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0300000002

第2章 程康庄(1)

§§§第1节生平仕履

程康庄(1613—1679),山西武乡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月十四日。明崇祯六年(1633),正榜拔贡。清顺治十七年(1660),任江苏镇江府通判。康熙六年(1667),迁安徽安庆府同知。康熙十年(1671),奉诏还京,调任陕西耀州知州。康熙十四年(1675)后,返乡赋闲。康熙十八年(1679),病逝,终年66岁。其诗文成就,颇受清初诸大家推许,足见不同凡响。

程康庄的存世著作有:《衍愚词》一卷(孙氏留松阁);《程昆仑文选》四卷(陈维崧选评);《程昆仑诗选》二卷(王士祯等选);《自课堂集》文集一卷、诗余一卷、诗选一卷(钱谦益、陈维崧选评,今存《山右丛书初编》,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中华书局版《全清词》中收录程康庄词作44首,大多采自《自课堂集诗余》,也有的采自《瑶华集》。

程康庄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乡居时期(1613—1659)

程康庄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十四日。程氏先祖出自洛阳。程康庄的曾祖父名程视箴。祖父名启南,字开之,号凤庵,博学,工文辞,曾任明工部尚书、大司空,为官有政声。程康庄的父亲程嘉绩,曾任明刑部云南司郎中。他的母亲魏氏,是儒官魏烁之女。他幼年失恃,父亲又在朝廷做官,所以他多依舅氏魏和中,和中字悦彝。程康庄幼年时,跟着魏和中的弟弟魏奠彝学习古文词。

程康庄少年时即显示出不一般的才学,“余方总角,著书则盈几案”(《重刻郭九子诗序》)。他12岁的时候,应童生试,考入学宫。“予年十二怀璧就试,与舅氏同时入学宫”(《郝文疆入学序》)。崇祯九年(1636)三月,袁继咸修复三立书院,收晋士子300余人,程康庄即从袁继咸学。后来,他在《投知引赠张伯将郡丞》一诗中写道:“吾党推奇节之士,后有青主前伯将。青主去救袁夫子,千金掷地神扬扬。抗疏共我见天庙,袁师乃得归故乡”,“余时籍甚少年场,龙文百科声犹涩。张公不弃为兄弟,胜流往往恣云集”,“开化寺中拂绮筵,嘈嘈杂杂奏朱弦”。黄心甫评曰:“先生未尝为袁师专作一题,感触及之,声泪俱下。师友若此,五伦可知。”可见,他是与傅山、张伯将等一起参与了救袁的行动。

程康庄年少时,随其祖父程启南在京读书,他聪悟好学,擅写诗文,已经崭露头角,诗作名闻公卿间。清廷高官龚鼎孳(字孝升,合肥人。崇祯甲戌进士,清代任刑部尚书,著有《定山堂集》)在《自课堂集序》中称赞程康庄曰:“少年时即蜚声京雒,颉颃上流。其古文辞苍深掘奥,直抉柳柳州、王介甫之神。诗歌坚古深朴,上逼浣花翁,绝非斗花俪叶者比。诗余琢字炼句,周秦辛陆遂兼其胜。”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正榜拔贡,“仆年二十,随所贡之士旅亦进得至京师”,“汇所拔士贡,之天子肄业”。当时在近万人的京师士子中,排前十名,“所不可忘,独有十人,书之东壁。而以仆为选首”。程康庄在京时,曾被引见于乾清门,对策太和殿,其《对策太和殿》云:

上国材贤浩纵横,琢磨词气类华星。西山爽气朝来见,魏阙青途得后轻。笔涌万言风雨迅,人看一日羽毛成。炉烟细处垂天杖,静听公卿曳履声。真可谓是春风得意时。

西山爽气朝来见,魏阙青途得后轻。

笔涌万言风雨迅,人看一日羽毛成。

炉烟细处垂天杖,静听公卿曳履声。

真可谓是春风得意时。

他不仅学业出众,而且品性优秀,因其“事父备孝,送母极哀”,曾数次被举荐。《自课堂文集》中有:《壬午辞邑侯余公举立德立言立功书》、《甲申辞荐举书》、《乙酉辞征赴选书》等文,均系武乡令余凤向山西巡抚蔡懋德举荐他的文章。

