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6500000022

第22章 木构建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2)

坐落于山西省平遥县县城东北的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天会七年(963年),为皇家敕建的寺庙,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明清时寺庙颓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寺庙坐北朝南,共两进院落,布局严谨,建筑讲究,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万佛殿、观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楼。万佛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也是我国大陆保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佛殿深广各3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斗拱总高超过柱高的2/3,十分罕见。其檐、柱、斗拱做法巧究,具有五代风貌。

三、宋、辽、金建筑(一)营造规范的宋代建筑宋代建筑以风格绮丽、装饰繁缛、手法细腻为特色,出现了专门的建筑实用手册《营造法式》,当时建筑在标准化、定型化等方面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反映出当时木构架体系建筑的高度成熟。

建筑物的规模比唐代建筑要小,但建筑物已逐步表现得秀丽而富有变化。屋顶坡度稍有增高,屋面开始弯曲,出现了微微的翘角,出檐较唐为短,开始使用拱昂。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建设已突破了春秋以来封闭式和实行宵禁的里坊制,变为临街设店、沿巷建住宅的开放性的新型城市,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一次重大变革。

在装修与色彩应用方面,主要建筑物的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可开启的有格花的活扇窗),开始出现了灿烂的琉璃瓦和精致的雕刻、彩绘。其内外装修种类之繁多、彩画色彩之丰富等方面均超越了前代。此外,宋代的砖石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主要体现在建造了大量的可供登临远眺的楼阁式佛塔和各式桥梁。

1.晋祠鱼沼飞梁鱼沼飞梁位于晋祠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方池之上架十字形桥梁,在池中立34根八角形石柱,柱头普柏枋相连,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此桥东西面宽,是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窄,且下斜犹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得一见,实物则仅此一例,足见其可贵。

2.晋祠圣母殿圣母殿创建于宋天圣年间,背依山麓,面临鱼沼。大殿高19.5米,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6间,平面布局几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四周共有26根廊柱,皆向内倾斜,四角角柱显着增高,形成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升高的建筑手法,史称“柱侧角法”、“柱升起法”,不仅扩大了屋檐曲线的弧度,增强了翼角的高翘,外观上更给人以韵律感和腾飞之感,尤其前檐的8根盘龙木柱,过去均是嘴衔红球、身披金鳞,倒映鱼沼之内,随波跳跃,姿态各异,形态生动,十分壮观。

圣母殿殿身梁架,采用了宋代《营造法式》的减柱法,故而殿内无柱,又是“彻上露明造”的做法,所以没有天花,这就使整个大殿空间显得既宽阔又高深,为安置高大的圣母神龛及43尊塑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除晋祠外,高平市的开化寺、晋城市的青莲寺、陵川的南吉祥寺等也保存有宋代的木构建筑。

(二)稳中有变的辽代建筑辽代虽然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但却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所以,辽代建筑风格接近于唐代建筑风格,在吸取唐代北方建筑形式的同时,显现出契丹文化的特色。为扩大室内使用面积,在建筑平面上创造性地使用了“减柱法”,使梁架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斗拱中出现了“斜拱”。佛塔多为砖砌的密檐塔,楼阁式塔较少。

1.大同华严寺大同华严寺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也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群。上寺的大雄宝殿,始建于辽,重建于金代,面宽9间,进深5间,单檐庑殿项,檐高9.5米,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较大,高达4.5米,北端鸱吻为金代遗物。殿内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佛事活动。

下寺的薄迦教藏殿,建于辽代重熙七年(1038年),殿内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面型丰满,衣饰流畅,神情自如,是我国辽塑中的精品。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檐柱升起明显。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比例适当,形制古朴,仍具唐代建筑风格,是我国辽代殿堂建筑的优秀代表。

2.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佛宫寺内。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塔呈平面八角形,塔高67.13米,底层直径30.27米,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外观5层,夹有暗层4级,实为木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采用双层套筒式结构,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8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使用大量斜撑,不仅在结构上起圈梁作用,而且还加强了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因此,木塔稳固庄严,技艺精巧。

