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7300000030

第30章 教育卫生文化(1)

(第一节)教育

(第一节)时教育

过去村人有这样一种说法:“下了北门坡,秀才比驴多。”这话听起来有些滑稽,但窥其要旨可以看出,昔日的西中黄曾是个文化深厚人才辈出的古文化村。据明清县志版和村内碑文考证,元代至清,披荫后世的各类先贤有126人,仅科举一项就有37人,内包含进士3人,举人7人,这种人文荟萃村落在我县十分罕见,这与过去先辈们重视文化教育培养社会人才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说明村古时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私塾旧时私塾分家庭联办和个人自办两种。其中家庭联办有角楼书房和三官庙书房等处。

民国三十年(1941年),村北当铺巷头创办了一所私塾,因在角楼院故称角楼书房。这所私塾是由本村张家、荀家、周家几个大户合资办的。他们聘师任教,设馆招徒。教师由南焦彭村李乾元担任,学子有村人张守恭、荀毓嵩、郭庆基、周货子、王景烈等人,均为上户子弟。另外远在河东沙女沟和南高村的一些学子也前来就读,他们共同担负着教师的住宿和工资。至今旧墙上还依稀可辨当年学生的学习成绩排榜和名单。后李乾元离教后,由本村文健接任。在其影响下,北门外张冬生书房院也有七户孩子,斗行书房院有八户孩子上学。这些家庭都很注重孩子们的学业和社会教育,因而优秀人才成批出现。从抗日到解放期间,仅军师级以上干部就有杨志、郭庆基、张启、王景烈、张守绪、梁起等人,县团级干部很难胜计,因而芳名远播。

乡塾在村东门内不远路北有座祠堂,为北寺。民国初年为破除迷信,村人把祠堂改为乡塾,供村人读书所用。乡塾分设一至四年级几个班,学生学费支付较少,不足部分由本村学董张汝勋资助。他们高薪聘任了一批教师,有本村的赵思义、文健,盘道村的曹玉德,高腴的张自强,贾岗村的王哲臣和关村的王见之。当时村人生活困难,多数学子家庭不重视文化学习,有的孩子学业不满便辍学外出经商去了。那一年日寇侵华时逼于形势学校用两种版本教材教育学生,日本人不来就用中国版学习,日本人来了就用日本版应付,后因时局动荡,学校停办。“七七事变”后,在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下,一些教师弃学从戎投入革命运动,学校学习陷入低潮。后汾城县又在本村建立了民族革命小学。1942年移至乡宁燕家山,改为师资训练班,村人张启瑞等人为第一期学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村里又办了一所女子学校,校址在二甲张祠堂柏树院内,学子有张杏杏、张炳军、张红等十几个人,授课老师由本村杨云霞担任。

本村的私塾、乡塾虽建立较早,但因村人贫富悬殊,多数穷苦人家上不起学,无法接受教育,即使勉强入学也要求不高,以认识些字和会写信为目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村教育事业才得到长足发展。

(第二节)育发展

西中黄完全小学1947年汾城解放,改国民小学为民主小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开始由人民政府管理。1950年更名为西中黄初级小学,有一百多名学生,老师人员也随之增加,课程教材由全县统一规定,步入正轨。1952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经考核破格升为完全小学,由县教育科委派卢宗仁来村担任校长,村内仍由学董协助管理。教师有张玉香(高腴人)、臧明光等人,设一至五年级几个班。第一批学生有张文弘、张秋景、王学尧等人。后小学逐步发展。到1958年学生人数超过300人,校舍不够用,便把张家祠堂也改为教室。1959年小学又增设了六年级班,学校改为西中黄完全小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学生人数下降,1963年后学生又增至370多人,上级委派关仰琦、张兰英分别来校担任校长和教导主任,健全了领导班子,扩充调整了教师队伍,学校学业恢复正常。

农业中学1966年响应上级号召,村里办起了第一届农业中学,学制三年,在本村和周边南中黄、北中黄、尉村、焦彭等地招收了一批学生,有一百多人,分设两个班,由张根来、张启瑞、赵继先任教。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和农业常识三大门,辅助音乐、体育等课程。“文化大革命”期间,结合社会政治需要,学生经常外出劳动,很多学生在运动中加入了红卫兵组织,他们走出校门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串联,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和延安、韶山等地。1966年8月15日,部分学生还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过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68年后根据上级规定,农中转为由镇集中办学,农中解散。