1659年,他被选送京师。程康庄《刘昆麓诗序》:“顺治己亥,余与昆麓同谒选京师。”补了一个镇江通判之职,那时,他已经47岁了。他有诗《赴渔阳访胡詹事》:

苍茫羁命达,世意碍芳兰。侧目当年事,浮名此日寒。风尘孤剑直,峤岭暮钟残。为问朝中旧,苍生忆谢安。

侧目当年事,浮名此日寒。

风尘孤剑直,峤岭暮钟残。

为问朝中旧,苍生忆谢安。

他深为芳兰遭逢冷遇、浩心难酬而不平。诗的最后一句,希望世有谢安那样的名臣平治天下,亦寄寓了诗人抱负不凡,正与“风尘孤剑直”一句相为呼应。

第二时期:镇江通判时期(1660—1667)

1660年春天,他到江苏镇江通判上任,“庚子春予倅京口”(程康庄《绥庵诗集序》)。这是一个在知府手下掌管粮运、稼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是知府的副手,所以称倅。他在镇江任上八年,不仅政绩卓著,而且文名远播,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士,“士至京江,以不得见予为耻”。程康庄所交皆一时名流,如钱谦益、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宋琬、杜浚、吴伟业等。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明末文坛盟主。他比程康庄年龄大,是与程康庄祖父一辈的人。钱谦益在为程康庄《自课堂集》写的序中说:

余平生师友多在三晋,若曹安邑、傅定襄、孙沁水、张阳城,数辈皆以正学伟节表仪朝野。而武乡程司空凤庵推诸公之声气,以嗅味及余。日月递更,宿草弥望,每矫首三晋云山,晨星晓月,耿耿在心目间。为怅然太息者久之。而司空之孙昆仑使君,应玄纁之聘,筮仕京口。清声异政,与其渊才雅思,金舂玉应,腾涌于金鳌铁瓮之间。

……

旋观昆仑之诗文,才气横溢,词源倒流如喷泉之涌出,如龙气之直上。徐而按之,辞有体要,文有原委,不骋奇于篇什,不求工于字句,如武库之有五兵,如玉府之有六玉。井井乎其行列也,离离乎其相属也。进而扣所有,愈出而愈不穷也。

评价之高,世所罕有。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清初最著名的诗坛宗匠王士禄的弟弟。1661年,他27岁时,在扬州任推官。而程康庄已经48岁了,刚任镇江通判第二年。顺治庚子(1660)三月,王士祯赴扬州就任,便与程康庄诗简酬唱,过从甚密,人称“上下江诗伯”。这一年的冬天,王士祯与程同游金焦二山、北固山,及鹤林寺、招隐寺、竹林寺、海岳庵诸名胜。有《过江集》。王赠程诗《焦山晓送昆仑还京口》:

山堂振法鼓,江月挂寒树。遥送江南人,鸡鸣峭帆去。又有《江上寄程昆仑二首》:白浪金山寺,青山铁甕城。故人今不见,杨柳作秋声。江北望江南,只隔江津水。日暮寒潮生,秋烬满扬子。

遥送江南人,鸡鸣峭帆去。

又有《江上寄程昆仑二首》:

白浪金山寺,青山铁甕城。

故人今不见,杨柳作秋声。

江北望江南,只隔江津水。

日暮寒潮生,秋烬满扬子。

王士祯有《山花子》(寄程昆仑京口):

黄鹤山前黄鹤鸣,杜鹃楼外杜鹃声。记得戴颙招饮地,共经行。

北固烟云春望远,南徐风雨暮潮生。一片澄江如练影,接荒城。

程康庄亦有《山花子》(岁暮阮亭过京口用其见寄来韵)唱和:

日暮江鼓角鸣,帆开驿路引笳声。十里回舟冰雪夜,尾舟行。

已订泊船三日计,相思彻夜二毛生。预恐归程方逼岁,过江城。

词中描述了二人的友谊。又有诗《赠王贻上司理》:春风来清江,吹彼泽中兰。

春风来清江,吹彼泽中兰。

芳草日堪把,相望隔长澜。我岂无舟楫,欲往良独难。寤寐袭芳菲,独立以长叹。

我岂无舟楫,欲往良独难。

寤寐袭芳菲,独立以长叹。

他与王士祯虽夹处一江,常有诗简往来,但仍感会面之少,感会面之难,故有此叹。王士祯为程康庄的诗集和词集写了大量的评语,不仅充分肯定了其诗词水平,而且就他的诗词理论也作了不少的分析。程康庄也为王士祯的诗集作《王贻上诗序》,称:“王公贻上诗英绝,为世称首,莫不交口诵之”,“谒选京师,以两家籍谊,公尝不弃予,进而教之”,“余倅润州,两人时晤,语如畴昔”,“公偕余凭眺金焦、麟冢、龙洞诸胜,感时吊古,发为声歌”。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清初文坛大家之一。顺治丁亥(1647)进士,曾任浙江按察使,晚年任四川按察使,著有《安雅堂集》。程康庄与宋琬的交往,源于祖辈,他在《宋荔裳先生文集序》中写道:“予王父大司空公任山左,由宪副大参廉宪左右辖垂十年,莅其地,与公之先世结分独深。”就是说,康庄的祖父与宋琬的祖上交情很深。对于宋文则称:“其为古文辞,理柝秋毫,务丰奇伟之辞,惊态横生;而不离乎古法”,“古文之传绝久矣,赖公彰之”。程康庄有诗《宋荔裳观察吴门举子索题四首》,其一曰:

新诗应万卷,当任后昆传。宗武终能赋,于陵嗣必贤。

宗武终能赋,于陵嗣必贤。

思从飘渺下,气与岛门旋。待入丹崖去,清江两岸悬。

待入丹崖去,清江两岸悬。

称赞宋琬为一代诗豪。宋琬对于程文亦多有褒奖。他称程文“古色斑然,有鼎彝之气”,“纯似荆公”,“言约而理该”,“胚胎秦汉,直可俯视韩柳”,“援引根据,有典有则”,“绝似班孟坚汉书赞”,可见,程文在当时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宋琬离开吴门时,程康庄曾赠送诗云:

消夏湾前渐落晖,青城脍鲤未言归。何时对酌穹隆下,青翰舟中白板扉。

何时对酌穹隆下,青翰舟中白板扉。

在程康庄的诗友中,还有一人是必须提到的,这就是陈维崧。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杰出诗人。他小程康庄12岁。合肥龚鼎孽在康熙五年(1666)十月写的《自课堂集叙》中说:“陈子其年,天下才也。昆仑独于风尘磳磴时,以国士待之。此岂今人所易得。”程康庄不仅诗文好,人品亦极高,“干局英达,意气磊落”。陈其年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54岁时,应博学鸿词科,才任了个闲职——翰林院检讨。程康庄在镇江时,他正处于风尘磳磴之时。程康庄爱文惜才,以国士待之,彼此交往甚密,可谓莫逆。程康庄的《自课堂集》中,从文到诗到词,陈其年评语最多,且推崇备至。翻检陈其年《湖海楼词集》,赠唱于程康庄的词作,有五六首之多,即可见到他们之间的深交之况。

与他交往过从的,还有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梅村。明清之际杰出诗人。在康熙四年(1665)上巳前五日,他57岁时写道:“昆仑别去已三十余载。”由此上推30余年,约是明崇祯四年(1631)左右。1631年,吴伟业会试第一名,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而程康庄在1633年曾在京师。那时他们就认识了。吴伟业于康熙四年上巳前五日在《自课堂集序》中写道:

程公镇江通守也。南徐幕府重开,军国异容,主客狎进。程公一儒者,左支右掣,日不遐给,顾以其间为诗古文词,与贻上邮筒唱酬于烟江相望之内。尝登焦山,披草摉瘗鹤铭遗迹,为冲波撼击,缺失不完。别购善本,磨悬崖而刻之。拉贻上同游,相视叫绝,凭高吊古,各赋一章记其事,江干之人艳称之。