第一层有24根明柱,直径60厘米,长9米,底层墙里还有16根暗柱,这40根木柱支撑着这座60多米高、7430吨重的木塔。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枋、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的中空结构层。这座木塔,虽久经风雨侵蚀,历经多次大地震,仍岿然不动,这是中国及至世界的建筑奇迹。

(三)色彩华丽的金代建筑由于金代统治者崇儒,所以金代建筑在承袭北宋、辽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一方面,采用大额承重梁架,继续大量使用减柱法和移柱法,扩大建筑物内空间。另一方面,在装饰与色彩方面比北宋更加富丽。建筑物外使用琉璃瓦装饰,色彩强烈,装饰华丽;建筑物内施以色彩艳丽的壁画。如佛光寺的文殊殿、崇福寺的弥陀殿等,这些建筑特色对元代建筑也颇有影响。

1.崇福寺弥陀殿朔州的崇福寺,始建于唐代麟德二年(665年),辽代时改名“林衙寺”。金代天德二年(1150年)题匾额“崇福禅寺”,清乾隆年间改为“崇福寺”。

崇福寺布局严整,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主殿弥陀殿,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面阔7间,进深4间,殿高21米,斗拱七铺作,单檐庑殿顶,殿宇正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为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原物。殿内梁架结构奇巧,采取减柱法和移柱法,当心5间,中柱减去,前槽4根金柱仅留两根,并移至次间中线上,增大了佛坛位置与礼佛部位的空间。殿前檐柱之间保留有金代的门窗隔扇,其中棂花的图案达15种之多,风格古朴,工艺精湛。

2.文庙大成殿平遥文庙的大成殿,是整个寺庙的主体建筑,为金代建筑。重修于金代大定三年(1163年),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文庙早248年,比山东曲阜文庙早317年,这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建筑,也是全国仅存金代建筑的文庙。

大成殿是一座深广各5间的方形大殿,单檐歇山顶,出檐极远,檐柱粗大,直径达47厘米,屋檐下斗拱疏朗、雄伟、硕大,正脊两端安置有2米多高的琉璃鸱吻。大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减去明间两根柱子,使空间更加宽敞。殿内藻井,用小型斗拱叠架而成,形态小巧,制作精细。殿前有宽敞月台,四周以石栏围护,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四、元、明、清建筑(一)元代建筑元代的建筑继承了宋、金的传统建筑风格,但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色于宋金,表现为建筑用材较小,出现弯材,梁柱偏细,斗拱变矮,瓦顶各种脊部出现了脊筒子,鸱吻尾部逐渐向外卷曲,但建筑物装饰性增强。

同时,地方建筑出现南北方差异。北方建筑显现粗犷风格,构架灵活、用料节省,常采用减柱法和移柱法,且往往不加修饰。而南方建筑则延续了南宋特色,构架精整,风格秀丽。

芮城的永乐宫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道教宫观,以建筑艺术及壁画艺术而驰名中外。始建于公元1247年,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年)完工,历时长达111年。主要建筑在建筑结构和形制上,不仅继承了宋、金时代的建筑手法,而且还大胆地有所创新,并保存有珍贵的元代壁画1005.28平方米。

永乐宫内的四座元代建筑,从屋顶式样来看,龙虎殿和三清殿同为单檐庑殿顶,纯阳殿和重阳殿同为单檐歇山顶。从梁架露明或隐蔽来看,三清殿、纯阳殿等级略高,殿内有平棊遮盖,龙虎殿和重阳殿则为彻上露明造,梁架结构全部可以看见。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也是全宫最高的建筑,巍峨壮观。大殿面宽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大殿采用“减柱法”营造,仅后半部设金柱8根,其余金柱均减去不用。屋脊镶黄、绿、蓝三彩琉璃,置两只高达3米的龙吻,红泥胎、孔雀蓝釉,首开明代以后龙吻之先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古建琉璃构件最高的鸱吻。