七年一贯制学校1968年,根据上级指示,学生复课闹革命,形势稳定下来,学生人数骤增,分为双轨十二个班。教室容纳不下,便在柏树院以西扩建了校舍20多间。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后,学校改为七年一贯制。学生以学课本为主,兼学别样,成立了铁工组、木工组和文艺宣传队,因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时间少了,学习成绩有所下降。1969年公办教师下放队办,本村教师张临玉、孙艮玉、张江水、王增录、王吉庆等人回村办学,校长由曹怀业接任。在此期间,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大队贫协副主任范金福为校常驻代表,学校狠抓了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本校成为全地区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一面旗帜。为了推广西中黄学校先进教学经验,县教育局史在齐、臧大海在校历时一周写材料版面,着力宣传经验。地区教育局在校还召开了各县代表,各公社学校负责人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全地区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九年一贯制1975年在大而全思想指导下,本村七年一贯制学校提升为九年一贯制,增设了高中课程,在校师生达700多人。1978年废除了升学推荐选拔制度,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恢复了高考制度。1981年学生司永胜、郭五一等27人分别被大专院校录取,因其影响,学生学风大为好转。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实际需要,停办了九年一贯制。

八年一贯制1982年学校改为八年一贯制,校长秦国经采用考试办法选拔教师人才,择优录取武俊生、张福祥、郭世良等人,充实教师队伍,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取得了办学以来最好成绩。1995年至1999年期间,拿下了全县单科考试数学、化学、英语、政治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为全县连续五年综合评估排名第一的五连冠,县委授予五面奖旗,获得“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第一”和教学“先进集体”的殊荣。1997年在校初中生457人,小学生421人,总数达878人,教师28人,是建校以来最大规模,且教学质量上乘,水平较高。

西中黄中心小学2003年12月,国家教育改革实行规范化教学,本村初中并入汾城初中。学校内的五年级逐渐向六年级过渡。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开展“基础教育年”活动,本村在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集资40万元,在原校址基础上拆旧建新,建成一座面积为952平方米的两层教学大楼,12个教室可容纳500多名学生,改善了办学条件。现时就读有10个班,教师18名,在校生387名,为一所规范的双轨制农村完全小学。校长张文会,在县财政补助4万元建校款基础上,积极配备新的教学设备,用两年时间实现了“四机一幕”教育、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教学仪器按标准一应配全,用于电教设备和三配套的资金达十多万元。修筑围墙,更新课桌,安装暖气设备,从硬件建设上基本达到农村一流小学水平,为学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学校确立了创建美好和谐学习乐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对学生一切负责,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2006年6月制定了学校办学章程,确立了校训、校风、教风和校歌。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规章制度。从教师到岗、上课、批改、备课,辅导到学生的进校、上课、活动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师生行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上级认可和群众赞誉。2004年被认定为首批管理规范化学校,管理经验在全县推广。2007年下半年,全县在本村学校召开了现场会。本校连续四年小考稳居全联校第一。2007年五年级英语毕业考试位居全县榜首,并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

2008年投资60万元,校内又盖成一座占地1073平方米的寄宿大楼,原教学大楼加盖为三层,极大改善了办学硬件。为村培养人才进一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节)儿教育

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解放农村妇女劳力,村内建立了季节性托儿所和幼儿园,在村人张振兴院北厦内,有70多人。1957年达113人,分为南四队和北四队两个办学点,北点由王改子、郭引莲任教,园址在张化东北厦内,后移到张来成院,幼儿有57人;南点在张振兴家南厅,由文银连任教,幼儿人数56人。由于当时教师没有接受专门训练,没有专用教材,幼儿园只能起到带孩子的作用,以解放妇女劳力为目的。