他们先后游历了南京、苏州、北京等地,并留下了不少诗文。

此期间,程康庄还多有游历。他在《水草庵乞油疏》中说:“丙午冬,余过秣陵(今南京)。”在《吴吟序》中说:“余倅润州七载,岁一至平江(今苏州)。旋不踰时,只取晨凫之隐,不复浮游曼衍,以旷瞻为娱,丁未之岁,余四至平江,更历寒暑,至累月踰时,犹不得归。”在《唐诗韵汇序》中说:“余辛亥在燕”。在《刘昆麓诗序》中说:“辛亥余补官来燕山。”

他在镇江时,有两件事很值得一提。第一件是重刻“天下第一江山”碑。

《三国演义》在“甘露寺招亲”这段故事中写道:“孙权送(刘备)出寺前,二人并立,观江山之景,玄德曰:‘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至今甘露寺碑上云‘天下第一江山’。”据记载,这六个字最初是南朝梁武帝写的,到了南宋,著名书法家吴琚把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后又不幸毁损。现在见到的这方石刻系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程康庄请宋射陵临摹吴琚手迹,并捐资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的。程康庄还写了《天下第一江山记》:

康熙四载于暮之春,同张君南溟、程君苍孚、袁君重其诣甘露寺山门,门当山南峻岨处。梁天监中,武帝尝幸此,赐二铁镬,中储水以饮僧众。镬受水广产碧芙蓉。苏文忠诗:“坡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是也。又御书‘天下第一江山’六字。久之,字漫灭破耗矣。镬亦仅存焉。今门榜六字,乃宋淮东路总管延陵吴琚所书。琚寡嗜欲,唯日临池学书,纵体盼蠁,绰有余态。董文敏称六字为江南第一名榜。虽克所愿,而风掣雨蚀,木书有暗。余俾人犂置其下,就如松铅,意戢势珍,复见旧时之所贵,仍揭之楣。时宋君射陵寓润,工书法,遂乘原字双钩,惊鸾之美,视昔有加。余捐赀勒石。去高安埤路相逮与游人往来会。

另一件事是补刻《瘗鹤铭》。程康庄的书法亦很好。在焦山碑林中,现在也珍存有程康庄的诗碑。观其拓片,行书颇有颜柳风骨。程康庄喜好搜求古人碑帖。尤其是他补刻《瘗鹤铭》一事,极尽苦心孤诣,在当时儒士中传为美谈。焦山《瘗鹤铭》极其珍贵,被历代书家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神仙之迹”。但到了程康庄那时,这一著名石刻已经毁没于江水中,“非穷冬水落,绝望不能至其地”。而且,铭石崩裂于潮汐,字迹毁损惨重。程康庄为挽救至宝而苦求拓本,然后依据初拓全本作了补刻,放置在海云堂两庑中,并写了《瘗鹤铭跋》一文记述其事,断定《瘗鹤铭》的作者为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字通明,谥贞白。跋文说,“或曰为陶贞白”,“考贞白昔慕灵迹,颇以名心为累”,“今观其字,清劲有法,孤云新月,当在虞褚诸公之上,其为贞白益信矣”,“铭石崩于潮汐,其拓本唐宋之时尚全。即欧公仅得60余字。后此者能观其形势哉。予倅南徐,寻近代残本亦不可得。辛丑计逋客出玉烟堂帖相示,乃见此铭。从初拓全本仿而刻之,而神情近似。余因叹鹤铭之在今日,名存实亡”,“因损禄秩镌石,与后世共宝之”。还有一段附记说:《瘗鹤铭》“原铭怪石峻鲁,大于半间屋,其阳砥平,四方如席,字累累成行,纵横正等”。康庄自己出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补刻,则以十三块石,横亘五丈多的规模,置于海云堂中供众人观赏。钱谦益对《瘗鹤铭跋》一文评道:“焦山虽奇,瘗鹤铭字苍古有法,尤山中之第一奇观。昆仑补刻海云堂内,既不没古人之用心,而山灵实籍以生色矣!行文有断有击,有源有流,自是作家之文。”陈维崧也对《瘗鹤铭跋》一文评赞道:“事奇文更奇,先生为润州,王阮亭先生为扬州,两先生皆搜剔古人残碑断碣,风流文采,掩映一时,传之千古,当深人流想矣!”