殿内《朝元图》壁画精美绝伦,总高4.26米,全长94.68米,在面积400多平方米的画面上,描绘了规模宏大的道教仪仗队列,青龙、白虎为先,32位天帝君据后,8位主神领班朝拜元始天尊。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场面浩大,共描绘出朝元神286位,其中8位主神像高达3米以上,堪称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之瑰宝。

(二)明代建筑明朝建筑比较广泛地用条砖砌墙,砖墙代替了土墙,城墙也多采用砖包砌筑,并出现了全部用砖砌成的建筑物——

无量殿。木构建筑上斗拱的作用逐渐减少,斗拱的比例更加缩小,柱头斗拱也不再起重要的结构作用,而成为装饰的构件。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殿顶变得高陡,屋面弯曲大,两翼角上翘。重要建筑物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屋顶几乎全部覆盖琉璃瓦。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悬空寺坐落在恒山金龙峡口翠屏峰的半崖绝壁上,创建于北魏后期(约471年-523年)。寺内现存建筑多是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

悬空寺倚山而建,利用力学原理,将横梁的三分之二插入岩洞中,再用木楔子揳住,殿阁建在露在外面的三分之一横梁上,形成背崖依龛、半壁楼殿半壁窟。寺外那些碗口粗的立柱却并不真正吃力,多起装饰作用,而当上面的负载加大时,柱子就有“立木顶千斤”的作用,柱子把整个负荷通过横梁传递于岩石和山体之上,使得悬空寺形成了一座似虚而实、以实抱虚、似危而安、悬中见俏的奇特建筑。

悬空寺虽小但有山门、大雄宝殿、三教殿、三圣殿、三官殿等。寺内建筑形式多样,高低有序,如悬似挂,凌空欲飞。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屋顶分正脊、垂脊、戗脊、岔脊,梁架为抬梁、平顶和斗拱结构式,建筑凌空悬吊,构思巧妙独特,将众多殿阁巧借地形,悬空于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奇迹。其选址之奇、建筑之全、结构之巧、内涵之奥,堪称世界一绝,是一座集美学、力学、建筑学、宗教学于一体的寺庙。

(三)清代建筑清朝建筑外形上与明朝差不多,但翼角翘得更高,斗拱更小朵数增多。这时的构件装饰已简化,而空间分割艺术则日趋成熟到处出现镂雕华丽多彩的似透非透的落地罩、栏杆罩、飞罩等。匾额和对联盛行一时,在清朝的殿堂内随处可见。园林建筑达到极盛,藏传佛教建筑兴盛。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工程做法》,对建筑用材和作法作了明确规定。

1.运城关帝庙山西省运城市西南的解州镇,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这里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关庙始建于隋代开皇九年(589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四十一年(1072年)重建。

春秋楼,又名麟经阁,是一座两层三檐歇山式建筑。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九年(187O年)重修。面阔7间,进深6间,高33米。楼阁建筑最为奇巧的是吊柱悬梁,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的垂莲柱上,垂柱悬空,上下两层均置回廊,四周设勾栏。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檐下有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塑技艺精湛。楼顶覆盖着五彩琉璃瓦,脊兽鸱吻俱备,光泽夺目。

2.永祚寺双塔永祚寺双塔位于省城太原的东南永祚寺内。“永祚”即“永远传流,万世不竭”之意。永祚寺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由五台山福登高僧奉敕主持建造。

北塔舍利塔,即宣文佛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高54.78米,塔身共13层,为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是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塔上的斗拱、飞檐、枋、椽、柱(垂柱),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

南塔文峰塔,即宣文塔,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塔高54.76米,共13层,亦为平面八角形,上下直径几乎相同,基本为直上直下,没有明显收分,外形呈直线型,塔檐无琉璃瓦剪边,整个塔身自建塔之初便向西北微微侧倾。