1966年幼儿园停办。1968年普及幼儿园教育,重新又办起了幼儿园。1972年有幼儿100多人,园址在北寺最后一排教室。1978年,小学兼办幼儿园,改名学前班,收6岁以下儿童,以游戏为主,辅以文化教育。由王爱琴、赵爱英、李淑珍任教,根据幼儿岁数大小,分为大班和小班。1983年至1987年幼儿教育课程教材进行编写,分为语言、计算、常识、体育、图画。因小学扩轨,教室移至大队院内,由郭引莲和赵小果任教。1988年校址几易其地,有杨志龙家和学校南院两处,由姚鹏琴、郑明霞任教。县教育局对幼儿园进行了注册。1985年上级培训幼儿教师,校内教学教具日益完善,学校对幼儿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办学质量相对提高。1997年国家鼓励个人办学。公办民办两种并存,全村办有两个私立幼儿园。一所是司明亮的康乐幼儿园,教师张世英,幼儿38人。一所是张风云的育苗幼儿园,教师张风云、张文会,幼儿32人。两个幼儿园内体育器材完备,教材和公立幼儿园一样,并由小教注册登记,2003年停办。后又有2007年由集上张志贤在家办起幼儿园一所,人数39名,办园至今。

从事过幼儿教师有郭引莲、高俊英、戴桂兰、文银连、梁芳、王爱琴、赵爱英、赵小果、郭会芳、张风云、姚鹏琴、郑明霞、张霞、辛敏、张文会、梁永琴、张志贤、张世英。

(第四节)余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倡导开展了全民扫盲运动。1950年,村内成立民校,初为冬学,以扫盲为主,兼学时事。1952年变冬学为常年性民校,加快了扫盲速度。1954年县第三次扫盲誓师大会在陈郭召开。发出“以社办学,以民教民”号召,村里由学生对村内文盲包教包学,子教父、媳教婆、夫妻互教互学,蔚然成风,扫盲运动也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全村分三个民校,村北在张来成院,村南在张光跃院,村中在张振兴院,由村人张启瑞、张玉堂、张克恭、张焕章、张茂轩、张长生、张兴武、文海涛担任扫盲教师。扫盲识字1500个为脱盲。1958年,学校组织红领巾包教大队,每个少年包教一个文盲。1959年增加了汉语拼音,使文盲完成读写拼任务,全村有800多人脱盲。后扫盲运动常抓不懈,为使脱盲者不再返盲,1977年村在大街北楼下墙板写下1500个常用字,让过路群众识读,进一步巩固了脱盲成果。上世纪80年代后学校教育普及,业余教育基本结束。

(第五节)师队伍

一、教坛师表

王渊通,西中黄村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于光绪七年中举。因考官不第,被聘私塾任教。他知识渊博,执教有方,过去为村内培养出一批批人才。学生和学长感其恩德,踊跃捐款,由本村学子张兰茂提供地皮在大南门外建四铭碑一座,以作纪念。

张汝勋,民国年间人,开明人士,曾担任本村村长一年。村办公费不足,私贴大洋500元,以后多年连任本村小学学董,负责管理学校选聘教师及花费事宜。为昔日村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张临玉,1936年生,解放前后在本村小学读书;1950年在汾城一完小毕业;1955年9月在临汾师范毕业。先后在贾岗完小、北李完小、本村完小任教多年。期间被省、地、县抽调参加小学及初中教材编写工作达六年之久,后在汾城联校任教至退休。他对党的教育事业尽心尽职,期间被地区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及“地区教学能手”。

王吉庆(1911年-1995年),1957年参加教育工作,1969年公办教师下放后回村任教,后到程公村任教至退休。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他的辛勤劳动成果,赢得村民、学生家长和领导的认可。

张江水(1938年-2006年),1958年临师毕业,先后任教于盘道、相李、南高腴、三公、尉村、西中黄和汾城育才学校,担任过小学、初中校长。1996年回村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当领导期间知人善用,带领全体师生将学校办成具有重视环境育人,素质教育,教学创新等鲜明特色的优秀学校。狠抓质量不放松,荣获全县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五连冠”的殊荣,多次评为优秀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好评。

张凤翼(1936年-2000年),1956年7月毕业于临汾师范学校,曾在西贾完小和本村完小任教。曾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和西贾乡先进教育工作者。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把学生视为子弟,成绩显着,被誉为教育战线上的老黄牛。

马丽翠,1942年生,中学一级教师,北京人文大学法律系毕业,先后在汾城农中、西中黄学校和襄汾二中任教,1999年退休。工作期间,对教育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乐与和学生交朋友,有一套成熟的教学经验和管理学生的办法,历次统考学生成绩均立县乡前茅,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为本村培养了大批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二节)医疗卫生