程康庄在镇江任上8年,即调安徽安庆府同知。他在《江上草序》中说,“润州当江南山水之胜,余来八年”,“余将守土皖城。”

第三时期:安徽安庆府同知时期(1667—1671)

程康庄于康熙六年丁未(1667)由镇江调任安徽安庆府同知。他在《郡斋杂咏序》中说:“丁未之岁,余量移皖城,十一月朔三日将晡,抵江口”,“距五里,惊飚蹶动,冲波竣急,飒然而至”,“越日渡江,官署尚未起,闻予至,始有徙去者,盖予之至,以四日而涖治,即以五日然后而视之。庳屋无棂,橑蒿藜复压虺蜴之所家。日光活活穿隙而入,予乃信皖城荒侧也”。在《徐电发集序》中也写道:“今莅皖城,处于狭隘荒侧之区,其地淳卤沙莽,山石渐渐,且墉壑卑陋,巷无居人。”可见他到安庆时,当地十分荒芜,人烟稀少。他在安庆的活动,记载不多。其时,常有文人同伴到访。如“康熙己酉八月方伯黄石法公自建业来皖城”(程康庄《代重刻贞观政要题辞》)。

同类推荐
  • 爱是一种修行

    爱是一种修行

    猫,是来自藏地的一位曾经的僧人。鱼,是来自凡尘的一位小女子。机缘巧合,猫和鱼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遇了。就像童话里,王子和公主从此生活在了一起。但这不是落幕,只是开始。他们在爱中开始了修行。对爱的向往与怀疑是修行,对人生及情感变幻的种种体验是修行。从相思相忆,到相爱相聚,到相守相依,爱之种种,生活之种种,莫不是修行。在这个修行过程中,他们显露着与我们每个人并无二致的贪相、嗔相、痴相,他们探讨着欲望、慈悲、无常、宽容,讲叙着同为众生的鸽子、藏獒、藏牦牛,展现着藏地的风土与人情、精神与信仰。《爱是一种修行:在红尘中追寻仓央嘉措》是一部以猫和鱼的生活经历为实例。
  • 笼鸟

    笼鸟

    自从帮助警方破获了“一号歹徒”重大连环凶杀案以后,陆劲便成了警方,特别是警探岳程的破案顾问。陆劲的人生似乎逐渐明亮起来,直到……。
  • 缀学集

    缀学集

    本论文集是多年文本研读和教学心得的集结。第一辑和第二辑是吴组缃和林纾两个专题研究。第三辑通过对鲁迅、莫言、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余华等多位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或比较研究,阐发个人的解读意见第四辑则从教学层面,对朱自清、余秋雨等作家作品,结合文学批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附录自己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的见解。
  • 怀石逾沙

    怀石逾沙

    第二卷内容以《岛》前期散文和《最小说》前期专栏为主,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挫折,也遇到很多变故。书名逾沙二字,取自成语逾沙轶漠,形容跋涉了很多路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而怀石,则是指这段岁月的跋涉,尤其沉重,负担着心中的壁垒,依然艰难地前行。
  •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本丛书凡八卷,收录牛撇捺从1986年到2011年间创作的文章1007余篇。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体现作者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民族情怀》是该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夏娜之红芒耀世

    夏娜之红芒耀世

    当世界陷入黑暗,徘徊在两侧的选择,哪一个才不会令人后悔;然而,这世上,历来就没有完美的结局,任何选择,都代表着另一个结局的悲伤;所以,所有的美好,当拥有之后才更加不想放弃;家人,朋友,还有,所爱之人。
  • 娇妻太迷人:总裁大人堵的慌