从两塔的造型来看,舍利塔塔身呈流线型,造型优美。从第1层到第7层,随着塔身的拔高,塔层的上升,每层高度逐渐减低,斗拱形制也随之变小,及至8层以上,明显收分,使塔身轮廓造型呈流线型,十分美观。采用砖仿木斗拱,无论形制还是结构,均与大华宝殿相同,为“五踩重翅”,上承撩檐仿、椽、飞,组成塔檐。每层的八个角,都镂刻有砖雕的装饰性莲花垂檐柱,垂柱与垂柱之间,有砖砌栏额相连,垂柱上方,砖镂的角替、枋头、华板等上面,刻有细腻逼真的草纹、云纹,图案富丽,镂工精细,大大地增强了砖塔的装饰性。

从建筑特色看,文峰塔虽然略早于舍利塔问世,但因两塔同属于明代中叶的建筑,因此有着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平面都是八角形状,都是13层建筑,高低也仅有2厘米之差。虽然文峰塔略低于舍利塔,但斗拱的结构、造型,檐、椽、柱、枋的砍磨、砌筑,可以说大同小异。

两塔的差别在于,文峰塔没有塔基座,仅开一门,没有佛龛,没有“阿弥陀佛”刻字,塔檐也不用琉璃瓦剪边。塔身上下直径几乎相同,基本为直上直下,没有明显收分,外形呈直线型;而舍利塔却是上下直径相差很大,有明显的收分,尤其是7层以上更为突出,使整个塔的外形呈弧状流线型。

[思考题]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山西的唐代木构建筑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宋代木构建筑有什么特色?试举例说明运城关帝庙的建筑特色是什么?请编写太原永祚寺双塔的导游词。

同类推荐
  • 凌鼎年游记

    凌鼎年游记

    《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由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著。凌鼎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偏爱游山玩水,又是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有幸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还去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游历之余,留下了不少的游记散文,大部分都发表过,这本《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收入了其中的一部分。
  • 走近最初的自己

    走近最初的自己

    这是一本关于单车骑川藏的书,这也是一本渴望回归真实自我的书。书中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川藏线上的见闻,这些见闻并非流水账般平铺而来,它们好似一抹一抹的色彩,点亮着作者在川藏线上前行的艰辛和感悟。作者作为一个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单车骑川藏的举动,既是作者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也是这代人敢作敢为、完善自我的精神写照。书中作者起初试图通过骑行来卸去现实的压力与烦恼,抹去当下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与愁思,却在不断回忆与追寻的过程中,走近了本真与最初的自己。
  • 野外生存之旅

    野外生存之旅

    本书涉及体育、医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介绍了野外旅行过程中有关生存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野外生存生活基本能力训练、野外安全急救知识等。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名胜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名胜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中国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

    本书从中国旅游资源区划的角度,全面介绍了中国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和分布情况。特别是对各省地理历史概况、重点旅游景区、民俗风物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本书融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为一体,语言通俗,内容丰富,既可作为高职高专旅游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开发旅游产品的参考用书。
热门推荐
  • 封仙魔

    封仙魔

    九州正阳一脉以除魔为己任,牺牲后辈子孙性命化作封印之鼎困魔王魔天,岂料魔天最终逃脱,可他肉身被毁,神识不固,只能依附弱小之身得以存活,正阳后裔身困魔王,是顺从吞噬,还是逆反自救,且看他如何封魔,封仙,封大道!《没有模仿,没有跟风,踏踏实实写一本自己心中的仙侠故事!》
  • 惹下一堆桃花债