(第一节)时医药

同类推荐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足迹的追忆

    足迹的追忆

    本书主要写了作者在地址勘探局时,遍游全国各地。本书是诗歌集,诗歌抒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祖国的热爱。
  • 我的两个世界

    我的两个世界

    《我的两个世界》是方舟子唯一的一部文化随笔集,“我的两个世界”意味着方舟子行走在中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1年,将近20年的时间也可以看到方舟子思想的变化。这也是方舟子最全的一部随笔集,二十年行走,对历史的中国和自由的美国方舟子有着别样的体悟。全书逻辑缜密,虽为文化随笔,更多的透露着方舟子独立思考的精神。
热门推荐
  • 总裁强娶小甜心

    总裁强娶小甜心

    白小柔要疯了,一年前,她花尽所有的积蓄,到“拉斯维加斯”,一睹赌城风采,却一不小心地遇上了龙昝天这个花心大萝卜,莫明和他结了婚,还死赖着不离,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她成了他玩转花心游戏的黄金挡箭牌,随叫随到,忍无可忍:“我们离婚吧,我想,我爱上了一个男人。”
  • 网游之黄巾乱世

    网游之黄巾乱世

    写三国游戏,更是写游戏三国。看平凡屌丝少年,如何逆转命运,看落魄黄巾小贼,如何绝地反击。三国乱世,虚幻网游,潇洒走一遭,造反亦逍遥。最真切的三国网游,步步为营,没有爆棚的狗屎运,没有逆天的神属性,唯有不屈壮志心!
  • 战神塑身

    战神塑身

    一世如梦,亦真亦假。何为真何为假,唯有心中执念,问心何真何假。
  • 万象之界

    万象之界

    我终将摆脱苦海的沉沦,于无尽的业火中重生,沐浴众神之血,在诸天万界的臣服下再度归来。
  • 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爱在盛夏

    TF爱在盛夏

    15岁,花一般的年华,本应该是享受,可是,为什么在她的身上,却演变成了一场噩梦的起源,陷害、伤害、冷漠......这些不断的将她重伤,终于,她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让她悲伤,让她欢笑的地方。她爱的少年啊,何时?你才能保护好那个玻璃般的少女,把她,放在你的羽翼下细心的呵护?三年,三年了,她强势回归,她身价亿万,她的粉丝无数,她的家室无人可比。她变了,变强了,也变冷漠了,她不再对他的事情有所起伏,也不再为周边的事物儿波动情绪。少年,少女,他们该何去何从?命运有会怎样?到底是碰撞,还是平行?“命运的齿轮,似乎,才刚刚转动?”黑暗中,到底是谁在预言那未知的命运?
  • 绝望的小孩

    绝望的小孩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今生前世:腹黑君主跨世情

    今生前世:腹黑君主跨世情

    她,原是神之辟地八大世家欧阳家族嫡出大小姐,后遭人陷害来到现世,那时她才三岁。她来到这个世界后,被杀手组织老大抚养,把她培养成一个顶级杀手。五岁时他便接任务杀人,十岁便成为杀手界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女王。十三岁某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来到她的面前,说:“孩子,是时候该回归了”她又回来了。她,花神转世,神兽相伴,圣器护身,看她怎样傲视天下。成为顶级强者,完成未完成的使命。。
  • 美好的月光

    美好的月光

    ‘’于莫儿,生日快乐!‘’于莫儿一转头,天哪!他们都来了!不是说不来吗,害她伤心了一下午。‘’莫儿,这是我们给你做的蛋糕,做的不好,别介意哈!‘’眼泪顿时哗啦啦的往下流...
  • 网游之剑与魔法

    网游之剑与魔法

    不同于一般网游小说,这里有更真实的游戏世界;这里有更真实的百态玩家;带你在网游的乐趣中欢笑激动,兴奋痛哭。愿你在忙碌之余尽情享受。这是一本游戏竞技小说,设定和情节尽量遵循游戏性可科学性,yy因素相对较少。热血非爽文;慢热,前期设定多。我努力描写的是通过主角的角度看到的游戏世界,而不是主角的装逼欺人史。作者文笔非常,思路诡异,看快了可能会出问题。不我我也会尽快改进。