    娇妻太迷人:总裁大人堵的慌

    三年前他们是主仆关系,然而他依然爱上了她,宠她疼她惯她,可是她却背叛他?三年后他是端木集团诧叱风云的总裁,本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她,不料在一本写真上再次看到了那张让他念念不忘却也恨得牙痒痒的脸,—“这该死的女人拍的是什么照!TM风骚给谁看!”—走进办公室的明哲看到拿着写真的端木凌惊讶的问道—“呀,少爷你什么时候开始会看杂志了?诶,不过这一期封面的模特真漂亮啊,身材也相当。。”—然而他还没说完就被一记冰冷寒骨的眼神给住了口,如果眼神能杀人某个小助理估计已经悲催的归西了。。“伊贝儿,是你要重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的,那么就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吧,旧账新账我们一起慢慢算”
  • 尘缘两世

    尘缘两世

    惜年之约,难忘相守时,却不晓飞鸿于洋在海,天涯咫尺,心不坠。流年乱了浮生,轮回空间的序,辗转尘埃两世,却不知到头得索,无悔是一魔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浑然仙成

    浑然仙成

    讲述了一个因为善缘而踏入仙途的孩子,如何依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人丁凋敝的没落宗门成为一代仙侠巨擘的传奇故事。
  • 逆杀修罗

    逆杀修罗

    星辰铺就剑海,日月起于指掌。修炼一途,乃逆天而行,大千世界,众圣撕天。神魔天地,谁主沉浮!以血为引,用杀戮铺出一条通天之路!
  • 跨族奇恋:星光夜语

    跨族奇恋:星光夜语

    本书重新起航,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她们,前世是D组织的头号双盗神偷,今生是异世的孪生蛇公主。她,爱好整人,活泼可爱却性格火爆,带有点儿的神经质,她最怕鬼,却爱上了鬼……她,聪明伶俐且时而温柔时而冷淡,是个隐藏性腹黑,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依旧是那个爱她无悔的人……她与他,她与他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待我细细说来……
  • 围棋世家

    围棋世家

    萧燕南是清末围棋世家的后人,因为祖训而失去了成为职业棋手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因为没有工作,所以准备在围棋上发展。作为一位业余棋手,他是怎样走上围棋的巅峰呢?
  • 一念情深:国民女神带回家

    一念情深:国民女神带回家

    当所有人以为我们理所当然在一起,我们却形同陌路。季安安:既然陪我走过青葱,为何不伴我年华老去。当深爱成为秘密,不是不可说而是不能说。顾锦年:我不怕输,只怕输给你。你是我一辈子不敢赌的赌注。深爱便是一个拼命掩饰一个偏偏不在意!
  • 洛水云歌

    洛水云歌

    相传三界之外另有天地,上界之人力法通天。千年前,一位上界高人濒死之时全力打开两界壁垒,躲进此方天地,却再也无力回到上界。他于此界留下子嗣,告知上界奇景,子嗣们日思夜想,只求寻到回往上界的方法。人间、狱界、天界,三界亘古纷争不断,人皇之位却已经空了近四百年。此时,一名少年从山野中走出,开始他的人生。
  • 豪门老公宠爱我

    豪门老公宠爱我

    A市萧家大小姐嫁给残废,她想守活寡吗?可当婚礼上的男人曝光,女人们猩红了一双眼:“嫁给这样的男人,要我守一辈子活寡我也愿意。”都说她容颜倾城,这才勾走了他的心魂,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场婚姻只是一场密谋已久的设计。而当她满怀欢喜时,迎来的却是他的冷漠无情。一纸离婚协议,她辗转天涯海角治愈情伤,却还是逃不过算计伤害。三年后归来,他爱她如命。有一天,她当着他的面对另一个男人承诺了一生……于是第二天,他把她掳到了民政局,对她说:“安,我们重新开始。”她说:“沈君陌,我不爱了。”他苍白着脸色说:“不爱没关系,我爱就可以。”她微笑:“我不稀罕时过境迁的爱。”而她不知道的是,曾经无数个深夜里,有个男人愿意在楼下的路灯旁看着她的窗一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