    惹下一堆桃花债

    只是一如既往地打酱油而已,为毛就穿了!难道是IP太好?还是上辈子造的孽啊?据说古代盛产美男,去一趟又不会亏!但为毛就摊上个这么个危险重重的工作呢!皇上不爱,嫔妃找茬,这日子真是有这么个不自由啊!还有这工资不高,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和这个世界saidgoodbye了!总之顶着皇后这么偌大的头衔,当个逍遥君真是难上加难啊!好不容易逃去闯天下,怎么又惹下一堆桃花呢?“女人,记住别再招蜂惹蝶了!”“女人,记住你是我一个人的!”“女人,我允许你喜欢我一个!”不管啦!美男统统进后宫。
  • 无敌私生子

    无敌私生子

    异能界虎榜高手”大机械师“陈平因为身受重伤,回到江宁市养伤。本想养好伤就回异能界,却不想因为一个女人、因为一个家族,因为自己私生子的身份却陷入了各种利益纷争的漩涡中。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虎落平阳也不可能被狗欺负到。且看,陈平如何展露利爪,抖擞精神,以无敌之势碾压一切不平。
  • 心不盲

    心不盲

    幻城还在流行,梦里花落知多少也尚未被发现是抄袭。我用当时所迷恋的华丽浮夸的语言努力想讲述清楚一段想象中的晦涩青春。无名指和小指的侧面全都染满了无意中从纸上蹭下的蓝色油墨。那时的文字风格现在看来未免矫情,然而那个年龄,那些把日记本压在数学课本下一直写字的日子,我始终怀念。
  • 霸情总裁女王妻

    霸情总裁女王妻

    “你有过多少男人?你这个淫荡的女人!”那一夜后,那个残酷的男人就是这样问她的!最后,他居然要她拿掉孩子,他跟她说“没有人有资格生下我的孩子,你更加不配”!
  • 时光因你而温暖

    时光因你而温暖

    别墅少爷和孤儿院小花的故事。他们本是两条平行线,却终于交错在了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九洲外

    九九洲外

    长不大的身子,奇迹的复原能力,扑朔迷离的身世苏九本是一个潇洒的人,却被身世羁绊他是苏九,苏州的苏,九州的九他到底是谁九重天上九九州外
  • 神仙泪

    神仙泪

    他父母双亡,天煞孤星,别人都敬而远之,偏就她像个狗皮膏药非要赖上来,一说下山历劫,二说赚钱糊口,却没想到她将自己当成了历劫的度厄星君,拿来避劫用。他惆怅,这个迷糊小仙,难道不知道度厄星君是位女仙吗?她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百来岁的时候又被师傅踢下山度劫,好在,她运气不差,一下山就遇上了下凡历劫的度厄星君,先收了个狐狸小徒弟,又顺手找了个竹妖做知己,再拜了一个和尚做师傅,正得意洋洋之际,星君的前世情妇找上门,还有亡魂前来索要身体,更可怕的是,他竟在山中藏了个美貌道姑!
  • 英雄联盟之华夏龙魂

    英雄联盟之华夏龙魂

    当电竞梦想被嘲讽的一文不值甚至践踏在地上。当前进的方向被迷雾掩盖不知所措徘徊在原地。当一手握着鼠标,一手在键盘上飞快的敲击运动。当全世界人们都在高呼着“德玛西亚”为你而疯狂的时候。请你不要忘记,谁不曾经历低谷,谁又不曾凤凰涅槃重新飞翔。昔日的龙魂重新引燃,曾经王的荣耀卷土重来。让我们看着叶浩如何从三流战队杀入LPL赛区,最终站在全球舞台上,高握象征着最高荣誉的召唤师奖杯,谱写出属于龙的传奇。
  • 你是我的印记

    你是我的印记

    对于韩文来说爱是守护,对于嘉禾来说爱是伤害。面对嘉禾的一次又一次的利用,韩文没有责备,没有怨言,没有恨。只有害怕,害怕嘉禾会毫无留恋的离开他。嘉禾的冷漠让他没有安全感。可嘉禾觉得他不能真的祸害了这个男人,他可以利用他,但他应该也值得有一个善良的伴侣,幸福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