逼迫落榜生参加青云文考,并要求考取第一名……
  • 红白黑

    红白黑

    大学生蔡虹,为抗日参加了新四军,凭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改任后勤部长后,他深入敌后,与国民党军阀、特务、日本侵略者、汪伪汉奸,以及湖匪、地痞流氓等各色人物斗智斗勇。
  • 魔界密闻之太虚传说

    魔界密闻之太虚传说

    生既然不能相伴,那就在死的时候永远相守在一起,不离不弃……
  • 命天

    命天

    “你们都说,人与天斗,必败无疑,但是我不甘!我不甘就这样委屈在天命之下!”这个甚至有些消瘦的男子的身影,在这不分上下左右的太虚宇宙中,执着一柄利剑,带着一分癫狂,两分执念,与七分不顾一切,冲向了那浩荡似能够重辟宇宙的无尽雷劫之中。就像一只小小的飞蛾,扑向那无边的汹涌烈火。“我要,命天!”
  • 俏丽小姐逆转爱

    俏丽小姐逆转爱

    她,苏氏家族唯一的女儿,苏老爷的掌上明珠,从小讨厌生活在贵族的她,隐藏身份来到绮梦学院。他,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因妈妈的心愿来到绮梦学院。她愿真心付出,可一边是家族,一边是爱情,她该如何抉择,进退两难的她该何去何从......
  • 缺心人

    缺心人

    出生就有先天性的心脏问题的婴儿俊草被遗弃在冰天雪地,被好心拾荒人收养,正常人的体温是37度,而他的体温却是零度。被宣告了死亡的孩子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从小他就知道了本不该知道的很多事情,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甚至可以看透别人的命格。从小俊草就只喜欢在一种地方玩,那就是坟场········还是决定把老书写完本,两本书一起写思路有些混乱,这本书暂时停在这里了,抱歉,真后悔把第一本书设定的太长·········
  • 沉默的少数

    沉默的少数

    这个世界并不会变得更好只因人性是永恒的宿命爱拯救不了
  •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庶女毒后

    庶女毒后

    她是前朝流落民间的公主,一袭白裙,一双妙手,明眸如水,誉为菩萨。他是皇帝身边的最亲近的人,手握重权,冷厉狠辣,一身血腥,称之阎罗。阴谋,阳谋,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悄笼向新兴的皇朝。前朝皇后的诅咒,正一步步实现。菩萨,阎罗,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原本毫无交集,却因复仇和守护,命运悍然相遇。当鲜艳如血的爱情蔷薇盛开,家仇,国恨,甚至在洞悉了他真正的身份时候,复仇之路,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